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外台秘要
6196000000053

第53章

又论曰∶主疗之法。先须究其根本。考其患状。诊其三部。决其轻重。量其可不。与其汤药根深远。少服即望痊除。未及得瘳。便复罢药。乃言药病乖越。似不相当。如此怀疑。余所不取。亦有因疟后作。亦有因痢后为此病根。其源非一。略举纲纪。比类而取疗之。方法如后所言。

又论曰∶骨蒸之病。无问男女。特忌房室。举动劳作。尤所不宜。陈臭酸咸。粘食不消。牛马驴羊。大小二豆。猪鱼油腻。酒面瓜果。野猪之属。葵笋蒜蕨及生冷等。并不得餐。

自非平复一月以后。乃渐开也。大略如此。触类而长之。此病宜食煮饭盐豉豆酱烧姜葱韭枸杞苜蓿苦菜地黄牛膝叶。并须煮烂食之。候病稍退。恐肌肤虚弱者。可时食干鹿脯。为味中间所有得食之者。按其条下具言之。

广济疗妇人腹内冷癖。血块虚胀。月经不调。瘦弱不能食无颜色。状如传尸病方。(张文仲方)曲末(二升) 大麦 末(二升) 生地黄(肥大者切三升) 白术(八两) 牛膝(切三升)桑耳(锉三升金色者)仁(各二升去皮尖及双仁者熬) 近用加橘皮(八两)上十二味并细切。于臼中以木杵捣之如泥。纳瓶中。以物盖口封之。勿令泄气。蒸于一大石匕半。不利。初服十日内。忌生冷难消之物。以助药势。过十日外。即百无所忌。任意恣口食之。唯忌桃李。若须桃李宜去术。若不能散。蜜丸服之亦得。一服三十丸。日二服。去病。

令文仲论∶传尸病。亦名 疟。遁疰。骨蒸。伏连。 。此病多因临尸哭泣。尸气入腹。连绵翕翕然。死复家中更染一人。如此乃至灭门。疗之方。

獭肝(一具破干炙) 鳖甲(一枚炙) 野狸头(一枚炙) 紫菀(四分) 汉防己(一两半)蜀漆(洗) 麦门冬(去心) 甘草(炙各一两)上八味捣筛以成炼烊。羊肾脂二分。合蜜一分烊。冷和丸药如梧子大。服十丸。加至十五丸。

。次服臂上。次服门上者。大验。忌海藻菘菜苋菜。

又灸法。

立脚于系鞋处横纹。以手四指于文上量胫骨外。逼胫当四指中节按之。有****。取一缕麻刮令薄。以此麻缓系上灸。令麻缕断。男左女右。患多减。

又方青羚羊肺(一具破于布上干之) 莨菪子(一升绢袋盛) 醋(一升) 同渍经三日出。

各于布上曝之。令至干。微火熬莨菪子。各捣筛和以蜜丸如梧子。服三丸。加至四丸。

地骨皮 白薇 芍药 甘草 犀角 升麻 茯神 麦门冬 黄芩 桔梗 枳实 大黄前胡 茯苓 天门冬 生姜 桑根白皮 羚羊角 当归 柴胡 朱砂 芎 鳖甲 蜀漆知母 石膏 常山 乌梅 香豉 黄 地黄 橘皮以上并可详度病状用之。(并出第一卷中)

伏连方五首

广济疗瘦病伏连传尸鬼气疰忤恶气方。

班蝥(去头足熬) 射干根(各四分) 石胆(七分别研) 桂心 牛黄(各二分别研)犀角(三分生者屑) 人参(二分) 石蜥蜴(一枚炙) 紫石(七分别研) 蜈蚣(四十炙) 麝香(少许别研)上十一味捣筛为散。研相和。每日空腹服一寸匕。日三服。用井华水二合。温即顿服。

勿临嗅。与白米粥吃好。觉小便涩好。如合药。勿使妇人小儿鸡狗见。忌热面果子五辛酒肉生血生葱。

又疗瘦病伏连。避诸鬼气恶疰。朱砂丸方。

光明朱砂(一大两) 桃仁(十枚去皮尖双仁者熬) 麝香(三分研)上三味。研朱砂麝香令细末。别捣桃仁如脂。合和为丸如梧子。其和不合。以蜜少许合成讫。清饮服一七丸。日二服。不利。忌生血物。(并出第十四卷中)崔氏断伏连解法。

