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销售攻心术
6273200000158

第158章 用柔性手段去“化解”

遇事不可急脾气,尤其是在商业谈判中,如果为了利益你争我夺,失去了基本的礼仪,只会把关系搞砸,到头来两败俱伤。谈判是智慧的较量,学会用柔性手段去化解,会让你达到以柔克刚的效果。

春秋时期,田单辅佐齐襄王治理国家。一次,两人经过淄水,看到一位老人光着脚趟水过河。上岸以后,老人经受不住严寒,昏倒在路边。田单急忙脱下皮衣,给老人穿上。

看到这种情形,齐襄王不满地对身边人说:“田单对老百姓施恩惠,不就是打算借此逐步夺取我的国家吗?应该时刻提防着他。”

旁边的大臣贯殊说:“大王不如顺势表扬田单,就说:‘寡人忧虑百姓饥饿无食,田单收容他们,并且供养他们;寡人忧虑百姓寒冷无衣,田单脱下皮衣,给他们穿;寡人忧心百姓劳苦,而田单也忧念百姓,合于寡人的心意。’我们嘉勉田单的善举,就是在表现大王对百姓的善行。”

于是,齐襄王接受了大臣的建议,立即赏赐田单,并且夸奖他的行为。周围的人看到这种情形,纷纷议论:“田单爱护老百姓,原来是大王教的啊!”

在这里,齐襄王接受大臣的建议,没有斥责田单抢自己的风头,反而通过巧妙处理艺术提升了自己的形象,这是把坏事变成好事的化解之道。

以化解代替强硬,除了要求销售人员具备处置问题的能力和手段之外,要特别重视化解的后果,要尽量减少后遗症。按下葫芦又起瓢,不是最佳的结果。面对客户的不理解甚至是指责,这时候大发雷霆,就会引起冲突,不欢而散。要学会用宽大的心去细听对方的诉说,以换位的立场去同情对方的抱怨,这样才能引起共鸣,也能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俗话说:“良好地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用适当的柔性手段可以打破沉默、紧张的对峙局面,带来良好地谈判氛围,也直接提高了谈判双方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使对方在心里对你产生一定的好感,这无疑是由于谈判的进行。谈判虽然有利益的限制,但终究是以合作为目的,所以柔性手段反而是你彰显气度的好办法。

柔性手段的有效办法就是沟通。但是要注意沟通的方式方法,时间、地点和场合。在对方情绪还比较激动的时候,肯定不是沟通的好时候,换个时间或地点、环境,再做适当的沟通和解释甚至是请教,这样的效果会比较好。

一般在谈判中遇到的问题大致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所谈及的问题有疑问或不同意见,这时提出的问题和反对意见大多是善意的;另一种也有故意刁难的状况,甚至是故意找茬,让人难堪。

如果对方的责难是善意的,就应该尽己所知,认真、负责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者解答对方的问题,尽量寻找双方的共同利益所在,达成共识。

如果对方提出的问题太过牵强、不近人情,也不要发作,这时候就该巧用语言,化敌为友。要摸透对方的心理,一言击准对方的要害和敏感位置,是对方迅速作出有利于你的反应。对威胁性的问题不必理会,始终保持着面部的微笑,保持目光的接触,表情也随着对方的谈话内容等等作出相应的变化,并频频点头。

这些表现可以让对方感受到你对他们的问题的理解和尊重,如果你能配合他的想法和语气适时地做出一些反应,耐心听他们说完,就会逐渐消磨掉他们的锐气,让气氛趋于缓和,最终回到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来。

“攻心术”

把人和事结合起来,并且注重他人的心理感受,就是“化解”。从这个角度来看,谈判人员出众的魅力,把常人看来棘手的问题轻松解决掉,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个人懂得“柔性化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