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舌尖上的安全:破解食品安全危局
6324800000019

第19章 转基因遭遇食品安全门(2)

两位被国际同行认可的专家(Drs John De Sesso和James Lamb)事后专门审查及评议了泽特克博士的研究,并独立发表申明,认定其中存在严重错误和缺陷,该研究并不能支持任何关于食用转基因玉米MON810和NK603可能对生殖产生不良影响的结论。孟山都公司的一名科学家在审查时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此外,欧洲食品安全部评价转基因安全性的专家组对泽特克的研究也发表了同行评议报告,认为根据其提供的数据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资料显示,泽特克教授研究中所涉及的两个转基因玉米品种被世界上20余家监管部门认定为是安全的。泽特克具有缺陷的研究造成了对转基因玉米安全性的判断失误,而其研究结果的迅速、广泛传播,则可能造成了公众对转基因作物的误解。

广西迪卡玉米事件

从2010年2月起,一篇题为《广西抽检男生一半****异常,传言早已种植转基因玉米》、署名为张宏良的帖子在网络上传播甚广,引发了不少公众对转基因产品的恐慌。文章称:“迄今为止,世界所有国家传来的有关转基因食品的负面消息,全都是小白鼠食用后的不良反应,唯独中国传来的是大学生****质量异常的报告。”

从帖子的标题到内容,作者很显然试图将广西大学生****异常与种植转基因玉米这两件事联系起来,这也正是导致公众恐慌的根本原因。其中,广西种植转基因玉米之说,作者依据的材料是有网络报道称“广西和美国的孟山都公司从2001年至今在广西推广了上千万亩‘迪卡’系列转基因玉米”;广西大学生****异常之说,则依据的是广西新闻网2009年11月19日的报道:广西在校大学男生过半抽检男生****不合格。但从了解的情况来看,第一个说法不属实,第二个说法有明确出处但和转基因没有关系。

迪卡007/008为传统的常规杂交玉米,而不是转基因作物品种。对此,孟山都公司、壮族广西种子管理站、农业部分别从不同角度予以了证实。

2010年2月9日,美国孟山都公司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关于迪卡007/008玉米传言的说明》。说明指出,迪卡007玉米是孟山都研发的传统常规杂交玉米,于2000年春天通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品种认定,2001年开始在广西推广种植;迪卡008是迪卡007玉米的升级品种杂交玉米,2008年通过了审定,同年开始在广西地区推广。广西种子管理站在随后的《关于迪卡007/008在广西审定推广情况的说明》中确认了这一说法,并介绍2009年迪卡007/008的种植面积分别占全区玉米种植总面积760万亩的14.5%、3.5%。

2010年3月3日,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网上关于“农业部批准进口转基因粮食种子并在国内大面积播种”的消息不实,农业部从未批准任何一种转基因粮食种子进口到中国境内种植,在国内也没有转基因粮食作物种植。

对于广西抽检男生一半****异常的说法,确有出处,即由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男性学科主任梁季鸿领衔完成的《广西在校大学生性健康调查报告》。从广西新闻网那篇文章的内容来看,研究者根本没有提出广西大学生****异常与转基因有关的观点,而是列出了环境污染、食品中大量使用添加剂、长时间上网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等因素。这从另一个材料也能得到印证。参与该报告调查的梁季鸿的助手李广裕根据该调查报告完成了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217例广西在校大学生志愿者****质量分析》。在论文最终的结论中写到:“广西地区大学生****质量异常的情况以精子活率和活力低比较突出。其精子的活率明显低于国内不同地区文献报道的结果。广西地区大学生精子活率、活力低及精子运动能力减弱,可能与前列腺液白细胞异常,精索筋脉曲张,支原体、衣原体感染,ASAB(+)有关。”

【转基因作物生态安全争议事件】

帝王蝶事件

1999年5月,康奈尔大学昆虫学教授洛希(Losey)在Nature杂志发表文章,称其用拌有转基因抗虫玉米花粉的马利筋杂草叶片饲喂帝王蝶幼虫,发现这些幼虫生长缓慢,并且死亡率高达44%。洛希认为这一结果表明抗虫转基因作物同样对非目标昆虫产生威胁。

