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简单逻辑学
6342400000011

第11章 识别逻辑圈套——激活逻辑思维,莫被“卖拐的”忽悠了(4)

事件中犯罪分子太过狡猾了,他们很好地利用了围观者的怜悯心理。老女人假装是孩子的奶奶,哭着喊着说孩子生病了,孩子的妈妈还带孩子出来,这便很容易博得围观者的同情和怜悯。围观者会觉得孩子的妈妈狠心又不懂事,他们就会对孩子起怜悯之心,担心孩子的病情,会觉得奶奶带孩子去看病没什么不妥。同时,犯罪分子又出手打了孩子妈妈,孩子被吓得哭起来,围观者就会更加怜悯孩子,觉得这孩子太可怜了。而且,大家还进一步确信了来人是孩子的家属,这个问题是家庭内部问题,外人不好插手过问。就这样,犯罪分子利用围观者对孩子的怜悯心理,在光天化日之下将孩子抱走。

这一事件给我们的启示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理智地去判别,以免让一些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

关于“诉诸怜悯的谬误”,大家可能会有一个误解,觉得人类高尚的、不可缺少的同情心没有理由变成荒谬、谬误的东西。事实上,被人们赞美过的、值得赞美的人性绝不会成为谬误的,只有被有心人作为支持某论证、判断的根据时,它才会产生逻辑谬误。

诉诸感情,感性与理性的博弈

在生活中,我们把那些凭个人的爱憎或一时的感情冲动处理事情的行为叫做“感情用事”。而在论证过程中,那些从感情出发或以感情为理由来论证论题的做法被称为“诉诸感情”是逻辑谬误的一种。

对广告商来说,“诉诸感情”无疑是比较好的传播技巧,尤其是对那些比较感性的顾客来说,诉诸感情的广告更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理性的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时候,考虑更多的是给出的钞票和商品的质量是否等价,因而他们会更加关注商品本身的质量。在没有确定商品的质量之前,这类消费者一般不会轻易作出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广告商一般通过对商品质量的分析,辅以严密的逻辑推理,使消费者从理性的角度认可商品的良好品质,进而作出理性的选择。

凡是成功的广告,都是那些在理性的辅助之下,以感情去打动消费者、亲近消费者的广告。广告先通过感性诱导激起消费者的兴趣,然后以理性诱导精辟独到的分析,最后再用感性诱导巩固消费者的态度。如此一来,就算再广泛的人群都可以兼顾得到,并且收到较全面的效果。

比如,“第一次当父母,真希望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给他。”以母亲对孩子的感情来拉近跟消费者的距离。“××奶粉,富含多种营养,让妈妈的爱没有缺憾。”诸如此类的广告不胜枚举,都是在以感情来打动消费者,是以“诉诸感情”的方法来增加产品的销量。不幸的是,一旦感情因素占了上方,理性就会被我们不自觉的隐藏起来。

对广告感情用事,会让我们损失金钱;而对敌人感情用事,却会让我们失去生命。还记得楚汉相争的故事吗?

楚霸王项羽为人以信义著称,在鸿门宴中他只因允诺了项伯“善遇”刘邦的进言,便不顾亚父范增的“示之者三”,放走了已是瓮中之鳖的刘邦。刘邦是项羽争夺天下的最大敌人,只要刘邦活着一天,项羽想统一天下就不太可能。亚父范增早就料到了这一点,设下计谋要杀掉刘邦,怎奈项羽感情用事、妇人之仁,结果坏了大事。在这件事中,项羽便是犯了诉诸感情的谬误。

而在楚汉战争的最后阶段,项羽的感情用事更是令他一败涂地。从此以后他再没有东山再起,因为他兵败后选择了自杀,这也就是著名的“垓下之战”。“霸王别姬”的故事感动了无数的人:夜色渐暗,四面响起楚歌。项羽饮尽杯中之酒,起身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作为一个身经百战的英雄,在即将失败的时候,项羽痛心的不是自己的功亏一篑,也不去思考如何在危急中突围以便将来东山再起,而是想到他的美人和骏马。在有机会走脱的时候,他却犯了感情用事的毛病,觉得对不起江东父老,说什么“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这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而刘邦正好利用了他的这一点缺点,令四面响起楚歌,使项羽伤感备至,被诸多情感围困而无法理性思考。

跟项羽相反,在楚汉交战时期,项羽把刘邦的父亲放在案板上要挟刘邦要他投降,不然就杀了他爹煮汤喝。刘邦却说了一番话,大意如下:当年我们俩在怀王手下当差,结拜为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硬要杀死你爹,请分我一杯肉汤。在残酷的战争中,最忌讳的莫过于感情用事。

