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市长纪事
6285100000019

第19章 发生在小浪底工地的纠纷

没有想到,正当我全力以赴地处理棘手的移民问题时,小浪底工地起火冒烟了。那里的济源人与施工方发生了纠纷,指挥施工区工作的水利部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管理局(简称建管局),向济源市人民政府发出通告,尽快在小浪底工程现场召开“小浪底施工区环境整治会议”。这的确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国家重大工程项目落户济源,济源市政府当然要提供良好宽松的施工环境。为做好这项工作,专门成立了济源市小浪底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市长亲自出任领导小组组长,所有与工程发生关系部门的一把手都是领导小组成员。小组下设办公室,政府为办公室配了精兵强将。工程施工区与济源市可能发生冲突的方位,多是移民地盘,自然,我这个分管移民工程的副市长就成为协调双边关系的重要人物之一。

“小浪底施工区环境整治会议”是初夏的一个上午召开的,济源一方出场的人除我之外还有市委秘书长、市政府市长助理、坡头镇(施工区所在的镇)党委书记、镇移民办主任,还有坡头镇辖管的西滩村、连地村、蓼坞村、马住村、桐树岭村的支书和村长,因为矛盾涉及到这几个村子。

小浪底建管局也来了不少人物,其中的资源环境处处长与一名高级工程师是具体负责这类事情的。小浪底电视台与小浪底报社的记者也到了现场,他们对这次协调会全程跟踪报道。

会议开始,资环处(以下简称)处长先就小浪底工程的整个形势述说一番,他讲道,小浪底大坝要在今年十月底合拢截流,届时将通过卫星向全世界播放截流现场实况。这不只是一般的工程竣工庆典活动,它有很高的政治意义,小浪底大坝按照预期的时间合拢,它正重地告诉世界,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总理曾指示,大坝一定在一九九七年十月三十日合拢),中国人是能管理好这种难度极大的工程的。党中央总书记指示,把小浪底工程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水利部提出,把小浪底工地建成双文明基地。河南省正准备在适当时间为小浪底工程挂双文明牌子。可是,眼下工地还存在许多问题,有的问题非常严重,作为隶属水利部的小浪底建管局,对这些问题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可以说,小浪底施工区的主体工程几乎都在济源的地盘,洛阳孟津县仅有很小一点,所以与他们没多大关系。鉴于这种情况,济源市人民政府的任务就很大了。协调这类争端、问题、矛盾、纠纷,如果当地政府不出场,不撑腰,仅靠施工部门,那是不可能把事情摆平,把问题解决的。今天,济源市政府来了分管移民工程的焦市长,市委来了秘书长,还有涉及纠纷争端的地盘的乡、村两级负责干部,我相信,问题应该很快得到妥善解决。下边,这位处长罗列了几个主要问题:

有一条公路两侧堆不少杂物,还有大大小小的石块,这样使公路既不安全又不雅观,这条路又是常有领导人物路过的。

集贸市场太多太乱,小浪底工地进口处的连地村有个市场,摊子铺得很大,又不规则,那地方是交通咽喉地带,不能叫集贸市场挤掉了交通要道。施工区里搞的集贸市场,是为服务好施工区的,也是移民开发第三产业的项目。本来规划的很有规矩,现在却乱套了,移民们乱建摊点,有的摊位竟建到施工洞口了。还有施工区后靠的蓼坞移民村,把饭店、商店都建在红线以内,这还了得,划入红线内的地盘是归属水利部建管局的,已经不属地方了,划出红线完全是为了工程健康进行。可是,蓼坞村的人根本不管上级的规定,他们故意在红线内建房,我们发现后就下指示,叫他们停建、拆除,他们口头上答应不再建,也答应拆除。可是,没有想到,他们会在一夜间突击把房子盖成了,就这样,生米做成熟饭。看你建管局咋办?我们派人去强行拆房,他们就组织成群结队上百号移民,要跟我们的人火拼。我们工地的公安干警虽然荷枪实弹,面对的是移民,敢用吗?

还有个叫东山的地方,这里人都叫它小香港,可以说,热闹繁华的成了商业街、商业村。叫人无法想象的是,这里的垃圾堆成山,一刮风就满天飞,这里的粪便四处漫流,已流到通往建管局大楼的交通要道上,上次水利部部长来视察,我陪他坐在中巴车里,路过这地方时我故意先把车子的窗帘拉住,怕他看见了挨批评。

周处长一连说了十三个问题。他希望济源市能选调一个颇有能力又谙熟施工区环境的干部常驻施工区,专职做工地协调工作。

处长说罢,我表了态,说几句要全力支持施工环境的整治的官话和套话,要使济源人增强对小浪底的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同时,我表示可以考虑设置相关机构,专职做好协调工作等等。

