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小生意赚大钱
6238700000006

第6章 小瓜子的锦绣“钱”程

在甘肃省民勤县的田地里,有一种奇特的西瓜,将瓜打开,里面的籽非常饱满、平整,这就是我们常吃的黑瓜子。然而,就是这些不起眼的黑瓜子,却让一个名叫林垦的台湾人发了大财。短短几年,他从一个小商贩变成了亿万富翁。

这个传奇故事要从1984年说起。在那时的台湾,很多人爱吃黑瓜子,但是由于台湾种植的土地越来越少,黑瓜子几乎无地可种。物以稀为贵,黑瓜子在当时的台湾居然成为馈赠亲友的高级礼品。当时有一组调查数据,台湾2000万人口,每人每年平均消费黑瓜子1000克。这组偶然听到的数字,让正在做炒货生意的林垦看到了巨大的商机。他相信,只要能够找到好的货源,一定有钱可赚。经过多方打听,林垦了解到祖国内地的甘肃盛产黑瓜子,不仅品质优良,而且价格便宜。

发现一座金山

把台湾的黑瓜子跟内地的一比较,一市斤竟然相差60元新台币。林垦就像发现了一座金山。他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到甘肃去采购瓜子。做小本生意的他,没有多少积蓄,为了解决资金问题,林垦开始四处寻找股东。然而,由于当时两岸的贸易刚刚开放,许多人都在观望,不肯出资。万般无奈之下,林垦想用房子和车子作抵押向银行贷款,这在家里引起了轩然大波。

面对家人的反对,林垦吃了秤砣铁了心,非要搏一把不可。最后,和他感情最好的二姐,听了他合情合理的市场分析,咬咬牙把自己家多年积攒的15万元全都交给了他。就这样,1988年8月,林垦踏上了他的冒险之旅,心里乐开了花。

到甘肃兰州之后,林垦听说市郊的民勤县出产的黑瓜子是当地最好的。于是,他就马不停蹄直奔民勤,一路上,心里还是有些忐忑。刚到民勤,林垦就看到一位妇女正在晾晒瓜子。这个专程来采购瓜子的台湾商人顿时目瞪口呆:黑白分明,标准的凤眼瓜籽,磕开以后,瓜仁是白的,饱满均匀。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沙漠边缘,日照时间长,温差大,这样独特的自然条件下生长出来的黑瓜子,片大、皮薄、板平、肉厚、乌黑发亮,这样优质的大瓜子让林垦的心里乐开了花,什么旅途疲劳,什么水土不服,什么离愁别绪,统统被他抛到了脑后。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又是收购,又是晾干、筛选、验磅,甚至连钉麻袋都亲自上阵。

1988年12月10目,对于林垦来讲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他从民勤县采购的300吨黑瓜子运到了台湾,正逢台湾农副产品订货会开幕,林垦跟他的兰州黑瓜子刚一亮相,饱满的外形,甘香的口感立该就引起了轰动,第一个货柜一下子就被抢空了。

林垦一下成了台湾工商界的名人。他的瓜子被人们称为“真正林家的货”。后来,林垦索性就把他卖的瓜子定名为“正林瓜子”。

林垦不仅还清了二姐的15万元,收回了抵押的房子跟车子,而且还吸引了不少股东。

几年后,尝到了甜头的林垦再次来到甘肃,他左右开弓,一边租下了3000亩土地种植黑瓜子、美葵瓜子;一边又从台湾运来专门的机器就地加工正林瓜子。林垦要生产属于自己的产品,就地销售,逐步占领内地市场。1996年,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正林瓜子”在兰州正式生产了。看着自己的机器不停地运转,林垦似乎看到了财源滚滚而来。然而,就在林垦憧憬未来的时候,一个意料之外的问题出现了。

只做过生瓜子贸易,压根没有用机器炒过瓜子的林垦,本以为炒瓜子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只要按照台湾机器的说明书操作就行了,然而他并不知道,台湾和兰州海拔不一样,完全按照台湾的方法烘炒,根本行不通。第一天的瓜子全炒糊了,他凭着感觉调整了炒炉的温度和烘炒的时间。可是,瓜子仍旧糊锅。看着一锅一锅的瓜子被倒掉,一锅就是两三千元,林垦十分心疼。

瓜子和女士裤袜

开弓没有回头箭。调炉温、改设备,功夫不负苦心人,不知道炒糊了多少锅瓜子,也不知道倒掉了多少锅瓜子,正林瓜子终于出锅了。

优良的品质、精美的包装、再加上地道的台湾口味,看着一袋袋瓜子源源不断地出厂,林垦的心里甭提有多美了。然而,就在他再次做起发财美梦的时候,更大的问题出现了。上市的瓜子少人问津,打不开销路。可是工厂的烘烤炉一旦运转,就很难停下来,面对不停翻炒的瓜子,林垦心急如焚。

渐渐冷静下来之后,林垦找到了瓜子滞销的原因,“正林”这个牌子在当地没有一点知名度,再加上价格昂贵,一袋就比当地同重量的瓜子贵几元钱,因此,许多商场不愿意进货。此时,林垦竟然想出了一个让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的办法,在每箱“正林”瓜子里加赠一双台湾女士裤袜。

最初,林垦只是认为店员都是女的,会喜欢他的裤袜。因为那个时候,内地买不到好的裤袜,店员会因为裤袜而要求她的店长进林垦的货。林垦凭着这个小小的策略让正林瓜子闯进了商场,紧接着又乘胜追击在商场里大搞免费品尝活动,请人试吃。“正林”瓜子的独特口味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销路终于打开了。

渐渐地,“正林瓜子”的系列产品已经发展到20多个品种,产品销往欧洲、美洲等许多国家,每年的销售额超过4亿元人民币。林垦也从一个台湾的小商贩,成为如今资产过亿的企业董事长。

致富经

做生意需要胆量,但不能单凭胆量和直觉去经营。碰壁的时候不要气馁,更不能放弃,找到“蹩脚”所在,并在恰当的时机“耍”一些小手段,为买卖的成功增加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