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下午,我在办公室接到意大利生活营地俱乐部主管小张的电话,他告诉我,马克走了,由于走的匆忙,没时间与您告别,他特地交待,让我转告他的歉意,他还送您几本图册,让我转给您……
噢,马克,一个诚实又热情的意大利小伙,我想,他大概是没有处理好与上司的关系吗?要么,何以走的这么匆忙,他来小浪底才一年多时间啊。不久以前,他对我说过,他曾去了北京,那是国庆长假时间,他好不容易请了几天假,去上了长城。更重要的是,他去北京找工作,据说他有同学和朋友就在北京谋事,他大概是求朋友帮忙,为他寻觅留在中国做事的机遇。他跟我说过,他何以想留在中国的原因,我想,他与许多外国人不同的一点是,他在大学修炼过汉语,能说一口十分流利的华语,这很重要,加上他的哲学头脑,端正的仪表,还有颇守规则的自律态度,在中国谋个岗位应该是没问题的,只是他没有与机遇相见而已。也是他走的太匆忙,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但是,有一点我早已感觉到,在与他接触交往中,他的身上总是有一种不安和忧患,他曾说过,他不像中国的职员,会那样安定。马克生活的天地是很不轻松的,只要管他的人一句话,叫他走,他就得立马离开这里,我算了算,今年他34岁了,尚未结婚成家。他曾隐约地说过,不结婚是因为事业一直没有稳定,他暗示过我,想在中国成家安居。也许,马克在选择学习汉语专业时,就有了在中国施展报负的理想吧。
又是一个星期四的下午,大约时钟已近五时,我来到意大利生活营地,小张是隔一天上一次班的,这时间,他正在俱乐部忙活,准备晚间的例行工作。他为我沏一杯绿茶,放在我坐的长沙发前面的茶几上,然后去取过来三本画册,递给我。他知道我今天来,就将马克交他转我的画册带来了,我看了看,是中文版的《罗马》、《佛罗伦萨》和《威尼斯》三个用意大利城市命名的册子,其实内容也是介绍这个城市的风光、文化和建筑之类的旅游读物,也许是因为我曾赠送过《济源风光》之类的画册,他就回赠这些东西,外国人大多这样的礼尚往来。
小张特地翻开《威尼斯》这本画册的最后一页,指着上边书写的一个地址,说这是马克留下的联系地址,大概这地址就是他的家吧。
这时间,从外边推门进来一个外国人,从长相看,他不是白种人,也不是黑种人,瘦削的不高的身躯,看起来好像很不壮实,比起黄种人的肤色还要暗重的皮肤,但又非棕色,更非黑色,面庞更显得瘦削,颧骨就格外突凸,他应该是印地安人与欧洲人的混血儿后裔吗?
这时候,小张立即向我介绍,这是新来的生活营地经理罗米森,他的故乡在北美的多米尼加。
没有想到,这位多米尼加人能用华语与我对话,当小张把我的身份介绍以后,他很是高兴地说,“欢迎您,焦市长,欢迎你到我们这里玩。”
我问他,是否专门学过汉语,像马克一样,在中国的哪所大学修炼过汉语专业。
他说,没有专门的修炼过,但是由于他与中国接触的多了,薰陶的久了,就学了一点汉语。来这里之前,他曾在中国南方的另一个工地工作。很快,他就表现出了一种热情,先是说,今天晚上别走,今天是这里的比萨饼聚会,他看我没有表态,就接下去说:
“真的,你参加我们的聚会吧,还可以到他们的家中玩玩。”
他的汉语显然没有马克的流利,节奏很慢又发音生硬,只是能说下来表达出他的意思。他又邀请我去他的住处看看,我答应了,就让司机过来,将马克送的三本画册取走,然后随罗米森向他的住处走去。
穿过营地草坪之中的幽径,就来到一片较为开阔的方阵,这里有两排建筑,建筑之间留有十分宽敞的空间,其中一排是一标生活营地的大餐厅,连接着餐厅的还有不怎么大的购物超市,一般的家常用品在这里就可以买到,另一排就是生活营地的管理人员的住处,还有医务室之类。一标的医疗设施不如三标法国生活营地的大,大概只是两三间房子,我以为这样的规模是不能称为医院的。生活区设立的学校,并不在这里。
