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老年健康千问千答
6273800000049

第49章 见“炎”抗炎有误

现象描述

季节变化时,一些人不小心患上感冒、嗓子疼等病,习惯性地便服用一些抗生素,认为这样可以消炎杀菌,控制病情。殊不知,这样治疗的结果往往不如想象的那样有效,有时甚至会加重病情。

一句话点评

下面我们来看几种容易引起混淆但又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炎症。

专家解析

1.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是由于吸入一些过敏原而引起。治疗上主要是避免与过敏原接触,口服抗过敏药物,另外也可以用冷冻、激光、微波烧灼等法,以降低鼻黏膜表面敏感性。

2.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治疗上在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饮食以流食为宜,可用药物外敷,也可局部热敷。

3.胃炎泛指胃黏膜的各种炎症。总体上可以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进一步可细分为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药物性胃炎、应激性胃炎、腐蚀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等。治疗胃炎时应停用一切对胃黏膜有刺激的食物或药物,多饮水,腹痛者可局部热敷。也可口服治疗胃炎的药物,减少胃酸分泌,以减轻黏膜炎症。如果胃黏膜活检发现幽门螺杆菌,才需加服抗生素。

4.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以小关节慢性对称性病变为主,表现为关节肿胀,伴有疼痛、压痛和僵硬,受累关节以双手关节、腕、膝、足关节最为多见。治疗上应予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及非甾体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等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