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求人办事技巧大全
6227900000007

第7章 活用人际关系巧办事--求人"关系"潜规则(2)

为上百万元的生意找个经营人,实在比找伙伴困难多了,他们不久就灰了心。这种大将之才,实在是人杰鬼雄,本来就是很稀少的;即使真有这种人才,恐怕也早被别人拉走了。

萨耶和卢贝克经过几番谋划,决定开拓视野,到一般的小商人中去寻找。因为大公司的经理一般不屑于经营他们的"杂货铺",而在平凡的人物中选拔适当人才委以重任,他们一定会尽全力报效,不会像重金礼聘的知名人物,即使请来了,也只是抱着"帮帮忙"的心理。

终于有一天,一个市店老板进入了他们的视线。

那天,萨耶与卢贝克正好路过一家布店,只见人群拥挤,争先恐后地在抢购。等他们走近一看,才知道这家布店想出来的主意比任何人想象中的都绝。店门前贴着的大纸上写道:衣料已售完,明日有新货送来。那些抢购的女人,惟恐明天买不到,在预先交钱。伙计解释说,这种法国衣料原料不多,难以大量供应。萨耶知道这种布料进的不多,但并非因为缺少原料,而是因为销路不好,没法再继续进口。看到布店老板对女人心理如此巧妙的运用,以缺货来吊起时髦女人的胃口,他实在觉得这个老板手法高人一筹,令人折服。

"虽然不知他长得什么样,也不知他是老是少,但我几乎可以肯定,这个人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萨耶和卢贝克都这样认为。然而,当他俩与店主见面对,却大感意外,不禁面面相觑。原来他就是经常到他们店里贩布的路华德。他们彼此已认识好几年,从没有深谈过,并且路华德也从未有过什么特别的举动,因此萨耶和卢贝克对他也就没有什么特殊的印象,直到这次,他们把对方细细打量一番,才发现他的目光中有一种说不出的神采,给人以精明能干的感觉。

寒暄之后,萨耶开门见山地对路华德说:"我们想请你经营我们的生意,坦白地说,想请你去当总经理。"

当上总经理的路华德为报知遇之恩,工作非常投入,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萨耶·卢贝克公司声誉日隆,十年之中,营业额竟增加了600多倍。一时间,该公司拥有30万员工,每年的售货额将近70亿美元。对于零售行业,这简直是个不可思议的天文数字。

萨耶就是这样借着与朋友的合作,获得了后来的成功,如果当年他不善于发现和利用人才,没有与卢贝克和路华德合作,他的事业就不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那么大的成功。

一项事业的发展,如果有了朋友的帮助,就像往火中添柴,越烧越旺。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想成功,必须仰赖合作者的帮助。与你合作的人越多,你的运势就越旺,如果你又能正确地选择对你有帮助的人,成功必定指日可待。

世上有不少人获得了成功,这是因为他们具有获得成功的条件。除去环境、机遇和个人能力等因素,处理好人际关系,特别是善于结交朋友,则是不容忽视的环节。

如何才能吸引有帮助的朋友同你合作呢?

(1)满足情感的需要。所谓情感需要,主要是指友情、彼此的伙伴意识。满足对方对友情的渴求,对方自然乐意助你一臂之力。存在于你和合作者之间的,不是利害关系,而是"友谊"、"相互的尊重"。

(2)给予金钱的利益。切莫轻视利益的重要性,因为利益是吸引合作者助你一臂之力的要素,但是,过分重视利益也会破坏友谊的纯度。不给对方利益,会毁损你的魅力,给太多则可能适得其反。这之间的尺度,就靠你自己去掌握。

(3)提高对方的自我重要感。在提高自我重要感方面,要明确地让对方知道,你多么需要对方的帮助,而且除了他没有人有能力帮助你。

如能将上述三项秘诀铭记在心,你便会散发出无穷的魅力,吸引优秀的合作者向你靠近,助你迈向成功之路。

4、关系要越用越活

前面我们提到了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他人的支持和帮助,而每一个人也都有可能去帮助别人,人们只有在这种互帮互助中才能获得共同的发展。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拥有一些社会关系,而且这些关系是可以互用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充分使用这些关系来为自己办事,那么最终的结果将是大家获得共赢。

可能我们大家都看到过这样一个极富哲理的小故事。

有一个人被上帝带去参观天堂和地狱,以便比较之后能明白天堂和地狱的区别。

他先去看了魔鬼掌管的地狱。第一眼看去,他十分吃惊,因为所有的人都坐在餐桌旁,而且在他们每个人的面前都摆着一个盛满美味佳肴的大盘子。然而,当他仔细看那些人时,却发现这些人中没有一张笑脸,也没有伴随盛宴的音乐或狂欢的迹象。坐在桌子旁边的人看起来沉闷无比、无精打采,而且个个骨瘦如柴。他们为什么不狼吞虎咽地品尝美味而宁愿挨饿呢?原来他们每人的左臂上都捆着一把叉,右臂上捆着一把刀,刀和叉都有4尺长的把手,因为把手太长,他们无法吃到近在嘴边的美味,所以他们一直在挨饿。

