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资本奴役全人类
6360400000040

第40章 军火商就是资本家的打手 (2)

这种情况同样在欧洲出现,西欧军工企业也都进行了大规模兼并重组活动,大多在国内形成了寡头、独家集团垄断的局面,并组建了欧洲超级大集团。2004年,美国的《防务周刊》评选出了全球军工百强,其中在100家企业中有45家来自美国,10家来自英国,日本和俄罗斯分别有7家,法国6家,德国4家,以色列3家。而前五名中,依次是美国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波音公司、格鲁曼公司、英国的BAE系统公司、美国的雷神公司。有4家是美国公司。这次排名没有考虑企业的产品、技术突破和武器性能,只是按照年收入进行的排名。但这一点恰恰说明美国的军工企业具有很强的市场营销能力,而这也是美国军工企业能够占领世界至高位置的重要原因。说得再明白一点,军工的竞争力必然是国际的竞争,你弄辆自行车还可以和国内其他品牌比比,做坦克难道用自己的坦克打自己吗?面对美国这样强大的竞争对手,欧洲开始了内部整合。美国为保持国际竞争优势,完全消除了大型民机的国内竞争,在军品顶层上只是适度竞争。俄罗斯也在积极推进集中化,目的也是要消除国内竞争,形成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今天,世界军工产业所进行的一幕又一幕令人震撼的转型有其规律性。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人口最多的国家,我们的各种指标跟发达国家相比都很低,我们未来的增长空间依然很大,但是我们需要和平的环境。不想打仗,难道就没人来打我们?所以必须强壮自身,除了一流的军队之外,必须有强大的军工作为支撑。让我们来看看美国两家著名的军工企业的发展历史。世界军工榜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美国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就像百晓生的兵器谱,排在第一位的总要有些独门绝技。先来展示一下洛克希德·马丁的兵器谱吧:F-117夜鹰隐形战斗机、F-16、F-22猛禽、C-130大力神中型运输机系列、U-2侦察机、三叉戟导弹,还有美国的哈勃太空望远镜等。可能在这些之后,还有未来更先进的,我们无法知晓。而洛克希德·马丁的整个历史,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吃出来的胖子。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口吃不成胖子,的确,洛克希德·马丁不是一口吃出来的。洛克希德·马丁,看名字你可能就知道这是两家公司合并而成的。在1995年,洛克希德公司和马丁·玛丽埃塔公司合并成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国防承包商。马丁·玛丽埃塔公司也不是一家公司。

1961年,马丁公司与美国玛丽埃塔公司合并,称为马丁·玛丽埃塔公司。1968年公司又收购了哈维铝业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公司相继与政府签订合同研制海盗火星着陆装置、航天飞机外部燃料箱和 MX导弹。1982年,马丁·玛丽埃塔公司击败了本迪克斯公司的敌意兼并。1989年,公司生产的“麦哲伦”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1991年,马丁·玛丽埃塔公司与 TRW公司共同承包了6.59亿美元的项目以研制代号为“亮水晶”的机载导弹截击器。1992年,马丁· 玛丽埃塔公司与洛克希德公司各出资50%收购了LTV公司下属的导弹和飞机分部。该公司是国防部和NASA的长期承包商,对美国宇宙飞船所探测的7大行星中的6颗卫星的探测飞行作出了贡献。在合资成立公司3年后,两家公司合并。但是合并后的洛克希德·马丁依然是纯军工企业,利润的95%都来自军工产品的收入,其核心业务包括:航空、电子、信息技术、航天系统和导弹,占据美国国防部每年采购预算1/3的订单,控制了40%的世界防务市场,几乎包揽了美国所有军用卫星的生产和发射业务,成为世界级军火“巨头”。此后,洛克希德·马丁的并购一发不可收拾。

其中,1996年1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收购了劳拉公司的国防电子产品和系统集成,为此洛克希德·马丁支付了9.1亿美元并承担了2.1亿美元的债务,但从此洛克希德·马丁成为该领域仅次于麦·道的第二大公司。说了这么多,这家公司除了吃还会干什么?那你可小看这家公司了,军火商自然要会打仗,真正的大军火商是打仗打出来的。马丁公司成立于1917年,当年叫格伦·L·马丁公司,这家公司生产出美国第一架轰炸机。创业的时候,这家公司雇用了一位叫唐纳德·道格拉斯的工程师,道格拉斯属于机械天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他被传唤到华盛顿,以帮助军队发展空中能力。但是一年之后,道格拉斯感到非常沮丧,因为他看不惯华盛顿官僚机构非常低的效率,此后,他找到了已迁往克利夫兰的马丁,又开始再一次合作。第二次合作之后,道格拉斯建议马丁发展双引擎轰炸机。但是因为他和马丁都不愿意作技术上的妥协,所以他们的轰炸机研发的时间太长了,而正因此,“马丁”轰炸机来得太晚,没能赶上第一次世界大战。而此后,公司陷入了窘境,马丁之后搬到了巴尔的摩,而道格拉斯离开了公司,开始在加利福尼亚州创办自己的飞机公司。

