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老年健康千问千答
6273800000125

第125章 老年人秋季的自我保健

现象描述

进入秋季以后,温差较大,白天气温仍然较高,早晚及夜间则相对较低,这段时间是感冒及胃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受凉后,容易发现咽干、鼻塞、咳嗽、声哑,关节酸痛,大便干燥等症状,通常称为“秋燥症”。

一句话点评

一场秋雨过后,气温骤然降低。老年人经受不了气温的突然变化,出现呼吸道疾病和慢性病的复发。

专家解析

入秋以后,老年人应注意自我保健。首先要适当增强锻炼,以适应气温的变化,增强抗病能力。老年人可根据自己身体的状况,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户外活动,身体条件好的可以选择爬山、钓鱼、郊游等活动。而体质较差的则可以选择一些活动量较小的项目,如户外散步、打太极拳等。应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尤其是进入晚秋季节更应如此,不能采取“春捂秋冻”的锻炼方法,以防寒气侵袭,引发呼吸道疾病和其他慢性病的复发。

其次就是要合理调整营养,注意饮食卫生。早秋季节,气温仍然较高,痢疾、肠炎等肠道传染病发病率高,食物中毒也比较常见,所以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尽量少吃生冷食品及海鲜类食品。老年人胃肠功能差,对冷的刺激比较敏感,即使达到完全灭菌标准的冷饮也可能会引起腹泻。家中吃剩的食品,下餐再吃时也一定要充分加热,否则进食后很可能导致急性胃肠炎或食物中毒。晚秋季节,气候比较干燥,老年人常出现口干舌燥,大便秘结等症状。此时应多吃一些润肺生津的食物如豆浆、西红柿、梨、香蕉、大枣、莲子及禽蛋等。不吃或少吃辛辣食品。

另外,老年人还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正确地把握自己,家务劳动要适度,身体如有不适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好发于老年人的带状疱疹71

现象描述

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为沿肋间神经分布,多见成群密集性水疱,好发于老年人,且易遗留神经痛,对老年患者身心健康影响极大。

一句话点评

该病是由水痘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

专家解析

这种病毒在婴幼儿时期感染,病毒长期潜伏于脊髓后根或颅神经的神经节内。人到了老年期一旦机体免疫下降,如遇到紧张焦虑、过度劳累或生活不规律等情况,可使潜伏病毒重新活化,引发带状疱疹。

疱疹早期症状为轻度发热、局部皮肤灼痛,随后皮肤变得特别敏感,只要衣服轻轻摩擦,就会剧痛难忍。疱疹常循脊柱一侧分布发生,成簇的丘疹和疱疹排列成带,好发于胸、腹、腰部。神经痛是本病特征之一,60岁以上有50%的患者可有神经痛,时间可长达2~3年。其原因是病毒破坏了脊神经后根。

老年人患带状疱疹后,治疗愈早效果愈好。最好于发病72小时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有病毒唑、阿昔洛韦、聚肌胞等,外用药有炉甘石洗剂。专家主张在带状疱疹早期将抗病毒剂与皮质激素联合用于老年患者。皮质激素药物可选择强的松口服或地塞米松肌注,依照常规量,强的松每日302毫克,早晨起床后服20毫克,下午服10毫克;地塞米松每次25毫克,每日2次肌注。用药时间不可过长,以1周为宜,尔后逐渐减量至停药。

水疱部位可涂2%龙胆紫液,出现丘疹可搽炉甘石呋喃西林洗剂,若有继发感染渗出化脓者,可用0.1%雷夫诺尔溶液湿敷。疱疹部位要用消毒纱布包扎,忌用手搔抓,并应勤换内衣,保持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