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古玩行,去早市淘宝是必修课,必须像上学一样不仅不能迟到早退,反而需要赶早和练晚,因为时时处处有机会。机会的到来可没有先兆,也不会遵循什么规律,或许就在你心情落寞的时候,也可能就在你打算离开的刹那,说不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好运气降临,让你捡到便宜。不可否认,才开市机会多,但那时市场里光线不好,容易看不清楚东西,而且高手云集时难免产生竞争压力,容易沉不住气,出错的机会也更多。
然而,早市也有不少好处。此时市场里汇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同行和爱好者,从业者之集中是其他任何时候都无法比拟的,这样就能带来无数的相关信息,也是结交朋友、拉拢客户的最佳时刻。所以,我也一改原来的单纯以买货为目的蜻蜓点水的方式,逛完地摊后,并不急匆匆走人,而是到投缘的古玩店内坐一会儿,探听消息。
在市场门口开店的古玩商是个中年人,眼睛不小,医生出身,素质和人品在行里属于上等。他观念虽然守旧,但做人比较实诚,眼力也不错,也遵从快来快走的经营思路,货物周转比较快。他经营老货,货品质量也不错。我买过他几样东西,价格说不上便宜,但物有所值。因为我的眼力比较差,所以买高手的东西就是不错的选择,此外还可以乘机向他学习。一来二去,我们混熟了,我也就经常到他那里落落脚,说些闲话。
他的店像一把锁,正好把守在市场的出口,不仅来去方便,而且只要坐在店里,就能把进出古玩市场的人看个一清二楚,只要不眨眼睛,绝不会漏掉一位。店主待人和气,人缘不错,所以好多外地客商都喜欢到他那里逛一逛。有时他们也聚在一起闲聊,我就静静地听着。他们时常为某件东西交流看法,这时候便是最佳的学习时机,无意中能学到不少断代和鉴定技巧,了解不少深层次的消息。
我在他这里发生的故事也不少,有遗憾,也有安慰。其中,有一件遗憾的事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有一回我在他店里闲坐,刚说了几句闲话,猛然进来一个背包的中年男人。这个男人是熟人介绍来的,专程来找店主卖货的。进门后,那人说明来意,就拿出一件白玉挂件。店主拿在手里细观一番。
说真的,东西真好!我第一次见那么好的玉件。即使眼力不算好的我,看了第一眼,也觉得喜欢,也有信心确定那是件老货、真货。为啥呢?因为它是大开门的!
开门就是开门见山的意思,就是说东西的时代特征非常明显,只要稍微具备鉴定常识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东西是老货。而且大家的看法都相同,不存在异议。
那是传说中的羊脂白玉,玉质洁白,温润细腻,油性像羊脂一样,介于似透非透之间,有一种含蓄温和的美感。那雕工,是地地道道的乾隆工,砣子碾压出来的纹理清楚,线条流畅大气,回转自如,不乏力度,艺术水准非一般匠人的俗气作品所能比。如意造型,用料不小,几乎能占满了手掌,总有六七厘米以上。这种白玉挂件是难得的珍品。唯一遗憾的是,玉件的中心有一段头发丝粗细、约一厘米多长的细裂。即便如此,这样的好东西也非常罕见。虽然那时候和田白玉的价格还没如日中天,可价值是明摆着的。
店主端详了半天,没说什么。他是个保守的人,处事谨小慎微,买东西更是求稳。所以他见了这样的东西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沉吟半天也不说痛快话。卖货人实指望能让给他,见他不热心的样子,有些失落。店主象征性地询价,那人开价一万五千元。在我的心里,这个价完全可以接受,可是,店主没有动心,我着急也没有用。
