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这样说别人才会愿意听这样做别人才会重视你
62405400000004

第4章 在面试中脱颖而出的说话技巧

如果说,日常生活中的说话技巧不过是为生活增加一抹亮色,那么,在求职面试中的语言技巧则是一种实战了,这决定着你的前途命运。在人的一生中,要经历很多的面试。其中,求职找工作的面试为最难。在求职的面试中,面试的考官都会提出很多刁钻古怪的问题来考应试者。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仅能体现出一个应聘者的专业知识,更能体现出其综合素质。这足可见面试中语言技巧的重要,本章将试图为求职应聘者们指点迷津。

通过自我介绍让面试官眼前一亮

在我们求职应聘的过程中,很多面试官首先会让求职者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所以,自我介绍也被人们称为“面试第一问”。看似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却包含了很多意味,求职者务必要慎重对待面试中的自我介绍这一环节。因为这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就决定了你面试的成败,决定了你能否获得眼前的这个工作机会。

如果你能利用好自我介绍,它就是你突出优势和特长,展现综合素质的好机会,从而给面试官留下一个很好的印象,这就走出了你获得这个工作机会的第一步。那么,什么样的自我介绍才能做到让面试官眼前一亮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面试中如何进行自我介绍。

在自我介绍的过程中,要掌握几点基本原则:

开门见山,简明扼要,不要超过3分钟。最好准备1、2、3分钟分别的介绍内容,以应对不同的要求。即使在没有时间限制的情况下,最好也控制在2分钟以内。

实事求是,适当夸张。我们可以稍微、适当地包装一下自己,但是切记,不要吹过了头,因为诚实很重要。

突出长处,但也不隐瞒短处。面试官了解了你长处的同时,当然也想知道你的短处,因为优点和缺点的平衡也是很大的一个考核标准。所以,不要隐瞒你的短处,因为每个人都会有短处的,不要害怕,要说出你的理由。

所突出的长处要与申请的职位有关。就像是在战场上,如果你是狙击手,让你跟一个原始人拼长矛,这肯定是不合适的。所以,你要把自己的特长和你所申请的职位联系起来,让这样的特长为你的职位带来有利条件。

善于用具体事例来证明自己,说明问题。事实胜于雄辩,当你举一个例子的时候,往往比你说一堆道理更能证明自己。

注意介绍事项的铺排次序。内容的次序也是极为重要的,是否能抓住听众的注意力,全在于事件的编排方式。所以排在头位的,应是你最想让面试官记得的事情。而这些事情,一般都是你的最得意之作。与此同时,可呈上一些有关的作品以增加印象分。

自我介绍的结束。在你做完自我介绍后,考官既可能就其中某一点向你提出问题,也可能过渡一下,继续下面已经安排好的问题。这种情况下考官一般会说:“我们十分欣赏你的能力……”或“你的自我介绍很精采……”等,那么,一声“谢谢”将是你最得体的应答。

在面试的自我介绍中,除了这些原则外,还有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可能会使你的整个面试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必须处理好这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我们来看一下下面的三个案例。

研究生毕业的小刘很健谈,口才甚佳,对自我介绍,他自认为不在话下,所以他从来不准备,看什么人说什么话。他的求职目标是地产策划,有一次,应聘本地一家大型房地产公司,在自我介绍时,他大谈起了房地产行业的走向,由于跑题太远,面试官不得不把话题收回来,自我介绍也只能“半途而止”。

小芳去应聘南方某媒体,面试在一个大的办公室内进行,五人一小组,围绕话题自由讨论。面试官要求每位应聘者先作自我介绍,小芳是第二位,与前面应聘者一句一顿的介绍不同,她早做了准备,将大学四年里所干的事,写了一段话,还作了一些修饰,注重韵脚,听起来有些押韵。小芳的介绍极流利,但美中不足的是给人背诵的感觉。

