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纪连海评点三国志(全2册)
63246800000009

第9章 《三国志·魏书十 荀彧荀攸贾诩传》

第一节 荀彧:王佐之才,隐诛之命

【原文】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也。祖父淑,字季和,朗陵令。当汉顺、桓之间,知名当世。有子八人,号曰八龙。彧父绲,济南相。叔父爽,司空。彧年少时,南阳何颙异之,曰:“王佐才也。”

……自太祖之迎天子也,袁绍内怀不服。绍既并河朔,天下畏其强。太祖方东忧吕布,南拒张绣,而绣败太祖军于宛。绍益骄,与太祖书,其辞悖慢。太祖大怒,出入动静变于常,众皆谓以失利于张绣故也。钟繇以问彧,彧曰:“公之聪明,必不追咎往事,殆有他虑。”则见太祖问之,太祖乃以绍书示彧,曰:“今将讨不义,而力不敌,何如?”彧曰:“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易弱,刘、项之存亡,足以观矣。今与公争天下者,唯袁绍尔。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士卒虽从,其实难用,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愿为用,此德胜也。夫以四胜辅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绍之强其何能为!”太祖悦。

【译文】

荀彧字文若,颍川郡颍阴县人。

祖父荀淑,字季和,曾任朗陵县令。在汉顺帝、桓帝时,很有名望。

荀淑生有八子,号称“八龙”。

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国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

荀彧年少时,南阳人何颙十分欣赏他,说:“这是个可以辅佐帝王的良才!”……

自从太祖迎奉天子之后,袁绍心中不服。

袁绍已经兼并了黄河以北各郡县,天下人都畏惧他的强大。

太祖正在忧虑东边的吕布,抗拒南边的张绣,而张绣在宛城打败了太祖军。

袁绍更加骄横,给太祖写信时,言辞无礼而傲慢。

太祖大怒,出入举止不同于常,众人都说是由于败于张绣的缘故。

钟繇就这事问荀彧,荀彧说:“曹公是聪明人,必定不会追究往事,可能是为其他事忧愁。”

于是见太祖而询问,太祖便将袁绍的信给荀彧看,说:“我现在想讨伐不义,可力量敌不过他,怎么办?”

荀彧说:“古来较量于成败场上的,如果真有才能,纵然弱小,也必将变得强盛;如果是庸人,纵然强大,也会变得弱小。刘邦、项羽的存亡,足以使人明白这个道理。

“现今与您争天下的人,只有袁绍了。

“袁绍这人貌似宽容而内心狭窄,任用人才却疑心太重,您明正通达,不拘小节,唯才是举,唯才是用,这在度量上胜过袁绍;袁绍遇事迟疑犹豫,少有决断,往往错过良机,您能决断大事,随机应变,不拘成规,这在谋略上胜过袁绍;袁绍军纪不严,法令不能确立,士兵虽多,却不能巧为任用,您法令严明,赏罚必行,士兵虽少,却都奋战效死,这在用兵上胜过袁绍;袁绍凭其名门贵族,装模作样,耍小技而博取名誉,所以士人中缺乏才能而喜好虚名者大多归附于他,您以仁爱之心待人,推诚相见,不求虚荣,行为谨严克己,而在奖励有功之人时无所吝惜,因此天下忠诚正直、讲求实效的士人都愿为您效劳,这在德行上胜过袁绍。

“凭借这四方面的优势辅佐天子,扶持正义,征伐叛逆,谁敢不从?袁绍强大有何用?”

太祖很高兴。

【评点】

说荀彧是魏国第一谋士,他当之无愧。

荀彧(163—212),字文若,豫州颍川郡颍阴人。他家基因好,尽出人才。他的父辈八人号称“八龙”,亲爹荀绲曾任济南相;叔叔荀爽有名,董卓召他,只用了九十五天,就一路从布衣封到了司空。

汉献帝永汉元年,荀彧二十七岁,被举孝廉,当了守宫令,就是看管御笔、御墨、御纸。

董卓乱政,宫廷一片混乱,老贼霸着后宫,淫行不断,小皇帝又不敢管,荀彧为免祸,求放外任,当了亢父县的一县之长,不久即弃官。回家开始游说父老乡亲,告诉他们咱的家乡颍川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眼看战乱将起,赶快走还能保平安。可惜家乡人安土重迁,留恋不肯,他只好趁着冀州牧韩馥遣人来接自己的机会,举家迁至冀州,就是今河北一带。

他到了冀州,袁绍也从韩馥手里把冀州给夺归自己所有。荀彧一去即被待以“上宾”之礼,他的弟弟啊、同乡啊,都被袁绍封了官。

荀彧一边给袁绍效命,一边仔细观察袁绍,别人看到袁绍的地位崇高,身份高贵,他却看到了袁绍致命的局限性:“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不足以成大事。

荀彧二十九岁离开袁绍,投奔曹操。当时曹操任东郡太守、代理奋武将军,时年三十六岁,正是年富力强,雄心勃勃,同时又心地清明的黄金年龄。曹操一见荀彧就欣喜若狂,说他是“吾之子房”(即“我的张良”——张良是汉代极其有名的谋士,协助刘邦跟项羽争夺天下)。

从前荀彧好比明珠蒙尘,从此才算开始了真正大放光明的人生。可惜,一颗明珠,真不知道让他永远蒙尘下去好,还是大放光明之后落得一个玉碎的结局好。

他是第一个进入曹操阵营的名士,当时董卓造乱,上自皇帝,中至百官,下至百姓,无不战战兢兢,只有他十分清晰地预见到董卓的最后结局:“(董)卓暴虐已甚,必以乱终,无能为也。”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而他的家乡乡民当初不听荀彧的话,如今果然遭到董卓部下的残杀。