从上边项羽的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诉诸感情的谬误有时候会造成致命的危险。要说理智战胜感情的案例,除了这位狠心的刘沛公之外,我们不得不说一下挥泪斩马谡的诸葛亮丞相。

马谡其人,才华抱负远远胜过一般的人,喜欢大谈用兵谋略,深得丞相诸葛亮的器重。蜀汉国主刘备临死前曾规劝诸葛亮说:“马谡的才能有些言过其实了,这个人不能委以重任,希望你慎重一些!”诸葛亮并不以为然,他让马谡担任参军的职位,经常召见马谡谈话,甚至通宵达旦。诸葛亮南征时,马谡曾献策不宜强服,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诸葛亮采纳了他的计策,七次擒获孟获又七次将他放了,使得南中人诚心诚意地归附蜀国。在诸葛亮北伐曹魏之时,南中人没有反叛,消除了诸葛亮北伐的后顾之忧。

在街亭一战中,马谡违背了诸葛亮的作战安排,指挥混乱,还放弃水源上山扎营。他的副将王平曾多次劝谏他,可是他一意孤行。魏将张郃趁机切断了他的取水通道,然后发动进攻,把蜀军打得落花流水,四处逃散。王平仍然率领着千余人鸣鼓相聚,坚守阵地。张郃害怕有蜀军埋伏,不敢前去追击,王平才得以从容收纳各个军营里残余的部队,率领将士归来。

街亭失守,使诸葛亮顿时陷入被动局面。诸葛亮回到汉中后,便将马谡关进监狱,准备按军法处置。虽然诸葛亮十分爱惜马谡的才华,但是为了重振蜀汉士气,为了北伐取胜兴复汉室,为了严肃军法重振军威,诸葛亮挥泪把他斩杀了。马谡被斩后,诸葛亮亲自来到马谡灵前祭奠,痛哭流泪,下令安抚照顾他留下的儿女,仍旧视马谡为至交好友。

蒋琬见诸葛亮如此伤心,对他说:“从前晋国和楚国交战的时候,楚国杀了得力的大将贤臣,晋文公暗地里不知道有多么庆幸。现在天下还没有安定下来,而杀戮智谋出众的人才,你能忍心吗?”

诸葛亮流着眼泪说:“孙武之所以能够战无不胜、所向披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执行军法极为严格;同样的道理,晋悼公的弟弟杨干触犯了法律,魏绛也果断地杀了跟他同案的仆人。现在天下四分五裂,战争才刚刚开始,假如此时不严格执行军法,一旦坏了章法,以后还怎么能够战胜敌人呢?”

如果诸葛亮在这种情况下不以蜀国大局为重,诉诸感情的话,很可能会导致军心大乱,其后果不堪设想。

蔡京不仅仅是一代奸相

北宋的宰相蔡京是一代奸相,这个论断似乎是毫无疑义的,因为历史早有定论。但是,我们却不能因为这一定论准确,就把他整个人都否定了。据史书记载,蔡京在书法和文学方面还是很有造诣的,而且他还致力于兴修水利、变法强国。

人人都知道北宋的宰相蔡京是一代奸相,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在艺术方面,蔡京还是有很高的造诣的,他在书法、诗词、散文等各个艺术领域都有不俗的表现。当时的文士常用“冠绝一时”、“无人出其右者”来形容他的书法,就连狂傲的米芾都曾表示自己的书法比不上蔡京。北宋苏、黄、米、蔡四大家之中的蔡刚开始就是指他,只是后来因为他的人品太差,人们让蔡襄取代了蔡京。

北宋变法图强的标志性建筑木兰陂,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之一,就由蔡京主持修建。蔡京是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支持者,他对木兰陂的筑成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木兰陂未筑之前,溪海之水,淡咸不分,遇到大雨就泛滥成灾,根本不长庄稼。蔡京到任之后,积极响应王安石变法号召,兴修了水利工程,使原来只生蒿草的土地变成肥沃的良田,使其沃野千里。蔡京的这一事迹,在同时代人方天若的《木兰水利志》有所记载。这篇文章首次将蔡京建木兰陂之事真实地透露给世人,对蔡京建陂之初衷持肯定的态度,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值得嘉许的。

一直以来,蔡京的奸臣形象都根深蒂固,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一定论准确就把他整个人都否定了。人们刻意忽视他的书法艺术和文学作品,对于他兴修水利、参与变法的事情也隐晦不谈,其实这就是犯了诉诸人身的谬误。就算蔡京是大奸大恶之人,他所做出的成绩也是成绩,是客观的事实,我们并不能因为他是奸臣而否认他的艺术成就和他的一些客观功绩,这是不对的。