小王去应聘某电视节目制作机构的文案写作,面试时,对方首先让他谈谈相关的实践经历。小王所学的专业虽说是新闻传播类,但偏向于纸质媒体,对电视节目制作这一块实践不多。怎么办?小王只好将自己平时参加的一些校园活动说了一大通,听起来挺丰富,但几乎与电视沾不上边。

这三个案例说明了面试中的三个需要注意的事项。第一个案例中的小刘,是因为在时间上没有安排好,这犯了面试中的大忌,如果你的自我介绍时间过长,不但不能引起考官的注意,而且还会让面试的考官反感。第二个案例中的小芳的自我介绍过于做作,自我介绍可以事前准备,也可以事前找些朋友做练习,但自我介绍应避免书面语言的严整与拘束,而应使用灵活的口头语进行组织。切忌以背诵朗读的口吻介绍自己,如果那样的话,对面试官来说,将是无法忍受的。第三个案例中的小王是不懂得“投其所好”。自我介绍时要投其所好摆成绩,这些成绩必须与现在应聘公司的业务性质有关。在面试中,你不仅要告诉考官你是多么优秀的人,更要告诉考官,你如何地适合这个工作岗位。那些与面试无关的内容,即使是你引以为荣的优点和长处,你也要忍痛舍弃。

自我介绍是面试的第一关,这一步走得如何是非常重要的。自我介绍表达得好,给考官留下良好的印象,对于后面的事项很有帮助。而且,根据很多人力资源经理的经验,一次面试的结果,往往在开始的两分钟之内就已经确定了,可见自我介绍的重要。

如何回答关于薪水和跳槽问题

在面试的过程中,很多面试官都会问一些非常刁钻的问题。其中,关于薪水和跳槽的问题,既是非常实际,同时对于面试者来说,也是非常难以回答的。比如,对于工资问题,每个求职者都想得到一个合理的工资待遇,而又担心如果自己把工资要求提得过高,会让自己失去工作机会,如果报得过少,自己又不甘心,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往往处于这种尴尬和矛盾之中。而对于那些本身是跳槽的人来说,跳槽的问题就是更加难以回答的了。因为任何公司都担心员工的跳槽,对于跳槽的求职者来说,你如何解释你上一次的离职,这是很难的问题。

小张是北京某名校的毕业生,品学兼优,就是有点心高气盛,对于工作的要求比较高。小张找工作的过程比较顺利,投了几分简历,很快就有了答复。其中,有一家比较大型的报业集团是小张比较看重的。在前面的笔试环节中,小张非常顺利。面试的时候也比较顺利,这家公司的老总对小张也颇为看好。但是,到了最后的阶段,面试考官提到了工资的要求,小张没有思考就脱口而出每月5000元。

领导有些骇然,对于刚刚毕业的学生来讲,没有工作经验,公司需要在各方面进行培养,这样的薪资要求公司是比较难以接受的。领导又给了小张一次机会,可是小张把话说得很坚决,因为,他觉得自己名校出身的身份和才气需要这样的工资。面试考官叫他回去等消息,但是,后来再也没有了消息。

李信万万没有想到,他的低薪影响他获得一份新的工作。李信几年内连续换了几份工作,都没有太合自己心意的,以至于他对自己有点不自信。某公司招聘主管在面试李信后,认为他的条件和工作技巧满足新的岗位需求。最后,招聘经理询问了李信的薪资要求,李信犹豫了一下,比较保守地说了一个同行业内比较低的工资,他以为这样比较稳妥一点。而招聘经理却认为这个要求太低,不符合他所承担的工作职责,最终将他从候选名单中删除了。