谋士也分档次。

有的谋士是大智,像诸葛亮那样的谋士,所谋划的计策“隆中对”可以定江山。

有的谋士是中智,所谋划的计策可以定意义重大的战役的输赢。

有的谋士属于下智,所谋划的计策可以定一次战斗的输赢。

荀彧的级别就是诸葛亮一级的。

第一,他给曹操献计:“深根固本以制天下。”

兴平元年(194)十二月,徐州牧陶谦已死,曹操就想趁机夺徐军,再回军灭吕布。荀彧劝他:

“过去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

意思是巩固兖州,先定天下之要地黄河、济水。如果贪一个徐州之地,舍吕布而东攻,战力必然分散。大本营这边兵留得多了,打徐州的兵力就少了,不够用;大本营这边兵留得少了,老百姓就得拿起武器,干起保卫城池的活,那生计就不得维持,连打柴、拾草都没有人手。如果吕布乘虚进攻,老百姓人心一散,兖州危矣。

再说了,陶谦杀了曹操的父亲之后,曹操全军戴孝讨伐陶谦,徐州境内,所过之处,鸡犬不留,平民冤杀无数,“泗水为之不流”,徐州军民人心已失,此时曹操去打,肯定拼死力敌,到时候吕布把兖州也占了,徐州也攻打不下来,不就无家可归了?

曹操采纳了荀彧的意见,按捺下打徐州的热血冲动,抓紧时间收麦割草、积存实力,然后打败吕布,从此兖州平定,成了曹操的发迹之地。

第二,建议曹操“奉主上以从民望”。

我们都熟知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却不知道这条计策是荀彧提出来的。

建安元年(196)七月,被董卓劫持到长安的汉献帝刘协在杨奉、韩暹等人的护卫下,从长安返回到京师洛阳。曹操就召人议论是否把汉献帝迎到许县。大多数人都说不可,因为杨奉、韩暹这些人一定会拼死反对的。

荀彧说怎么不行啊?曹公以前倡反董义兵,心在王室,忠心可鉴,大家都看着呢;再说了,当年晋文公接纳因乱流亡的周襄王,因此美名远扬;刘邦为被项羽杀害的义帝发丧,万众归心,曹公完全可以仿效前人故事:“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民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

而且,这事要干,就得快干,不然就晚了!“若不时定,四方生心,后虽虑之,无及。”

曹操听了他的话,就说许县有粮,天子可以心头不慌,以此为理由,到洛阳把天子迎到许县定都。曹操被献帝封为大将军。

曹操在“挟天子以令诸侯”这项战略性国策里面得利极丰,霸业就此乃成,此荀彧之功也。

不过,荀彧的“奉主上以从民望”也埋下了他自己被诛灭的祸根。因为他是要曹操奉迎主上来顺从民心;可是曹操想的却是要像毛玠所说过的“奉天子以令不臣”,就是要号令那些不肯听话的人,号令来干什么?当然是废汉自立了。所以说,忠诚汉室的荀彧最终要被推翻汉室的曹操给杀掉。

说起来汉献帝也真倒霉,老被人挟来挟去,一个面团捏的天子。挟持他的事,董卓也干过,李傕、郭汜、杨奉、韩暹都干过,可是都鼠目寸光,干得不到位,只知道欺负皇帝,不知道皇帝的利用价值。袁绍手下的沮授也对袁绍献过此计,劝他迎大驾安宫邺都,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惜袁绍眼光短浅,见不到这么办的好处,不肯用。

结果荀彧一说,曹操马上就下定了决心,因为他见到了这一计策的实行对于自己的大业会有多么积极、多么重大的战略意义。

“是时许都新建,贤士大夫四方来集”,王朗、华歆、陈群等名士主动投奔。曹操就给他们大量派官——汉献帝封官还不是都听他的?

他一边给这些人封官许愿,一边以汉献帝的名义下诏书指责袁绍“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但擅相讨伐”。搞得袁绍顶不住压力,不得已“上书深自陈诉”。

后来袁绍后悔,派郭图去劝说汉献帝迁到鄄城,曹操才不肯呢!

毫不夸张地说,荀彧一计胜过十万雄兵。

荀彧在战略上为曹操长远发展定下了基调,在战役上又为曹操出了大力。

曹操的劲敌袁绍据四州,兵雄强,天下畏惧。曹操也怕,可是没办法。荀彧就拿刘邦和项羽的力量强弱对比来劝导他,剥开现象看本质,指出袁绍有四败,曹操有四胜:度胜、谋胜、武胜、德胜。“夫以四胜辅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袁)绍之强其何能为!”曹操才又重新鼓起了信心。

建安四年(199)四月,曹操派曹仁和史焕等人北渡黄河,击斩依附袁绍的眭固,攻占了射犬,控制河内郡。北方两大集团正式反目。“三年,太祖既破张绣,东禽吕布,定徐州,遂与袁绍相拒。”

反目归反目,曹操心里不踏实。

袁绍的势力太强了。孔融也说想要打赢袁绍够呛,“殆难克乎”!

荀彧说不怕!“绍兵虽多而法不整。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此二人留知后事,若攸家犯其法,必不能纵也,不纵,攸必为变。颜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禽也。”

意思就是说,袁绍虽然兵员众多,可是法令不整肃,田丰这个人性情刚愎而好犯上,许攸又贪婪而不检束,审配专权而无谋,逢纪果决而刚愎自用,这两个人料理后方,如果许攸家犯了法,一定不会放过,不宽纵,许攸必然叛变。至于颜良、文丑,不过匹夫之勇罢了,可以一战而擒!

