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商希望我们能在潜意识中将此种香皂跟自己想出名,或是想成为电影明星的渴望联结到一起。广告商所利用的心理学原则就是:一旦两个对象在人类意识中联结起来,当看到其中一个对象时,另一个对象就会被想起。这就是所谓的“捆绑的联结”,因为这两个对象在意识中被捆绑在了一起。假如我们将黑色与白色联结到一起,当看到黑色的时候,我们就会想起白色,反之亦然。同样的道理,猫会让大部分人联想到狗。
这种香皂的广告希望你能将香皂与电影明星的魅力联结起来;当你在超市看到这个产品时,广告商希望你能购买香皂而不去考虑购买原因;甚至可以认为,广告商希望你能不理性地概括这项信息:可能适合电影明星使用的香皂,也同样适合你;此外,广告商希望你盲目地相信,使用这种香皂能令你更有魅力。
好了,既然明星代言并不是购买香皂的好理由,那如果有人提供使用这种香皂的亲身体验呢?体验者不会胡说八道吧?可以考虑购买这种香皂吗?
有一个品牌的香烟它的广告词是:“十个医生有九个抽××牌香烟”,这能否作为我们选择它的充分理由?它是否像广告中医生所说,对我们的T地带(你知道它位于人体的哪里)有好处?注意,广告是否胡说八道跟它的时间久远并无关系,所以,我们没必要在意产品代言者是谁,更没必要在意产品的使用者体验。
为了博得信任,有些广告商有时会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刊在广告上。这些使用体验只能证明一点:这些使用者喜欢该产品。事实的真相也许是,公司收到了999封抱怨产品毫无用处及指控公司欺诈的信件,却只收到一封称赞的信件;假如公司只公开这封称赞信而对其他信件秘而不宣,等于是以偏见筛选证据,因此所有对该产品的价值与受欢迎程度所作的概括都毫无意义。就像广告商的其他伎俩,借助体验创造出一种产品质量优良的幻觉,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事实上,绝大多数的使用者都觉得产品质量不良。
教训:广告代言毫无意义,不应盲目相信或遵从。
产品的概括结论一定要以审慎挑选和具有代表性的样本为根据,而不该以偏颇的选择和令人怀疑的证据为根据。在广告中,几乎所有证据的挑选都违反科学方法,并且表现出广告商的个人动机,即加强偏见。这一点值得我们注意,因为广告商的确致力于搜集大众能接受的事实,并刻意忽视其他证据。
此外,过于关注个人偏好也可能导致错误结论和过度概括。假如一个人喜欢喝葡萄酒,那他可能偏爱观看有关喝葡萄酒对身体有益,且能避免心脏病与中风的新闻。假如他希望理性地论证,那他必须寻求与之冲突的证据来反驳这些报道。对葡萄酒有益身体健康的概括的自信,不应依靠个别来自法国且明显支持上述陈述的醒目报道,而应依靠为找出反驳理论的例证而进行的彻底调查。对葡萄酒的概括必须以涵盖充分广泛领域的调查为基础,其研究例证必须代表各类人群,比如像世界各地的人,而不是仅限于法国人。法国人可能经常食用某种能预防心脏病的食物,因此喝葡萄酒有益健康的说法可能言过其实。事实上,跟喝葡萄酒相关的,可能是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较多的蔬果摄取及较少的压力,而这些都是降低心脏病与中风可能性的控制因素。因此,喝葡萄酒有益健康可能是种假性关系。像前面所讨论的,就算关于葡萄酒的陈述满足所有条件,它也应该是种假说,必须根据更全面的资料来重新审视和修正。
广告商精通各种非理性思考的技巧。与诉诸理性相比,绝大多数广告商宁可采取断言、反复重述与捆绑联结,这些非理性的过度概括往往能让大众激动不已、尝试心切。碧生源肠清茶不能让你变瘦,尽管这正是广告商要你相信的;广告商找来年轻貌美的女性来为它打广告,但它不能让你变美,尽管这正是广告商要你相信的。所以,不要理会广告,那些胡说八道的话只会让你的钱包变瘪。
崇拜权威,专家说的就对吗
在生活中,人们说话和写文章通常会引用一些名人名言,以此来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性。有时,人们甚至会不顾逻辑,仅仅因为某某专家说过某话,就据以论证这一观点就是正确的。很明显,这种想当然会让自己上当的。
对中国人来说,权威应该是一个极为熟悉的词语,在封建社会里饱受压迫的老百姓非常崇拜和惧怕强权。近代社会以来,中国人民也是历经苦难,对权力和威望同样格外尊崇。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这种状况才有所改观,但残余还是比较严重的,有些人还是习惯于迷信权威,并因此造成各种谬误。
究其根源,“权威”却是一个外来词。现代汉语给出的解释是:使人信从的力量或威望;在某种范围里最有地位的人和事物。英语中的“权威(authority)”,则源于拉丁文auctoritas(权力、影响),它除了有汉语中的两层意义之外,还包含其他的两个含义:一是,可被用来支持一个观点或行为的人或事物;二是,一个权威性陈述的作者,或博得人们尊敬的人,也指这样一位作者的作品。