一位人力资源主管曾经说道:“虽然我可能会询问求职者以往的薪酬,但是招聘时我从未以此为标准给他们定薪水,原因何在?一是他们有可能没说实话,再者是我为什么要步人家的后尘呢?薪水标准太低会降低自己的含金量;太高又会让招聘单位感觉用不起你。”上面两个案例的失败就是这样,一个是因为对工资的要求过高,一个是因为对工资的要求过低,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薪金要求这样的问题是面试中不可缺少的,那么面对考官这样的刁钻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在回答薪水问题的时候,最好要逐条概述自己现在的薪水待遇,例如管理层职位的薪水包括基本工资、奖金、短期现金奖励、长期拖延奖励、期货股票的年度价值、子女的学费补助以及其他间接工资补贴。把每一项都有理有据地说出来,既能让面试官知道这不是在漫天要价,也体现了你做事认真的态度。

有的面试官主动谈及薪水问题的目的十分明确,他们试图立即测定你的职业水准或者委婉地试探你是否会因为薪水低而郁郁寡欢。有的面试官提问薪水问题只是为了货比三家——也许他们连该职务的市场价值都不了解,只是挑选工资要求低的候选人;还有的面试官为了寻求到千里马而不惜重金。

在面试时候提到的薪水的数目往往并不是你在以后工作中的实际薪水数目,这不过是面试考题之一,需要你细心去体味,认真去回答,只有说法有理有据的人才会取得成功。

除了薪水要求的问题外,关于跳槽的问题也是职场上非常难以回答的。特别是对于频繁跳槽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难以解释的问题。公司的发展在于一种人员的稳定与培养,工作人员频繁的变动,对于公司的发展肯定是不利的。所以,跳槽也是面试考官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李的故事。

参加工作几年的小李工作换了好几个,小李并不是那种见异思迁的人。只是,现在的人才市场竞争压力非常的大,要找一份合适的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小李找的几份工作都不是特别满意,对于得到现在这家电子公司的面试机会他很是高兴。因为这意味着他不但能获得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而且还能将自己的专业和爱好与工作结合起来,真是学有所用。

在面试过程中,对于小李的技术水准,面试官给予了肯定。但是,面试官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小李的简历上写着,在短短的两年内,小李连续换了三份工作。于是考官问:“你对于现在的年轻人频繁跳槽的事情是怎么看的?你在两年内连续换了三家公司,我想问,你打算在我们这里做多久呢?你叫我们如何相信你呢?”这个问题像炸雷一样劈向了小李。小李感觉到在跳槽这件事上有些理亏,所以,回答起来吞吞吐吐,也没有说出什么实质的理由。最后,工作机会就这么和他擦肩而过了。

在当今时代,人的一辈子很少有人只做一份工作,而且只在一家单位。所以,跳槽的事情,几乎每个人都会经历到,而且,现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之间都是双向选择,在激烈的竞争下,人们难免要变动工作,所以在面对考官这样的问题的时候,不要觉得自己理亏,而是先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那么,究竟该怎样回答考官的这个问题呢?我们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职位生命周期已到:企业中的一部份职位是为配合企业完成阶段性任务而特设的,并非常设职能,因此,当这一阶段的任务完成又找不到适合岗位时,我就得离开。

人岗吻合率较低:第一种情况是公司所需求的技能与我拥有的技能是一个交集,并且交集面较小,那么这个时候劳资双方都可能不划算;第二种情况是我的技能是公司所需技能的子集或公司所需技能是我个人技能的子集,这时劳资双方其中有一方会不划算。这种无法较充分实现劳资双赢的合作是不会长久的,也只会是阶段性的。

企业发展较慢:当我在企业待了较长时间,而因企业发展较慢,使我无法吸收新的养分或获得发展机会的时候,我会选择离职。

理念问题:当我的理念与企业理念差距较大,又无法有效融合的时候,我会选择离职。值得注意的是,以这种方式回答太危险,除非在之前你已让主考官感觉到你在一家经营管理理念不健康的企业中工作,而你的理念又是正确的,否则最好不用。