上帝又带着他来到了天堂,同样的人、同样的食物和餐具,可是这里的人却红光满面,欢声笑语,生活得十分快乐。来人发现这里的人虽然同样吃不到自己嘴边的食物,但是他们却想到了相互喂食的方法--他们用自己手臂上捆着的餐叉去喂对面的人,而对面的人又反过来喂自己,这样一来,所有的人都吃到了可口的食物。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这样的一个启示: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个人也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如果每个人都会使用对方的长处去办事,那么最终的结果是大家都得到了实惠。

在现代社会中,没有任何人可以单枪匹马成大事。大家你来我往,相互帮助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如果有现成的关系不用,既浪费了资源,又耽误了自身的发展。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充分运用身边的各种关系为自己办事,这样才能获得共同发展。

要把关系用活,首先要经常与朋友、同学以及这种关系网中的其他成员保持经常性的联系。比如,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写信、发传真或者通过面对面的交谈等方式与他们保持联络。这样才能加深彼此的感情,使相互之间的关系更深、更牢固。

我们知道人际关系不仅可以带给我们事业上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它能够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快乐,体会到自我价值实现后的成就感。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任何人都不可能拥有办事的所有资源,当我们依靠个人的力量无法独立完成一件事情时,我们就必须向他人求助。

如果你是一位人际关系高手,那么,一定会有好朋友愿意为你提供诸如此类的帮助:"当然,我会打电话给我在某某公司的朋友,把你介绍给他。""我认识一个法律顾问,我可以向他打听一下是否有适合你的工作。""我很乐意把你推荐给某某大学教授,让他来帮助你解决疑问"等等。

你的朋友在你需要的时候很热情地帮助了你。那么,在你的朋友需要你的帮助的时候,你也应当尽心尽力地为他提供帮助。这样,不仅使双方都获得了对方的帮助,而且也使双方的友谊得到了加强。

当然,对于朋友之间的相互帮助是需要一点奉献精神的。既使在短时间内你可能不需要朋友的什么帮助,但你的朋友向你求助时,你也一定要尽力而为。朋友之间其实就是以信任关系为基础的人缘存折,只有在平常多向里面储蓄点点滴滴的友情和帮助,你才能在需要的时候获得朋友们的鼎力相助。

一般情况下,求人办事一定要把握住主动权。如果仅仅是出于礼貌而采取波动措施将无助于提高你办事的效率。因此,求人办事必须主动出击,或者确保他人会有所行动。具体应该如何恰到好处地向愿意帮助你的人施加影响,从而使它乐于帮助你呢?

在向别人求助之前,我们先看看人性的基本弱点:几乎每个人都愿意帮助别人,但是每个人又都不希望别人对自己产生依赖性。另外,每一个人在为他人付出或者提供帮助时,都不希望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假如真的受到损害,他们在潜意识中也希望获得相应的补偿。

因此,我们在求人办事时,尽量不要使对方的利益受到明显的损害,在万不得已使对方的利益受到损害时,我们也一定要想办法使其获得相应的补偿。只有掌握了这两个基本的要点,我们才能在求人办事的过程中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5、学会利用关系资源

很多人都认为搞关系、"走后门"在中国很普遍,国外发达国家就很少,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无论在哪里,只要有人群存在,办事就离不开关系。

世界一流人脉资源专家哈维·麦凯从大学毕业那天起就开始找工作。当时的大学毕业生很少,他自以为可以找到最好的工作,结果却并不如人意。好在哈维·麦凯的父亲是位记者,认识一些政商两界的重要人物,其中有一位叫查理·沃德。查理·沃德是布朗比格罗公司的董事长,他的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月历卡片制造公司。4年前,沃德因税务问题而服刑。哈维·麦凯的父亲觉得沃德的逃税一案有些失实,于是赴监狱采访沃德,写了一些公正的报道。沃德非常喜欢那些文章,他几乎落泪地说,在许多不实的报道之后,哈维·麦凯的父亲终于写出了公正的报道。

出狱后,他问哈维·麦凯的父亲是否有儿子。

"有一个在上大学。"哈维·麦凯的父亲说。

"何时毕业?"沃德问。

"正在找工作,他刚毕业。"

"噢,那正好,如果他愿意,让他来找我。"沃德说。

第二天,哈维·麦凯打电话到沃德的办公室,开始,秘书不让见,后来提到他父亲的名字3次,才得到跟沃德通话的机会。

沃德说:"你明天上午10点钟直接到我办公室面谈吧!"第二天,哈维·麦凯如约而至。不想招聘会变成了聊天,沃德兴致勃勃地聊起哈维·麦凯的父亲的那一段狱中采访。整个过程非常轻松愉快。"聊了一会儿之后,他说:"我想派你到我们的"金矿"工作,就在对街--"品园信封公司"。"

