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求人办事技巧大全
6227900000029

第29章 感情投资,一本万利--博取"人情"潜规则(2)

比如,一次一个客人跟吕清源订购了一批酒,还交了500元订金,谁知道货来了以后他又不要了,这事如果换成别的商人一定会把这500元全扣了,可吕清源却要全部还给人家,还说就当是正常上货,以后慢慢卖吧!那个客人对吕清源的做法也很意外,不好意思地说:"这件事确实是我不对,还是按规矩扣订金吧。"吕清源却回答说:"如果不是有难处,你也不会做出尔反尔的事。大家都是生意人,买卖不成人情在。我不能收这笔订金,瞧得起我咱们就交个朋友吧。"

那个客人不好意思地走了,妻子却拉长了脸,抱怨丈夫太傻。在平时,吕清源对顾客也都是一团和气,年纪大的就主动送货,甚至上门安装,给熟识的客人抹零头......吕清源做生意虽然没赚多少钱,但在当地人缘却是出奇的好。每当有人夸吕清源有人缘时,吕太太总要说:"人缘能当饭吃吗?"

不过吕太太现在可不敢说这话了,因为事实证明:人缘有时真能当饭吃。一天,订酒的那位客人找上了门来,说要给吕先生介绍大买卖。原来这位客人如今竟是某知名食品厂的销售总监,现在他要把该省的销售代理权交给吕先生,他还说"之所以要把代理权交给你,不仅是因为你曾给过我恩惠,更重要的是我看中了你的关系网,这对于生意人是非常重要的。"不久后吕先生拿到了销售代理权,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靠着他往日积累下来的人脉,他的生意越做越顺,销售额几度蝉联各省榜首。

从吕清源的经历中,我们再一次看到了存储人情的重要意义。它就像银行存款一样,平时少量少量地存,有急需时就可以派上用场。而别人对你的善意回报,有时是附带"利息"的。

在生活中,任何人都有求人帮忙的时候,可是有些人没有养成主动出击的处世态度,以自我为中心,很少满足对方的需要,那么在关键的时刻,在你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就会显得被动,不那么容易。相反,朋友欠了你的人情,有时甚至不用自己开口,你的事情也会在大家的关照下迎刃而解。所以,只有懂得经营人情的策略,才会在办事中顺利。

众所周知,《水浒》中的宋江能够被桀骛不驯的梁山好汉尊为寨主,大多与平时他不惜钱财结交人情、乐善好施有关。可见,积累人情,用"物质利"换取"人情利"是人际交往最基本的策略和手段。

但是,我们在送人情时要特别注意,这种人情是在平时"储蓄"的,而不是临时抱佛脚。比如,对方知道你有较重要较麻烦的事要托他办,施与人情也就不值钱了,至多能把你所托之事办下来,下次有事,还要重新送上情分,就像人情买卖一样。倘若对方办不了此事,或者你送的人情太轻,抵不住对方所要付出的代价,对方也不会轻易领你这份人情。甚至干脆回绝你这份情,让你讨个没趣或尴尬。而如果你是在平时储蓄的人情,在自己有困难时再求人,往往能达到好的效果。

其实,储蓄人情并不需要我们刻意为之,也许只是平时简单的关注,就可以让人情丰满起来。比如:对于一个身陷困境的穷人,一些小小的帮助可能会使他感到人世的温暖;对一个正直的举动送去一个鼓励的眼神;对一种新颖的见解报以一阵赞同的掌声;对一个陌生人很随意的一次帮助......都是在储蓄人情。

不要小看对一个失意的人说一句暖心的话,对一个将倒的人轻轻扶一把。也许你什么都没失去,而对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来说,也许就是动力,就是支持,就是宽慰。反过来这个人就对你存一份感激,就会永远记住你的好,当你需要帮助时,他就会施以援手,用真诚回馈你的真诚。