用人机制问题:一朝皇帝一朝臣的用人机制除反映了一种裙带关系外,更揭示了用人要讲究匹配互补。我的主子换了,把我也换了,并不代表我有什么问题,只是说明我与新主子不是最佳搭档,我不能与其有效地形成有利于企业的匹配互补组合。

对于跳槽问题的回答当然没有标准答案,但是一定要注意,你的回答要真诚、中肯,切不可恶语中伤你之前所在的单位。因为,同为用人单位,面试官也有同样的感受。

不要用贬低别人的方式抬高自己

中国有句古话:“哪个人前不说人,哪个人后不被人说!”其实,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背后谈论一个人是绝大多数人的主要话题,不论谈什么就扯到自己对某事或某人的看法上来了,不论是好是坏,都算是自己的个人观点罢了。“聪明者”大多数是褒多于贬,而有些是非之人就很喜欢用贬低别人的方式来抬高自己。

和这样的人聊天的时候你会发现:“批评别人、贬低别人要比赞赏别人容易得多”。有些人,就喜欢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他们往往是出于妒忌心理或其他原因。这种人处处要显得比别人优越,你说什么他都要插嘴,每一件事他都要证明他知道得比你多。实际上,贬低别人并没有抬高自己,自己也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得到的可能只是别人的辱骂。正如心理学家提醒我们:“看别人的优点比起看别人的缺点,好处要多得多,而且把注意力集中在别人的优点上,也更能使自己强调并突出自己的优点。”

在竞争的场合,采取贬低对手的方法来提升自己也不是一种好的办法。当然,在求职面试的过程中也存在这种情况。求职面试的形式有很多种,其中大部分是多人共同面试。在集体面试中,面试官很在乎求职者的表现和团队协作精神。如果,在这一过程中,你为了抬高自己而来贬低别人,这是让人难以原谅的错误。我们来看下面这样一个面试的案例。

国内某知名剧组在招聘演员,某艺术系的高材生小美得到了这个消息就报名参加了。小美天生丽质,身材高挑,皮肤白皙,面容可爱。在学校的几次比赛中拿过几个大奖,还在省里的比赛中获得不错的成绩。但是,小美就是有点自负,觉得自己肯定是未来的大明星。面试的当天,很多的报名者都来到了现场。小美一路过关斩将,杀进了最后一轮。最后一轮的时候,总导演和几个领导亲自把关。

一共六个人,取前三名。在小美前面的也是一个女生,她长得不是很漂亮,但是,她高亢的歌喉赢得了领导们的点头肯定。一旁的小美心里很是不服气,心想,“这有什么啊。”轮到了小美,她选择的是既歌又舞的形式。一曲《高原放歌》,她近乎完美的表演赢得了面试官的掌声。表演结束后,考官向她发问了。“我们都觉得你的表演很不错,能不能评价一下你对你前面的一位同学的表演?”小美刚才还不服气呢,现在更是找到机会了,撇着嘴角说:“我练习歌舞已经12年了,像刚才那种水平,我中学时候就可以了。”刚才表演的同学听了脸羞得通红,考官似乎也被她的回答震惊了。

面试结束了,小美出乎意料地没有被录取,而在她前面的女孩却成了这部剧的女一号。这到底是为什么,小美怎么也想不明白。

相信聪明的你早已经明白这是为什么了,这只是因为,小美不懂得尊重对手,用很轻蔑的语气来贬低对手,犯了面试中的大忌。现代的企业非常注重团队精神,因为,现在的工作更多的是要学会分工协作,不是一个英雄人物就能左右一切。在企业中,只有全体成员有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才能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所以,在面试的时候,面试官很注重求职者的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

同时,靠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也是一种非常不道德的行为,这足可以证明这个人在人品上是存在问题的。所以,在面试的时候千万牢记,不要靠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