先觅一不开口葫芦。埋入地。取上离日开之。煮取三匙脂粥纳其中。又剪纸钱财将向新冢上。使病儿面向还道。背冢坐。以纸钱及新综。围冢及病患使匝。别将少许纸钱。围外与五道将使一不病患捉两个锁拍病患背。咒曰∶伏连伏连解。伏连伏连不解。刀锁解。又咒曰∶生人持地上。死鬼持地下。生人死鬼即各异路。咒讫。令不病患即掷两锁于病患后。必取二锁相背。不背更取掷。取相背止。乃并还勿反顾。又取离日。令病患骑城外车辙。面向城门。以水三升。灰三重围病患。又作七个不翻饼。与五道将军。咒曰∶天门开地户闭。生人死鬼各异路。今五离之日。放舍即归。咒讫乃还。莫回头。此法大良。(出第七卷中)文仲疗伏连。病本绿极热气相易。相连不断。遂名伏连。亦名骨蒸传尸。比用此方甚验人屎(五大升湿者) 人小便(一升) 新炊粟饮(五大升) 六月六日曲(半饼熬碎)上四味。取一瓷瓶盛。密封置一室中。二七日并消。一无恶气。每旦服一大合。尽二服无不瘥者。合药时洁净烧香。勿令妇人小儿女子鸡犬孝子见之。(出第一卷中)延年桃奴汤。主伏连鬼气。发即四肢无力。日渐黄瘦。乍好乍恶不能方。

桃奴 茯苓(各三两) 鬼箭羽 芍药 人参 橘皮(各二两) 生姜(四两) 槟榔(七枚)上九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二升七合。去滓。纳麝香。温分为三服。如行八九里久。忌大醋生冷五辛。(出第十七卷中)

飞尸方三首

病源飞尸者。发无由渐。忽然而至。若飞走之急疾。故谓之飞尸。其状心腹刺痛。气息喘急胀满。上冲心胸。(出第二十三卷中)集验疗飞尸。瓜蒂散方。

瓜蒂 赤小豆(各一分) 雄黄(二分研)上三味捣下细筛。一服五分匕。稍增至半钱匕。以酪服药。(广济疗卒中恶心腹绞刺气急胀奄奄欲绝 广济同出第七卷中)备急张仲景疗飞尸走马汤方。

巴豆(二枚去心皮) 杏仁(二枚去尖皮)上二物绵缠。捶令极碎。投热汤二合。指捻取白汁便饮之。食顷当下。老小量服之。通疗鬼击病。忌野猪肉芦笋。(此已见卒疝中正疗飞尸故不删也 文仲同出第一卷中)古今录验附着散。疗飞尸在人皮中。又名恶脉。又名贼风。发时急头痛。不在一处。针灸则移。发时一日半日乃微瘥。须臾复发。皆疗之方。

细辛 天雄(炮) 莽草(各一分) 桂心(三分) 附子(四分炮) 雄黄(二分研)乌头(四分炮) 干姜(四分) 真珠(二分研)上九味捣下筛。服五分匕。不知稍增。当以好酒服之。忌猪肉冷水生葱生菜。(出第六卷中)

遁尸方三首

病源遁尸者。言其停遁在人肌肉血脉之间。若卒有犯触则发动。亦令人心腹胀满刺痛。气息喘急。旁攻两胁。上冲心胸。瘥后复发。停遁不消。故谓之遁尸也。(出第二十三卷中)广济疗初得遁尸及五尸。经年不瘥。心腹短气方。

鹳骨(三寸炙) 羚羊鼻(二枚炙令焦) 干姜(一两) 麝香(二分研) 蜥蜴(一枚炙) 斑蝥(十四枚去翅足熬) 鸡屎白(三两熬) 巴豆(五枚去心皮熬令黑) 青(二十枚去翅足熬)藜芦(一两去芦上十味捣筛。蜜和丸。空腹以饮服如小豆三丸。日二服。稍加至六七丸。以知为度。至吐利。忌生冷油腻猪肉蒜粘食陈臭芦笋。(一方无斑蝥鸡屎白巴豆 青藜芦)又初得遁尸鬼疰。心腹中刺痛不可忍方。