卖货人慢吞吞地包装玉件的时候,我真想跟他做这桩生意。可是古玩行的规矩不能不遵从,我不能撬行。尤其跟店家关系不错,在他店里,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什么都不能做,甚至不能插话。
卖货人临出门时,店主说帮着问问别人,看是否有要的。这时候我若表示有意要,不是不可以,因为店主放弃了。可是,我有难言之隐,首先是我手头紧,很难在短时间内凑足这笔钱——我自己仅有两千多元,加上信用卡上能出的五千元,还差一半多,另外的钱就要去借,麻烦太多,只能眼睁睁地错过了。这块玉没出古玩城,就找到买家。一万五千元成交,买家转手卖了六万多。我倒不在意人家赚了多少钱,因为如果我买了,未必能快速出手,而且极可能赚不了这么多。我遗憾的是好机会到来,我没把握住,毕竟这样的玉件并不常见。当然,那位店主,他没有我的难处,因为他的货物周转很快,而且背后有不少当地的大买家支持,资金比我雄厚得多,拿出这点钱他是轻松的。但于我而言,遗憾还是留下了,而且永远不能弥补,谁让我当时顾虑太多,没下决心呢?不过好在这次遗憾不久,我在他那里就迎来了另一个补偿的机会。
那天我逛完地摊,到他屋里休息,有两个天津人正跟他谈生意。我没有打扰,悄没声地坐在椅子上,冷眼旁观。双方在最关键的价格问题上没谈拢,两个天津人给价不高,店家也不让步。
天津人临出门前又问一句:“一千二百元行吗?”但店主还是不同意,那二人也就转身走了。
我好奇地询问情况,原来店家刚刚上了一枚印章,天津人喜欢得不得了,就是不想多出价。为了少花几个钱,两个人已经来过两次,纠缠了好久,甚至还委托别的同伙来帮忙,压低价格。
“啥样的印章,我看看。”我说。
他从柜台底下把印章取出来,我拿过来,托在手里细看。印章个头不小,章面呈椭圆形,足有六七厘米长、三四厘米宽,是个大家伙。印纽雕瑞兽,像摇头摆尾的狮子。印章雕得真好,一看就是上眼货,不同凡响。刀法老辣,浑厚大气,有气势磅礴的感觉。看印文只有两个字,我对文字感悟能力差,看不出是什么字。即便如此,我还是很喜欢这枚印章。章侧有边款,注明这是道光年间的东西。这样文气的印章是不多见的,当时的行情价也不止区区千把元。
“这东西多少钱?”
“一千五!”
“好,我要了,马上去给你取钱!”
生意在眨眼之间就敲定了,我很干脆,店家也痛快。这样的东西,尤其没有任何毛病,是遇到就不能放过的。我看到第一眼,主意就打定了。店家开价不高,何必斤斤计较?我凭热情做事的风格这一次发挥得淋漓尽致,既然看好,那就马上当机立断。我到马路对过取了款,五分钟内交割完毕。
我把东西装进兜里,仍旧坐下来闲谈。没过多久,天津人又返回来,又要接茬做生意。他们不紧不慢地开口询问,可一听到店主说东西卖出去了,这才大吃一惊,悔之晚矣。他们万没料到前后仅几分钟时间,货物已经归属他人了。知道东西成交后,他们那种沮丧和失望都无法形容,足有两分钟才平静过来。
这款印章上的落款人徐问渠,是清道光时期著名的篆刻家,是浙西四杰之一。其篆刻功力深厚,风格老辣,经常与最著名的篆刻名家合作治印。他也是著名收藏家,属于当代王世襄一类的名人。当时他收藏有两件带铭文商周青铜器,在同行中赢得赞誉。如此大个的印章,雕刻精美,款名俱在,时间又明确,绝对是他有限的作品中的精品力作。不久,有人打听到此事,出价三万多购买,可我哪里舍得?
点评:
玩古玩的人往往有一种贪心,总希望花更少的代价买更好的精品,可惜机关算尽太聪明,反倒失去机会。精品太少,而求购者多,当机会来临时,婆婆妈妈,计较一点小利益,实在不值得。何况物件价格并不高,还要耍奸,还要反反复复压价,那错失良机就怪不了他人了。我的准则就是只要手头宽裕,见到满意的货,不要考虑太多。这样的做法有时候会多花冤枉钱,但把握的机会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