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必读经典
6245400000068

第68章 《可爱的中国》——“爱国主义的千古绝唱”

必读理由

《可爱的中国》是方志敏烈士在狱中的遗著。它不仅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蕴涵着宝贵的精神财富。《可爱的中国》自面世后一版再版,被翻译成多国文字,被称为“爱国主义的千古绝唱”。

方志敏——伟大的爱国者、朴素的革命家

方志敏(1899-1935年),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

1899年8月21日出生于江西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

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与创建江西的中共党团组织,曾任江西省农民协会秘书长、主席,领导农民运动。

1928年1月,参与领导弋横起义,创建赣东北苏区,领导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先后任赣东北省、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十军、红十一军政治委员,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闽浙赣军区司令员等职。曾当选为中共第六届中央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主席团委员,并获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授予的红旗章。

1934年11月,奉命率领抗日先遣队北上,途中遭国民党军重兵围困,在突围时,因叛徒出卖,于1935年1月被捕,囚于南昌国民党驻赣绥靖公署军法处看守所。在狱中,他写下了《可爱的中国》。1935年8月6日在江西南昌下沙窝英勇就义,时年36岁。

深度解读

1935年方志敏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他正气凛然、坚贞不屈。在狱中的100多天里,他用敌人让他写供词的纸笔,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写出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纪实》等30多万字的文稿。7月初,他写了《遗信》和《给党中央的信》、《给我妻缪敏的信》、《给鲁迅先生的信》等,在短短半个月里,他以惊人的毅力将10多万字的文稿复写了三份,以确保传出。

1951年春,中共中央指示将方志敏狱中遗稿全部上交中央。1952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可爱的中国》(包括《清贫》、《可爱的中国》、《遗信》)是一部方志敏的诗文集,也是方志敏烈士在狱中的遗著。

《可爱的中国》和《清贫》两篇是方志敏革命精神和崇高品格的真实写照,是气壮山河、感人至深的无产阶级正气歌,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可爱的中国》:一首民族英雄的爱国史诗

在《可爱的中国》一文中,作者以亲身经历概括了中国从五四运动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以来的悲惨历史,愤怒地控诉了帝国主义肆意欺侮中国人民的种种罪行。他满怀爱国主义激情,象征性地把祖国比喻为“生育我们的母亲”,“她是一个天姿玉质的美人,她的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有令人爱慕之美”。

可是,美丽健壮而可爱的母亲,却正受着“无谓屈辱和残暴的蹂躏”,强盗、恶魔残害她,掠夺她,肢解她的身体,吮吸她的血液,汉奸军阀帮助恶魔杀害自己的母亲。

在这残酷的现实面前,有的人长吁短叹,悲观消极,对母亲丧失了信心,有的人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爪牙。

而方志敏却用那握枪的手,激扬文字,唤醒民众:不要因为祖国的落后、贫穷而诽谤她、污辱她、抛弃她,并高声疾呼,“母亲快要死去了”,“救救母亲呀!”他指出挽救祖国的“惟一出路”就是进行武装斗争,与帝国主义进行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将他们永远赶出中国。

他论证了“中国是有自救的力量的”,并坚信祖国一定有一个可以赞美的前途。

《清贫》:永远的良好教材

《清贫》一文体现出方志敏烈士在金钱与死亡面前所表现出的高贵气节。

方志敏同志说:“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业。”

在《清贫》里,他述说了自己被俘时的经过。两个国民党士兵无意中在柴窝中发现了他,并猜到了他是共产党的省主席,他们从方志敏身上只搜到工作所用的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此外分文没有。方志敏同志在《清贫》一文中还幽默地提到了他的“惟一的财产”就是“几套旧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

继承、弘扬方志敏精神

方志敏的手迹《方志敏自述》

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在狱中写下的《可爱的中国》等遗著不仅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蕴涵着宝贵的精神财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坚定的革命者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伟大形象,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他那颗永不停止的赤诚爱国之心。《可爱的中国》自面世后一版再版,还有维语、藏语、朝语等多种少数民族文字的版本,俄罗斯、匈牙利、保加利亚等东欧一些国家也有相应的翻译版本。它温暖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被称为“爱国主义的千古绝唱”。

方志敏是为了新中国的诞生而献出了鲜血和生命的烈士,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他的光辉业绩和重大贡献,早已载入史册;他作为一位铮铮铁骨的民族英雄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楷模,早已深入人心。他一生光明磊落,高风亮节。“爱国、创造、清贫、奉献”是方志敏的品质写照,他留给我们的这些宝贵精神财富,从《可爱的中国》等狱中名著中得到了更好的体现,并已成为经典的精神食粮和文化瑰宝影响了共和国一代又一代人。

读完《可爱的中国》,我们明白了为什么方志敏等革命先烈可以愉快地接受清贫的生活,为什么方志敏等革命先烈能够视死如归。答案就是除了他能无比忠诚自己的信仰之外,还因为他那拳拳的爱国之心。

《可爱的中国》体现了方志敏的爱国观,他深深地热爱中国这方土地,热爱中国这方土地上生活的中国人,热爱中国这方土地上历史悠久的文化。热爱中国,就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信仰、理想。为了可爱的中国,方志敏苦苦探求救国之路。方志敏做了很多选择,后来他参加了五四运动,参加了革命,特别是后来接受了马列主义。当他确信了马列主义是这个世界上最科学、最先进的东西之后,他毅然地接受了它,而且坚定不移。人生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祖国危亡则人生艰难,祖国昌盛则人生兴旺。我们应该自觉地分担国家兴亡的民族责任。爱国就要为祖国做出贡献。为了可爱的中国,方志敏轰轰烈烈地报国捐躯。

《清贫》所折射出来的共产党人“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高尚品德是每个共产党员必备的美德。《清贫》一文震撼了一代又一代国家领导人。胡锦涛读过《清贫》后批示:“我们纪念和学习方志敏同志,就要像他那样,一身正气,清正廉洁,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革命气节。”18《清贫》之所以有着如此强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是因为,《清贫》反映的不仅仅是革命先烈为了革命事业而甘于过清贫、朴素的生活,更体现了一种高尚的革命气节。这种革命气节,艰苦的战争年代需要它,改革开放的今天同样需要它。“清贫”作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艰苦奋斗一生的精神,是一个“传世宝”,我们不仅在建设四个现代化的新长征途中需要它,就是在实现了现代化以后,仍将需要它。因为共产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需要我们不断地克服各种新的困难,做出更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