善用专业术语,突显自身功底

公司企业招聘人才,一般都是按照不同的职位来招聘不同的人。所以,在面试的时候,都会根据你的岗位要求来对求职者进行考察。这些方面的考察就是在基本素质以外的专业考察。这些专业考察是你是否能够在同样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的重要条件,因为只有你具备了专业的知识,才能符合工作岗位的要求。

一般的面试时间都是有限的,那么在这么有限的时间里,如何把你的专业才能展现给面试的考官呢?在你的面试中,适当地使用专业术语就是必要的了。专业和非专业的人的区别可以通过专业术语的使用做区分,而且这个区分是十分简单明了的。

根据有关资料的显示,近年来不少涉外公司或外资企业对专业能力的考查越来越加深。比如,广州市内一家专门从事全球多国语言教育产品的软件公司在其德语编辑的招聘要求中就提出,招聘者必须通过德语专八并考过大学英语六级;关于这份工作的初次面试题目,是在一本错版的德文字典中,在某指定页码内找出字词错处并给予更正。另外,深圳一家涉外公司招聘基层外贸业务员时,摒弃旧时的全英自我介绍,改为全英回答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或是某宗生意的摩擦化解办法。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专业水平在面试时的重要性,不光是在这种现代化的跨国企业中是这样,就连在社区的招聘中,都体现着专业知识的渗透。如何让自己的专业深度得到发挥,是每个面试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在美国有一个非常知名的大律师叫汤姆森。汤姆森本来不是学习法律的,但是他特别聪明勤奋,喜欢思考和分析问题。对发生在周围的、生活中的事件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他最初选择律师作为自己职业的时候,发生了这样的故事。

汤姆森给当时纽约最知名的律所投了简历,没过几天,他就得到了面试的通知。这时候的汤姆森十分的高兴。他心想:“凭我的聪明和才干,这次工作的机会,肯定不会错过。”

面试的时候,采用的是集体面试。汤姆森和其他五个人组成了一个面试的小组。给他们面试的律师把一个案件交给他们看,然后让他们对案件进行讨论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汤姆森表现得非常积极,分析得头头是道,让他的竞争对手都望尘莫及。汤姆森自己也认为肯定没问题。

问题最终还是出现了,不是因为他的能力不够,只是他的分析缺少专业的东西,在术语的表达上就不过关。面试的考官很遗憾地对汤姆森说:“你确实是一个天才,不过,法律是一种规则,讲究的就是这种规范和专业。我承认你的分析和判断不错,但是,你这样的表述不会得到法官的认可,希望你能更专业,我们还有共事的机会。”

这次教训让汤姆森终身难忘,他用了三年的时间学习专业知识,终于来到了纽约最有名的律所,他也成了美国知名的大律师。

汤姆森第一次败在自己不够专业上了,等到他练就了专业本领,自然就是非常成功的了。在面试的过程中,合适的专业术语的表达是一种专业能力的体现,但是专业术语也不能乱说,因为专业术语与平常普通说话不一样,如果你无论什么场合都讲专业术语可能会造成很多的笑话。在面试过程中,如果你不恰当地使用专业术语,还有可能给考官留下有意卖弄或故弄玄虚的印象,这些都是不好的。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体可以让我们知道和了解专业术语在面试过程中的重要性,也明白了专业术语不能过分地使用,使用时应该恰当。所以,在面试中我们要注意适时和恰当地使用专业术语。

正确对待集体面试的谈话技巧

求职面试一般分为两种,即集体面试和个人面试。目前,国际上不少大公司都喜欢在招聘人员时采用集体面试的形式,从上百位求职者中选出较为优秀的数位人才进入第二或第三轮个人面试。

集体面试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面试官中多人组成,求职者一人;二是指求职者多人,而面试官可多可少。我一般说的集体面试是指第二种情况。那么到底集体面试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我们来看一下下面的这个故事。

小刘今年25岁,是个应届硕士毕业生。经过不断的努力,他得到了一家外企的面试机会。面试那天,小刘一大早就起来了,换上应聘的行头就上路了。提前一个小时到达面试地点后,他碰见了同校的一个本科学妹。