罗米森的住处一看就很熟悉,因为这个两室一厅的套房,前些日还住着马克呢。意大利人马克走了,多米尼加人罗米森接替了他的工作,也接下了他的住室。那是惟一的一次进入马克的住室,当时陪我来的还有我特邀的一位朋友,朋友又邀了一个同事。因为我发现,马克特别喜欢我能为他带来新的朋友,每每有新友到来,他的情绪就特别高涨,而我身边的朋友,也有一种企望结识老外的好奇心。我的这种即兴组合,往往使双方交流的气氛更为活跃,同时也就展开了更广阔的交流空间。
进了客厅,罗米森把我让坐在一条双人沙发上,他马上端上了一盘腰果和一盘开心果,就进了客厅一端连着的厨房,仅两三分钟,就端出了榨好的椰子和波萝绞伴的新鲜果汁。又掂出一瓶印满外文的洋酒,他的这一切动作和程序,几乎与马克如出一辙,只是那一次榨出的是三杯果汁,马克将第一杯和第二杯果汁递给了与我同来的两个朋友,然后将第三杯果汁摆在我的面前。从这一点,我看到马克对新朋友总是最重视的。
罗米森指着手中的洋酒说,这酒在西方的品位相当茅台酒在中国的品位,你可以品一品。还没等我回话,那酒已随着他的话音开始启动木塞了,然后,他将刚刚打开的酒倒进高脚杯,递到我手中,喝鲜榨果汁兼品洋酒,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
我问罗米森,是怎么来到中国的。他说,是在前些年,意大利人在北美做一项工程,将他招去搞一些生活服务,他干的很卖力,以后通过意大利人的相互介绍,就跟着他们满世界地跑起来。我又问他,家在哪里?他说,父母都在多米尼加的首都圣多明各,他现在还是单身。也许像罗米森这样血统的人,很难判断他的年龄,不过,仅从相貌上判断,他应该有三十五岁。
说话间,他指着挂在客厅山墙的一幅地图的一个点上说,这就是圣多明各,位置滨邻加勒比海。周围的风光非常美丽动人,他对故乡的夸耀唤起一种诱惑,使我觉得,这个世界太大了,太优美了,应该去的地方太多了,自己去过的地方又太少了。唉,哪里会有机会飞到多米尼加呢?那个神秘的布满岛屿的地方。
他告诉我,这里(指他的宿舍)的电话设有变,还是马克用的那个号,你找我的话,不在俱乐部就在这里。我听说过,焦市长不但是市长,还是作家,又是马克的朋友,那也一定会是我的朋友。今天晚上您若有时间的话,吃过比萨饼后,咱们一道去我的一个朋友的家里玩玩,这个朋友是南美人,我们早先在另外的工地就认识的。焦市长,他们都愿意同中国的作家交朋友的。这个朋友家今晚有个小聚会,有四个家庭要在那里会聚。
我一听,顿时来了兴趣,吃不吃比萨已无所谓了,能到这户南美人的家中看看,是很有意思的事。我当即表示欣然接受这种安排。
也许是心中一直惦记着要去罗米森说的那个朋友家的事,也许是今晚的比萨饼晚餐人太少,仅我和我的司机与罗米森,场面就显得单调,虽然不时有工程师和其他进来用餐的人与罗米森和我打招呼。
快到晚8点的时间,我和罗米森走进了朋友的家。啊,没有想到,场面如此之大,气氛如此热闹,人们如此友好。当他们听过罗米森对我的介绍之后,先后十多个人过来一一热情地握手。罗米森介绍,这十多个朋友,由四个家庭组成。我下意识地问道,您们四个家庭来自哪个国家?身份为东道主的男主人立即告诉我,他的父亲是意大利人,母亲则是阿根廷人,夫人却是土耳其人,至于另外三个作客的家庭,也是天南海北地组合了,其中有德国、意大利、巴西和以色列。
我开始对这种家庭结构有点惊讶,又一想,这很正常嘛,对一个满世界跑的工程技术人员,哪里有工程,哪里就是家,哪里有爱情,哪里就有亲人,这不正应了中国那句“天涯何处无芳草”吗。
男主人为我倒了杯红葡萄酒,我看着玻璃杯中满满的酒液,说,太多了,太多了。罗米森笑嘻嘻的说,不多,不多,这是他们的心意,你们中国不是有句话叫“酒要满,茶要浅”吗,是不是这种习惯?