青木香(六分) 丁香(六分) 鬼箭羽 桔梗 紫苏 橘皮 当归(各八分) 生姜(十二分) 槟榔(十四分合子碎) 桃枭(十四枚去核)上十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绞去滓。分为三服。日晚再。以快利为度。忌如药法。(一方无橘皮桃枭 并出第四卷中)集验疗遁尸。心腹刺痛不可忍方。

桂心(一尺准一两) 干姜(三分) 巴豆(二枚去皮心熬)上三味合捣下筛以好苦酒和之如泥。以涂痛处。燥即易之。忌野猪肉芦笋。(千金同用干姜一两出第一卷中)

五尸方一十一首

肘后疗卒中五尸。五尸者。飞尸遁尸风尸沉尸尸疰也。其状皆腹痛胀急。不得气息。

上捣蒺藜子蜜丸如胡豆服二丸日三。

又方捣商陆根熬。以囊盛之。更番熨之。冷复易。

又方粳米二升。水六升煎二沸。服之。

又方掘土作小坎。以水满坎中熟搅。取汁饮之。(并出第一卷中)删繁疗五尸蛊疰中恶客忤。心腹刺痛。丹砂丸方。

丹砂(研) 干姜 芎 芫花(熬) 乌头(炮各四分) 芍药 桂心(各八分) 野葛皮(三分炙) 吴茱萸(一合)上九味捣筛。蜜和为丸如大豆。服三丸。日三。清饮进之。

忌生血物猪肉生葱。(一方无巴豆栀子出第十卷中)备急疗卒中五尸遁尸风尸飞尸尸疰沉尸。其状皆腹痛胀急。冲心攻胁。或 块踊起。

或破鸡子一枚。取白生吞之。困者摇头令下。(文仲肘后同)又方(葛氏法)雄黄 大蒜(各一两)上二味捣和。取如弹丸。纳二合热酒中服之。须臾未瘥更服。有尸疹者。常蓄此药。用之验。(文仲肘后同)又方干姜 附子(各一两) 桂心(二分) 巴豆(三十枚去皮心生用)上四味捣筛蜜和。又纳臼中捣万杵。服如小豆二丸。此药无所不疗。忌野猪肉芦笋生葱。(肘后同并出第一卷中)文仲疗卒中五尸方。

取屋四角茅。纳铜器中。以三尺布覆腹。着器布上。烧茅令热。随痛追逐。 下痒便瘥。若瓦屋削四角柱烧。用之神验。(肘后同出第一卷中)古今录验八毒赤丸。疗五尸症积。及恶心痛蛊疰鬼气。无所不疗。即是李子豫赤丸方。

(出胡录)雄黄(研) 真珠(研) 石(泥裹烧半日) 牡丹皮 巴豆(去皮心熬) 附子(炮)藜芦(炙各一两) 蜈蚣(一枚炙去足)上八味捣筛。蜜和丸。服如小豆二丸。日一。极得吐下。欲长将服者。可减一丸。忌猪肉狸肉芦笋生血等物。

又五尸丸。疗诸尸疰方。

芍药 桂心(各八分) 吴茱萸(一合) 丹砂 芎 乌头(炮) 干姜(各四分) 蜀椒(一两去目汗) 栀子仁(五分) 巴豆(四十枚去心皮熬)上十味捣下筛。蜜和丸如大豆。一服三丸。日三。忌猪肉生葱芦笋生血等物。(并出第七卷中胡洽有芫花四分野菖皮二分为十二味)

尸疰方四首

病源尸疰者。即是五尸内之尸疰。而挟外鬼邪之气。流注身体。令人寒热淋沥。沉沉默默。不的知所苦。而无处不恶。或腹痛胀满。喘急不得气息。上冲心胸。旁攻两胁。或螺块踊起。或挛引腰脊。或举身沉重。精神杂错。常觉昏谬。每节气改变。辄致大患。积月累年。

渐十三卷中)删繁疗尸疰损鼻。或闻哭声。或见尸常发。死人席汤方。

取死人眠席。斩棺内余弃路者。一虎口。长三寸。止一物。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为一服。立效。(出第十卷中)文仲疗尸疰方。