事实证明,后来许攸家人犯法,审配逮捕其妻儿,许攸果然怒叛袁绍;颜良、文丑临阵被杀;田丰以谏见诛:一切皆如荀彧所料。(“审配以许攸家不法,收其妻子,攸怒叛绍;颜良、文丑临阵授首;田丰以谏见诛:皆如彧所策。”——《三国志》)

不过,虽然说是这么说,官渡之战曹操打得是相当艰苦的,没有想象中的马上就能够“鞭敲金镫响,齐唱凯歌还”。

曹操人少粮乏,军心不稳,袁绍兵精马壮,此时荀彧在后方,曹操就给他写信说想退军。荀彧说明公你要坚持!“先退者势屈也。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

他说得很对,曹操本来就已经军心不稳,此时一撤,袁绍一攻,那就是兵败如山倒,再也收拾不起来了。

曹操一想是这么回事,OK,咬死了牙关坚持!

就是在这个时候,军粮罄尽,许攸来投,献奇计,袭乌巢,官渡之战终于以曹操的胜利而告终。

身在前线而能谋划不叫本事,身在后方而能够对于战局变化和未来走势一目了然,一言即中,这就叫先见之明。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荀彧没有辱没曹操对他的评语“吾之子房也”。

此后荀彧建议曹操宜将剩勇追穷寇,不要给袁绍死灰复燃的机会,痛打落水狗,曹操听了他的话,一举歼灭所剩无几的袁绍军队主力,袁绍不久呕血而亡。

建安八年(203),曹操向汉献帝表荀彧之功,封为“万岁亭侯”。荀彧说什么也不肯,说哎呀我又没有真正地在外打仗,不能接受这个封赏。曹操写信劝他,他才勉强同意。曹操还想授给荀彧“三公”之位,荀彧这回可是说什么也不肯了,曹操没办法才罢了。

至此,荀彧的生命走到了辉煌的最高点。

荀彧没有异能,做不到未卜先知,不过是洞悉人性,善推断罢了。不知道他是不是能够推断出他最后的结局。

建安十七年(212),谯县。

荀彧接到一只大汉丞相曹操派人送来的食篮,打开一看,空的。他愣了一下,马上就明白了:曹操让他以后不要吃饭了。

当天不久,曹操即接到使者带回来的消息:荀彧自杀身亡。

为什么?

曹操跟袁绍官渡之战,大获全胜,威望水涨船高。有人拍他马屁,说他应该恢复古代的九州,冀州地盘大,天下人都得服从。曹操自己就身领冀州牧,觉得有道理啊!好,就这么办。荀彧说明公咱先稳稳,先稳稳,这样一来,忧患日重,不如先把这个想法搁下,平定河北二袁再说啊!

曹操虽然把这个想法暂时放弃了,却是十分不甘心——他的野心正像气球一样越吹越大,有人给他浇凉水,开阀门放气,他当然不爽。反正这个目标我迟早都要达到就是了!果然,荀彧死后第二年,他就把十四州合并为九州,改州制,作为以后自己当天下的老大的本钱,就像清人赵翼说的:“操自为张本,欲尽以为将来王畿之地故也。”

建安十七年春天,曹操享受到了萧何的待遇,“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别的官见皇上要拜,他不用拜;别的官见皇帝要一溜儿小跑,他可以大大方方迈四方步;别的官见皇帝赤手空拳,他可以全副武装。

就这,他手底下的谋士还嫌不够,建议他恢复古代的五等建封,曹操假意推辞,董昭又给荀彧去密信,示意让他带头,建议曹操加九锡。满以为荀彧一定会听(为什么不听呢?他的大儿子荀恽可是娶了曹操的女儿安阳公主的,这两人是儿女亲家啊,按照党同伐异的理论,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吗?),没想到,荀彧不但不赞同董昭的建议曹操加九锡的做法,甚至认为曹操“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意思就是曹公啊,您本来是兴义兵讨逆贼的,现在朝清国宁,您是一个君子,应当功成身退。

这下子曹操可气坏了。他当初兴兵打的是“忠”和“义”的旗号,可没真想着功成身退,真的“忠义”!

曹操“由是心不能平”,对荀彧怀恨在心。

荀彧当初建议曹操迎汉献帝到许都,是为的“奉主上以从民望”,本质上是忠汉;曹操迎汉献帝到许都,是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本质上是想篡汉。当初曹操野心也许没那么大,可是后来野心越来越大了,而荀彧忠汉的本色又不肯改,于是荀彧非死不可。

在权术和野心面前,战友情分和亲戚情分一文不值。

而曹操这种“馈(荀)彧食,发之乃空器也”的“隐诛”做法,也只有对绝顶聪明又绝顶清洁的荀彧才有效。若是稍微笨一点,也许就会把这空饭盒装上饭自己吃;若是稍微怕死贪生一点,也许就会转变作风,阿附曹操,于是,自然也就不必死了——因为曹操根本没有明令他死嘛!

所以,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荀彧自己选择了自己的结局。

从建安元年(196)到建安十七年(212),荀彧一直担任汉朝皇室的官尚书令,长达十六年,汉献帝知道荀彧死后,在“祖日”(祭祖之日,一说为死者设祭奠之日)停止宴乐,以示哀悼。

司马光《资治通鉴》认为荀彧是比管仲更伟大的“仁人”:

“荀彧佐魏武而兴之,举贤用能,训卒厉兵,决机发策,征伐四克,遂能以弱为强,化乱为治,十分天下而有其八,其功岂在管仲之后乎!管仲不死子纠而荀彧死汉室,其仁复居管仲之先矣!”