"晴天留人情,雨天好借伞。""舍非常之舍,得非常之得。"我们在平时应该利用机会积累人情,善于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手,为未来储蓄人情,那么当你遇到困难或求人办事时,就可以得到这种信任换来的鼎力相助。将恰当的礼物送给恰当的人,让送者开心,受者满意。

4、助人得人助

许多古圣先贤一再告诉我们,帮助他人不要图报答,因为对方报答过了,也就失去了帮助人的意义,也不是当初帮人时的初衷。有人说:"帮助人是一种缘分。"这句话中蕴涵着更深一层的理解:人际间的缘分都是共有的,既没有你我之分,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帮了你,你帮了他,他又帮了我。当有人需要你帮一把时,你能伸把手帮一把就是一种回报,就是一种社会共有的缘分。

一个人不能同时帮助许多人,但许多人可以同时帮助一个人。

一个人能力虽然不大,但只要肯帮助别人,他将受到人们广泛的欢迎。

有一种说法,叫生活不需要技巧,讲的是人与人之间要以诚相待,不要怀着某种个人目的。因为一旦对方发现自己是被你利用的工具,即使你对他再好,也只能引起他对你的敌意,并拒绝和你继续保持关系。所以,要获得真正成功的人际关系,就只能用爱心去和别人推心置腹地打交道。在这种情况下,你再去帮助他,他才会感到人间处处是美好。对别人的帮助,要落到具体的行动上,不要只停留在口头上。帮助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随便帮帮,一种可能是一帮到底,做足人情。第一种帮助不能说它不是帮助,因为它也能给人带来某种好处,但随便帮帮的帮助不是真正的帮助,因为这种随便的帮助在关键的时候,总是不管用。第二种帮助才是真正的帮助,它能帮人彻底解决实际困难。我们时常用"两肋插刀"来形容朋友之间深刻的情义。也就是说,只有共患难的人是朋友!为什么呢?

生张熟李的人,人缘看起来挺不错,新朋友一个接一个。但是真正需要帮忙的时候,只怕一个可依赖的朋友也没有。果品中的梅干也是一样,别的食物都要新鲜,惟有梅干却是愈久愈甘醇。梅干起初也是新鲜的果子,经过一番时日的酝酿,才制成后来的美味。朋友自然也是由生而熟,在长时间的交往中,各种不同的思想见解,经由交流和冲突,而获致融洽。两个不同的东西,要完全融合,需要时间,时间是最好的考验。只有在面临变故的时候,能够共患难的人,我们才称之为朋友。

帮助别人也离不开技巧。在具体的情景下,当你想帮助某个人时,你要注意具体方法,如何帮助他,才能使他真正得到你的帮助。一位残疾人坐在三轮车上上坡,但因坡度较大,他费了很大的劲也没上去。好心的你走上前,想帮助他,告诉他该怎样用力。你不知道,他此时最需要的,是你从后面推他一把,让他顺利通过这段道路。

在《读者·文苑》栏目中,有这样一则感人的故事:

罗斯是位单身女子,住在华盛顿的一个闹市区。有一次,罗斯搬一只大箱子回家,因为电梯坏了,她只得自己扛着箱子上十二层楼。彼得是一个平时没事就在大街上闲逛,偶尔还闯点祸的人,这次他看到罗斯累得汗流满面,于是想上去帮助罗斯。罗斯并不相信彼得,以为他图谋不轨。彼得十分困惑,他花费了许多唇舌,想说明他的善良用心,却无济于事。罗斯拒绝了彼得,她将箱子从一层搬到二层后,就再也没有力气了,需不需要彼得的援手呢?罗斯感到矛盾极了。最终,还是在彼得的帮助下,箱子被搬上了十二层。为了表示自己的真诚用意,彼得只将箱子搬到罗斯的家门口,坚持不进去。后来,罗斯和彼得交上了朋友。一年后,双双步上了红地毯。