概括地说,“权威”主要指那些在某个领域的某些方面能够给出结论性陈述或证明的个人或组织,包括“学术”权威和“行政领导”权威。能够成为权威的人或机构,必定是该领域的行家,不仅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远见卓识,而且有着严谨的态度,所以,在大众心目中,权威的意见最值得信任、参考和借鉴。也是因为这一点,崇拜权威、滥用权威等谬误就变得很多见了。这就是诉诸权威谬误——以权威取代事实与逻辑;以权威者的话为法则。常见的诉诸权威的谬误有:滥用权威、崇拜权威、诉诸不相干权威、诉诸传统和诉诸起源、迷信权威。
人们不知道的是,权威具有相对性、多元性和可变性,而且具有时效性,所以,诉诸权威有时就会变得荒诞而可笑。
“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
这句话出自明代大思想家王守仁之口,意思是说,道是天下的道,学问也是天下人的学问,并不是朱子和孔子这种大学问家所私有的。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体悟道,追求学问。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社会是以儒教立国的,儒家的学说在封建社会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宋明时期朱熹所提倡的理学,更是占据了正统学问的权威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是容不得什么人提出异议的,然而王守仁却是一个异类。他以“道”为“天下之公道”、“学”为“天下之公学”,提出“非朱子可得而私”、“非孔子可得而私”,人们只要一切依据“良知”,便没必要盲从孔子、朱子或儒家经典的权威。从这种观点出发,王守仁鼓励其弟子在“良知同”的原则前提下,尽力发挥创造性思维,自由打开思想之门。正是因为不迷信权威,不惧怕权威,王守仁才得以跳出权威的藩篱,在程朱理学之外开创了自己的心学学说,成为了一代思想家。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生活中也同样存在着很多诉诸权威的谬误,其中滥用权威的问题便非常严重。就说广告吧,这种事务简直无处不在,不管是电视荧屏上还是街头路边,众多广告纷纷全新亮相,其中不乏明星、名人代言的产品。在普通老百姓心目中,明星、名人是在某方面有一定权威性的人,人们对明星和名人很容易盲目地相信,并因此认定他们所代言的产品也具有权威性,也是好的产品。事实却并非如此,在明星代言的产品中有不少是虚假和劣质产品。明星尽管在音乐圈和电视圈里是权威人物,但是对于代言的产品来说,他们对产品的认知并不比普通人多多少,毕竟他们不是这方面的专家。虽然国家相关部门一再出台政策,对明星代言广告进行规范和限制,也劝导消费者不要轻易地就认定明星所代言的产品就是优质产品,可消费者还是会轻易陷入权威的误区。
金庸小说《笑傲江湖》的男主角令狐冲,是一个普通至极的江湖小辈,他不具备陈家洛文武双全的贵公子风范,不具备郭靖为国为民的豪情和伟业,不具备萧峰叱咤风云的堂堂威风,也不具备韦小宝圆滑世故的齐人之福。他非常不起眼,从开始到最后他都不在意是否武功天下第一,然而,他却有一种其他人不具备的优秀品质,就是敢于反抗权威的斗争精神和勇气。正是他的不迷信权威,才最终使他在人心险恶的江湖中生存下来,最终才能和任盈盈归隐江湖,过上逍遥自在的生活。金庸刻画了这样一个在险恶的江湖中全身而退的人物有着明显的用意,在塑造了诸多复杂的悲剧人物之后,金庸用他的人生阅历告诉读者,对于权威应该始终保有一种警醒的态度,切不可盲目迷信,不然只会害人害己,成为权威的牺牲品。小说总是现实生活的折射。
对于权威来说,我们有必要认知某个领域里真正的权威。一个考古学家可以解决某件国宝的年代问题,却不能解决粮食的增产问题;一个生物学家可以解决生物的构造问题,却不能解绝桥梁的抗压问题。术业有专攻,我们不能混淆权威,将专家在某个领域的权威误以为无所不能的权威。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一定要注意分辨权威的真假,以此来减少损失,减少诉诸权威的谬误。
同情心泛滥,诉诸怜悯的谬误
在电视剧、小说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某人跪地求饶,说道:“我上有八十岁老母,下有三岁孩童,我死了他们可怎么办呢?可怜了我的老母亲和孩子啊,孤苦无依,还望饶恕小人一条狗命!”你会怜悯求饶之人吗?
