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红墙见证录(三)
6261700000004

第4章 杨成武被打倒的多层原因

按照极左分子的逻辑,毛泽东是应该接受“大树特树”、“绝对权威”这类词的,因为“文革”本身不亚于一场造神运动。可是毛泽东不但不接受,反而对此十分讨嫌,这连陈伯达和姚文元都始料不及,林彪也如此。对他们来说,这好比是给毛主席捧上了一碗“参茸汤”,可毛泽东不但没喝,而且连碗也摔碎了。于是,那些居心叵测的人们赶紧洗刷沾在自己身上的汤汁。在“杨余傅”事件发生后,“大树特树”和“绝对权威”就成了杨成武的“代名词”了,罪名都加在他一人头上。在人民大会堂开万人大会时,陈伯达将自己洗刷得干干净净:他说“这篇文章,我根本没看,搁在我的床底下,压了一个多月。这样的文章,居然能发表……这篇文章其实是要大树特树杨成武的绝对权威,在军事单位中要大树特树杨成武的绝对领导”;康生、江青也都是一个腔调:“什么大树特树,违反马克思主义的嘛!杨成武懂什么……此人似乎对马克思主义毫无所知……这篇文章,实际上是想树他自己的绝对权威。”

林彪更是添油加醋:“还有那个大树特树绝对权威的文章,他拼命活动要登,后来登在《人民日报》二版上,他还不满意。那个第一版上当天登的是毛主席的教育指示,他认为他的文章还应该登在毛主席的前面,要占第一版。”

不过从林彪发言中“还有”两个字,人们知道,这还不是杨成武“罪行”的全部。更不是所谓“杨余傅”事件的全部。

应该说在上海会议前后,林彪对杨成武是信任的,不然不会让杨成武当代总参谋长。但一个“代”字,又说明林彪对杨成武还不十分放心,想留有余地,以便进一步观察杨。仅仅几年工夫,取消的不是“代”字,而是杨成武的一切职务,杨成武被莫名其妙地打倒了。但是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年代,这类事司空见惯了。有的人早晨还是座上客,晚上便成了阶下囚。

林彪要打倒杨成武的根本原因是他认为杨已经离经叛道,对他不“忠”了。林彪记得好几件事。(参阅《杨成武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

一个是严慰冰写信检举叶群是假党员的事。林彪、叶群对此十分恐慌,急急忙忙要找人证明叶群不是假党员。林彪就想到了杨成武,他把杨成武叫来,对他说,你是总参代总长,党委书记,又是军委办公厅主任兼党委书记,又是军委常委、副秘书长,你写证明最合适了。又宣称有100多人已写了证明,包括吴法宪。杨成武很为难,他觉得自己在1960年才与叶群第一次见面,如何证明她在1936年的事情呢。他婉言提出要看看检举信和那100多份证明信后再作考虑。林彪自然拿不出,此事只好作罢。这件看似不大的事,给林彪留下很深的印记。林彪后来对人说过,从一个人身上的一滴血就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全身。他给杨成武记下一笔账。

1967年春,林彪明确告诉杨成武,不要给叶剑英等老帅们送文件。杨请示周恩来后还是照送了。

最重要的是杨成武随毛泽东视察大江南北,并担任毛、周的联络员。这种特殊的身份自然引起正紧紧盯着权力顶峰的林彪的特别留意,他想从中把握毛泽东的意向。

杨成武卷入了最高层也是最复杂的政治漩涡。他甚至直接听到了毛泽东对如日中天的林彪的不满。

视察中,有一天毛泽东与杨成武坐在沙发上,谈到了“四个伟大”(指林彪为清华大学写的题词: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导师、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毛泽东气愤地说:“谁封我四个官呀?我不要这四个官,我不要!”毛泽东越说越火,冒出一句:“永远健康?永远健康,还有不死的人啊!”杨成武一听这是指谁,心里再清楚不过了。

林彪也从别的渠道知道了这个情况。回京后在一次谈话中,他问杨成武:“主席讲过我什么没有?”

