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小学时期要培养的50个好习惯
6248400000010

第10章 尊重

尊重生命、尊重他人,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

――弗洛姆

要使孩子尊重他人,父母首先就应该尊重孩子,让孩子体会被人尊重的感觉,明白尊重他人的重要性。鲁迅先生在教育孩子方面,认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尊重和理解孩子,“如果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更大碍于孩子的发展。”

一次,鲁迅先生在家中宴客,儿子海婴同席。在吃鱼圆时,客人均说新鲜可口。只有海婴说:“妈妈,鱼圆是酸的!”以为孩子胡说乱闹的妈妈便责备了几句,孩子老大不高兴。鲁迅听后,便把海婴咬过的那只鱼圆尝了尝,果然不怎么新鲜,便颇有感慨地说:“孩子说不新鲜,我们不加察看就抹杀孩子的话是不对的,看来我们也得尊重孩子说的话啊!”由此可以看出,在家庭教育中,作为家长应该善于理解和尊重孩子,这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而这尊重与理解除了鲁迅先生所指的尊重孩子的不同意见、理解孩子的言行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不侵犯他们的心灵小天地。

时下,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往往急于求成,一方面寄望于孩子早日成才,一方面又担心孩子不按他们既定的目标去发展,只好出些下策,如偷看孩子的日记、信件,希望以此来牵制或扭转孩子学业成绩以及一些“不良动态”。面对父母的侵权行为,孩子们是怎样的心态?调查表明,年龄的差异使孩子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的权利保护意识,43.8%的小学生把家长看自己的日记当作是了解自己的机会,39.9%的初中生和51.1%的高中生则对这一行为表示不满,甚至愤怒。侵犯孩子的隐私、偷看孩子的日记或是查看孩子的电话记录,这些行为本身是对孩子的不尊重。父母应该通过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与孩子的当面交流,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及时解除孩子的心结等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独立人格的形成,孩子的“保密性”越来越强,尽管孩子的自主意识增强,但正确的人生观尚未形成,是非观念不强,缺乏自我克制的能力,正值成长的心理危险期,所以在处理诸如学业、情感、人际关系、生活等许多方面,还不可能把握好尺寸。因而家长在细心观察孩子的思想动态,掌握孩子内心隐秘的同时,要根据其性格,爱好等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培养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当孩子有了自己的爱好,理想甚至异性朋友时,更应循循善诱,加以引导。使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把握自己的思维,生理状况和内心隐秘,规范自己的品德和人格,使自己学会如何去辨别朋友,增进友谊,处理矛盾,并不断排除和修正内心隐秘世界中非健康的因素。当然,父母还要允许孩子“保密”,内心的秘密是每个正常人具备的基本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尊重孩子的“隐私”,就是尊重孩子。

父母在尊重孩子的同时,也要教育孩子对别人表示尊重,尤其是对长辈和老师的尊重。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畅快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就像是龙一样啊!”最终孔子成为了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影响了中国文化数千年。孔子的言行告诉我们,尊重他人,不仅要尊重每个人的想法、人格,还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就。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孩子也是如此。在孩子交朋友的过程中,父母要不断地进行指导:对待朋友要真诚坦率,以诚相待,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每个人的性格、情趣各有不同,交往中就要尽量尊重朋友的意愿,主动寻找双方都感兴趣的事物进行交谈。另外,由于每个朋友的心里还都有心理敏感区,那就要在平时说话、玩笑里,尽量避免刺激朋友心理敏感点,不要刺痛朋友心灵的“疮疤”。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交往意愿。在孩子交往过程中,尽管需要父母的指导,但父母也要尊重他们的意愿,让他们有一定的自主权。在选择朋友方面,父母和孩子的意见常常会不一致,只要对方不是品行太差,还是尽量先尊重孩子的意见,然后在他们交往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帮助。父母还应尊重孩子的朋友,欢迎孩子的朋友到家里来做客。父母这样做,既可以表示自己对孩子的尊重,也可以进一步密切与孩子的关系。

无论是教孩子尊重自己还是尊重他人,父母们都不能够用固定的模式去看待孩子、要求孩子。身为父母,要相信每个孩子的行为都有自己合适的理由。要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总是把孩子看成被教育的对象,要给孩子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父母在这样做的同时也给孩子做出了榜样,让孩子懂得什么是尊重。

父母在与孩子交流过程中如何去做呢?

1.学会倾听。在和孩子交流时,父母们应该学会如何去倾听孩子的谈话,这也是是否尊重孩子的一种表现。当孩子在发表他的见解时,父母不能随便打断他的话,即使和孩子的意见不一致,也要等孩子发表完后再表达出自己的意见、看法,教育孩子如何正确地看待问题。同时,还要注意倾听的方式。不要总是站着,居高临下地说话,这会使孩子感到有一种压迫感,所以要尽量弯下腰或蹲下与孩子说话,与他们进行眼神交流,这既是一种亲密接触,也是对孩子尊重的具体表现。

2.给予孩子肯定和鼓励。正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有自己的特长。父母要教会孩子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要善于发现他人的长处,同时也不要一味地指责孩子的不足。

3.学会放下歧视。这个世上,不是每个人一生下来都是完完整整的,有的人一生下来就失去了某种能力。父母应该教会孩子不要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他们,要去尊重他们,不能歧视他们,更不能当众嘲笑他们。谁说残疾人不如正常人,这个世上有很多残疾人靠着自己的毅力去创造了美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