书城管理资本奴役全人类
6360400000049

第49章 房地产泡沫中的蜗居和跳楼 (2)

这些并不能只归功于国内老百姓的“炒作”,老百姓哪有那么多钱?就算温州商人再有钱,也比不过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国际热钱。这种时间上的吻合恐怕不会是巧合这么简单。房地产和股市的这轮炒作让某些人大赚特赚,实业又怎么能比呢?看着眼红的民营老板肯定要跟上国际游资掀起的这波投机大浪,去股市、房市里淘金,这是一定的。除了热钱流入,国内刺激经济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无疑也给炒作加入了一个最为可信的理由,但是实际上这种国家的4万亿投资虽然名义上说起来很大,却都是项目投资,一般来讲,投资周期很长,实际上每年投入的资金并没有那么多。而真正进入房产大炒作的正是内外游资的共同作用,同时,银行对于信贷的放松则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国内商业银行追求股东回报,银行员工追求高业绩、高提成,在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下,信贷怎能不像洪水猛兽一样流入经济循环?而借此推高房市价格,也就顺理成章。现在很多媒体不明所以地把矛头指向所谓的央企推高房价,简直是帮了“热钱”的忙。央企现在进入房地产也是高位接盘,给他人作嫁衣裳。作为央企就应该老老实实干自己的事,不要老想着赚快钱,求业绩,谋提升。

干好本职工作,提升全球的竞争力,才是正事,想利用自己能从银行搞到廉价的资本,进入房地产市场炒房炒地,最后只能炒了自己的鱿鱼。通货膨胀这种东西有点像天灾,没法躲,因为世界是美元控制着。而中国房市的暴涨,还有一部分是人祸。所谓人祸,就是官商勾结,买卖炒作土地。这种买卖者很大一部分都了解经济运行的结构,知道整个世界经济都在通胀,未来土地一定会增值。于是在低位通过各种人脉关系大量囤积土地,赌的就是未来价格上涨。如果说美国大投行、对冲基金是“金融部队”,打正规战、阵地战,各种资本较小的热钱就是游击队,根本不跟你打正规战,迅速买空卖空,只要有套利机会,无孔不入。当年在中国股市大涨的时候,热钱大赚了一笔,在2007年经济危机中,各种热钱慢慢布局房地产市场,然后在经济危机之后,料定各国政府必然出台刺激计划,借机迅猛炒高房市价格,在赚钱效应之下,国内游资跟随炒作,中国银行的资金迅速流入房市,老百姓只好高位被迫跟进,而这时候那些热钱就开始获利了结了。

有些人觉得房地产作为不动产不好炒作,可是前面已经说过了,除了自己投资之外,大热钱通过股市、信贷、信托、保险各种上市公司的股票都会间接推动地产资金膨胀,自己的投资只不过把浪掀起来,后面庞大的资本力量推动,才是套利的根本。如果股票的流动性大家都不否认的话,还会说房地产不好炒吗?房价还没下来,我的股票已经跑了,老百姓还是觉得房价有希望,以为是逢低买入,结果轮番被套。另外,房地产本身的流动性也不可小视,期房的炒作更甚。媒体不是有报道,在海南甚至1周、1天、1小时价格都会发生变化吗?疯狂的期房市与股市的流动性相比,其实并不逊色。所以,从通货膨胀的角度来理解就可以看出,高房价并不是贫富差距造成的,但是高房价导致了贫富差距的恶化。城里老百姓那点血汗钱,农民工那点血汗钱,都被通货膨胀的巨浪吞噬。由于热钱和通货膨胀的因素,就造成了炒作房地产的绝佳概念,热钱投机必须有低买,但还得能卖出去。去年房市价格翻倍上涨在今年政府突然出台的紧缩政策下,给热钱投机者一次巨大的打击。从技术角度来看,如果政府不出台政策,等到老百姓接了高位的房价,等炒作者完全出手,房价暴跌,受损失最重的还是那些最后接盘的老百姓。

因为他们信息渠道最少,金融知识最少,追涨杀跌的结果只能是高位接盘。从这个角度来看,政府针对房地产的调控,比如集中控制银行信贷,敲警钟的目的更为明显,因为现在这个房价是老百姓根本买不起的,敲警钟避免让更多的中产者高位接盘,只能是能捞几个捞几个。但是资本套利就是这样:怎么炒上去的,还会怎么跌下来,回归本来的价值。如果一旦经济周期反转,进而进入全球资本相对紧缩期,大财团们才能又有抄大底的机会。高房价能不能打下来?很多人现在都怀疑。前面也说了,这一轮的房价上涨,根本上是全球通货膨胀的结果,而这轮通货膨胀已经绵延数十年了。从1971年美国取消“金本位”,就开始了第一浪,到今天已经形成吞天海啸,全球有毒资产泛滥成灾。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的房地产价格如果想打下来,只有一个字:难!政府现在的想法就是挤压房市泡沫,不让这个泡泡变得更大,而这个泡泡最大的一部分就是投机。政府打压房地产投机,一共有四招。