宋人有诗赞曰:

“曹公初见奇,直以子房许。制胜算无遗,毙袁而诛吕。意见稍有乖,几欲置鼎俎。朝端存正论,九锡胡不取。本安固难依,奸雄恶可辅。初年歼击宜,继又族文举。嗜杀其如斯,大夫可以去。见几奚不早,一死昧所处。既不为夷齐,又不为伊吕。徒抱忠贞心,遗憾亘千古。”

第二节 荀攸:外愚内智的大才

【原文】

攸深密有智防,自从太祖征伐,常谋谟帷幄,时人及子弟莫知其所言。太祖每称曰:“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甯武不能过也。”文帝在东宫,太祖谓曰:“荀公达,人之师表也,汝当尽礼敬之。”攸曾病,世子问病,独拜床下,其见尊异如此。攸与钟繇善,繇言:“我每有所行,反覆思惟,自谓无以易;以咨公达,辄复过人意。”公达前后凡画奇策十二,唯繇知之。繇撰集未就,会薨,故世不得尽闻也。攸从征孙权,道薨。太祖言则流涕。

【译文】

荀攸多谋深算,心思缜密,明智而能保守机密,自从随太祖四处征战,常常运筹帷幄,当时很少有人知道他说了些什么。

太祖每每称赞他说:“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炫耀自己的长处,不夸大自己的功劳;他的内智别人可以达到,他的外愚别人却达不到,即使是颜子、甯武也赶不上他。”

文帝在东宫做太子时,太祖对他说:“荀公达,是人之表率,你应尽到礼节尊敬他。”

荀攸曾经生病,太子前去慰问,独自在床下礼拜,他受到特别尊敬就是这样。

荀攸与钟繇友善,钟繇说:“我每次有所行动,都反复思考,自以为没有什么要变动的了;但拿去一问公达,他的答复总是超出我的意料。”

公达前后共筹划奇策十二条,只有钟繇知道。钟繇把它们撰编成册,未完成,就去世了,所以世间不全知它们的内容。

荀攸在随从太祖征讨孙权时,中途去世。

太祖说起他来就流泪。

【评点】

荀彧了不起,他的侄子荀攸也了不起。曹操的首席军师,杰出战术家,被称为曹操的“谋主”。

他叔侄俩的祖先就是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儒家代表人物荀子,祖辈族人荀淑是东汉名士。荀淑的八个儿子当时号称“八龙”;荀淑的孙辈中又出了荀彧等人;荀攸的祖父荀昙则是荀淑的侄子,官居广陵太守;荀昙的哥哥叫荀昱,和李膺、王畅、杜密等人号为“八俊”。哥儿俩德才兼备,均为汉末名士。

出生在这样的儒学世家,荀攸一点也没有糟蹋了他的智商,自幼聪明异常。他的父亲早死,他是由爷爷荀昙和叔叔荀衢抚养大的。不过这位叔叔够粗心,在荀攸七八岁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喝醉了酒,伤了小孩的耳朵。荀攸居然没有哭着向爷爷告状,而是想方设法替叔叔遮掩。来回奔跑跳跃地玩耍的时候,为防叔叔看见自愧,就用手遮住受伤的小耳朵,既可爱又可怜。

到他十三岁,爷爷亡故,爷爷手下的一个叫张权的主动要求要为他守墓。别人都不觉得有何异常,荀攸却看出这个人面色不稳,怕是别有用心,就跟他叔叔讲。荀衢调查发现果然这里面有猫儿腻,这个人是在逃罪犯,想借守墓之名隐藏自己的行踪。(“荀攸字公达,彧从子也。祖父昙,广陵太守。攸少孤。及昙卒,故吏张权求守昙墓。攸年十三,疑之,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衢寤,乃推问,果杀人亡命。由是异之。”——《三国志·魏书》)

自此荀攸声名鹊起。

到他长大,被举为孝廉,从此迈入仕途,三十岁不到即已成为“海内名士”。

汉灵帝时期,朝政混乱,大将军何进掌权,和十常侍之间斗法斗得很凶。何进本来就是杀猪卖肉出身,征召了国内一群名士,想让他们协助自己对付宦官,荀攸也在其列,还被封为黄门侍郎。可惜何进这人没有远见,居然想召董卓进京诛宦官,曹操和陈琳等人强烈反对无效,后面的事情就是人所共知的了。何进被杀,董卓掌权,恣睢暴虐,民不聊生。

荀攸一介书生,没有只顾清谈,而是和郑泰、何颙、种辑、伍琼等人密谋刺杀董卓,为国除害。可惜最后功败垂成。伍琼被杀,荀攸、何颙等人入狱。

何颙惶惶不可终日,最后实在扛不住巨大的心理压力,自杀了事;荀攸谈笑自若,把生死置之度外。

后来董卓被诛,荀攸获释,弃官回乡。

此后他又被公府征召,没有赴任,自请担任蜀郡太守,虽然获准,却路途险阻,只好滞留荆州。

他是被叔叔荀彧推荐给曹操的,曹操征召他为汝南太守。荀攸赶赴许昌,面见曹操,曹操对荀彧和钟繇说:“荀攸这个人真是不同凡响,我能得到这样的贤士,天下就没有什么事值得担忧的了。”

从此,荀攸正式加入了曹魏阵营。

曹操谋士众多,地位各有不同。荀彧的地位绝对是万山拱伏我做峰,荀攸仅次于他叔叔一等。据统计,他共为曹操献计十二次,次次都能使曹军出奇制胜,绝处逢生。

当然,刚开始曹操对他还是持保留意见的,他说的话曹操未必肯听。

建安三年(198),曹操征讨张绣。荀攸建议打持久战,缓兵以待其变:

“张绣与刘表联合,互为掎角之势,但是张绣人马靠刘表供给,时间一久,刘表力不能支,必然与张绣分裂。不如缓兵以待其变;如果急切进攻,刘表必拼死相救,我军不易取胜。那时就会进退维谷。”

曹操不听,急着出兵,刘表果然发兵救张绣,曹军失利,曹操几乎死在那里。

后来,曹操就学乖了,对荀攸言听计从。

建安五年(200),著名的官渡之战大幕拉开。

袁绍派大将颜良围攻白马,曹操亲自率军解救白马之围。荀攸分析当前形势,主张不能硬扛,要声东击西。袁绍兵多,设法分散他的兵力,好比把一只铁拳分散成一根根手指。他劝曹操引兵先到延津,伪装渡河,攻打袁绍后方,袁绍必然分出一部分兵力应战;然后自己这边再派轻骑袭击进攻白马的袁军,攻其不备。

曹操依计而行,袁绍果然分开兵力;轻骑迅捷,包围白马的颜良来不及防备,被关羽杀死。白马之围遂解。

曹操率六百骑兵,押送粮草辎重沿河西退。结果没走多远(带着辎重,走不快啊),袁绍五六千追兵就赶了过来。敌众我寡,诸将害怕,都劝曹操退吧,退守到咱的大营去。

荀攸急了,说:“这正是歼敌的好时机,为什么要退?”曹操看着荀攸,笑了。

为什么笑?

