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3岁方案:现代人科学怀孕育儿方案
6272900000012

第12章 饮食营养

1.注意避免食物过敏

有的宝宝因患荨麻疹、湿疹或哮喘而有过敏的潜在因素,出现这样的情况时。宝宝的饮食中应避免摄入致敏食物,以免疾病复发或加重,使宝宝受病患之苦。

引起过敏的食物很多,最常见的是异性蛋白食物,如螃蟹、大虾,尤其是冰冻袋装加工的鳝鱼、虾及各种鱼类、动物脏腑、甚至蛋类、肉类等。有的蔬菜也可引起过敏,如黄豆、毛豆、扁豆等豆类,木耳、菌藻类、蘑菇、竹笋,还有香菜、芹菜、韭菜等香味菜等,也可引起食物过敏。

父母应仔细观察宝宝平日的饮食反应。若发现吃了某种食物产生过敏症状,以后就应不让宝宝再吃这种食物,一般宝宝经过1~2年长大后,随着身体的强健而渐渐脱敏。但在再接触过敏食物时仍应注意,要少量开始,以观反应。

2.注意水果清洁卫生

将水果洗净后,连皮一起吃掉,因为果皮中含有许多养分。从单纯的营养价值观上来说是科学的。但是,近年来,为了防止害虫或促进生产,水果和蔬菜喷洒了农药。药物会长期留在果皮和蔬菜上,这样吃水果时,除了洗净,还要削皮,最好是将皮削得深一些。有些水果,如橘子本身就要剥了皮才可吃,但在吃橘子时,也应将皮洗净,否则在剥皮的过程中,手上会沾有细菌和农药,再去拿橘子瓣来吃,就很不卫生。杨梅和葡萄要先用洗涤灵浸泡再用清水洗净食用,农药是有机化合物,只用水冲洗不易溶解,可用洗涤灵将油溶物洗净,再用清水冲洗。桃子因表面有毛,可用盐水刷掉毛,这样才可将果皮洗净。

3.注意被动高盐

一些家长在给儿童调剂食物时,常以大人的口味来调剂孩子的日常饮食,让小儿长期处于被动高盐之中,这对儿童健康极为不利。

美国一个医学组织对一些学龄儿童进行调查发现,吃含盐量过多的食物的儿童有11%~13%患了高血压。此外,食入盐分太多,还会导致体内的钾从尿中丧失,而钾对于人体活动时肌肉的收缩、放松是必须的,钾丧失过多,能引起心脏肌肉衰竭而死亡。

当然,适量的食盐对维护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这不仅因为食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又能为人体提供重要的营养元素钠和氯,且能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及渗透压平衡,是合成胃酸的重要物质,可促进胃液、唾液的分泌,增强唾液中淀粉酶的活性,增进食欲,因此,小儿不可缺食盐。但小儿肌体功能尚未健全,肾脏功能发育不够完善,没有能力充分排出血液中过多的钠,而过多的钠能滞留体内水液,促使血量增加,血管呈高压状态,于是发生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

4.注意不要多吃巧克力

巧克力在我国早已成了人们熟悉的食品,这样的东西宝宝们尤其钟爱。巧克力热量高,营养价值高,家长也就喜欢买给宝宝吃,把它当成了对孩子进行特别照顾的食品。其实适当地吃少量的巧克力是有好处的,毕竟巧克力有其独特的纯香和价值。但父母们更多的都是把巧克力当成了必不可少的食物,其后成了某些宝宝的主食,离开了巧克力就不吃别的食物了。本来巧克力是用来调节饮食生活的,但如此一来反而成为有害的东西了。许多的宝宝因吃太多的巧克力而出现了贫血和营养不良。

巧克力的成分是由可可粉、脂肪、大量的糖和少量的香料组成。其中可可粉中含有可可碱,能使人兴奋、强心和利尿。宝宝食用过多后便出现兴奋和多尿。兴奋作用本来在孩子的体内是存在的,如果进行了不适当的强化将失去他的正常平衡状态,便会有害无益。巧克力中过多的脂肪和糖都会使孩子的胃肠道负担增加,引起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如果长期甚至是不间断地吃巧克力,就会使宝宝得不到其他的营养素和维生素,如铁、钙、磷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宝宝就会出现营养缺乏症,如缺铁性贫血等。