这种场景对戏外的我们来说似乎十分老套,不过是些骗人把戏,以诉说可怜来博取同情、求得活命的低级伎俩。其实,上边的这个场景是典型的诉诸怜悯。在诉诸于怜悯的谬误中,大忽悠们通常利用种种方法博得人们的怜悯和同情,最后使人们忽视了原来正当或者正确的论点,从而接受了自己的论题。
诉诸怜悯谬误的论证形式很有意思:“A是值得同情怜悯的,所以,关于A的命题P是对的。”这种论证显然是不符合逻辑,因为前提跟结论没有必然的关系。结论的真与假跟某人的不幸境况没有关系,人类同情心也不能被当做论断的逻辑理由。
在火车站广场上,一名年轻人光着上身,在冰冷的水泥地上趴着,左边的裤管空了一半。右脸贴着地面,前方有一个纸盒,他往前爬一步,就把纸盒往前推一步,天特别冷,他看上去非常可怜。很多路过的行人都纷纷往纸盒子里投钱,一毛的、一块的,还有五块的和二十的。就这么一步一爬地转了几圈后,“断腿”男猛地坐了起来,在人来人往的广场上开始穿衣服,原本“断掉”的左腿也露了出来。很快,他穿好了衣裤,拍了拍身上和脸上的尘土,在周围人诧异的目光下,带着他的纸盒子起身扬长而去。
这是在一篇新闻中记者描绘的真实见闻,这种场景估计不少人都曾经遇到过。让我们同情、怜悯的残疾乞丐原来是一个体格健全的正常人,他只是以身体“残疾”来博取路人的同情,以此骗取钱财。这样的事情让亲历者们大跌眼镜。
记者对此很是不解,当他追问乞讨的年轻人时,对方的回答是,觉得打工钱太少,太累。他以这种方法每天只要“表演”一个多小时就够了,能挣到五六十元,非常自在。其余的时间就可以做别的,比如睡觉、去网吧上网、聊天、看电影。他还指望靠这种手段赚钱回老家娶媳妇。
这个乞讨年轻人以诉诸怜悯的方法引起人们的同情,致使人们产生错误认知,诉诸于怜悯,最终拿出钱救济他。社会上很多的假乞丐都是通过这种方法谋取钱财的。
在面临在两个陈述中选择相信其中一个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会对陈述者的泪水产生怜悯,被催人泪下的陈述模糊了理性思考的视线,并且让感情取代理性做出裁决。
某小区有个女人,一天带孩子去买菜的时候,在菜市场给人抢走了孩子。整个事情策划得非常恐怖,让人难以预料。
一个老女人突然上来,对带小孩的妈妈又哭又叫:“你这个不懂事的女人跑到这来了,可算找到你了,狠心的女人啊!”随后,一个长相斯文白净的小伙子上来就给那女人一巴掌,把女人打得晕头转向。继而,他开始推搡那个女的,嘴里说:“孩子生着病,你带出来干啥?”
孩子妈妈只能不断退后,一个不小心绊倒在台阶上。见此,那个老女人就一边解开童车上的安全带,抱起小孩,一边继续唠叨说:“孩子都病成这样了,你还带出来,真是的,哪有这样的妈妈啊!”此时,那个男的就更生气地打小孩的妈妈,小孩子哭个不停。那个男的就跟老女人说:“走,赶紧带孩子去医院看病。”于是,老女人抱着孩子,男人骑摩托,就飞快地走了。孩子的妈妈在地上哭喊说不认识他们,结果围观的人都干看着,大家还以为是家庭内部矛盾。
直到骗子都没影了,妈妈哭得都没气了,大家才知道那俩人是抢孩子的。这个事件发生时,现场一点都看不出破绽,所有人都以为是家里人在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