杨成武回答:“没讲什么。”

但杨成武把这话向老帅们传达了。而且在总参的一次大会上,他不再喊“永远健康”的口号。这下激怒了在场的叶群。到了休息室她气急败坏地冲着杨成武喊:“杨代总长,不喊林彪永远健康没有关系,林彪的内脏都是好的!”喊罢扬长而去。类似的事情很多,叶群比林彪记得更清楚。因为她是林办的主任,有许多事情是她与杨成武直接交涉的。1966年底,因为一次文艺晚会,叶群对杨成武很是嫉恨。那次晚会中央文革碰头会的人都参加,江青也出席。杨的秘书在给林办打电话时,没有明确说江青也出席这一点,仅说是文艺晚会,并说“叶主任如果方便,请她来看戏,如果她忙,请她自己定”。叶群知道后,叫秘书问江青去不去?叶群得知江青去的消息后火冒三丈,晚会结束后,她大骂了杨成武一顿,说:“你眼里还有没有林总呢?你没有看到罗(瑞卿)、萧(向荣)下场吗?你要走罗、萧的老路吗?小心我打断你的脊梁骨!”别看叶群是个“小人”,可在整人这个项目上却会经常动动“大手笔”,不将人置于死地决不罢休。在杨成武被打倒后,连林彪的儿子林立果也承认:“照理说,杨代总长是不会垮的,但这要看说话算数的人想不想打倒他。要想打倒,就不愁抓不到他的辫子。”

杨成武被打倒的直接导火线,是从空军党办内部引起的。当时空军党办里面有两派,一是空军党委办公室主任王飞、科长周宇驰等人为一伙,一是党委办公室副科长卫某以及吴法宪的秘书、余立金的秘书等人为一伙。双方的后台都不软,彼此不服,互相敌视。但胜利的天平总朝着王飞一伙倾斜,因为他们有林立果、也就是林彪叶群撑腰。王飞一伙先是利用卫某说过“林彪讲的‘大树底下好乘凉’不科学”这句话,说这是反对林彪的言论,因而把卫某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接着吴法宪按照叶群旨意又把单世充关押起来。杨成武批评吴随便抓人,并要吴放人。吴法宪从来是听叶群摆布的,为空军党办内部矛盾曾经受过叶群一顿痛骂,这次叶群又把他叫到家里训了一个多小时,要他“必须顶住,千万不能后退”。事情发展到后来,成了杨成武、余立金和吴法宪的纷争了。表面上,叶群对两方面都同情与支持,实际上真正支持的是吴法宪。双方都不让步,事态越来越严重,到后来吴法宪连杨成武的电话都不接了。一次杨成武办公室主任在电话中说:“吴胖子这样无法无天,林副主席和主任不知道吗?我要求林副主席给杨代总长做主,如果杨不称职就把他撤了算啦,叫吴法宪当总长!世界上还有没有说理的地方?”这个电话也代表了杨成武的心境。林彪、叶群再也不能容忍杨成武对他们亲信的打击。

1968年3月19日下午,叶群同林彪商量后,去钓鱼台找江青,伙同江青阴谋策划打倒杨成武。江青对杨成武也早已怀恨在心了。因上海红卫兵抄家时,把江青30年代的丑闻和历史材料抄出来了,江青通过叶群叫杨成武派人去上海取回。东西取回后,杨认为事关重大,未敢擅自处理,暂时封存起来。江青大为不满。一次怀仁堂开会,她大骂杨成武,并质问杨“为什么拿回来的材料不处理,你要放长线钓大鱼吗?要钓我江青这条大鱼!”

叶群从钓鱼台回来后,又耍了一个花招。她叫林立果和一个秘书到杨成武家,代表林彪、叶群看望杨。杨当时正生病,叶群这一手并非真心,而是对杨发动突然袭击前的一种两面派手法。杨成武直到被捕前的最后一刻,也不知道林、叶在幕后策划打倒他。(详见董保存:《风起钓鱼台》,中国青年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