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红墙见证录(三)
6261700000076

第76章 双方斗争白热化

9月29日夜11时,中央政治局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召开。除刘伯承请了病假外,15名政治局委员,4名候补委员全都到会。会议由华国锋主持,主要讨论毛泽东逝世后的第一个国庆节如何安排。华国锋先说:“初步考虑30日晚,以往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庆招待会今年不举行了,天安门城楼下的文娱节目也不搞了。10月1日群众游园活动照常,1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办国庆招待会,请外宾参加。”

华国锋话音刚落,张春桥发言说:“我建议30日晚在天安门城楼上举行有各界代表参加的毛泽东思想学习会。”江青立即表示支持张春桥的建议,并说:“我们已经组织了十几位演讲者发言,希望8341部队、北京卫戍区部队也能选出一些演讲者参加。”

此时,叶剑英离开座位到卫生间去。走到汪东兴面前,低声说:“非常时期,要防她一手!”

汪东兴会意地点点头。

会议经过讨论决定,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思想学习会,由北京市吴德主持,华国锋代表中共中央讲话。

接下来,没容华国锋说几句,江青就朝他“开炮”,说她对华国锋在处理“保定问题”上很不满,说华国锋由于来中央的时间很短,没有上层生活经验,所以在各种问题的处理上比如保定问题,优柔寡断,缺乏工作能力,因此要加强中央的集体领导。

张春桥及时帮腔:“要考虑江青同志的安排,要参与中央重大问题的决策!”

张春桥的话让在座的许多人费解:“什么叫安排?谁要参与中央重大问题的决策?”在大家沉默的时候,江青又说:“我相信大家都会听毛主席的话,按照毛主席的既定方针办事的。同志们,我和主席生活40多年,我深知他的为人。他对在座的每一个同志,都有自己很高的评价,都有深厚的感情,他是一个很宽容的人。这个,他对我是有交代的。所以,整理主席生前的书稿和著作,是我义不容辞的义务。还有,远新同志给主席当了一年多的联络员,对主席一年多来的思想和指示,理解得很深。因为主席晚年,说话已经很困难,别人都听不懂了,只有我、远新和少数几位亲近他的人熟悉他的语言。就这样,主席决定远新当联络员。现在,把他留下来参与主席文稿的整理,大家说应该不应该?天经地义嘛。所以春桥同志,洪文同志,还有其他几位同志要求远新留下来,帮助整理主席的文件。可是竟有人反对!还说了许许多多不应该说的话。主席刚刚去世,就对我们采取这个态度,难道不令人寒心吗?”

江青的话立即遭到叶剑英的反对:“毛主席是全党全国全世界人民的主席,不是某一个或几个人的主席,毛主席的所有文稿和档案,都由中央办公厅保存。毛远新则是沈阳部队的副司令,给主席当联络员,本来是中央的临时措施,现在任务完成了,回辽宁是理所当然。”

华国锋从皮包里掏出毛远新给他的信,在会上念了一遍,说:“主席的联络员不是中央的编制,任务完成了,就应该回去。这点,我和叶帅的意见是一致的。”

“不行,毛远新应该留下!”王洪文厉声喝道,“他是中央最全面了解毛主席指示的人了,为什么让他回去?如果政治局委员要了解主席的指示精神,我们问谁去?”

“远新不能走!”姚文元急忙表态。

江青又说:“毛远新必须留下,还要他处理主席遗体保留等后事呢。”

华国锋马上顶她:“你不是说过,毛主席的后事你不参加,毛远新也不参加吗?怎么现在又说毛远新要留下参加后事呢?”

江青瞪大眼睛,呼地站起来,说:“我什么时候说过主席的后事我不参加了呢?这么大的事情我能不参加吗?这是造谣!纯属造谣!我根本没说过!”

华国锋说:“你在9月19日的会上说的嘛,你可问问汪东兴同志!”

汪东兴应声说道:“是的,江青同志是说过这话的。”

“啊,东兴同志,想不到你也造我的谣!”江青一面大嚷,一面就去抹眼泪,抽抽噎噎地说:“当时在场的还有洪文、春桥嘛,我根本没讲过那个话!你们这是合谋赶我走嘛!我早就看出来了,我不走!主席的一切后事我要参加到底!打死我也不走!”她用余光搜寻着会场,见王洪文、张春桥竟没有表态支持她,就放声大哭起来。

会场一时僵持住了,有碍于江青的特殊身份,委员们不好表态。张春桥就趁势说道:“我看还是这样吧,毛远新同志暂时留在这里,他熟悉情况,主席写的东西也只有他能看懂。”

好几个政治局委员表示支持张春桥的意见。李先念见势发言说:“我同意叶帅的意见,无论从组织手续上说,还是从党的事业上看,叶帅和华总理的意见都是正确的,无可指责的!”

