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销售攻心术
6273200000016

第16章 “你不卖,我偏要买”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人人都有的,在客户消费的过程中,如果他们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也会产生逆反心理。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当客户对于某商品特别感兴趣,想要摸摸质地的时候,销售人员就会走过来说:“不好意思,我们的样品是禁止触摸的。”这时,客户的心里就会变得反感:有什么好的,不摸就不摸,于是扭头就离开了。这是由于客户对商品的强烈好奇心受到了阻碍,而导致的逆反心理。

不过,也有一些客户,在其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反而会更加刺激他强烈的需要。比如,越是不让知道的事情,就越想知道;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想得到;越是不让触摸的东西,就越想触摸。

而且,有逆反心理的客户会对销售人员产生对立情绪,抱有警戒心理。如果是这样,那么,销售人员把自己的产品说得越好,客户越觉得是假的;销售人员越是热情,客户越是觉得他虚情假意,是为了骗自己的钱。

一般情况下,客户的逆反心理在具体消费过程中会有这样几种表现形式:

(1)断然拒绝。当销售人员向客户推荐商品时,客户会毫不客气地说:“我不喜欢这件商品,它不适合我。”

(2)反驳。一些客户往往会故意针对销售人员的说辞提出反对意见,让销售人员知难而退。

(3)不发表意见。在销售人员滔滔不绝地介绍产品的过程中,客户始终保持沉默,态度冷淡,不发表任何意见。

(4)高人一等的作风。无论销售人员怎么说,客户都会回应一句:“我知道。”意思是说,我什么都知道,你不用再介绍了。

如果销售人员不懂得客户的这种逆反心理,总是滔滔不绝地向客户介绍产品,而不顾及客户的感受,只会遭到客户严厉的拒绝。

约翰先生的车已经开了很多年了,最近经常出故障,所以,他决定换一辆新车。

没想到,这个消息被某汽车销售公司知道了。于是,他们派了很多销售人员来向约翰先生推销轿车。

每个销售人员来到约翰先生这里,都会仔细地介绍自己公司的轿车性能是多么的好,多么的适合他这样的老板使用。他们甚至还嘲笑约翰先生的那台老车已经破烂不堪,有失他的身份。虽然约翰先生表面上没说什么,但心里特别不高兴。

销售人员的不断登门造访,让约翰先生特别烦躁,同时也增加了他的防御心理。他想:这群家伙为了推销他们的汽车,竟然说些嘲笑我的话,我就是不买!

过了一段时间,又有一名汽车销售人员来找约翰先生,约翰先生心想,不管他怎么说,我也不能上他的当。

出人意料的是,这位销售人员只是对约翰先生说:“我看您的这部老车还不错,还能再用上一两年,现在就换了多少有点可惜,还是过一阵子再说吧!”说完,他给约翰先生留了一张名片就离开了。

由于这位销售人员的言行和约翰先生想象的大不一样,所以,他之前的心理防御也一下子失去了意义,其逆反心理也逐渐消失了。他反而觉得年自己应该换一辆新车了。

于是,一个星期后,约翰先生拨通了那位销售人员的电话,并向他订购了一辆新车。

客户的逆反心理既会导致他们拒绝购买你的产品,也会促使其主动购买你的产品。最后的那位销售人员就是从相反的思维方式出发,消除了客户对销售人员的逆反心理,从而使客户主动购买自己的产品。

人们的逆反心理是一种与常规相反的意识和行动,当销售人员拒绝客户购买某产品时,客户反倒非要买来用用。

“攻心术”

销售人员在向客户推销产品时,一方面要避免引起客户的逆反心理,使其拒绝购买自己的产品;另一方面还要学会刺激客户的逆反心理,引发其好奇心,让客户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你不卖,他就会非要买。如果销售人员能够从正、反两方面来调动客户的积极性,那么,你的销售一定会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