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源远流长,它凝聚了中华民族宇宙观、生命观、人生观的精华,同时也吸收了其他学科的知识成果。几千年来,硕果累累,名医辈出,一直守护着中华儿女的身心健康。中医药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精深的医学知识,还体现在丰厚的文化内涵。中医药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持续的创造力,是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颁布、国务院发表《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标志着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医药事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中医药给予高度评价,他在给中国中医科学院60周年院庆的贺信中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通过多种形式向广大青少年传授基本的中医药文化知识,使他们了解中医药在日常生活、传统习俗、文学艺术等方方面面的文化蕴含,在他们心中播撒下热爱中医药文化的种子。
可喜的是,在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天津市中医药管理局的高度重视下和大力支持下,2017和2018两年多时间里,天津中医药大学获得多个中医药文化研究方面的立项。其中,“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项目组负责人毛国强教授带领项目组成员,在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研究的同时,还开拓思路深入全市近20多所中小学试点校,开展了多项中医文化推广活动,包括中医药文化知识宣讲、中医保健讲座、中药囊制作,并组织大中小学生参观百年老字号中药厂,参加中医药文化主题夏令营、中医药主题诗词音乐朗诵会等,将中医药的知识传授与文化传承与传播活动很好地融合在一起。项目开展的两年时间里,全市数千名中小学生参与其中,许多学生表现出对中医药文化浓厚的兴趣,各种活动也在社会上引起较好的反响。为了满足青少年进一步了解中医药知识的需求,项目组组织邀请相关专家多次研讨,以天津中医药大学相关专业教师为主,在广泛吸纳了中小学教育专家、师生意见建议基础上,编写了《中医药文化精选读本》(小学版和中学版)。其中小学版读本立足小学生阅读特点,通过一个个小故事,辅以卡通漫画形象,讲述故事里蕴含的中医药文化知识以及浅显易懂的中医文化哲理,图文并茂,形象传神。在不增加孩子们负担的情况下,激发他们对中医药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中学版读本遵循中学生的认知规律,以通俗的科普小故事为载体,通过“识人体,解中医”“读课本,学中药”“观生活,明中医”“体民俗,感中医”“读名篇,叙中医”等五个章节传递中医药文化知识,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培养中学生对于中医药文化的感知与热爱。作为此书的总主编,我曾多次参加这套读本的编写会议,编写组先后6次邀请全国及天津市各方面专家召开研讨论证、评审会,对读本构架、内容设计广泛征询意见,历时两年对文字内容、配图形式、板式设计等进行10多次修改、完善,精心组织、精细打磨、精益求精,力求既科学严谨通俗、又可读好看。相信,这套面向青少年的中医药文化读本会对他们了解中医药文化起到帮助作用,也会培养更多对中医药文化感兴趣的未来“中医药人”。
除了这两册面向青少年的读本以外,首批“中医药文化传播系列”中,面向中老年读者的《中医名家谈节气养生与文化》是在《中老年时报》颐寿专栏刊稿的基础上扩展而成,倾注了许多中医大家名家的心血。书中有对三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九位国医大师、十多位名中医的访谈,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话语、生动形象的表述,为读者悉心讲授节气养生的要诀。如此多的大家、名家为老百姓普及中医养生、健康常识,在全国中医科普类书籍中是开先河的。除养生宝典外,编著者十分用心,还汇集了与节气有关的民俗、谚语、古诗词等深厚的节气文化内涵,相信读者定会开卷有益,受益匪浅。
中医药文化不仅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还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新形势下,我们应该讲好中医的“中国故事”,做好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这篇大文章。本套书中有两本以外国留学生和来华工作、旅行者为主要受众对象的书也同样值得关注。《中医药文化概览》为全英文读本,以中医零基础的外国人士为目标读者,面向来华工作、学习、生活、旅游并对中医药文化感兴趣的外国朋友。《读故事,识本草——中药入门读本》则是双语读本,目标读者是对中药感兴趣的外国人,及来华读书的留学生。该书介绍了五十种常见常用的中药,以及这些中药背后的有趣故事,还介绍了药材在食品、养生、化妆品、园林绿化等方面的利用价值。
作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中医药类高校,天津中医药大学在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上责无旁贷。特别是在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建设国家“双一流”高校的契机下,文化传承与创新板块成为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而文化的传承与活力需要动态的传播来体现,平台和载体的建设尤为重要。2017年,我校成立了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成立仅一年就成果颇丰,2018年即升级为天津市级机构,由天津市卫健委与我校共建。该中心落户在文化与健康传播学院,它们发挥人文学院优势,联合中医学院、中药学院及社会力量,不仅开展了10多项中医文化研究,还组织了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主题大众传播活动。这一套书即是其中的成果之一。
我由衷希望这套书在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成为国人乃至全世界了解和学习中医药文化的好帮手。
这套书的编写和出版,得到了众多中医药人、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参与编写工作的专家、老师、同学们十分投入和认真,圆满地完成了预定任务。
尤其令我感动的是,德高望重,才艺双馨,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已经94岁高龄的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欣然为《中医名家谈节气养生与文化》一书撰写推介感言。在此,一并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衷心感谢。
中医药文化要从中国走向世界,要以传统面向未来。任重而道远,让我们一起努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
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
张伯礼
2019年5月于天津团泊湖畔
张伯礼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名中医,中医内科学专家,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师,国务院医政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参加国家中医药现代化顶层设计;参加起草了《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战略》《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等文件;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规划》等数十项议案和建议;提出并推动了《中医药法》颁布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