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人简介】
周紫芝(1082-?)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属安徽)人。从李之仪、吕本中游。绍兴进士,曾任枢密院编修官。出知建康府,兴国军。晚年向秦桧父子献谀诗。著有《太仓稊米集》七十卷、《竹坡诗话》一卷、《竹坡词》三卷,词学晏几道,清丽婉曲。
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帷。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调宝瑟,拨金猊①。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注释】
①猊(ní):即狻(suān)猊,传说中的一种猛兽。金猊,指狻猊形状的铜制香炉。
【赏析】
周紫芝非常喜欢晏几道的词,因此多作模仿。这首《鹧鸪天》不仅在写作手法和词境上与小晏词相近,连主题也是晏几道写得最多的“忆别歌女”。
上阕从对室内环境的描写展开。“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帷”,点染出清寂的氛围。夜阑人静时分,油灯将枯,灯火将残,“残红欲尽”,夜晚也即将过去,而人尚未入睡,室内满是“乍凉”的“秋气”。“乍凉”是人对周围环境的感受,“满屏帷”进一步强化了对“凉”的体认。凉意本是看不见摸不到,主人公之所以感觉满室生寒,是因为心中满是凄凉愁绪。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这两句写室外秋雨,实际上仍是从室内主人公的角度展开。深夜的秋雨敲打在梧桐叶上,就像敲打在人心里,一声声都唤起他对“别离”的感伤。对于深夜未眠,满怀愁绪的主人公而言,三更的雨声不仅加重了他对“秋凉”的感受,也从听觉上加深了他心底的凄清和悲凉。
“调宝瑟,拨金猊”,承接“别离”二字,自然过渡到对往事的追忆。一“调”一“拨”,写过去相聚之时,主人公曾与她一起抚琴调瑟,一起拨动炉中的燃香,使满室生香,暖意融融。“那时同唱鹧鸪词”,“鹧鸪”常被当作男女爱情的象征。在这样美好的氛围中,二人一起唱起吟咏爱情的曲词,那时的情景,亲密而快乐,令人难以忘怀。
由以上词句可见,女子是名歌女。结句以“如今”开启今昔对比。“风雨西楼夜”呼应上阕描写的环境和景状,将往日的欢乐与今日的寂寞进行对比,从而引出“不听清歌也泪垂”的慨叹。过去主人公听到歌女所唱“清歌”,曾因其感人肺腑而潸然泪下,如今,不仅无“清歌”可听,而且会因回忆往昔欢聚景象而牵扯出更多的孤寂情怀,故曰“泪垂”。
词人围绕“风雨西楼夜”落笔,先摹写整体环境,写景不忘烘托悲愁情绪;次写主人公身处西楼回望往事,极言往日之欢;最后词情停顿于“如今”,在往日欢聚的对比下,进一步叙说主人公深切的怀念和对当下处境的喟叹。结构层次分明,而感情绵延悱恻,贯穿全词始末,工整疏密中见摇曳。
【大师导读】
不知北宋大家,每从空际盘旋,故无椎凿之迹。至竹坡(周紫芝)、无住诸君子出,渐于字句间,凝炼求工,而昔贤疏宕之致微矣。此亦南北宋之关键也。
——清·冯煦《蒿庵论词》
晚乃刊除秾丽,自为一格。
——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此首因听雨而有感。起点夜凉灯残之时,次写夜雨,即用温飞卿词意。换头,忆旧时之乐。“如今”两句,折到现时之悲。“不听清歌也泪垂”,情深语哀。
——唐圭璋
醉落魄(江天云薄)
江天云薄,江头雪似杨花落。寒灯不管人离索。照得人来,真个睡不著。
归期已负梅花约,又还春动空飘泊。晓寒谁看伊梳掠。雪满西楼,人在阑干角。
【赏析】
“江天云薄,江头雪似杨花落。”这首怀人词开篇即勾勒出一个壮阔而迷蒙的背景,借以烘托和突出人物的行动和情感。主人公是一位羁旅天涯的游子,“江天云薄”是他漂泊途中所遇风景。此时正是暮冬时节,云层堆积,几欲压顶,江天一色,大雪纷飞,游子在茫茫雪地里踽踽独行,周围环境的广阔与人的渺小形成对比,渲染出凄清的气氛,为下句引出游子的思归之情进行铺垫。
“寒灯不管人离索。照得人来,真个睡不著”,写游子住宿江边旅舍,夜深难寐的情景。“真个睡不著”一句,将游子的心理用口语写出,显得亲切鲜活。词人不直接写因思念难以入睡,而是将他的一腔别绪思怀都归罪于“寒灯”,怨灯无情,照得人愁情遍生,辗转难眠。这看似是痴语,实际上游子因“离索”而起的寂寞和苦恨固然不能怨旅舍孤灯,但也并非决然无关。在落寞的游子眼中,这盏灯不仅照出他的孤单,更映衬出内心的寒冷,故词人以“寒灯”来形容,“寒”是游子心理感受的写照。
“归期已负梅花约,又还春动空漂泊”,游子对“归期”的想象紧接上阕“睡不著”而来。他在异乡的深夜里,回想起过去与女子约定的“归期”,联想到如今“已负梅花约”的事实,十分愧疚。然而这种愧疚又与他对自身“漂泊”处境的无奈紧密相连,一方面他已辜负了曾经的约定,另一方面却还要继续漂泊,不知何时才是归期。
由此,他便自然而然想到远方的闺人等待自己的情景:“晓寒谁看伊梳掠。”如今她一定还在信守着“梅花开时归来”的约定,每日清早,在侵晓的寒意里梳妆打扮。“谁看”意即无人看,点出女子的孤独,又因这一场景出自游子的想象,因此也间接表现了游子对她的歉疚和怜惜。
“雪满西楼,人在阑干角”,“雪满”呼应首句“江头雪”,因游子身在雪中,因此想象闺人那边也大雪纷扬,同时,“雪”的景象也契合“梅花约”。游子想象佳人在大雪之中倚楼怅望,苦苦等候自己的归来。这种想象更加深了他的相思,也催化了归去的渴望,还衬托出不知归期的无奈和焦灼。
词中两次出现“寒”字,一次是写游子孤宿旅舍时的“寒灯”,另一次是游子想象中的“晓寒”,一写游子内心的孤寒,一写思妇感受到的早寒;一写现实中的夜晚,一写想象中的清晨。两个“寒”字相对照,把游子和思妇各自的别愁离恨表达得既共通又独立,笔法新颖、含蓄而细致。
【大师导读】
其嬉笑之余,溢为乐章,则清丽婉曲。
——宋·孙兢《竹坡词序》
上学晏欧,下法柳、秦,兼晏、欧、少游、清真数家之长。
——薛砺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