他们是第二批面试的一共有10个人参加面试,除了自己和学妹之外,还有一些名校的毕业生。小刘本来想自己是个硕士生,好歹在学历上还有竞争力,但没想到他们当中居然还有一个MBA!大家简单介绍了自己的基本情况之后,就开始了集体面试。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个个口若悬河,就连身边的小学妹也一改以往羞涩的模样,整个过程中只有那个MBA话不太多,但却每句切中要领,几乎成了整个组的中心人物。小刘几乎就在一言不发和简单的“嗯”“啊”中,潦草地结束了第一次集体面试。

走出公司的时候,学妹跟小刘讲那个MBA成功地扮演了集体面试中的“隐形领导”,肯定会被录取。这番话让小刘茅塞顿开:“原来集体面试是要这样的!”

下午,小刘又参加了一家房地产公司的面试,一组8个人。拿到题目时,一看到“作为一个项目管理人员,什么素质最重要?”的问题小刘就有点慌,因为自己在这方面完全没有任何知识储备。在讨论中,组员们各持己见,谁都想当整个团队中的领导者。眼看着讨论就要以失败告终,在剩下最后5分钟时,小刘抓住冷场的瞬间,主动提议大家按照过程重要还是开头重要的标准来划分,才取得一致性结论,为自己挽回了一局。

在上面的这个案例中,小刘参加的两次都是集体面试。而且,这个案例里也比较清楚地展示了集体面试的形式和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在集体面试中取胜呢?

在集体面试中,要想取胜,就需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若要达到此目的,就需在言谈和行为举止上下功夫。首先,集体面试要遵守集体行动的规则,除了表现自我之外,要绝对避免和他人发生争执。不但对面试官要以诚相待,对其他求职者也要“以礼始,以礼终。”几名原不相识的求职者临时组成一个集体,一旦面试开始,面试官就在暗中考察、比较每一位求职者,假若发生不礼貌的言行,自然对己不利。

集体面试常以集体讨论的形式出现。一般有五六名求职者参加,时间大约在20—25分钟之间。开始时,面试官选定时间内自由发言。在自由发言过程中,面试考官就象局外人一样,不再吭声,但每位求职者的仪表、见解、举止都逃不出他们的眼睛。在自由发言后,会有意见交锋的讨论。

在讨论中,求职者的表演往往是五花八门、多姿多彩。最出色的、面试官最喜欢的,是那种在有限时间内,有效发表自己见解的人;那种在局面混乱、大家抓不住重点之时,能挺身而出,三言两语切中要害的人,特别是那种能将问题整理得清清楚楚,融合先前合理意见而领导他人意见的人。

在集体讨论中,让人头痛的莫过于自己本来想讲的话却被前面发言的人讲完了。怎么办呢?“我的意见跟刚才那位一样”。这种回答是很糟糕的。最佳方式应先有一个开头:“我要说的,和刚才那位很相似……”然后再将你要讲的讲一遍,并引证你自己身边的实例来论证你的观点,同时稍微改变一下谈话的技巧,这就比较妥当了。因此,我们在发言时,首先应在某种程度上赞同先前发言人的观点,再说明自己的意见,并加以自己的实例,这样会给面试者一个具有包容力、协调力的印象,并由此觉得你是一个优秀的人才。

在我们漫长的人生旅途上,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集体面试,面对不同的考官,只要我们明白其中的道理来选择应对方法,就会变得更加从容和洒脱。

面试中谨防这样的错误

在求职面试中,没有人能保证不犯错误,但是聪明的求职者会不断修正错误走向正确。然而,如果我们知道面试中常见的错误是什么,知道如何避免犯错误,我们就会少走许多弯路。有时,面试中的错误常常是致命的,让你如何弥补都来不及。