取新布裹椒敷疰上。以熨斗火熨椒。令汗出。立验。

又姚氏方烧发灰 杏仁(熬令紫色等分)上二味捣如脂。以猪膏和酒服如梧子三丸。日三。神良。(千金同)又鹳骨丸。疗尸疰恶气。兼疗百病方。

鹳骨(三寸炙) 桂心(三寸) 虻虫(十四枚去翅足熬) 巴豆(三十枚去心皮熬) 斑蝥(十四枚去翅足熬)上五味捣筛。蜜和为丸如小豆。一服二丸。日三服。清饮进之。忌野猪肉芦笋生葱。(并出第一卷中)

五疰方四首

病源注者住也。言其连滞停住。死又注易旁人也。注病之状。或乍寒乍热。或皮肤淫跃。或心腹胀刺痛。或支节沉重。变状多端。而方云三十六种。九十九种。及此等五注病。皆不显出其名。大体与诸注皆同。(出第二十四卷中)删繁华佗录帙五疰丸。疗中恶五疰五尸入腹。胸胁急痛。鬼击客忤。停尸垂死者。入喉即愈。若已噤。将物强发开。若不可发。扣齿折以灌下药汤。酒随进之即效方。

丹砂(研) 雄黄(研) 附子(炮各一两) 甘遂(半两熬) 豉(六十粒熬) 巴豆(六十枚去心皮熬令变色。)上六味捣下筛。巴豆别研令如脂。乃更合捣取调。白蜜和之。藏以密器。若有急疾。服胡豆二丸不觉更益。以饮投之。此药多有所疗。杀鬼解毒。破积去水。良验。忌生血物猪肉芦笋。(古今录验同出第九卷中)短剧五疰汤。主卒中贼风遁尸鬼邪。心腹刺痛大胀急方。

大黄(三两别渍) 甘草(二两炙) 乌头(十枚炮削皮) 生姜(半斤) 桂心(四两) 芍药上八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乌头别纳蜜中煎。令得一升。投着汤中。去滓。分服三合葱。(千金同出第四卷中)古今录验五疰丸。一名神仙丸。一名千金丸。一名转疰丸。一名司命丸。一名杀鬼丸。

疗万病。邪鬼疰忤。心痛上气。厌梦蛊毒。伤寒时疾疫疠方。

丹砂(研) 石(泥裹烧半日) 雄黄(研) 巴豆(去心皮熬) 藜芦(熬) 附子(炮各二分( 蜈蚣(一枚炙去足)上七味捣筛。蜜和丸如小豆。服一丸。日一。即瘥。不解。夜半更服一丸定止。带一丸辟恶。忌猪肉冷水生血物狸肉。(出第七卷中)又五野丸。疗五疰。尸疰哭疰冷疰寒疰热疰在身体。寒热短气。两胁下痛。引背腰脊。

吸吸少气不能行手足烦疼。目牛黄(研) 麝香(研) 蜀椒(去目汗) 雄黄(研) 大黄 当归 蜀乌头(炮) 蜀天雄(炮) 硝石(熬一方(一枚炙) 巴豆(五十枚去心皮熬) 鬼臼(二分)上十七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服三丸。日再。不知稍增。以知为度。忌猪肉芦笋生葱生菜生血物。(出第六卷中)

江南九十九疰方二首

集验疗江南疰病。凡有九十九种。寒热尸疰。此病随月盛衰。人有三百六十脉。走入皮中。或左或右。或里或表。如刀锥所刺。乍寒乍热。喉咽如鲠。食如噎。胸中痛。绕脐苦痛。

食取桑根白皮切三升。曝燥作汤。淋取汁。浸小豆二升。如此取汁尽。蒸豆熟。作羊鹿肉羹啖此豆。(出第一卷中)崔氏金牙散。主邪魅。心腹刺痛。病状与前方同。

金牙(别研) 雄黄(研) 丹砂(研) 石(泥裹烧半日) 寒水石 青(熬) 巴豆(去心皮熬) 朴硝 桔骨干姜 牡桂骨(炙)商陆根 大黄 细辛 蛇上三十二味等分下筛。酒服五分匕。日三。忌猪肉冷水生菜生血肉大醋芦笋。(集验同出第七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