然而,洛希的实验受到了同行多方面质疑。最重要的反对意见认为,这一实验是在实验室完成的,并不反映田间情况,且没有提供花粉量数据。

不久之后,美国环境保护局(EPA)组织昆虫专家对帝王蝶问题展开专题研究。结论认为转基因抗虫玉米花粉在田间对帝王蝶并无威胁,原因是:(1)玉米花粉大而重,因此扩散不远。在田间,距玉米田5米远的马利筋杂草上,每平方厘米草叶上只发现有一粒玉米花粉。(2)帝王蝶通常不吃玉米花粉,它们在玉米散粉之后才会大量产卵。(3)在所调查的美国中西部田间,转抗虫基因玉米地占总玉米地面积的25%,但田间帝王蝶数量却很大。

另外,美国环保局在一项报告中指出,评价转基因作物对非靶标昆虫的影响,应以野外实验为准,而不能仅仅依靠实验室数据。

墨西哥玉米事件

2001年11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微生物生态学家David Chapela 和David Quist在Nature杂志发表文章,指出在墨西哥南部Oaxaca地区采集的6个玉米品种样本中,发现了一段可启动基因转录的DNA序列——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35S启动子”,同时发现与诺华(Novartis)种子公司代号为“Bt11”的转基因抗虫玉米所含“adh1基因”相似的基因序列。

墨西哥作为世界玉米的起源中心和多样性中心,当时明文禁止种植转基因玉米,只是进口转基因玉米用作饲料。此消息一出,便引起了国际间的广泛关注,绿色和平组织甚至称墨西哥玉米已经受到了“基因污染”。

然而,David Chapela 和David Quist的文章发表后受到了很多科学家的批评,指其实验在方法学上有很多错误。经反复查证,文中所言测出的“CaMV35S启动子”为假阳性,并不能启动基因转录。另外经比较发现,二人在墨西哥地方玉米品种中测出的“adh1基因”是玉米中本来就存在的“adh1-F基因”,与转入“Bt玉米”中的“adh1-S基因”序列并不相同。

对此,Nature杂志于2002年4月11日刊文两篇,批评该论文结论是“对不可靠实验结果的错误解释”,并在同期申明“该文所提供的证据不足以发表”。

另外,墨西哥小麦玉米改良中心也发表声明指出,通过对其种质资源库和新近从田间收集的152份材料进行检测,并未在墨西哥任何地区发现“35S启动子”。(来源:《科学时报》2011年1月4日,第三版)

中国抗虫棉事件

绿色和平组织发表了题为《转Bt基因抗虫棉环境影响研究综合报告》,在欧、美产生巨大反响,成为国际上争论的问题之一。报告的核心内容为:

1.棉铃虫寄生性天敌——寄生蜂的种群数量大大减少;

2.棉蚜、红蜘蛛、盲蝽象、甜菜夜蛾等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

3.Bt棉中的昆虫群落的稳定性低于普通棉田,某些虫害爆发的可能性更高;

4.室内和田间观测,棉铃虫可以对Bt棉产生抗性;

5.Bt棉在后期对棉铃虫抗性降低,还需喷2~3次农药;

6.目前所采取的庇护措施不能消除棉铃虫对Bt棉产生的抗性。

其实,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科学家正在寻找和转化可以抗棉蚜、红蜘蛛、盲蝽象、甜菜夜蛾等次要害虫的基因,所以,这一问题可以在这些害虫形成大规模危害前得以解决。关于棉铃虫产生抗性问题,包括我国在内的科学家正在密切关注,目前,我国的监测结果表明,近几年,产生抗性的几率很小。另外,采用多基因的转基因棉花的研究已经成功,这对防止抗性的产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本部分资料来自各方面的报道与网摘)

这些事件尽管有些仍未有定论,但总体来说,人们对转基因产品仍旧是持犹豫或否定态度的,特别是对以利益为目标的转基因产品生产。有关方面专家还总结与罗列了转基因食品在安全方面的五大隐患。

【资料】转基因食物的五大隐患

虽然转基因食品研究历史只有短短几十年,但其提高产量、增强自身抗病抗虫等优点较为明显,另一方面,其潜在的风险,如过敏性、毒性及对环境影响也令世人关注。

第一是毒性问题。一些研究学者认为,对于基因的人工提炼和添加,可能在达到某些人们想达到的效果的同时,也增加和积聚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