接下来,坡头镇党委书记说话了。别看今天与会的人物这么多,最关紧的人物还是镇党委书记。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这小浪底工程,虽说是在济源市境内,说到底是在坡头镇的地盘。与工地发生冲撞和纠纷的人,都是坡头镇的人,冲突的焦点是什么?为什么发生冲突,个中秘密和故事,没有比这个镇党委书记再清楚的了。

他的发言有明显的倾向性。俗话说,屁股决定脑袋,我既然坐的是济源市人民政府的交椅,不用说,我的言行就会不自觉地保护济源的地方利益。但是,我又为自己定了个潜规则,即可保护又可不保护的利益,要保;有一种根本不应该保护的利益,作为政府官员,是不该去保的。为了大局,应该牺牲这种利益。历史的经验在反复证明,沾小便宜吃大亏,指的就是这种便宜,明显的不应该沾的光,决不能沾。还有一句话是吃小亏沾大便宜。是的,有时间看似吃亏了,其实沾了大便宜,这便宜可能显示在另外的故事中或出现在日后的日子里。不能太急、太现实,那叫急功近利,放长线才能钓住大鱼。当然,在为人处事中,就不应该想是为了沾大便宜,才去吃亏的,是为了日后的索取,才舍弃眼前的利益的。而是以一种平平的心态,一种理所当然的规则,去待人接物,至于是否会有好的回报,不应该刻意索求,那些东西,大概都有自个的运行轨迹的。

坡头镇书记说的话,一开始就挺刺激,他一针见血地道出,眼下的问题是资金问题,资金解决了,施工区的秩序由专人负责了,一个月就能整治的大见成效。言外之意是只要有了钱,一切问题就解决了。尔后,他没有沿着资金问题往下深谈,而是话锋一转,说起济源人民都不理解的一件事,建管局何以要将挺立在山体上的“济源人民欢迎您”的那块大牌子去掉?这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在这种场合,镇党委书记正面质问小浪底建管局的负责人,一定使他十分尴尬。在策略上,可谓是一种有力的攻击。本来,施工区不能维持正常的秩序,当地的移民不能遵守建管局制定的规则,这责任肯定在济源市一方,是济源市的乡镇政府没有管好自己的庶民。可是,镇党委书记抛出这个话题,它的潜台词是正告施工方,当地政府为什么管不好自己的庶民?是心中有气。这时,坐在现场的济源市劳动局局长插了话,他问资环处处长,济源市的移民在小浪底工地务工,咱们建管局能否制定个规则,对咱的移民倾斜一点,关照关照,移民为了支援咱们建管局施工,把家园都让出来了,连耕地都没有了,你们再不叫他们打工挣钱,养家糊口,咋办?

局长的话不多,但有画龙点睛之妙。他在镇书记讲话的基础上,点上这么一笔,那意思再明白不过了,你们建管局想用农民务工就用,不想用就不用,那怎么行?移民没事干了,当然要找事干,他们就会越过红线,摆摊设点建房,无事生非嘛……

建管局出场的肖工程师听到局长的这种言论,将椅子往前挪了挪,欲准备回答局长的问题,他大概很是了解小浪底工地的农民工的情况。可是,镇党委书记没等他张口,就接着刚才那块牌子的话题往下引申。

那的确是让济源人民遗憾又怨恨的事,不仅济源的老百姓想不通,连政府的干部也想不通。是在黄河北侧岸畔,正迎连接黄河两岸的便桥(桥南侧通往洛阳的孟津县),可谓依山傍水的绝佳之处,矗立在山体的一方巨型铁牌,牌子上醒目地写道:“济源人民欢迎您”。无论是从黄河南岸过来的人流,还是从黄河北岸进入小浪底的宾客,都须经过这方必由之地,也都会被这方宾至入归的牌子吸引。本来,这并非什么不规则的事,济源人在自己的领地(境内)树起这样的牌子,来显示济源人的热情好客,有何过错?可是,这事却惹了焦作和洛阳,也使施工方——建管局大为不快。他们没有把这地盘视为是济源的家园,而是以为济源人有滥用国家重点工程的名气为自己脸上贴金之嫌,这样弄下去,小浪底岂不成为济源的标签了吗?有那心胸不够开阔的人物,就在各种场合指责这块牌子,他们更不愿意叫国家领导人和外商看到这牌子的内容。在这之前,焦作的媒体不是说,小浪底工地在焦作市西南八十公里的地方吗?黄河南岸的洛阳来的更彻底,在各种场合和展览中,他们干脆在小浪底之前加之洛阳的定语,一开口就是洛阳小浪底。他们的共识就是不想叫一个欢蹦活跳的黑马——济源市出头露面。至于小浪底建管局,也是小浪底工程的业主,他的心态也很微妙。总之,济源人的这块牌子,使三方人士都有意见,他们就想将牌子拆除。为这事,曾多次打扰省里领导,让领导表态。坡头镇曾为维护这块牌子,专门组织人昼夜值班守护,牌子在风雨飘摇中挺立了两个寒暑,最后还是被拆除了。这种结局也许是业主与两个地市共同努力的结果。可是,济源人怎么也弄不明白,在自己的家门口,连装设树立一块牌子的权限就没有吗?况且,牌子的内容是热情的、健康的,从感情上说,这事是伤害了愚公的后裔。也许小浪底的业主事先并没有想到,一块牌子能给他们带来这么大的麻烦。倘若真的想到了,也许不是这种结果。

