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小生意赚大钱
6238700000020

第20章 7万元起家搞鞋模,4年赚来千万

高中学历,从鞋模生意起步,和大客户谈成首笔生意,只用4年赚来千万身家;一个高中毕业生,一个从来没有想过当老板的人,在无奈的情况下选择自我创业,结果竟出乎意料的好。历经四年时间,他不仅解决了生存问题,而且创办了一个拥有200名员工、年销售额过千万元的企业,这个人就是深圳下岗职工郭大宝。

夫妻两人月入不够孩子“奶粉钱”

郭大宝是安徽芜湖的农家子弟,曾当过兵,1995年来深在一家信息公司当职员。1999年底,他所在的深圳某证券信息企业宣告破产。郭大宝被迫下岗,此时他已34岁。他的爱人在超市工作,月入不过1500元,女儿仅一岁多,郭大宝下岗后,政府发给他的每月最低保障金400多元,夫妻两人的工资加起来几乎不够养孩子。然而,坏运气还在继续,郭大宝下岗10个月后,爱人也下岗了。

两个人都没有了收入,郭大宝很着急。那段时间,他天天翻报纸找工作,也多次去过人才大市场。因为只有高中学历,年龄又老大不小,没人肯雇他。他很感激市劳动局,当时市劳动局给下岗职工每人提供三次免费培训,课程有美容美发、餐饮等技能培训,也有自我创业。郭大宝进了创业培训班。

7万元创业

郭大宝有两个特别要好的老乡,一个事业有成,另一个在深圳塑料行业多年,手里正有一个好项目。朋友都劝郭大宝自己干。有钱的朋友出资7万元,另一个朋友提供项目信息,由郭大宝具体操作。郭大宝朋友手里现成的项目就是专为出口高档鞋订做鞋模。据郭大宝朋友提供的信息,当时仅东莞长安有一家台资企业生产这种鞋模,最大的用户也在东莞,是一家位居世界前位的台资鞋厂。郭大宝直接找到这家台资制鞋企业,郭大宝没想到,出面接见他的竟是企业总经理和七、八个企业主管。大家围着一张长条桌谈事的时候,郭大宝的腿一直在发抖,在这之前他并没有见过鞋模,手上也没现成的产品。

郭大宝只记得那位台湾老板说:“我不管你怎么做产品,只要东西好,价格合适,交货及时,我就会买你的货。”正是这句话让郭大宝看到希望。郭大宝和朋友合伙的企业是深圳市群博实业有限公司。起初他们买别人的产品,再卖给台湾老板,由于量小,卖价并不比别人低多少,台湾老板还是买了他们的货。与这家台湾大企业做成生意为群博带来了信誉。群博实业和一些小规模企业谈生意时,对方一听说那家台资大厂都是群博的客户,也就跟着订了货。第一个月,郭大宝们就赚了1万元,接下来三个月价格控制得不好又赔了。接连三个月每月赔8000元。朋友有点想撤资,郭大宝问大舅子借了3万元继续干。

三个月后生意开始好转。郭大宝正式买了设备,在公明镇租了厂房大干起来。三位朋友也各自明确了股份,郭大宝是第二大股东。如今,群博实业已经是业内较大的鞋模供货商,每月鞋模订单达30至40万元。

第一个项目的成功使郭大宝悟出两点,第一,所有的购货商都不会满足只从一家供应商处拿货,因为这样不仅有风险,也容易被对方掌控;第二,小商船要敢碰巡洋舰。郭大宝认为,如果小企业一开始就能和大客户做成生意,不仅生意稳定了,而且技术质量等起点较高,另外,小企业一开始主攻一个大客户也更容易集中人力物力提高效率,更有利于做大。

敏锐眼光看向环保餐具行业

郭大宝的鞋模产品上了轨道时,正值2002年报纸上一片“禁白”声,郭大宝敏锐的商业眼光被环保餐具的巨大市场需求所吸引,开始研制环保餐具。经营了两年后,许多环保餐具企业撑不下去了,郭大宝的环保餐具产品却一点点做大。郭大宝做环保餐具一开始就着眼于技术的研发,想方设法降低成本而不是忙着扩大规模。

在做环保餐具的同时,他也开始生产鸡蛋、蔬菜托盘。他的销售路线是农村包围城市,到农村、农户的家里去销售托盘,蔬菜托盘则委找代理公司销售,群博实业生产的托盘已经进入深圳的许多大超市。

致富经

看准时机做生意,才能吸引巨大的市场需求。同时,应尽量与大客户做生意,一开始就能和大客户做成生意,不仅生意稳定了,而且技术质量等起点也较高。另外,小企业一开始主攻一个大客户也更容易集中人力物力提高效率。从实际出发,用降低成本代替扩大规模也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