第一招就是人民币坚决不升值,甚至放出话来,借各种因素让人民币产生贬值预期,这才能有效果,欧元都能贬值,我们怕啥。热钱进入房地产,根本原因就是投机套利,有人说我是投资房地产,那不也是让钱生钱,说得好听是投资,其实跟投机没什么本质区别。而压掉这部分投机套利,第二招就是“耗”。政府现在出台的政策,比如二套房首付提高,三套房不贷款,提高对土地的管理等,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持久而坚定地执行。一旦持久战打下去,就给出台房产税腾出了时间,你不是说出台房产税需要时间吗?那就耗下去。在人民币坚决不升值的明确预期下,你不走,别人走,你就被套牢了,热钱才不会跟你大费周折,宁愿割肉也不会被套牢,而且很多热钱进入房产成本很低,并不会在乎一点利润损失,所以炒房者必定会抛售手中的房屋。这两招政府第一招没出,出了第二招,其结果就是现在看来打压效果不明显,因为第一招是根,第二招只有有了第一招才能管用。

日本政府玩得很阴,因为日本怕美国,所以日元表面升值,实际贬值,这倒是能促使经济运转,但是面临滞涨风险,中国坚决不能学日本,向美国屈服。这第二招,通过收紧信贷,主要是警示和降低银行风险。至于谁能耗过谁,就看谁先撑不住了。没有房地产的支撑,土地财政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广开财源呢?就是第三招,出台资本利得税。中国民众普遍不统一出台房产税,因为大家都认为,好不容易买套房,要给儿子住、孙子住,多不容易啊,中国文化特重视家庭观念,这方面一定要考虑。再加上有人说政府这是扒皮,压榨老百姓的血汗钱,惹众怒,广积民怨不好。所以,房产税可以先不出,先出资本利得税,房屋买卖、公司转让,涉及土地、房产都要征税。

前面已经说了,资本的利得太大了,多少人通过投机地产发了横财,资本利得可以有,但是国家要从这部分利得上征税,现在房地产交易税少得可怜,提高征税比例,房地产公司转让土地,根据转让价格收税,原来土地多少钱买的,现在评估多少钱卖,之间的利差必须交税。这在美国、欧洲都很正常,在中国更没啥不行的。有了第三招,就不怕耗不下去。假如热钱闻风而逃,还要被中国政府扒一层皮,把吃进去的吐出来,再把这些钱专门用到改善老百姓住房、提高社保资金上,岂不是很好。这三招之外,还有第四招,就是加息,加息虽然可以打压房价,但是同时是把双刃剑,如果加息的话,房地产打压下来,但是经济也会因此而受挫,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加重、央企盈利能力下降。特别是在美国没有加息,人民币还要升值的前提下,加息会导致热钱进一步流入。所以在全球大通胀的前提下,中国独自加息,可能会有很大的副作用。以上这些是基于一个前提--全球通货膨胀继续。

资金实在太庞大了,不通过政府手段,根本无法做到截流,必须通过对资本利得征收高税收,就像过筛子一样,截流资本市场泛滥的资金,再把这部分钱用于改善民生,形成整个内需的循环,先“富民”再“强国”。最后,还有一点非常关键:打压高房价,并不是让人们不买房,而是打击囤积居奇,为了更多的人买得起房,这是个根本的出发点。所以,在打击对于房地产炒作的同时,要增加供给,要让更多的土地高效利用起来,让中国整个城市化的进程加速,让人均居住面积不断提高,这才能够带动内需。

现有的房地产市场,包括土地制度、开发机制都对开发商、地方政府财政有利,一打压,首先开发商不愿意买土地了,有土地也不愿意盖了,反而造成供应的稀缺,所以国家必须出台强有力的政策,把地方政府改善人均居住面积作为官员考核指标,逼迫地方政府把限价房市场搞起来,让市场的供给多起来。国有企业有资金愿意干限价房,就批土地去干,反正限制了楼面的最高价格,你们看着办,国有企业本身就不应该以盈利为目的,走一下量也很好。让更多价格能被老百姓接受的房屋盖起来,价格才会回归,这就像当年的德国大众和美国福特,工业化流水线制造汽车,中国要工业化房地产,让更多的房屋造出来,让城市的打工者购买、居住,这样才能实现杜大爷当年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