第二是过敏反应问题。对于一种食物过敏的人有时还会对一种以前他们不过敏的食物产生过敏,例如:科学家将玉米的某一段基因加入到核桃、小麦和贝类动物的基因中,蛋白质也随基因加了进去,那么,以前吃玉米过敏的人就可能对这些核桃、小麦和贝类食品过敏。

第三是营养问题。科学家们认为,外来基因会以一种人们目前还不甚了解的方式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第四是对抗生素的抵抗作用。当科学家把一个外来基因加入到植物或细菌中去,这个基因会与别的基因连接在一起。人们在服用了这种改良食物后,食物会在人体内将抗药性基因传给致病的细菌,使人体产生抗药性。

第五是对环境的威胁。在许多基因改良品种中包含有从杆菌中提取出来的细菌基因,这种基因会产生一种对昆虫和害虫有毒的蛋白质。在一次实验室研究中,一种蝴蝶的幼虫在吃了含杆菌基因的马利筋属植物的花粉之后,产生了死亡或不正常发育的现象,这引起了生态学家们的另一种担心,那些不在改良范围之内的其他物种有可能成为改良物种的受害者。

而基因科学工作者们的一些实验也支持这些说法——

转基因毒害动物生殖细胞和免疫系统的证据比比皆是。2002年英国科学家曾对7名志愿者食用转基因黄豆后肠道的细菌基因组和小肠上皮细胞基因组进行了检测,7名中的3名在细菌DNA中检测到黄豆中的外源基因epsps片段。他们的结论是基因可以在从胃到小肠保持完整存活,到了在大肠中才会完全降解。(摘自:《转基因在人的胃到小肠保持完整存活并入侵人体细胞!》)

2002年英国进行了转基因食品DNA的人体残留试验,有7名做过切除大肠组织手术的志愿者吃了用转基因大豆做的汉堡包之后,在他们小肠肠道的细菌里面检测到了转基因DNA的残留物。(摘自:《英国在人小肠肠道的细菌里检测到了转基因DNA的残留物》)

对于转基因的侵害原理,美国环境医学科学研究院指出:插入到转基因大豆里的基因会转移到生活在我们肠道里的细菌的DNA里面去,并继续发挥作用。“说透彻一点,吃转基因玉米,会把我们的肠道细菌转变成生活着的农药制造厂,可能直至我们死为止”。(摘自:《美国环境医学科学研究院揭示转基因毒害人体的原理》)

把基因插入玉米或大豆,这个方法造出的基因往往会拆掉正常基因,这意味着外来基因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最有可能替代人的肠道细菌,从而开始异类蛋白的生产。这是转基因产品一种非常严重的长期性威胁性。它严重威胁儿童健康,因为他们的肠道消化液还未进化安全,因此转基因的DNA可能存活更长时间,所以转基因产品对婴儿和儿童可能造成终生的健康问题。研究怀孕小鼠喂食试验显示,DNA可以穿过胎盘和横跨血-脑屏障。(摘自:《美国学者:转基因灭亡才是国际趋势》)

研究者称:用这三个品种玉米进行的实验中,他们在用每一种玉米喂养的老鼠的尿液和血液中都发现了浓度不寻常的荷尔蒙和其他化合物,这表明这三个品种的玉米都会损害肝脏及肾脏。“我们通过实验展示的很明显不是毒性的证据,而是老鼠们器官被毒化的迹象”被喂养NK603型玉米的老鼠还表现出进一步的肝脏病变的迹象。

法国卡昂大学的吉尔斯·埃里克带领团队对此实验数据反复推敲、分析及论证,也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些实验中用到的老鼠确实显现出明显的肝脏及肾脏中毒的迹象。

加拿大科学家在喂食孟山都公司转基因油菜的猪的一个肝脏、一个肾脏和猪的肠组织中以及羊的肠组织中,检测发现转基因的片段。意大利科学家在喂食孟山都公司转基因玉米的仔猪的血、肝脏、脾与肾脏中检测到转基因片段。德国科学家在喂食了大量转基因植物的牛的牛奶中也发现了转基因材料(来自转基因大豆与转基因玉米)。(摘自:《陈一文译:加意德英对转基因喂养牛奶、蛋和肉检测结果》)

这些言之凿凿的实验似乎为转基因作物判了死刑,也让人想起十年前轰动世界与转基因领域的一起重大事件,这个事件就是828位世界各地顶尖科学家联名致信各国政府,列举了十分充足的理由要求停止各种形式的转基因实验,以及转基因的商业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