且看曹操怎么干的:全体听令!解鞍、放马、抛弃辎重,诱敌深入!

袁军越逼越近,一看曹军马鞍子都给扔了,马也四散乱跑,粮草辎重东一块西一堆,乐得够呛:真好!不用打,吓也把他们吓跑了!于是忙着你争我夺地抢东西。

就在这时,曹操命令:上马!给我杀!六百人如下山猛虎,气势如虹(没办法,给逼的,杀不死敌人,就要被敌人杀死了),袁军慌了神,被杀的被杀,没被杀的撒丫子跑得飞快。袁绍麾下大将文丑也死于此战。于是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形成角抵相拒之势。

这件事在《三国志》里也有简约生动的叙述:

“太祖拔白马还,遣辎重循河而西。袁绍渡河追,卒与太祖遇。诸将皆恐,说太祖还保营,攸曰:‘此所以禽敌,奈何去之!’太祖目攸而笑。遂以辎重饵贼,贼竞奔之,陈乱。乃纵步骑击,大破之,斩其骑将文丑,太祖遂与绍相拒于官渡。”

此后,两军相拒,袁绍乌巢粮草被烧,后勤保障没有了,军心大乱。荀攸再次献计,仍旧是四个字:分而治之。他跟曹操说:

“咱们现在要乘胜追击,可以传假情报,就说我军将调拨人马,一路攻邺郡,一路攻黎阳,断袁兵归路。袁绍性格多疑,听说这个传闻,一定会信以为真,怕咱们真这么干,所以分散他的兵力,分别阻击咱们。这时候咱们就趁着他调兵拔寨的乱劲,来个急攻。袁军本来已经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这下子肯定能成。”

曹操一听,有理,马上按荀攸的计策出动三路人马,四处扬言,散发假消息。

袁绍这个傻子居然真就信了,仗着兵多,派兵十万分别援救邺郡和黎阳,连夜急行军,走了。大营空虚,曹操大队兵马发一声喊,如潮水般涌来。

袁军四处逃散,袁绍连盔甲都来不及披,带着幼子袁尚逃奔,一路上这个逃啊!金银财宝扔了,图书车辆扔了,最后数十万军队只剩下骑兵八百多人逃往黎阳。曹操大获全胜。荀攸之计也。

到曹操打吕布,吕布被曹军和刘备的各路军队围攻,固守下邳,就是不出来。曹操军队人困马乏,思量退兵,荀攸坚决反对:

“吕布有勇无谋,如今他屡战屡败,早挫了锐气。一军之帅都没了斗志,整个军队怎么会有斗志?陈宫是他的谋士,虽然有智谋,但是脑子转得慢,就算想法子,也且得等一阵子。咱现在来个猛攻,吕布必破。”

曹操依言,引水灌城,吕布部将投降,吕布被捉处死。此一战曹操记了荀攸全功,说他“即使是颜子、甯武这样的古代大圣贤,也无非如此”!

袁绍兵败身死,身后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不成器,窝里斗。袁谭为了打败弟弟,请降曹操,要曹操帮助自己。其时(公元202年,建安七年)曹操正征伐刘表。别人都说应当先灭刘表,至于袁谭和袁尚,小Case,不着急。

荀攸不同意:

“谁说刘表是大敌的?这家伙坐镇保守江汉一带,根本就是个守家翁,不是打天下的人,也没有君临天下之志。袁氏地盘大,很厉害,袁绍当初留下的基业如果让袁氏两兄弟好好守着,那咱们还将有的是仗打。现在两兄弟闹掰了,这时候不打什么时候打?现在打了他们,天下就平定了,所以不能坐失良机。”

曹操一听,是这么回事!

其结果都在荀攸料定之内。曹操帮助袁谭灭了袁尚;袁谭反叛曹操,曹操再回兵攻打袁谭,各个击破,袁氏无人矣。

所以说荀攸了不起。他能够力排众议,眼光犀利,预见战局的走向和结局。

而且他更了不起的一点是:装傻。就像曹操说的:“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甯武不能过也。”

无论跟着谁,无论做什么,无论处在什么样的时代,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就有光明和黑暗,就有算计与反算计。他身处政治旋涡的中心,上上下下,左左右右,今朝为友,明晨就可能为敌。这样残酷的人事倾轧中,他能够始终地位稳定,立于不败之地,就是因为他不精明外露,不露才遭嫉。装傻装到一定境界,实非常人所能及。

而且他侍奉的不是别人,而是曹操。这个人爱才,大家知道,荀攸也知道;可是这个人铁腕无情,大家知道,荀攸也知道。自己的叔叔是怎么死的,难道荀攸不清楚吗?