不善于打破沉默

很多面试者不怕被提问,但却不善于主动和面试官交谈,对方不说话,他也不说话。有这样一种情况,面试开始时,有的面试官并不说话,只拿眼睛注视着对方,这其实是一种无声的提问,他在等着应试者主动打破沉默。可是有些应试者却以沉默对沉默,你不开口,我也不开口,结果面试出现冷场。有的应试者虽然勉强打破沉默,可是词不达意、语调生硬,反使场面更显尴尬。这样的错误是致命的,一个不善于打破沉默的人,会被认为是缺少交际能力、缺少自信的人,会被认为是一个很难相处的人。

面试过程中的交流应该是互动的,无论是面试前还是面试中,应试者应善于寻找合适的话题打破沉默,这是一种自信的表现,也是一种能力。

缺少提问技巧

对于求职者来说,向面试官提问本就是一种推销自己的方式,一个好的提问,会让面试官刮目相看。可是有些应试者缺少发问的技巧,要么问一些与工作无关的愚蠢问题,要么在不该提问时突然打断面试官的话发问,要么面试前没有足够的准备,轮到有提问机会时,张口结舌提不出问题。

也有一些人不分场合,不看时机,提出一些对方忌讳或不好回答的问题。如,有的求职者问面试官:“听说贵公司经济效益下降,具体原因是什么?”这是一个可以在场外探讨的问题,将它搬到面试时来讲,显然不合时宜。还有一些人,在对方尚未明确表示是否录用时,便提出薪酬问题,甚至锱铢必较,这就会令面试官感到反感。

开始就打探薪酬福利

有的应聘者还没跟面试官聊几句,就马上很急切地谈待遇薪酬,好像不是人考他而是他考别人。那种一开口就问“工资报酬多少,福利待遇如何”的求职者最令面试官反感。求职者关心收入和待遇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八字未见一撇,一开口就讨价还价,是不成熟的表现,求职毕竟不是谈生意做买卖,“金钱第一”怎么说也容易让人产生反感。

工作还没干就先提条件,是非常浮躁的表现。谈论报酬待遇,无可厚非,只是要看时机,一般在双方已有初步意向时再委婉地提出较好。

卑躬屈膝,唯唯诺诺

有些人为了拿到面试官手里的通行证,对面试官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一见面就说尽好话,递上香烟,显得十分“老油条”,甚至对面试官提出的无理要求也都照单全收,不敢说一个不字。不要以为这样就会让面试官对你另眼相看,公司是招人才,而不是招奴才。奴才总是不讨人喜欢的,而且还让人增加了警惕性:这人会不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虚伪之至?

自命不凡,目中无人

有这样一些大学生,特别是一些来自重点大学或名牌高校的大学生,端着一副“天之骄子”的架子,却眼高手低,有时连面试官都不放在眼里,说话的口气大得能撑破天。这样的人只会让面试官反感——您厉害,我们这个小庙实在养不起,您还是另谋高就吧。

不懂装懂,错了就慌

在面试过程中碰到不懂的问题,硬着头皮胡乱说一通,掩饰自己的无知,这是下策,因为资深的主考官很可能继续追问下去,应试者乱说只会出洋相,主考官即使不追问,也可能心中有数。还有些应试者企图回避问题,东拉西扯讲别的事情企图混过去,这也是非常不明智的。

最明智的应对措施是坦白承认:“我不懂”、“对于这个问题,我还认识不够,看来今后得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学习。”没有人全知全能,什么都精通,你态度诚恳,反而会博得主考官的好感。有时候在面试过程中,主考官提出的问题,应试者不明白他想问什么。如果是没有听清楚,可以请求对方重复一次。

有时,明知主考官问得不妥当,也不应该当面指出“您的问题很模糊,我不知道您想问什么”,最好是婉转一点表示自己不大明白问题要求哪一方面的答案,可以尝试给出最可能接近的答案,说“不知道您想知道的是不是这个”之类。最重要的是态度诚恳,不可胡乱猜测、信口开河。

