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小生意赚大钱
6238700000041

第41章 面粉里淘金的公司老总

从在北京蒸馒头开始创业,王衍生用农民的智慧做出了“旗舰”这个品牌。

赊200多吨面,开起馒头店

1969年,王衍生出生在山东定陶农村。23岁那年他到北京打工,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粮店蒸馒头、轧切面,一个月能挣90块钱。靠着山东人蒸馒头的绝技,他很快赢得了人们的信任,成为远近闻名的“馒头王”,工资也涨到了150元。就在此时,有的职工怕王衍生影响自己的饭碗,他处处遭遇挤兑,终于离开了粮店。

后来,王衍生向老乡赊了200多吨面,租了一家电影洗印厂的两间平房,开起了馒头店。他不分昼夜地干活,每天居然能有上千元的收入。一个月下来,不仅还了借款,还略有积蓄。王衍生终于淘到了来北京后的第一桶金。

“买粮就找王衍生”

时来运转,1995年,北京市的粮食供应进入转轨变型期——国家放开统购统销的粮食政策,意味着大家都可以进入粮食市场从事交易。从事粮食生意的王衍生,凭借着一贯的勤劳努力、心眼实在,获得了良好的信誉,“买粮就找王衍生”成为当时行业里的口头禅。此时,北京市的古船等大面粉厂听说了王衍生在粮食行业里的名头,纷纷登门请他做面粉总代理。一头有厂家资源,一头有销售资源,王衍生潜心粮食代理,顺风顺水,一干就是6年。6年间,他构建起一个完整的销售网络,有了自己的车队,成立了用自己名字命名的商贸公司,面粉生意做得异常红火。

从逆境中的欲哭无泪到年营业收入近亿元,王衍生的心力、能力、实力得到了磨砺和提升,也催生了他更大的事业雄心。

卖自己的面粉

尽管日进斗金,危机意识仍然提醒着王衍生——做代理是“为别人养孩子”,对厂家的依赖度很高,一旦厂家取消代理权,自己便无生存之本。他要利用自己掌握的网络,销售自己的产品。2001年,王衍生注册了以面粉加工销售为主业的北京粮海食品有限公司,并选择“旗舰”作为产品商标,意为在“粮食的海洋里”乘风波浪,引领行业的发展方向。

如何把“旗舰”打造成行业内最响亮、口碑最好的品牌。王衍生想,当人们解决温饱问题以后,更多的需要就是营养和健康。2002年,王衍生开始倡导在面粉中不加过氧化苯甲酰,并在产品包装上明示“本品不加增白剂”。针对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胃病、维生素缺乏等城市亚健康群体,王衍生组织科研人员参考《本草纲目》、《营养圣经》等典籍,根据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将药食同源的植物成份加入到面粉中,制作成营养型面粉、方便粥料,使食品中的营养更均衡合理,将药补变为食补。一时间,优质的“旗舰”牌面粉在北京超市随处可见,“吃好面,选旗舰”成为消费者的时尚选择。粮海公司还因此作为私营企业在面粉行业的唯一代表,受到北京市和海淀区质量技术部门的重点扶持和保护,第一批通过“生产安全”质量认证。

2008年,旗舰集团与沃尔玛中国有限公司、中贸联万客隆商业有限公司、北京顺天府商贸有限公司三家客户的签约合同上,仅米面供货合同一项,金额就达480万元,同比增长37.1%,在同业中遥遥领先。

面粉里的淘金路,越走越宽

从一开始,王衍生公司的主营业务就是粮食,包装是市场上普遍使用的塑料编织袋。有一天,他突然觉得千篇一律的塑料编织袋包装“没有新意,该换个新模样了”。存着这个念头,在苏家坨新厂址附近溜达时,王衍生看到河沟里长了很多蒲草——秋天蒲草枯萎时会引起火灾,清除干枯的蒲草对苏家坨来说是一件耗力耗财的麻烦事。王衍生灵机一动:用蒲草做成漂亮的编织物,包装大米和面粉。

从此,旗舰集团的草编产业应运而生——蒲草编的米桶古雅朴拙,野趣盎然,愈发显得内中的贡米晶莹剔透、清香诱人。吃完米以后,蒲草小桶还可以用来盛放东西,或者当作垃圾桶。不仅如此,草编产业还受到了政府青睐,在政府的扶持下,旗舰集团得到了商业银行无抵押无担保诚信贷款,建立了5个编织培训基地,海淀区3个,昌平2个,免费培训当地农民草编手艺,3年共培训了2万多人次。

王衍生算了一笔账,做一个草编10块钱,一天编3个,一个月就可以挣1000块钱。北京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从电视上看到这个新闻,就主动联系到王衍生,希望戒毒人员可以接受草编培训。奥运期间,一个戒毒所就有700多人参与编织。

6年过去了,旗舰除了有粮食、草编、物业等产业,还有农业设施建设和生态旅游,粮食业务上,旗舰品牌下有500多个品种。如今,旗舰集团下已经有分支机构20多个,有2000多亩的土地流转使用权,年营业额过亿。

致富经

头脑灵活的人懂得利用政策和现代人的追求与心理。故事的主人公在国家放开统购统销的粮食政策时进入粮食市场,做起粮食生意,随后又组织科研人员参考《本草纲目》、《营养圣经》等典籍,根据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将药食同源的植物成份加入到面粉中,制作成营养型面粉、方便粥料,使食品中的营养更均衡合理,将药补变为食补,大大打开了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