5.注意防止糖瘾

红糖、白糖都属于精制糖,奶糖、水果糖、巧克力等也含有许多精制糖,吃精制糖过多对人体健康不利。据上海《新民晚报》1993年3月18日报道:英、美、日等国科学家惊奇地发现,各国人口死亡率竟然与该国糖的耗量成正比关系。

人体摄入食糖后,需要胰岛素的参与才能代谢。胰脏在人体过量摄入食糖后,由于人体对胰岛素需要量急剧增加,胰脏要超负荷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满足人体需要,胰脏在长期超负荷状态下可能会导致机能衰退,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来满足人体的需要,导致血糖太高而引起糖尿病。另一种情况则完全相反,胰脏在经常性超负荷刺激下,其功能越来越亢进,分泌过多的胰岛素,也会诱发血糖太低而引起低血糖症。虚弱、极度疲乏、失眠、健忘、出冷汗、手指震颤都是低血糖症状。电影“希特勒之死”中的战争狂人希特勒两手抖颤不止,连签字也很困难。据其牙科医生布雷斯契克交代,希特勒尤酷嗜甜食,他的办公桌上经常备有糖果盒,甚至喝葡萄酒也加白糖,他除了患有严重的牙病之外,还患有严重的低血糖症。低血糖症是不能靠多吃糖来解决的,其结果反而会“火上加油”,使病情恶化。通过调整饮食(不吃糖果、巧克力等甜食和少吃精白面粉、大米等)可以逐步治好低血糖症。

多吃糖曾给英国人带来灾难。在17世纪,大量的食糖从国外源源不断输入英国。1662年英国食糖销售量达1600万磅。1665年9月,伦敦市发生一起传染病,有3万余人丧命。然而在农村中,由于当时食糖价格昂贵,农民食糖量很少,伦敦市郊农民幸免于难。

多吃糖会使血液变酸,引起许多疾病。对一个几岁的儿童来说,只要摄入不到10克白糖,即可导致其血液变酸,所以儿童尤其不应该多吃糖。国外有的科学家认为,当细胞经常被酸性体液包围时,就可能发生畸变,最终导致癌症的发生。

6.多吃奶糖的坏处

不少儿童都非常喜欢吃奶糖,而许多家长也投其所好,孩子喜欢吃什么,就买什么。这样做的后果恰恰是害了自己的孩子。

人一生要长2次牙,先长出来的是乳牙,后长出来的是恒牙。儿童的乳牙骨质比恒牙脆弱得多,最怕酸类物质腐蚀。而奶糖发软发黏,很容易在牙缝里留存。这些残留的糖经口内细菌作用,很快转化成酸性物质。加上工厂在制糖过程中为了促进蔗糖转化,也加有少量有机酸。这样一来,大量的酸性物质就会腐蚀牙齿,使牙的组织疏松、脱钙,形成龋齿。

由上可知,家长还是少给小儿吃奶糖为好,而且在吃糖后要漱口、刷牙、以防止糖分残留,最大限度减少存留成分。

7.注意饮食不当引起遗尿

有关专家通过对小儿遗尿病因的研究发现,饮食中牛奶、巧克力和果汁过量是造成一些儿童遗尿的主要原因,当给这些儿童停止供给上述食品后,遗尿现象便可消失。专家们分析,这些食品在小儿体内可以产生一种过敏反应,能使膀胱平滑肌收缩膀胱容量减少,并可引起膀胱平滑肌的痉挛。同时,这种过敏反应也能加深儿童的睡眠,使他们不能在产生排尿反射时醒来,因此,对遗尿的患儿,要少吃这类食物。当儿童进入青春期后,对这些食品不会再产生过敏反应,遗尿病症则不治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