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老年健康千问千答
6273800000108

第108章 老人睡眠与健康

现象描述

老人瞌睡属正常,及时“充电”生命长。老人爱打瞌睡是正常生理现象。人完全苏醒状态只能维持4小时,瞌睡可以为生命“充电”。

一句话点评

假如老年人连连打呵欠,要考虑是否为脑血管疾病的前奏,应及时到医院检查、诊断、治疗。

专家解析

老人午睡不可少,时间太长反不好。老年人常有睡午觉的习惯,若是睡得不当,反而觉得难受。午餐饭后不要立即躺下,宜休息半小时后再睡。午睡时间也不应太长,以1小时为宜。避免在风口处睡午觉,胸腹部要盖好被子,避免受寒。现在有种新的看法,认为饭前午睡好,只睡30分钟,甚至比饭后睡2小时消除疲劳的作用还大。

睡姿别小看,注意病少犯。老人睡眠姿势也很重要,以往多主张右侧卧位,实践证明,左右侧卧位区别不大,仰卧时手不要压住胸部,应避免俯卧位。冬天不能用被子蒙着头睡,避免吸入过多二氧化碳而损害健康。

中国人历来提倡早睡早起,老年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定夺,冬日早上锻炼易受凉,不宜起床早。

夜间安睡益健康,一时难眠莫紧张。夜晚万籁俱寂,是睡眠的大好时机。躺下不久即入睡,对健康最有益。若因神经官能症一时难以入睡,要通过自我调节或借助安眠药催眠。有的人提倡“顺其自然”,这对失眠也很管用。

老人睡醒多病患,床上动作要缓慢。老年人睡觉醒来之后,发生脑卒中的几率较大。其原因是老年人机体逐渐衰退,血管壁硬化、弹性减弱,当从卧位迅速变为直立位、由静态到动态,血液动力学发生突变,且生理功能不能很好调节,还有血小板的因素,导致血压急剧起伏,容易引起老化的脑血管血栓形成或破裂出血。老年人睡醒后不宜立即起床,同时动作要缓慢,在清晨及晚间醒来后,应在床上坐着稍待片刻,然后再下床活动,避免血压骤变发生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