李先念的话影响了会场,气氛也活跃起来,李德生说:“总理、叶副主席、李副总理的意见是正确的,我同意!”

“我也同意!”汪东兴等人也陆续表态。

两派意见争来争去,没有结果,开到凌晨还无法结束,汪东兴惦记着国庆之夜的活动,还要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稍有疏忽就可能出纰漏,急着要去安排一下。他先给张耀祠通了信息,又告诉了中央警卫处副处长武健华要做的事情,要求他们把天安门的安全、服务两项任务部署好,要做到严密细致,确保安全,万无一失。然后又通知中办秘书处副处长周启才,要他把天安门上的会务工作准备好,特别是对参加会议的人数和名单要搞清楚,没有记录在案的人不要放行。

与此同时,吴德也给北京市委秘书长周家鼎通了电话,要他把北京市承担的各项任务组织好,并和中央办公厅紧密配合。

当他们俩打完电话,回到会场时,会议仍在进行。看样子短时间内不会结束。

许多委员建议休会,江青把愤怒的目光扫向他们:“喂喂,我看你们是不想讨论了!那好,有关的人留下,无关的都走!”

王洪文附和:“国锋同志,让几位年龄大,身体不好的都退席吧!”

张春桥说得更加明确:“剑英、先念同志身体不好,建议先走。”

华国锋眼看这种局面很难形成决议,就对叶剑英和李先念说:“你们两位可以先走,其他同志还是不要走。”

江青突然以她尖厉的声音喊道:“散会了,散会了!”

人们一齐把目光转向她,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谁都知道,江青只是一个政治局委员,也不是今天会议的主持,并不具备宣布散会的权力,她怎么能随便喊呢?

正在大家不知所措时,江青又以命令式的口吻说:“春桥、洪文、文元留下,我们要同国锋同志谈话。”

王洪文以副主席名义加强了语调,也说:“没有关系的都走!”

叶剑英和李先念一看这个情况,如果不走,使得华国锋很难下台,就很不情愿地站了起来,愤然退席。苏振华、倪志福、赛福鼎、吴桂贤、陈永贵等人也站了起来,跟着退了席。

汪东兴没有走,他仍坐在离华国锋不远的地方。于是会场只剩下6个人,除了“四人帮”,就是华国锋和汪东兴。“四人帮”坐在桌子一边,华国锋和汪东兴坐在对面。

江青环顾左右,又提出毛主席住处的文件和档案应由毛远新清理保管:“党的三中全会应该全面地学习毛主席的临终前的一系列指示,这一切离开了远新是不行的,究竟远新走与留,得开了三中全会才能定。”

华国锋要插话,张春桥就打断:“江青同志的话还没说完嘛,你急什么!”

华国锋只好坐在那里,任凭那几个人一唱一和。他知道此时说什么也没有用,那几个人早就串通一气,任何不利于他们的决议都会遭到否决。他坐着,直到江青他们说累了,或者说失去批驳对象。华国锋略带讽刺意味地说:“江青同志,你今天究竟想要干什么?”

“要讨论起草三中全会的报告!”江青又找到了攻击的靶标,一扫刚才低迷的情绪,精神抖擞起来。

张春桥附和:“毛远新留下来,正是为了准备三中全会的报告。”

华国锋一下火了:“三中全会什么时候开,政治局还未讨论,准备什么报告?谁让你们准备的?”见那几个人的气焰有所收敛,华国锋又恢复了常态:“同志们不要再争吵了,现在双方的态度都已经很明确了。这些问题,远不是这次会议能解决的,根据大多数同志的意见,我决定:毛远新同志回辽宁去;三中全会要作政治报告,也应该由我来作,应该由我来准备,至于党中央的人事安排,经政治局讨论后再由三中全会通过。现在,我宣布散会!”

会议不欢而散。这是江青集团参加的最后一次政治局会议,也是华国锋、叶剑英、汪东兴与江青的正式摊牌,两派争斗已进入白热化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