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老年健康千问千答
6273800000249

第249章 老人聊天也有心理底线

现象描述

老年人聊天,永远的共同话题都是孩子,谈孩子让他们感到幸福,但也会产生攀比心理。

一句话点评

老人主要有3种攀比心理,这3种心理易使老人变得失落、敏感和寂寞,老年朋友要注意调适。

专家解析

1.爱显摆暴露内心失落人们普遍讨厌爱显摆的人,老人拿钱财显摆会失去许多朋友,再加上家庭生活幸福感低,心理就会更加失落、寂寞。老年人如果有一些爱好,与人聊天的内容就会变得丰富起来,就不容易产生失落感,自然也不必用显摆来让人认可自己了。

2.被动攀比打击儿女自信心当有些老人夸奖自己的孩子多能赚钱、当多大的官时,会得到一些老人的附和,同时也会使旁边一些心理脆弱的老人陷入“被动攀比”中。看着人家日子过得各方面比自己好,心里不是滋味,于是经常会在自己孩子面前不经意间流露出对别人的羡慕。这对本身过得并不好但又想为父母“争光”的孩子来说,会无形中增加压力,慢慢可能失去生活信心和干劲,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甚至会使儿女内心产生排斥心理,当父母拿自己和他人相比时,会出言顶撞,形成父母与儿女在感情上的对立。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拿孩子的弱点与别人的长处比,只能让孩子更消极。孩子遇到低谷,父母要用自己的经验帮孩子渡过难关,而不是在攀比中给孩子造成压力。另外,盲目攀比也会使老年人自己生气、失落、叹息,对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有害。过自己的生活,知足者常乐,这才是真实的人生。

3.议论孝顺导致心理过于敏感喜欢攀比孩子孝顺的老人很注意观察自己及他人的儿女,如“谁家的孩子昨天又买东西来看父母,谁家的饭天天都是儿媳做的”等。老人们在一起这么经常比较,会使一些老人变得非常敏感,儿女稍有一点做得不顺父母的心意,就会被冠以不孝的罪名。另外,有的老人为了显示儿女的孝顺,会想办法暗示孩子做一些表示孝心的事给邻里看,这样不但自己活得累,儿女活得也累,为了满足父母的虚荣心,要不断地向老人表达孝心,还要变化花样,使孝心变成一种形式。

表达孝心的方式有很多,不一定人家的孩子母亲节送鲜花你家的孩子没送就是不孝顺了,孩子可能通过帮您做家务、给您做顿可口的饭菜来表达自己的心意。因此,不要使孩子表达孝心变得形式化、虚伪化,孝心只要是实实在在、发自内心的,何必一定要求形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