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我的儿子皮卡:淘金兄弟
62796400000002

第2章 《淘金》:阳光下的大街

人来人往,走过时,都会低头看一眼地上一大片五颜六色的杂志,但停住脚步的人并不多。这些人,急匆匆地走着,也不知道要忙着去什么地方,又去干什么事。

皮卡是皮达的“狗腿子”“跟屁虫”,这是皮卡一家人公认的——油麻地那边的爷爷和姑姑们也都知道。许多教训的话,奶奶、爸爸和妈妈说得嗓子冒烟,皮卡也不听,但只要皮达说一句,皮卡马上就听。

但皮达很少说那些话,他认为皮卡并没有太多的可以让大人教训的地方,大人厌烦生气,是大人错了,他可不愿意跟着大人一起错。他甚至会在大人们与皮卡十分紧张地对立着时,公然站出来为皮卡讲话:“我弟没有错!”被大人们教训得哭丧着脸的皮卡,往皮达身边一站:“我没错!”结果是,大人们叹了一口气,摇摇头,或是咬牙切齿地撤了。

当大人们撤去之后,皮卡常常会问皮达:“哥哥,我真的没有错吗?”皮达笑笑,拍了拍皮卡的头,不说话。

这是一个星期天,兄弟俩吃完早饭,说是要到文具店买些文具,就手拉着手走上了街头。

春天,暖洋洋的。

街上到处都是人。

兄弟俩在人群里穿梭着,像一大一小两条鱼。

皮卡生怕与皮达走散了,总是紧紧抓住皮达的手,要不就死死地揪住皮达衣服的下摆。

皮达有时会故意逗皮卡,突然将皮卡的手掰开,猛地往前跑几步,被无数的背影挡住了视野的皮卡,就会大声叫喊起来:“哥哥——”

皮达当然不会跑远,就在前面站着。

皮卡追上哥哥之后,就会更紧地抓着皮达的手或揪住皮达的衣服,那样子像在说:你是甩不掉我的!

这多半是兄弟俩之间的一种游戏。

有时,皮达会把事情搞得大一点儿,突然甩掉皮卡之后,或者藏到一棵大树背后,或者藏到一个邮筒背后,然后悄悄地看着皮卡的动静:皮卡转动着身体,四下寻找着,并不停地叫喊着“哥哥”,那时,皮卡像一个乱转的陀螺,像一只没头的苍蝇。皮卡见四周没有哥哥,以为哥哥跑远了,就大声叫着“哥哥”往前跑,那时,他的声音已经带了哭腔了。皮达就悄悄地跟在皮卡的后面。有时,皮卡会突然掉过头来看一眼,皮达就赶紧闪在了一个人的背后。皮卡终于哭了起来,皮达这才迂回到他身旁:“嘿!”皮卡仰脸一看是哥哥,哭得更厉害了,皮达赶紧哄他:“逗你玩呢!”有时,皮卡会向奶奶、爸爸和妈妈告状,那时,大人们就说:“你就不会别总像尾巴跟着他吗?”可是,一转身,皮卡见皮达要出门去,就又屁颠屁颠地跟上了。

这是一种没完没了的游戏。

玩着这种游戏,兄弟俩走动在、奔跑在春天的阳光下。

兄弟俩买了一堆文具后,并没有回家的心思,继续在街上胡逛着。这是皮卡最愿意的——跟着哥哥逛大街,三天三夜不进家门,他都乐意。

商店一家挨着一家,商店门口,有许多人把各种各样的东西摊放在地上在叫卖。首饰、布娃娃、皮革制品、衣服、陶瓷制品、影碟、编织品、帽子、鞋子、餐具、玩具,各种各样的工艺品……一眼望不到头的地摊。其中还有一些藏人设下的地摊,有镶了绿松石的小型藏刀、藏银器皿、佛像、藏式首饰……

皮卡一会儿拉着皮达看这个地摊,一会儿拉着皮达看那个地摊,两个人逛了很久,皮达看看手表,对皮卡说:“我们该回家了。再不回家,要挨爸爸妈妈骂了。”

在往回走的路上,皮达看到了一个卖旧书旧杂志的摊子,便蹲了下来,选了一本漫画书,很便宜。一路上,皮达一边看,一边咯咯乐。

皮卡不住地摇着皮达的手:“哥哥,讲给我听听!哥哥,讲给我听听!”

“知道卓别林吗?”皮达问。

“卓别林是谁呀?是你同学吗?”

“去你的!卓别林是一个大演员,英国人。他演过一部电影,叫《淘金记》,特别有名。知道美国吗?……”

“知道。爸爸说,就在我们脚底下,在地球的那一边。”

“很多年前,有很多人到美国西部去开金矿,听说那边遍地都是黄金……”

“我们也能去吗?”

“太远了,再说,已经没有黄金了。”

“哪儿去了?”

“早被开采完啦。这本漫画书,就是根据卓别林演的《淘金记》画的……”皮达看到了淘金路上,卓别林演的那个淘金者饿极了,煮自己的皮鞋吃的场景,当看到卓别林像嗍一根鸡骨头那样有滋有味地嗍一颗从皮鞋里取出的铁钉时,皮达哈哈大笑起来。

皮卡仰望着皮达手中的书:“哥哥,讲给我听听!哥哥,讲给我听听!……”

皮达看一会儿就给皮卡讲一会儿,皮卡听了也咯咯地乐。

等进了小区的大门,这本漫画书也就看完了。

皮卡要过漫画书,看了看说:“要是知道哪儿有金矿就好了。”

“你想干吗?”

“我们也去淘金。”

“你会在半路上饿死的。”

“我不怕!”

“那你去吧!”皮达甩掉了皮卡往家跑去。

皮卡紧紧追赶着:“哥哥!哥哥!……”

皮达就停在那里等他。

皮卡与皮达手拉手进入电梯时,皮卡说道:“要是知道哪儿有金矿就好了。”

皮卡是一个很容易被一个念头纠缠住自己的人。

皮达用手弹了一下皮卡的脑门:“到家了,不准再胡思乱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