在街上闲晃了一个月的哈维·麦凯,现在站在铺着地毯、装饰得金碧辉煌的办公室内,不但顷刻间有了一份工作,而且还是在"金矿"工作。所谓"金矿"是指薪水和福利最好的单位。那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事业。哈维·麦凯在品园信封公司工作当中,熟悉了经营信封业的流程,懂得了操作模式,学会了推销的技巧,积累了大量的人脉资源。这些人脉成了哈维·麦凯成就事业的关键。42年后,哈维·麦凯成为全美著名的信封公司--麦凯信封公司的老板。他说:"感谢沃德,是他给我的工作,是他创造了我的事业。"当然,这也正是哈维·麦凯利用人际关系获得了一个好机会。

即使是比尔·盖茨,也是充分利用人际关系而走向成功的。

很多人只知道比尔·盖茨为世界首富的原因,是因为他掌握了世界的大趋势,还有他在电脑上的智慧和执著。其实,比尔·盖茨之所以成功,除了这些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比尔·盖茨的人际资源相当丰富。

比尔·盖茨创立微软公司的时候,只是一个无名小卒,但是在他20岁的时候,已经签到了一份大单,后来就越做越大。这与他充分利用人际关系是分不开的。

让我们来领略一下比尔·盖茨的人际关系法则。

(1)利用自己亲人的人脉资源

比尔·盖茨20岁时签到了第一份合约,这份合约是跟当时全世界第一强电脑公司--IBM签的。当时,他还是一位在大学读书的学生,没有太多的人脉资源。比尔·盖茨之所以可以签到这份合约,中间有一个中介人--比尔·盖茨的母亲。比尔·盖茨的母亲是IBM的董事会董事,妈妈介绍儿子认识董事长,这不是很理所当然的事情吗?假如当初比尔·盖茨没有签到IBM这个单,相信他今天也许不可能拥有几百亿美元的个人资产。

(2)利用合作伙伴的人脉资源

大家知道比尔·盖茨最重要的合伙人--保罗·艾伦及史蒂芬。他们不仅为微软贡献他们的聪明才智,也贡献他们的人脉资源。

(3)发展国外的朋友

比尔·盖茨重视结交有实力的外国朋友,让他们去调查国外的市场,以及开拓了国外市场。比如,他有一个非常好的日本朋友名叫颜希,他为比尔·盖茨讲解了很多日本市场的特点,为比尔·盖茨找到了第一个日本个人电脑项目,以此来开辟日本市场。

仅仅从这几点,我们就可以看出,比尔·盖茨的成功与他善于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是分不开的。

6、学会投其所好

在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过程中,实现双方兴趣上的一致是很重要的。只要双方喜欢同样的事情,彼此的感情就容易融洽,这是合乎逻辑的,推而广之,对其他许多事情,彼此也就愿意合作了。

每一个人都有某个方面的兴趣。兴趣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对有关系的事物的兴趣,一种是对无关系的事物的兴趣。所谓有关系的事物,是指与你和别人共同发生兴趣的事物。利用这种兴趣,常常可以在彼此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

可是有很多人对他们业务以外的某种事情更有兴趣。通常一个人所做的工作,不是出于自愿,而是为了谋生。但在业余时间他所关心的事情,则是他自己所选择的。换句话说,他最感兴趣的事情是办公室之外的事情。因此,从业务之外的事物上与某人接近,比在业务上与他联系更容易,更有效果。

一般人都希望与自己相处的人,有许多共同的兴趣,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可能不是这样,我们交往的人中,有的人特别喜欢热闹,有的会比较淡泊。如果可能的话,你应尽量找出他们最感兴趣的事,然后再从这方面去接近他们。倘若没有机会,或者这种机会不容易得到,那么也该尽可能地去选择他们最感兴趣的事,这样做的目的是要使他对你发生兴趣。

欲与别人的特殊兴趣建立一种特殊关系,必须把你真实的兴趣表现出来。单单说一句很感兴趣的话是不够的,在对方的询问下,你不能掩饰你真正的兴趣,免得弄巧成拙。

问题在于你怎么能使他人了解你对某件事情的确和他有同样的兴趣。因此,你必须对他感兴趣的事具有相当的知识,足以证明你是有相当研究的。越是值得接近的人,你就越应该努力对他所感兴趣的事情,作进一步的了解。

就像幼儿园的教师,有许多办法去哄小朋友,把一群哭哭闹闹的小孩哄得高高兴兴。这当然有她们成功的门道,其原因是由于她们能放弃自己的个性去迎合小朋友的兴趣和思想。

这种做法纯粹是出于热诚,而热诚却永远是应酬成功的因素,当你的内心充满热诚时,你向别人提出的将不是一个令人难堪的问题,而是别人乐于回答,或者是他所熟悉的问题。

你知道某人去过美国,如果你向他问及美国的事情,即使你的目的只不过想问问有关美国入境的手续,而他会连带告诉你纽约帝国大厦的电梯快到什么程度。

专家们提出实现和他人兴趣一致的三个步骤:

(l)找出别人感兴趣的事物;

(2)对他感兴趣的题目应该先获得若干知识;

(3)对他表示出你对那些事物确实感兴趣。

7、播种下感情,就能收获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