一战虽然结束了,可马丁却坚信飞机在未来战争中会发挥更大的威力。在1921年7月,7架马丁MB-2轰炸机飞离弗吉尼亚海湾的空军基地,在比利米切尔将军指挥下,轰炸机击沉了德国的战列舰。此后马丁又把军机的技术用在了发展民机上,也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但是马丁对军用飞机的研制并没有松懈,并且当时就作好了为二战提供飞机的准备。二战的时候,马丁公司为盟军生产了数以千计的飞机,包括A-30巴尔的摩式中型轰炸机、B-26和B-29轰炸机,PBM Mariner水上飞机,以及重达70吨的两栖运输机。甚至在1942年,马丁提出如果有足够的战神运输机,美国就可以不经过巴拿马运河,也就不用那么多海军了。二战结束后,就再没有爆发过世界性的大战,但是美国的大军工企业并没有衰落,美元的强势地位有赖于强大军事实力的支撑,而这让美国大财团控制下的军工企业订单并不少。二战后,马丁虽然还在生产飞机,但是订单却在减少,转向民用飞机也不很成功。在1951年,公司再次重组,乔治·邦克和布拉德福·沃顿被任命接管公司,在再融资计划中,马丁被任命为名誉董事长并获得27.5万有投票权的股票。

此后格伦·马丁一直担任公司董事,后来,马丁死于中风,享年69岁,他终身未婚。邦克和沃顿成功扭转了马丁公司亏损的趋势,在1954年马丁公司终于扭亏为盈。在新的管理层领导之下,马丁公司拿到了美国空军B-57轰炸机的订单。此外,马丁还建造了大量的反潜侦察机,包括P5-M和P6-M,同时扩大了在导弹和火箭领域的业务。虽然马丁公司恢复了盈利,但是波音、道格拉斯和洛克希德公司在朝鲜战争中扩大了规模,这使得这些大公司能够在同马丁、沃特和格鲁曼这种小一点公司的竞争中占据优势。虽然马丁公司能制造各种各样的武器,但是由于美国国防部不稳定的订单,马丁在1960年12月推出P5M-2型反潜巡逻机之后,宣布马丁公司只生产小斗犬、斗牛士、大力神和潘兴等型号的火箭或导弹。此后,合并就开始了,没有规模就不会得到大财团和大政治势力的青睐。1961年,马丁公司与玛丽埃塔的化工和材料用品公司合并,之后1968年,两家公司合并为马丁·玛丽埃塔公司,在此后又收购了哈维铝业公司。规模扩大之后,马丁·玛丽埃塔公司不仅在空间项目领域闻名全球,而且是铝材料、建筑材料的领导者之一。

在1969年,马丁公司被选中负责开发海盗号火星登陆飞船,10年后,海盗1号于1975年8月20日在佛罗里达的堪培拉海角由TITAN 3E-CENTAUR D1型火箭发射升空。探测器于1976年6月19日进入火星的轨道,着陆装置于1976年7月20日在Chryse平原斜坡着陆成功。20世纪70年代,美军装备的马丁公司研制的MX导弹也是当时世界最顶尖的杀手武器。MX导弹是一种洲际战略核导弹,MX导弹也叫“和平卫士”导弹。“和平卫士”1971年由战略空军司令部提出计划,1988年组建了第一个“和平卫士”导弹中队--美国空军第400中队。这种导弹的确很牛的。在1977年,马丁·玛丽埃塔公司面临公司历史上最大的挑战--本迪克斯公司的恶意收购。此前,本迪克斯通过对公司资产的重组转让,积累了5亿美元的收购资金,在1982年,它对马丁·玛丽埃塔公司提出了15亿美元的报价。但是马丁·玛丽埃塔给了一个惊人的回复,这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当时,马丁·玛丽埃塔的CEO Pownall邀请合作伙伴哈里·格瑞的联合技术公司提出了反向收购战略。

虽然马丁最后胜利,但是,马丁·玛丽埃塔在此次防御本迪克斯的恶意收购中也损失了13.4亿美元。在20世纪80年代末,马丁·玛丽埃塔依然是屈指可数的军火商,收入的80%依然来自美国国防部的订单。这其中包括潘兴II导弹、爱国者导弹、激光制导炮弹--铜斑蛇等。另外,马丁·玛丽埃塔还为美国空军定制了作战飞机的夜视装置。1993年,马丁·玛丽埃塔还成为美国太空空间站计划的主要承包商。在20世纪90年代,马丁·玛丽埃塔公司卷入了美国军工企业合并重组的浪潮,斥资300亿收购了通用电气公司的航空航天业务,同时还能带动马丁·玛丽埃塔人工智能和电子产品的发展。两年后,马丁·玛丽埃塔公司又以19亿美元并购了格鲁曼公司在商业航空市场和无线通信市场的业务。在一路高歌猛进之后,让人没有想到的戏剧性事情发生了。1994年马丁·玛丽埃塔掌门人奥古斯丁宣布与洛克希德公司“平等地合并”。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批准了这项合并,这创造了世界上最大的防务公司。丛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即使在美国这种强调市场化的国家里,为了国家的军事利益,都同意进行大规模的合并。洛克希德也不是一般的公司。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初期洛克希德成功设计了P-38闪电型战斗机,这是一款双发动机加上双尾椼机身结构的高速拦截机,在战场上的用途包括对地攻击、轰炸机护航以及夺取空中优势等。最有名的就是击落山本五十六的任务。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洛克希德公司共生产了19 278架飞机,占二战期间美国飞机制造总量的6%。包括2 600架文图拉、2 700架B-17飞行堡垒(波音授权制造)、2 900架哈得逊和9 000架闪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洛克希德和跨世界航空公司共同开发了L049星座型客机。这种飞机可运载43名乘客以每小时300英里的速度用13个小时从纽约飞到伦敦。但是在战争期间所有产品都被军方购买,战争结束后民航才得到其订单。洛克希德最著名的是臭鼬工作室。1943年,洛克希德设计美国空军第一种服役的喷射战斗机P-80。这种飞机由其被戏称为臭鼬工作室的高级开发部开发。后来臭鼬工作室还设计了U-2、SR-71黑鸟和F-117。臭鼬工作室通常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资源下,突破技术上的限制,推出极为令人惊讶的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