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红墙见证录(三)
6261700000037

第37章 林立果酝酿武装政变

1971年1月24日,毛泽东改组北京军区,宣布李德生、谢富治、纪登奎等在北京军区任职的决定。

毛泽东的一系列行动,促使林彪、林立果加紧了政变步骤的进行。

林彪曾说:“根据目前情况,要搞一个武装起义的计划,政治斗争最终要靠枪杆子来解决。”“南唐李后主不懂得这个道理,不搞武装斗争,后来当了亡国之君,后悔莫及。他留下了两句令人深思的诗,‘几曾识干戈,垂泪对宫蛾’。‘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1971年2月12日,林彪、叶群偕林立果到达苏州,具体布置林立果进行秘密串联,建立反革命政治基地的步骤。

3月中旬,林立果、于新野(空军司令部副处长)、许秀绪(空军司令部雷达兵部技勤处副处长)、周宇驰及7341部队政治部副处长李伟信等人聚集在上海。叶群指示他们:“在上海要注意隐藏、安全。”所以他们一切都是秘密活动。

3月21日,这伙人在上海巨鹿路一幢楼房的密室里召开秘密会议。

烟雾腾腾的房间里,林立果正在分析形势,他说:“目前首长(指林彪)的实力和权势占优势,但是这种优势可能逐渐削减,文人的力量正在发展。”

“从事物发展的规律来说,好到一定程度,就要向相反方向转化。”

“B-52(指毛主席)一贯是这样,一会儿利用这边力量,一会儿又用那边力量,这样可以保持平衡。目前发展趋势是重用文人的力量。”

他继续分析说:“现在首长接班有三种可能:一是和平过渡的接班,我看等五六年还接不了班,即使五六年,其中变化就很大,很难说首长的地位还一定能保得住;二是被人抢班,首长被赶下台;三是提前接班,办法是搞掉B-52,实行武装起义。”

林立果认为林彪随时都可能被人赶下台,因此主张先下手为强,加紧策划武装政变,提前抢班。并传达林彪的旨意,说:“根据目前的趋势,首长叫先搞个计划。”

鉴于毛主席的崇高威望,在座者对于林立果的说法着实有点心虚。周宇驰说:“当然一定要这样做也可以想办法,如把毛主席软禁起来谈判,也可以把毛主席害了,再嫁祸于人。”“反正那时首长掌权,可以由他出来说话。”

吵吵嚷嚷,最后一致认为尽量争取“和平过渡”,同时也做好武装起义的准备。林立果转向于新野说:“我看这个计划,就按在杭州商量的框框,由你来写。我已经把我们在杭州研究的情况,给子爵号(指叶群)说了一下。”把草拟计划的任务交给了于新野。

1971年3月23日,于新野起草好了《“571工程”纪要》。

《“571工程”纪要》共分九个部分:一、可能性;二、必要性;三、基本条件;四、时机;五、力量;六、口号和纲领;七、实施要点;八、政策和策略;九、保密和纪律。

《“571工程”纪要》认为,九届二中全会以后,“政局不稳”,“统治集团腐败昏庸无能,众叛亲离”,“而B-52对我们不放心”。因此,“与其束手被擒,不如破釜沉舟”。“要在政治上后发制人,军事行动上先发制人”,以便“推翻挂着社会主义招牌的封建王朝”,或“夺取全国政权”,或“造成割据局面”。

《“571工程”纪要》还认为:他们“经过几年准备,在组织上、在思想上、在军事上水平有相当提高,具有一定的思想和物质基础”。在行动时,可以“利用上层集会,一网打尽”,或者“利用特种手段,如毒气、细菌武器轰炸、‘五四三’(一种导弹),车祸、暗杀、绑架、城市游击小分队”来达到目的。他们在保密和纪律中强调,“此工程属特级绝密,不经批准,不准向任何人透露。坚决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发扬‘江田岛精神’,不成功,便成仁”。《纪要》中最后说,“对泄密者,失职者,动摇者,背叛者,严厉制裁”。

《“571工程”纪要》还对“571工程”的警卫、训练、物资、情报等各方面都作了计划。在江腾蛟一伙策划落实《纪要》的同时,这些准备工作也在积极进行着。

在“文化大革命”的潮流中,广州民航局也成立了一个有13人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1971年2月,在林立果授意下,广州民航局政委米家农很快将宣传队扩充到80余人。3月2日,林立果打电话给宣传队,“代表无产阶级司令部向大家问好”,“祝排练演出成功”。宣传队指导员立即向队员传达了这个“特大喜讯”,并借机给林立果写了大表忠心的决心书。3月底,指导员向队员们传达说:“副部长看了我们的信,可高兴了,他说:‘啊,我的一支小分队哩!’你们多幸福啊,副部长都承认你们是他的一支小分队哩!”就此,宣传队便改名为“战斗小分队”。小分队不仅制定了联络暗号、密语、誓词、队歌,还规定了严格的纪律,比如:不准向外泄露小分队情况;不准与原单位人员接触;在小分队期间不许探亲,不许家属来队,不准恋爱结婚,不准单独行动;不准随便接电话,电话由专人接;不准议论“首长”活动去向、活动习惯等,完全是一套特务组织的章程。

林立果、江腾蛟为“571工程”所做的准备,当然是围绕着效忠林家王朝,以便在需要的时候,为他们赴汤蹈火,在所不惜。为此,他们对参加“571工程”的每一个成员,都进行了特殊的“感情训练”:“上海小组”的《入组须知》规定,每个成员必须有“无限忠于敬爱的林副主席、忠于叶主任(即叶群);忠于林副部长的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

江腾蛟亲自指挥的教导队在对其成员进行教育时,则强调要“培养对首长、立果的感情”。

“战斗小分队”更是强调培养对林彪一家人的感情。“战斗小分队”经常组织队员反复学习林立果的《讲用报告》,还把林立果的“指示”编成语录出来唱。一首名叫“战斗小分队”的“队歌”歌词中,不仅有“忠于林副统帅”,而且有“林副部长是光辉榜样”,“紧跟林副部长奔向前方”,“副部长和我们心连心,紧跟副部长战斗终身”,“战斗在副部长身旁,无限幸福无限荣光”的词句。他们还经常组织队员向林家表示效忠。

我们可以看看1971年5月21日“战斗小分队”宣誓时的一段誓言:“我们在战斗中认识副部长、在斗争中选准副部长,在斗争中宣传副部长,在斗争中捍卫副部长,在斗争中紧跟副部长。永远紧跟副部长,革命到底志不移!”

再看看1971年5月22日在宣誓时的另一段誓言:“永远忠于毛主席,永远忠于林副主席!永远紧跟副部长,革命到底志不移,望敬爱的党,把保卫副部长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我们,我们决心用鲜血和生命来宣传副部长,捍卫副部长,紧跟副部长,将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进行到底!”

为了灌输这种感情,他们所用的手段到了无以复加的肉麻地步。

江腾蛟最后选择了“新华一村教导队”,准备伺机谋害毛泽东。时机选择在毛泽东南下巡视大江南北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