在这种情况下,他的超人的智谋不但用于御外,而且用于自保。果然是一个“深密有智防”的奇才。

曹操封魏公的建议是由谋士董昭提出来的,无论是董昭自己想这么提,还是曹操的授意,反正这个建议深合他意。但是曹操要假模假式地谦让,上表推辞,说不敢当,荀攸他们就写信说敢当敢当,绝对敢当。如是再三,曹操就当上魏公了。

当然,荀攸的命也就保住了。

不但命保住了,而且深得曹操信任,把自己的世子曹丕托付给他,并且告诉曹丕:“荀公达,人之师表也,汝当尽礼敬之。”曹丕谨遵父命,荀攸生病,曹丕恭恭敬敬拜在床下问候。

一篇文章对曹魏众名谋臣做了深入分析,写得十分有道理,兹引录之:

“曹魏众名谋臣各有个性,荀彧忠于信仰,不苟为魏臣,忧愤而亡;贾诩深密自保,认清局势,高官终老;程昱、郭嘉性格鲜明耿直,我行我素,但亦深为曹操器重;荀攸不注重表面乖张,心里却要求自己严格行事,经常与曹操密谋,外人很少知道详尽内容,曹操谓之晏平仲善,与之交往时间越长,越发值得敬重。”

确实如此。

在这么多谋臣里面,荀攸和荀彧、钟繇是三个颍川同乡,曹魏开国三大股肱。荀彧为汉尚书令,镇守许都十七年,极尽萧何之能;钟繇任司隶校尉也长达十余年,督关中古二都,确保曹操身后平安,后又为大理、相国;荀攸则跟在曹操大军前线,当军师十八年,除了参与军事谋议,还负责军中典选、刑狱及监军的任务,他的功用和能力也许比不上他的叔叔,但肯定高于钟繇等人。

曹操评价二荀:“荀令君之进善,不进不休,荀军师之去恶,不去不止。”令君即荀彧,军师则当然是指荀攸。意思就是荀彧向曹操进善言也好,荐好的人才也好,非得让你听到耳朵里去,按他说的去办,否则他就一直叨叨你;荀攸无论是去除曹操身上的恶习,还是除去阵营里边的恶人,也非得让你听到耳朵里去,按他说的去办,不然他也一直叨叨你……

荀攸后来也当了尚书令,曹操又说:“二荀令之论人,久而益信,吾没世不忘。”就是说,荀彧和荀攸这二荀论人之长短,时间越长,越能显出它的正确性,这说明他们都极其有远见。

建安十九年秋七月,荀攸在尚书令位置上善终,时年五十八岁。

有人说荀攸之死是非正常死亡,换句话说,也是被曹操害死的。此话无据,可能是曹操给人的印象过于奸险,是以觉得人人在他身边有如饲虎,随时有可能被他吃掉。

荀攸和钟繇私交甚笃,有一个善相面的,叫朱建平,和他们交情也好。

这个朱建平也是个奇人。

他相曹丕,说他寿命八十,四十岁会有小难。

他相曹彪,说他五十七岁当遭兵灾。

他相夏侯威,说他四十九岁时能位至州牧,但也有灾,若能挨过,寿活七十,仕途大顺,可达公辅。

他相应璩,说他寿命六十二岁,去世前一年会看见一只白狗,只有他能看见,别人看不见。

其结果是:

曹丕四十岁得重病,说“建平所说的八十岁,说的是白天和晚上吧,我的命快走到头了”。不久即驾崩。

曹彪被封为楚王,五十七岁时与王凌通谋犯罪,被赐死。

夏侯威在四十九岁时出任兖州刺史,同年十二月患恶疾。病情好好坏坏,到了年末,大摆筵宴,庆祝“吾所苦渐平,明日鸡鸣,年便五十,建平之戒,真必过矣”。结果筵散席罢,恶疾再作,当晚夜半辞世。

应璩六十一岁果然独自看见一只白狗,别人都看不见。他就抓紧时间吃喝玩乐,六十三岁时去世,比预期的时间多活了一年。

朱建平给荀攸和钟繇相面:“荀君虽然年龄小,不过却要把后事托付给钟君。”意思是寿命不如钟繇长。荀攸的妻子叫阿骛,钟繇就对荀攸开玩笑:“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那我就把你的阿骛嫁出去。”(“惟当嫁卿阿骛耳。”)

结果事情真的按朱建平说的话来了。荀攸死后,儿子荀缉年幼不能理事,钟繇替他料理家务,出嫁荀攸遗孀阿骛。

读来令人伤感。

荀攸身前出过十二条奇策,唯有钟繇知道,钟繇为他撰写文集,还没有完成就去世了,荀攸的这十二条奇策也就湮灭在历史的烟尘深处。裴松之注《三国志》,写到荀攸生平,还对此耿耿于怀:“攸亡后十六年,钟繇乃卒,撰攸奇策,亦有何难?而年造八十,犹云未就,遂使攸从征机策之谋不传于世,惜哉!”意思是埋怨钟繇散漫拖拉,都比荀攸多活了十六年还没有把荀攸的奇谋妙策整理出来,简直就是历史的罪人。

荀攸生前备受重用,逝后殊享哀荣,正始五年冬十一月癸卯,魏帝曹芳下诏祭祀荀攸于太祖庙庭,追加谥号敬侯。

第三节 贾诩:一枝精明的“凤尾竹”

【原文】

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人也。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谓诩有良、平之奇。察孝廉为郎,疾病去官,西还至汧,道遇叛氐,同行数十人皆为所执。诩曰:“我段公外孙也,汝别埋我,我家必厚赎之。”时太尉段颎,昔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故诩假以惧氐。氐果不敢害,与盟而送之,其余悉死。诩实非段甥,权以济事,咸此类也。

【译文】

贾诩字文和,武威郡姑臧县人。少年时默默无闻,只有汉阳人阎忠特别看中他,说他有张良、陈平的奇才。

被举荐为孝廉,任郎官。

贾诩得病辞去官职,向西返回,到了汧县,中途遇上反叛的氐人,同行的几十人都被氐人捉住了。

贾诩说:“我是段公的外孙,你们别活埋我,我家一定会拿好多钱来赎我。”当时太尉段颎,早年做守边大将多年,威震西方疆土,所以贾诩借他的名号来威吓氐人。

氐人果然不敢害他,与他立誓盟约送走了他,其余的人都被杀掉了。

贾诩实际上并不是段颎的外甥,善于应变以成事,这是他的特长。

【评点】

三国的谋士命不好,生在乱世,本已是“杯具”,有的却因为不遇明主而被杀,比如田丰,他死就死在比老板正确;有的因为主人野心忒大被杀,比如荀彧,他死就死在过于坚持自己的真理。得到好下场的凤毛麟角,荀攸算是一个,可是不到六十而死;贾诩却是高寿身故,羡煞旁人。

