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红墙见证录(三)
6261700000066

第66章 朱老总把最后一个军礼敬给周恩来

1971年夏天,康克清随朱老总去北戴河。一天,陈毅兴冲冲地跑来。经历这场“文革”灾难。老友们见了面分外高兴。陈老总当时虽仍被红卫兵造反派们围攻,但依然谈笑风生。康克清问他:“红卫兵贴了你那么多大字报和打倒你的大标语,你真的一点儿也不考虑吗?”

他笑笑说:“怕个啥子哟,大不了就是我这一百五六十斤!我已经死过好多次,是马克思他老人家有眼,不接受我,现在我随时准备到他老人家那里去报到。可是叫我背叛真理,那是永远做不到的!”

他对朱德、康克清说:“这次是周总理叫我来看看你们的。总理想亲自来看望你们,但现在总理出国去了,叫我代表他向朱老总问好,希望你们多保重。”听了陈老总的话,康克清很感动,一股感激之情油然而生:“总理啊总理,你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我永世难忘。”朱老总慢慢地一句一字地诉说着他的心声:“我们这些人为革命干了一辈子,现在为了顾全大局,做出这样的容忍和个人的牺牲,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也是少有的,将来许多问题都会清楚的。”这后几句话他怕陈毅未听清,又重复了一遍。

朱德同周恩来最后一次相见是1975年7月11日。那天周恩来身体稍好一些,起床后在病房内作“八段锦”运动。他的卫士高振普回忆道:

他边运动边对我说:“你去打电话,问一下朱老总的身体怎么样?他现在有没有时间?前些日子他想来看我,因为我当时身体不太好,没能请他来,今天可以了,看朱老总能不能来。”我答应马上去打电话。总理接着说:“现在是4点多钟,如果老总可以来,5点钟可以到这里,大约谈上半个小时,5点半可以离开,6点钟他可以回到家吃饭。按时吃饭是朱老总多年的习惯。他有糖尿病,年岁又大,不要影响他吃饭。如果今天不能来,过几天他要去北戴河了,最好在此之前来一趟。”

周总理住院后,朱老总几次想来看望,只是怕影响总理的正常治疗。周总理也不愿让年近九旬的朱老总看到他在病榻上的样子,所以一直没有让来。今天,总理约朱老总来,是想到朱老总过几天去北戴河,需两个多月才能回来,总理担心到那时自己的身体条件不会比现在好,所以,请朱老总在去北戴河之前先来见见。

我把朱老总可以来的消息报告了总理,同时转达了康大姐的问候。总理在病房里来回走了几趟,对我说:“换上衣服,到客厅里去见老总,不要让他看到我穿着病号衣服。”

5时50分,朱老总到了,迈着稳健的步子走向客厅,周总理起身迎向老总,两人同时伸出双手,朱老总用颤抖的声音问总理:“你好吗?”总理回答说:“还好,咱们坐下来谈吧。”朱老总已89高龄,动作有些迟缓,我们扶他坐在沙发上。总理关心地问老总:“要不要换一个高一点的椅子?”老总说:“这个可以。”总理示意关上客厅的门,我们都退了出来,客厅里开始了两位老战友的谈话。

6时15分,谈话结束了,总理送老总走出客厅,紧紧地握手告别,警卫员搀扶着老总上了车,总理目送着汽车开走,才转身回到病房。谁能想到,这次相见竟是两位几十年出生入死的老战友的最后相见!

1976年元旦,朱德也在住院,刚好一点,他就出了院。他在生病期间,组织上没有告诉他总理病重的消息。1月8日,总理逝世时,怕他悲伤过度,一开始也不敢告诉他。那天下午,他还去接见外宾,接受国书。回来后,康克清先慢慢地对他说:

“总理病情最近恶化了。”

朱德听了后,沉默了一会儿,竟不肯相信。他认为:有那么多的好大夫给总理治病,病情不会发展得那么快!可他的心情还是显得十分沉重。

到了晚上8点,他终于得知总理已经逝世的消息。他先是一怔,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看到家人个个泪流满面的样子,他老人家才肯定这是真的了。他坐在那里沉默不语,眼泪从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流了下来,滴落在衣襟上。在那么漫长的革命生涯中,女儿看见他流泪还是第一次。

当他听到总理临终遗言中说:要把骨灰撒在祖国的大地和江河里时,朱德喃喃说道:

“过去人们死后要用棺木埋在地里,后来进步了,死后火化,这是一次革命。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恩格斯去世后的骨灰是撒在大海里,而总理要把骨灰撒在祖国的大地上和江河里,这也是一次革命。总理为党、为国家、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一个真正的彻底革命家。”

他一边说,一边流泪,还问家人:“你们知道总理的革命历史吗?”

女儿点了点头。

“你们应该了解总理的革命历史!”说着,朱德就开始讲起总理革命的一生。声音是那样深沉,又是那样悲切,言语中饱含着他对亲密战友的思念。人们怕朱德过分伤心,身体受不了,没有让他多说,但他还是自言自语:“你们知道总理的革命历史吗……”

他自己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了。

周恩来治丧委员会的同志特地来看望朱德。考虑他年高身体又不好,劝他不要外出活动,注意节哀。并建议他只参加一次总理的吊唁仪式。可是,他说什么也要参加全部吊唁活动。

在向周恩来遗体告别的那天,朱德穿上军装,在女儿的陪同下,冒着刺骨的寒风赶到了医院。在车上他就要脱帽。当他吃力地走进灵堂时,双眼直盯盯地望着静卧在鲜花和翠柏丛中的周恩来,在这位90高龄的元帅刚毅的脸上,流下了热泪。他缓缓地走近周恩来的遗体,专注地望着共事50多年的老战友,似乎有话要对他说,可这已经是不可能的。他努力站得笔直,异常庄重地举起右手,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千言万语都化在这崇高的敬礼之中。

朱德向周恩来遗体告别,并向邓颖超表示深切的慰问。从此以后,朱德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经常一言不发,静静地坐在那里,时不时地念叨总理的名字。

周恩来的追悼会就要举行了。秘书见朱德悲痛过度,连续几天彻夜不眠,身体特别虚弱,怕他撑不住,就征求他的意见:“去不去参加?”

“去,当然去!”沉浸在极大悲痛之中的朱德,根本没有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马上作了肯定回答。

可是,就要上车出发的时候,朱德却因两腿软得厉害,怎么也站不起来了。这使朱德非常不安,坐在沙发上难过地叹气:“唉,去不成了!这怎么对得起恩来?”

猛然,朱德像想起什么,忙吩咐说:“快把电视机打开!就是坐在家里,我也要参加这个追悼会。”

电视机打开了,朱德怀着对老战友恩来的巨大哀思,随着那撕心裂肺的哀乐,用闪着泪花的双眼,送走了那系着黑纱的灵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