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发现内蒙古:全域到全球的新丝路
62985400000001

第1章 序

2017年12月,呼和浩特在北京举办了京蒙高端产业对接大会,期间结识了北京市跨区域产业协作中心主任房晓先生,并聆听了其关于区域协作、产业变革、城市转型诸方面的精彩演讲,当时受益匪浅,感触颇多。

此后,我们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期间,他告诉我已经开始研究“一带一路”与区域协作,并试图通过梳理内蒙古的历史进程、发展历程与开放过程,思考区域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脉络,得以从中探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之道。彼时,非常期待其大作能早日问世,盼望再次领略其独特视角与战略思维。

果然,一年不到,《发现内蒙古:全域到全球的新丝路》即将付梓,甚感欣喜。第一时间,看到样稿后,旋即为书中翔实的史料、恢宏的气势、前瞻的视野所吸引,细细品读,掩卷回首,意犹未尽、回味无穷。此书主题鲜明、脉络清晰,事理透彻、论证细密,充分体现出三位作者独运之匠心,深厚之笔力,战略之远见。

整部著作以草原丝绸之路的起源、传承、发展为主线,从历史、文化、民族、经济等不同维度,详细分析了“一带一路”与内蒙古的历史渊源,以及为内蒙古带来的战略机遇,全面展示了内蒙古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中取得的辉煌成就。对于内蒙古,特别是呼和浩特把握时代脉搏、顺应发展潮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我国向西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提供了有益参考和积极借鉴。

房晓先生邀请我为本书作序,深感荣幸。借此,简单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谨供读者参考。

“丝绸之路”历史传承悠久、区域跨度广阔、文化底蕴深厚,是世界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文明相互交织、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产物。数千年前,游牧民族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繁衍生息,并将东方的丝绸、茶叶、手工品传向西方,由此诞生了最早的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这是亚欧大陆最初的文化纽带,也是四条丝路中路途最远、跨度最广、历史最久的一条丝路。内蒙古作为草原丝路的肇兴之地,见证了这条古老悠久丝路的发轫与传承,也依此孕育出辉煌灿烂的草原文明。

进入新世纪,内蒙古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内蒙古现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迈上了新台阶。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奋斗目标和根本遵循,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2013年,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提出了“一带一路”伟大倡议。自那时起,边连两国、横跨三北、毗邻八省的内蒙古自治区就被确立为直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18个省市之一。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呼和浩特市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在“一带一路”中占据了重要的节点地位,是国家确立的45个公路交通枢纽城市、国家级物流节点城市、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之一。本书结合内蒙古与呼和浩特的独特区位优势,提出将内蒙古打造成为大远东共同体承载区、将呼和浩特打造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拓展区的战略定位,颇具前瞻性。目前,在“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内蒙古与呼和浩特正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亟待创新发展思路,创造性开展工作,再造时代新创举。

本书提到,内蒙古自治区,特别是呼和浩特市一定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抓住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思路,更积极、更有力、更全面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此过程中,我们必然面临着各种机遇与挑战,必须要做好长远规划,做足心理准备,做实各项工作。我们要牢牢把握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时代特征,深入研究与形势发展相适应、与呼和浩特及内蒙古历史文脉相契合的发展方式,通过区域协作与国际合作,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寻求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区域合作中推动地区发展,维护国家稳定与民族团结。

透过本书,我们还看到了作者对内蒙古的无限热爱,正是基于此,才有了他们不辞辛劳的调查研究,深入细致的钻研精神、大胆探索的理论勇气。总之,这本书非常值得向大家推荐,无论是讲故事,还是讲道理,均有精彩妙趣之笔;无论是对工作,还是对学习,均有可资借鉴之处。

为本书的顺利出版由衷高兴,为作者的更大成就真诚祝福,为内蒙古的全面腾飞不懈奋斗。

是为序。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委副书记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市长

冯玉瑧

2018年12月于呼和浩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