贾诩看起来不像出身名门,不像荀彧和荀攸叔侄俩,所以“少时人莫知”,连写史书的人也找不到他年轻时候的闪光点。

家族既然不给力,又没有什么关系网,不能被关系好的人或亲族举荐来举荐去,只能一个人打拼。刚开始是跟着董卓,董卓死了,他又分别跟着段煨、张绣混;后来看形势不妙,又劝张绣投降曹操,自然他也跟着降了过去,曹操是个识人的,对之倍加器重。曹丕即位,贾诩官升太尉,高官厚禄,老死床箦,终年七十七岁。

这份左右摇摆、善于自保的劲头,颇像一枝随风摇摆的凤尾竹。

他跟着董卓混时,董卓进入洛阳,贾诩以太尉掾的身份任平津都尉,升为讨虏校尉。

董卓的女婿、中郎将牛辅驻守陕县,贾诩在牛辅的部队里任职。

董卓兵败,牛辅又死,众人恐慌惧怕,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等人想要解散队伍,返回故乡。

贾诩说:“听说长安城里议论要把凉州人全部诛杀,而各位单独行动,即使是一个亭长也能把你们捉住。不如率众人西进,沿途收集士兵,用来攻打长安,为董公报仇。要是事情成功,就以国家的名义征讨全国,如果不成功,再走也不迟。”

众人认为他说得对。

李傕于是向西攻打长安。

后来贾诩任左冯翊,因为他的功劳,李傕等人想封他为侯,贾诩说:“那不过是救命的措施,有何功劳!”极力推辞不肯接受。

又让他做尚书仆射,贾诩说:“尚书仆射是官员的师长,为天下人所瞩望,贾诩名号素来没有威望,不能使众人信服。即使贾诩在荣誉利益面前昏了头,于国不利!”

李傕等人于是改授贾诩为尚书,主管选举事务,做了很多辅助、有益的事,李傕等人对他亲近而又忌惮。

此时贾诩就已经十分懂得低调做人的道理。

董卓死了,李傕、郭汜想要求赦而不能,就想四散分开逃跑,结果贾诩尽显谋士本职,力劝他们攥成一个拳头,免得被各个击破。这两个人本来就没有什么脑子,此时一经提醒,马上听从,于是像雪球般越滚越大,一路杀回长安。

事成之后,李傕等人想封他为侯,他不肯;想升他做尚书仆射,他也不肯。只肯接受一个和自己相称的官职,在这个官位上也尽心尽力。李傕这些人对他又亲又怕,可见此人做人到位。

有人很纳闷,撰文质疑:

“长安之乱,固然是司徒王允不识大局,滥开杀戒种下的前因,但最后的恶果却是由贾诩的一番话造成。

“李傕、郭汜求赦不得,本来也想认命,解散部队,分头逃命。倘若如此,则王允虽然极不明智,但毕竟没有种下恶果,东汉政权还能获得短暂的喘息机会。奇怪的是,贾诩单枪匹马挡在道上:二位,急个啥呀?你们如果解散部队,路上随便一个小亭长也能够把你们绑赴长安邀功。横竖是个死,何不干脆聚集军队,反上长安,为董卓报仇?倘若侥幸事成,则挟天子以令天下,何其威风;万一事不成,那时再逃也未见得晚呀!

“这一番充满流氓智慧的开导,李傕、郭汜听得不住地点头。顺着这种诸如‘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之类的强盗逻辑走下去,东汉王朝的命运已无可避免。

“当年陈胜、吴广被迫揭竿而起,所持的理由,与贾诩此时的教唆何其相似!区别在于,无论是陈胜、吴广,还是李傕、郭汜,他们都属当事者,而贾诩则完全是局外人。换言之,这一番建议,虽然可以救李、郭性命于一时,对贾诩本身却没有丝毫好处。否则,当李、郭二人成功后欲封贾诩为尚书仆射,他也就不会坚决推辞了。

“于是,随着李傕、郭汜的反戈一击,王允被戮,吕布出逃,堂堂汉家朝廷,就此落入两个无赖军棍之手。二人沆瀣一气,作恶多端,自相残杀。仅两年间,三辅地区生灵涂炭,尸横遍野,曾经最繁华的长安、洛阳两大都城成为一片废墟,东汉王朝再也没有喘过气来。

“始终搞不明白,贾诩为何要怂恿李、郭二人犯上作乱?难道他不知道这番话会造成怎样的后果?要说他与东汉王朝有仇,为何又常以汉室忠臣自诩?要说他为名利,为何后来又要推辞高官厚禄?要说为求一安身立命之处,以贾诩之智慧,何处不可安身?莫非仅仅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望高人解之。”

有人如此释疑:

“动乱时期很难保证自己在政治上能站对位置。

“《笑傲江湖》里的那个情节就很说明这种情况,大家提着刀被关在个黑暗的山洞里,往下发展就是群体性精神病,为保自己的命就必须杀掉其他拿刀的人,杀的是同门还是外人,杀了人会不会面对法律道德的惩罚,这些东西是当时没时间也没必要考虑的。

“只能说老贾阶级斗争敏感度高,敌我矛盾分得清楚,放下武器马上就是待宰的猪,类比之前的几次屠杀,结果是明摆在那儿的。所以从人的本性上来讲,令狐小朋友不想杀人,但一听到大家都抄家伙了,一样是先下手为强,猛抡他那独孤剑。