帮助别人,要坚持不懈,不能一时风,一时雨,凭自己的兴致来做。也不要这也帮那也帮,不高兴的时候就谁都不帮。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这种境界,是很难达到的。现代社会,在金钱的冲击下,很多人的一举一动都在考虑着自己的利益,不说帮助别人,坚持不懈地帮助别人更是奢谈,这也是社会为什么呼唤雷锋精神的真正原因。

帮助别人,不要居功自傲。帮助时应注意:不要使对方觉得接受你的帮助是一种负担;帮助要做得自然得体,也就是说在当时对方或许无法强烈的感受到,但是日子越久越体会到你对他的关心,能够做到这一点是最理想的;帮忙时要高高兴兴,不可以心不甘、情不愿的。如果你在帮忙的时候,觉得很勉强,意识里存在着"这是为对方而做"的观念。假如对方对你的帮助毫无反应,你一定大为生气,认为,我这样辛苦地帮你,你还不知感激,太不识好歹了!这种态度甚至想法不要表现出来。

如果对方也是一个能为别人着想的人,你为他帮忙的各种好处,绝不会像泼出去的水,难以回收,他一定会用别的方式来回报你。对于这种知恩图报的人,应该经常给他些帮助。

总之,人不是刺猬,难以合群,人是情感动物,需要彼此的互爱互助,切不可像自由市场做生意那样赤裸裸地,一口一个"有事吗","你帮了我的忙,下次我一定帮你"。忽视了感情的交流,会让人兴味索然,彼此的交情也维持不了多长时间。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你拉着我的手,我拉着他的手,他拉着你的手,这个世界就属于你我他大家的了。

5、晴天留人情,雨天好借伞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平常朋友平常过。如果你是个懂得"手腕"的人交朋结友,不可急功近利。友情投资,宜走长线,拜拜冷庙,烧烧冷灶,平时多烧香,哪怕是只言片语的问候,亦是交友之道。

(1)闲时多烧香,急时有人帮

现代人生活忙忙碌碌,没有时间进行过多的应酬,日子一长,许多原本牢靠的关系就会变得松懈,朋友之间逐渐淡漠。这是很可惜的。这就需我们大家一定要珍惜人与人之间宝贵的缘分,即使再忙,也别忘了沟通感情。

有位刚去美国的朋友来信说:"我们在这儿没有什么社交生活,我们难得去看看朋友,这当然是因为我们初到异境,认识的朋友不多,但后来我听说,其他的人也一样......"

"我们每星期工作五天,星期六和星期天都去郊外,这是一种家庭式的生活。就是说,要去郊外,就跟自己的家人去。"

"我们不能利用假期去探望朋友,因为一到假期,谁都不在家,除非朋友患病在床......"

"平时我们也不可能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去看朋友,因为交通太挤。"

"但我们常常和朋友通电话,这是我们惟一可以应酬朋友的方法,我们无事也打电话,哪怕是寒暄几句,或者讲些无关紧要的事。"

"但有事情时,我们会立刻聚在一起的,比方上星期我儿子肚子痛,我急忙起来打电话给友人江医生想办法,他马上驾汽车从十几公里外赶到,初步诊断,认定他患了盲肠炎,就用他的车子送孩子进医院做了手术......"有事之时找朋友,人皆有之,无事之时找朋友,你可曾有过?

不知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验:当你遇到了困难,你认为某人可以帮你解决,你本想马上找他,但后来想一想,过去有许多时候本来应该去看他的,结果都没有去,现在有求于人就去找他,会不会太唐突了?甚至因为太唐突而遭到他的拒绝?