此刻,坐在环境整治会议桌边的我,当然是暗暗倾向并支持镇书记的发言的,其实这种会议是一种谈判,是小浪底工程的业主与当地政府的谈判,既然是谈判,双方都必须让步,让步到位了,事也就合拢了,成了。尽管代表国家水利部的小浪底建管局是业主,可是业主的地盘在济源市境内,尽管国家权威部门在施工区划了红线,红线之内的地盘直属业主,当地人无权进入,更无资格在红线内搞什么名堂。可是,红线之外依然是济源的“疆土”,可以说,济源人包围着这方施工区。问题决不是那么简单,别以为圈划一下红线,就万事大吉了?只有无任何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的毛孩子,才会这么简单的以为。别说政府故意与施工方捣蛋,只要政府甩手不管,袖手旁观,或下手不力,任施工区周围的老百姓闹腾,就够业主呛了,倘若乡镇的人物稍加插手,略施小计,那问题就大了。这方面,似乎地方有更多的优势。面对四方(业主、济源市、焦作市、洛阳市)白炽化的争端,我倒觉得这是一种进步,一种觉醒。人们已把“小浪底”作为一种品牌,一种无形资产,在争夺。

镇党委书记接下来说,小浪底施工区环境的特殊性,使施工区没有办法封闭,在施工区的红线边,就居住着移民,其中一个叫蓼坞的移民村,他们原来的家园就是主体工程的施工区,为了小浪底工程,如今他们后靠到了山坡,把家搬迁到毗邻工地的山坡上,总不能不叫人家走路通行吧。再说,山那边根本没路,你要是再把这边封闭了,逼得老百姓走投无路,那事可就闹大了。

这时有人插话说,别扯蓼坞村的事了,那是规划的失误,说眼下咋办吧。

镇党委书记又说了几起问题,大多是在红线内建非法房舍、饭店、商店之类的事,然后说到应该组建一个机构,专门负责工地协调。

话题扯到这里,双方开始发表高见了。首先达成共识的是,这个机构必须设立,而且要尽快。二是这个机构必须由双方(业主与济源市政府)组成。三是这个机构由业主方出钱出物,人员的配备以济源市为主,业主方为辅。

再往下谈,就更具体了。如,这个机构在什么地方办公,挂什么牌子,抽调几名人员,发多少津贴或薪金,配备什么样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及其他物品,双方对这类问题都提出了各自的想法。另外,大家一致认为,对施工区的市场,要统一重新规划,对资环处处长提出的几个问题,在双方未成立专门的小浪底施工区协调机构之前,由坡头镇党委、镇政府负责处理。

眼看协调会要结束了,与会的一个移民村村长说话了。他道出心中的积怨,说现在劳务是越来越少了,工地开工后,村子里有百分之五十的人能做劳务,到高峰期,有百分之八九十的人能打工挣钱。可是,到现在,能做劳务的只有百分之十几的人,咋办?总得叫老百姓吃饭吧,没办法,我们的村民才到处捡石头,捡好石头堆到公路边,汽车来了好装车运出去,要是有劳务,我们才不往路边堆石块呢……

村长的意思是让建管局多考虑考虑移民的生活,为他们多安排点活干。

资环处处长对这个问题很不含糊,他告诉村长,也是告诉大家,工地的劳务公司经理早就说过,小浪底的劳务要逐渐减少,因为粗大笨的体力活越来越少,下一步都是专业性技术性的活。像法国人承包的机电安装,你们村的劳务能干得了吗?德国人承包的泄洪工程,要开挖洞穴,你们根本不懂,意大利整治的大坝,你们也插不上手。眼下承包商认为用的一般性劳务太多了,超标了。还得大幅度减少,下一步用的都是技术工,没办法,这是施工工程的规律,你们移民村也不能把眼光只盯住劳务,挣钱的门路多了……

环境整治会就要结束了,我作了一番总结式的发言,尽量使双方在友好和谐的气氛中握别,然后,由建管局设宴,请与会人员进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