“后来老贾的行为,是因为情况没那么危急了,可以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问题了,也知道‘人在江湖漂难保不挨刀’的道理,所以不想在政治舞台上当主角。

“这里只能说老贾是高人,但不是豪杰,见机行事判断是正确的,起码是保证自己利益的。

“要想成大事,基本要求就是既要有能力在谈判桌上玩政治推手,又能在需要时候提刀砍人。”

此说颇为风趣。

总的来说,我的理解,贾诩是个谋士,他不出谋略浑身不舒服,而且对他来说,阵营要紧,立场这种东西,或者说为国为民这种东西,也许不过一种说辞。既然身在董卓帐下,董公虽死,这俩人还是董公余部,所以,为他们出点力也是应该的。

结果他这一出主意,搞得长安大乱,可见一个损主意的威力之大。

后来李傕跟郭汜反目,自相残杀,曹操趁机把献帝迎往许县。198年,曹操派裴茂率领段煨等人诛杀李傕,夷其三族。

这以后,贾诩就跟着同乡段煨混了。

可惜混得不得志,“贾诩素有名望,为段煨军所敬,但贾诩不见用于段煨”,所以就改投张绣。张绣这时在南阳,贾诩暗中和他联系,张绣派人迎接贾诩。

贾诩将要出发时,有人问他:“段煨对您很优厚,您为何要离去呢?”

贾诩说:“段煨生性多疑,有猜忌贾诩之意,礼节虽然周到,却不可靠,时间一长就将被他算计。我离开后,他一定高兴,又希望我在外面为他联络强有力的援兵,必定会厚待我的家小。张绣没有主要的谋臣,也愿意得到贾诩,这样我的家庭和人身都能保全。”

贾诩终于走了。

张绣对他秉持后辈之礼,段煨也果然好生照顾他的家眷。

这个人真聪明,他走便走,居然把他的家眷都扔给段煨,而段煨居然就真的替他照顾着。这个人算是把人性看透了。

到了张绣帐下,曹操打张绣的时候,他又为张绣出力。

曹操接连征讨张绣,一天早上领兵退去,张绣要亲自追击。贾诩对张绣说:“不能追,追必败。”张绣不听,进兵追击,大败而回。

贾诩又对张绣说:“赶快追他们,再战必胜。”张绣推辞说:“没听您的话,才到了这个地步,现在已经败了,为什么又要去追?”

贾诩说:“用兵无定式,急速进军,必定有利。”

张绣信了,随即收拢打散的士兵急速追击,与曹军大战,果然得胜归还。

张绣问贾诩:“我用精兵追击败军,而您说必定失败;退下来后,用败兵追击刚打胜仗的士兵,而您说必能胜。结果都如您所说的一样,为什么您预料的与一般常情相反却又都应验了呢?”

贾诩说:“这个容易解释。将军您虽善于用兵,却不是曹公的对手。曹军虽然开始退却,曹公必定亲自压阵断后,追兵虽然精锐,将领既然不是对手,对方的士兵也就强了起来,所以知道追兵必败。

“曹军进攻将军您并没有失策的地方,力量未衰却撤退,必定是他们内部发生了变故;已经打败了将军,他们必定轻装快行,即使留下几个将领断后,这几个将领虽然勇猛,已不是将军您的敌手,所以虽然您用败兵追击却能取胜。”

张绣这才表示佩服。

到了曹操手下,他自然又为曹操出力。打起仗来出谋划策不用说,算无遗策也不用说,在曹操立嗣一事上,也做得不显山不露水,却能决定大局。

当时曹丕还是五官中郎将,而临淄侯曹植有才华并且名声远扬,二人各有势力,都有争夺嫡子地位的打算。

曹丕让人问贾诩巩固自己地位的办法,贾诩说:“希望将军宽宏大度,亲自体验普通士子的修业,朝朝夕夕,孜孜不倦,不违背人子之道。就是这些罢了。”

曹丕听从了他,加强自我修行。

太祖又曾支开左右人就此事询问贾诩,贾诩缄口不答。

太祖问:“和您说话却不回答,为什么?”

贾诩说:“属下正好在琢磨事情,所以没有回答。”太祖又问:“琢磨什么呢?”

贾诩说:“琢磨袁本初父子、刘景升父子。”

太祖大笑,就在这时太子终于确定下来。

贾诩悄悄地替曹丕定了大事。而事前曹丕跟他讨教秘计的时候,他却说得冠冕堂皇,这样的话丝毫也不怕被泄露出去,成为自己的罪责。可见此人平时处事之小心翼翼。

贾诩认为自己不是太祖的旧臣,而又多谋善策,恐怕被猜疑,于是闭门自守,在家里没有私交,子女娶嫁不攀高门大户,全国有计谋的人都来归附他。

贾诩的精明在于知人也自知,知道自己根子不深,不是曹操旧臣,却又策谋深长,而曹公又不是一个宽柔直谅之人,有一肚子阴狠的花花肠子。为怕曹操嫌猜,不跟人乱打交道,乱称兄道弟,子女嫁娶也不结高门(万一结高门被曹操认为自己是树党羽,想谋朝篡位怎么办?)。总之,秉承一贯低调做人的原则行事。

《道德经》上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贾诩就是鲜明的例子。

无论知人,还是自知,都在一个“知”字。你知了,就料事如神了。《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为什么能气死周瑜,就是因为他把周瑜看透了。

贾诩被人称为“毒士”,奇谋百出,算无遗策;不过论气节,贾诩这个人是没有的,所以说他“乱武”一点不为过。不过他又为什么能够高官厚禄得以善终?因为他把时局和人性都看透了。所以易中天会在《品三国》里说:

“贾诩能在乱世中审时度势,自己是活得时间最长的,还保全了家人。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贾诩可能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

一枝精明的、左右摇摆的凤尾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