人在紧张的场合最容易冲口而讲出错话,经验不足的应聘者碰到这种情况,往往懊悔万分,心慌意乱,越发紧张,接下去的表现更为糟糕。有些年轻人发觉自己说错话后会停下来默不作声,或伸舌头,这些都是不成熟、不庄重的表现。

明智的应对办法是保持镇静,假如说错了的话无碍大局,也没有得罪人,可以若无其事,专心继续应对,切不可耿耿于怀,因为一个单位不会因为一次小错误而放过合适的人才,而且主考官也会谅解你因心情紧张而出的错。假如说错的话比较重要,或会得罪别人,应该在合适的时间更正并道歉,比如说:“对不起,刚才我紧张了一点,好像讲错了话,我的意思是……而不是……请原谅。”

出错之后弥补自己的过失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技巧,主考官通常会欣赏应聘者的坦白态度和打圆场的高明手法,说不定还会因此博得好感。

缺乏主见和自信

很多求职者根本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计划,不过是为了生存想尽快找到工作。这种人的口头禅是:“你们招什么人,我就干什么活,我什么都会干。”曾经有面试官问一求职者:“未来5年,您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怎样的计划?”求职者听了,发了半天愣,然后嗫嚅着说:“哦,还没有考虑,其实现在也不是很清楚……”面试官马上在他的名字后面打了一个叉。一个“踩着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的人,是一个没有目标的人,这样的人很难有责任感和进取心,被面试官淘汰是情理之中的事。

还有的求职者总是先衡量用人单位的招聘人数和条件,对自己的能力却不能信任。张口就问:“你们准备招几个人?”这种问法显得求职者信心不足。对用人单位来讲,招一个是招,招十个也是招,问题不在于招几个,而是你有没有这独一无二的实力和竞争力。

“你们要不要女的?”这样询问的女性,首先给自己打了“折扣”,也是一种缺乏自信心的表现。面对已露怯意的女性,用人单位正好顺水推舟,予以回绝。你若是来一番非同凡响的陈词或巧妙的介绍,反倒会让对方认真考虑,不惜给予破格录取。

还有的人喜欢开口就问“外地人要不要?”一见招聘人员劈头就说这么一句,弄得人家无话可说,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不是不要外地人,也不是所有的外地人都要,这要看你的实际情况能否与对方的需求接上口,让人家觉得很有必要接纳。

小韩去应聘一家公司的行政助理。在整个面试过程中,小韩的声音细如蚊蝇,满面通红,特别是在自我介绍时,三言两语带过,平淡无奇,丝毫没有特点。最后结束面试时,小韩居然还大起胆子问了一句:“我现在还没有住处,不知道你们要不要外地人?”

结果很明显,小韩没有求职成功。公司里有一位同事告诉她:“我们领导说,你的声音那么小,显得很不自信,缺乏活力,也缺乏必要的应酬能力,怎么能胜任得了行政助理?尤其最后你还多嘴问了一句外地人要不要,这下让我们领导彻底认为你太没自信了!”

慷慨陈词,却言之无物

有的应聘者大谈个人成就、特长、技能,激情澎湃、慷慨陈词,虽然悦耳,可是压去了语言的水分后会发现言之无物。其实,推销自己不在于词藻如何华丽,不在于激情澎湃,而在于有证明自己能力的事实。

小苗的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但在一次求职面试中,他却失败了。原来,他在陈述自己经历的时候这样说:“我读大学时是班级的团支部书记,组织能力强,交际能力强,有好奇心,协调能力也很强,朋友多,有韧劲,大家对我的评价都很高!”

这样的陈述像是在极力推销自己,有些激动,语无伦次,更重要的是,只有评价没有具体证明,显得空洞无物,没有说服力。

了解了以上的错误并对照自身,就能在面试昔有所注意。这样,才能让自己的面试更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