在这种情形之下,你不免有些后悔"闲时不烧香"了。

法国有一本名叫《小政治家必备》的书。书中教导那些有心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人,必须起码搜集20个将来最有可能做总理人的资料,并把它背得烂熟,然后有规律地、按时去拜访这些人,和他们保持较好的关系。这样,当这些人之中的任何一个当起总理来,自然就容易记起你来,大有可能请你担任一个部长的职位了。

这种手法看起来不大高明,但是非常合乎现实。一位政治家的回忆录中提到:一位被委任组阁的人受命伊始,心情很焦虑。因为一个政府的内阁起码有七八位部长,如何去物色这么多的人呢?这的确是一件难事,因为被选的人除了有一定的才能、经验之外,最要紧的一点,就是"和自己有些交情。"

和别人有交情才容易得人赏识,不然的话,任你有登天本事,别人也不知道。

(2)友情投资,宜走长线

做人做事,不可急功近利。友谊之花,须经年累月培养。

善于放长钱、钓大鱼的人,看到大鱼上钩之后,总是不急着收线扬竿,把鱼甩到岸上。

因为这样做,到头来不仅可能抓不到鱼,还可能把钓竿折断。

他会按捺下心头的喜悦,不慌不忙地收几下线,慢慢把鱼拉近岸边;一旦大鱼挣扎,便又放松钓线,让鱼游窜几下,再慢慢收钩。

如此一收一弛,待到大鱼精疲力尽,无力挣扎,才将它拉近岸边,用提网兜拽上岸。求人也是一样,如果逼得太紧,别人反而会一口回绝你的请求。只有耐心等待,才会有成功的喜讯。

求人交友要有长远眼光,尽量少做临时抱佛脚的买卖,而要注重有目标的长期感情投资。

同时,放长线钓大鱼,必须慧眼识英雄,才不至于将心血枉费在那些不中用的庸才身上,日后收不回本。

6、利用亲情打动对方

蒋介石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不但杀了大量的共产党员,而且还秘密拘捕了数以万计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有一天,蒋介石接到门卫官的报告,说从家乡来了一位亲戚想要见他,蒋介石一听家乡来人了,连忙叫门卫官请他进来。

门外进来一人,蒋介石仔细一看,正是自己的表弟。说起这个表弟,年龄只比蒋介石小两岁,是蒋介石小时候最要好的一个亲戚。

只见蒋介石的表弟走了过来,行了一礼,说:"表哥目前可谓是春风得意,只怕连我这个表弟你也认不得了吧?"

蒋介石一听此言,知道这位表弟必有什么事要责备于他。仔细问清缘由后,果然不出所料,原来蒋介石正在逞凶肆虐、大量拘捕共产党员与革命群众时,把这位表弟的一位好友也抓了进去。

蒋介石一听是这件事,不由得暗暗为难,但这时的他是"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人"。于是,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表弟让其放人的要求。

蒋介石的表弟一见这种情况,就知道今天若要来硬的,肯定不会达到放人的目的。于是,他用悲伤的语气对蒋介石说:"看来表哥确实变了一个人,别人说富贵亲戚都看不起穷人,我一直都不信,现在看来是没有错的。"

接着,他回忆起小时候的情形,那时表兄弟俩在一起是多么的开心,感情是多么的深厚!那动情的言语不由得令蒋介石也为之暗暗感到悲伤。

说完这些话,蒋介石的表弟一抹眼泪,起身就要告辞,这时,蒋介石一挥手,说:"好吧,表弟,看在你我幼时的感情的分上,我答应你放人!"

就这样,亲情竟然感动了杀人如麻、心如铁石的蒋介石。可见亲情是人世间所有人都会引起重视的一种感情,真正那种"七情六欲皆无"的境界是极少的人能够达到的。

从这件事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利用亲情可以做到几乎不能完成的事。值得注意的是,当你在求亲人帮助的时候,一样需要用真诚去打动对方,切不可虚假用情。

著名诗人徐志摩也曾运用了此种技巧拜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师。徐志摩还在7岁的时候,就已非常聪明,且对语言及文学方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直到15岁了,他还觉得自己在这方面的学习长进不大,急切需要一位精于此道的老师来指点他。

当他听说有一位叫梁子思的学人在这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时,他很想投入其门学习,但苦于没有人从中引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