所谓诉诸人身,是指当论证某一个论题真假或者某一个人所从事的事业、行为所具有的价值时,用其个人的品质来说明问题,而不考虑行为的本身,或者,指出对方之所以会持有某种观点,是因为对方会因此而得到好处。诉诸人身的极端表现就是恶意诋毁,比如抓住对方的个性、国籍或宗教不放,并进行恶意的攻击。

德国人卢安克,22岁时来华旅游,出于对中国的热爱,于是到中国留学。从1999年起,他开始在中国山村从事义务教育。2001年,他来到广西东兰县坡拉乡广拉村。他教那里的孩子讲普通话,学文化,他希望通过教育改变这些孩子的命运。卢安克教书不领工资,他的生活费则来自于父母的资助以及当年他在德国做体力活赚的钱存到银行获得的利息。在坡拉乡,卢安克经常帮村民犁田、割禾、打谷,为村民设计脱粒机,教村民改造居住环境,人畜居所分开。他还用自己的钱为村民修了一条宽0.6米、长不足500米的水泥小路。

卢安克刚开始是不被人理解的,他曾因为没有“就业证”就教书被罚款5000元;他的教学方法被人斥责为“不入流”;因为他是德国人,所以,有人怀疑他是德国派来的间谍;他的钱还被房东偷走过;他被怀疑有恋童癣……自从他投身志愿教育,人们对他的猜测和攻击就没有停止过。

然而,卢安克不为所动,坚持生活在广西山村,帮助村民和孩子们。最终,村民几乎已忘了他是一个外国人,他们像对待村里人一样对待他,跟他打招呼、聊天、开玩笑,他终于赢得了尊敬。

在上边的故事中,那些攻击卢安克的人就是犯了诉诸人身的谬误,他们试图找出卢安克人格上的不足,对他进行人格侮辱,以否定他的支教行为。诉诸人身之所以是谬误的,是因为从逻辑上来说,某个人的个性、处境以及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跟这个人论点的正确与否是没有关系的。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著作中有这这么一个例子。在街上,一位女顾客对一位女商贩说:“喂,老太婆,你卖的鸡蛋为什么是臭的呀!”女商贩听了之后勃然大怒,说:“什么?你说什么?我的鸡蛋是臭的?你竟然敢这样说我的蛋?我看你才臭呢!你全家都是臭的!要是你爸爸没有在大路上给虱子吃掉,你妈妈没有跟法国人相好,你奶奶没有死在医院里,你就该为你花里胡哨的围脖买一件合身的衬衫啦!谁不知道,这条围脖和你的帽子是从哪儿来的?要是没有军官,你们这些人才不会像现在这样打扮呢!要是太太们多管管家务,你们这些人都该蹲班房了。还是去补一补你袜子上的那个窟窿吧!”

面对这个女商贩一连串的攻击,恐怕女顾客就是有三寸不烂之舌恐怕也无还击之力。这个故事也许是黑格尔编出来的,但是,它却非常形象地道出了那些诉诸人身的谬误行为。如果在生活中遭遇了这种情况,我们的应对方法应该是:冷静下来不要争吵,理性地指出这种人身攻击,并说明个人的个性或处境跟其观点的正确与否没有关系。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诉诸人身都是错误的。在某些情况下,一个人的性格是可以影响他的论断的正确性的,比如,一个病态的撒谎者的论断通常是不可靠的,但是这种攻击仍是薄弱的,因为病态的撒谎者也有可能在特定场合下说真话。

有的时候,当对方论点明显因他的个人利益有所偏颇的时候,怀疑对方的论点就是一种谨慎的做法,比如,当烟酒的生产厂家声称吸烟或者喝酒并不会致癌时,我们就应该对其论点持谨慎怀疑的态度。原因很简单,他们作出这样一个论断是有动机的,无论这个论断是否正确,我们都需要有所怀疑。当然,也并不是全部有动机的论断都值得怀疑,比如,家长告诉孩子把叉子插入插座可能会导致危险,就不能仅仅因为家长有动机去这样说,就断言家长的说法是错误。

即便重复一百遍,谎言还是谎言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事件会被人们的猎奇心理大肆地发挥和改编,本来是一些很容易辨别的谎言,却在不断的添油加醋中被重复了一遍又一遍,最终被人们误认为是真理。只有学会辨别谎言,减少重复谎言的谬误,我们才能让谎言在自己这里停止。

“谎言被重复一百遍就成了真理。”这句话是戈培尔说的。很显然,戈培尔犯了重复谎言的谬误。所谓重复谎言,就是像戈培尔所想的那样,把一种主张、观点或者是事件不断地重复,使人们相信它如同真理一样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