也许,他们来小浪底的时间不短了,甚至在来小浪底之前,就在中国的另外的水利工程工地上呆过,也是目睹耳闻吧,见到过中国人喝酒的场面,要不,他们连中国的酒文化也略知一二了。我看看他们手中的酒杯,根本没有倒进那么多酒。当然,这种场合,不能像中国朋友之间的饮酒,要斤斤计较,要求大家都将酒杯斟满,且一饮而尽。
是在男主人倡导下,大家把手中的玻璃酒杯都高高举起,又一起相碰,一次没有碰到位的,就接下去相碰,然后异口同声地发出一种声音,大概是“干”吧,由于来自五湖四海的不同人种,口音自然不同,我听不准他们的吐字咬词,只能是凭感觉想当然地推论他们的话,但是结果是对的,因为随着大家的声音,便一个个将酒倒进各自的口中,尔后还将空杯子口朝下的晃动一下,接下来则是一阵爽朗的笑声。完全是中国式的饮酒风格,许是这些走南闯北的“世界人”与中国同胞已经多次对酌,甚至狂饮过,要不,他们怎么会有这种动作。我们朋友之间的对酌,往往将酒是否饮尽喝绝当作测试对方是否诚意实在的标尺。老外的饮酒,我已经接触不少,经历颇多。他们的饮酒,更应该说是品酒,将盛着浅浅酒液的玻璃杯(根据不同的酒选用不同的玻璃杯)握在右手掌中,慢慢地将杯子送进唇边,再轻轻缓缓地吮吸一下杯中的酒,或者说只是那么稍稍地沾沾唇,就将杯子放下了,或将杯子继续留在手中,久久留在手中,那实则是在用手掌的温度暖酒,特别是饮所谓的什么XO之类的高档名酒,玻璃酒杯在手中把玩的时间就很长了。但是无论饮哪类洋酒,从没有咱们饮酒风格的豪爽和一醉方休的效果来得痛快。很可能今天是因为我的到来,使这么多老外“入乡随俗”了。
当他们开始为我的空玻璃杯重新加酒时,我用双手扶住倾斜的酒瓶,笑哈哈地说,不能像第一杯酒那样,太多了,实在太多了,我们说的酒要斟满,指的是中国的白酒,饮你们的这种酒(大概是一种法国干红),是要浅的,越浅越好。
罗米森将我的话翻译给倒酒的男主人,他终于明白了我的意思,笑哈哈地点了点头,那酒瓶在我的双手直接的把握下,终于没有多倒。尔后,大家的酒杯都添上了浅浅一层红酒。在第二次欲要碰杯之时,我主动出击了,说,我们中国还有句酒语叫“只要感情有,喝什么都是酒,只要感情深,沾沾酒就中。”后两句话是我即兴胡编的,目的是不想多喝酒,是想用他们的喝酒方法,稍稍抿一点即可。
罗米森将我的意思翻译过去,大家非常认可,接下来的饮酒就很少很少了,直至放下酒杯,忘记了喝酒,进入相互极有兴趣的互问互答或漫无边际的交谈中了。
交谈中,使我对他们这些在世界级的跨国公司里工作着的人的生活态势有了了解,特别是对这些跨国婚姻,跨国家庭的“世界人”们也略知一二了。我问他们,这样的大幅度的流动生活,如何回国探望双方老人,如何培养儿女,如何过圣诞节等等,他们很直率地说出各自的具体“活法”和习惯。特别是谈到文学,谈到小说,话题就更多了。他们又知道,我做市长之前,是专门搞写作的作家,就谈出他们国家的一些作品和作家,我又一次地惊叹,文学是这样地使人们容易沟通,便于交流,特别是罗米森,谈起了他们国家的文学和作家,一时使我对答不上了。
是的,我对多米尼加了解的太少了,若不是认识罗米森,我甚至对他们一无所知。罗米森谈道他们的一位着名作家,名字叫胡安·博什。他的长篇小说《怪癖的女人》,已出版半个多世纪了,如今在他们多米尼加还很受欢迎。还有许多短篇小说,像《印第安人》、《拉瓜依拉的姑娘》等等。可惜这些作品我没有看过,我说,以后能找到的话,我一定认真地读读。罗米森又很神秘地问我,你知道胡安·博什还有个另外的身份吗?我当然不知道。他接着说,这位出名的作家还做过我们多米尼加的总统。是三十多年前了,他当选为了共和国的总统,他与你焦市长一样,既是作家,又是政治活动家。
“不——不——我怎么敢与他比呢。”当我得知这位多米尼加的作家,竟然被推选为一国之首时,的确惊讶又兴奋起来。其实,作家本应该是懂政治的,虽然不一定是政治家或政治活动家,但是一定是对政治不外行的人物,应该谙知政治这部机器在如何运转,如何检修,又如何革新,使其运转的正常健康。
这是一个十分美好的夜晚,我与外国朋友在亲切地交流中忘记了时间,热情的跨国家庭有那摄影爱好者,不时地拍摄下永恒的纪念,其中一张照片更有趣,漂亮的女主人拉住我和众客人站成一排,专为方便摄影摆出这种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