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楚了,对岸有两座高地,可以俯瞰整个仁安羌,只有把高地拿下,方能一举定乾坤。
但是孙立人看到的东西,人家也很清楚。
第三十三师团在仁安羌有一个主力联队,他们早就提前控制了高地,并且正是利用高地,通过“地障包围”的战术将英缅军围困起来的。
新三十八师不过一个团,一个团要破一个联队,任何情况下都很困难,国内如此,国外也一样,要不然一个师的英缅军就不会坐井观天,等着别人来拯救他们了。
必须打破常规,出奇兵!
4月19日,孙立人发起强渡。
战场之上,如果你的实力不及对方,取胜的法宝通常只有一个,那就是疑兵为上。
一个团被一分为二,一为诱击部队,这部分人很少,但是孙立人有办法让日军以为很多。
第三十三师团先前经常跟中国军队交手,他们对中国军队数量的估计是算轻机枪的多寡,轻机枪多,说明主力全在这里。
孙立人熟知日军的心理,他“投其所好”,把轻机枪都尽量放到诱击部队的最前沿,如此就把日军的火力都吸引了过去。
这时候,他就可以用上杀手锏:主攻部队。
主攻一侧。远了,用山炮和轻重迫击炮,乃至借助英国人的重炮猛轰;近了,用重机枪集中射击;再近一点,则在局部人数占优的情况下,进行反复的白刃冲杀。
第三十三师团在面对英缅军时蹦得很欢,可当中国军队端着刺刀上来时,也个个心惊胆战,恍如又进入了上高会战时的悲惨境地,这个就叫“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孙立人挥军连冲三次,终得高地,当天便将日军驱出了仁安羌。
仁安羌大捷是中国远征军打响国际声誉的一仗,此役共解救英缅军七千余人,另外还有一大群被俘虏的英国官兵、记者以及传教士。死里逃生的英国人在见到他们的恩主时,含着眼泪大声高呼中国万岁!
中国远征军在仁安羌大捷中解救了英国官兵
媒体报道之后,轰动英伦三岛,英国人对孙立人感恩戴德,称他为“不可多得的中国虎将”,并于次年在印度特授其英国皇家勋章。
那口气,好歹是争回来了。
迷魂汤
仁安羌大捷后,英缅军想到的却不是坚守或者反攻,而是继续撤退。实际上,从仰光失守开始,他们就想放弃缅甸,退守印度了,即所谓“弃缅保印”。
其实,这个问题讲开了也没什么,既然觉得守不住缅甸,那就各回各家好了,英军去印度,中国军队回云南,但英国人肚子里却还打着小九九,始终不肯把这个意图说出来。
因为印度不是想撤就能撤过去的,日军紧紧咬住尾巴,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害怕自己的部队再次遭到仁安羌被围那样的命运。
最好是有人能殿后做掩护,比如中国军队。
如果是中方将领,没人会傻到这种程度。哦,你英国人是人,我们中国人就不是人,全都只能拿来给你牺牲?
让亚历山大暗自庆幸的是,跟他打交道的不是中国人,而是美国人,还是一个让周围所有中国人都得对之服服帖帖的美国人。
这个美国人没打过什么仗,而且一心就想着要出风头、立大功,看上去着实傻得要命。
不忽悠他忽悠谁?
4月19日,亚历山大和史莱姆找到史迪威,一见面当然是将对方一通好夸,迷魂汤拿来就灌。
偏偏美国佬就爱这个,马上云里雾里,不知西东了。
见火候已到,亚历山大和史莱姆开始一搭一档。亚历山大强调,西线枢纽十分重要,应该尽力确保。史莱姆则说,赶快让中国军队在西线采取攻势,那里的第三十三师团很分散,个个击破,易如反掌。
真的“易如反掌”,你们英缅军怎么肯放过这等好事?
其实,这时亚历山大早就接到了英国政府的命令,即日撤退印度,他需要用中国军队来挡住日军。
当时,中国远征军正准备在中线组织平蛮纳会战,各部队也准备就绪,而日本第十五军由于第五十五师团在东瓜保卫战中伤亡惨重,已不得不遣上第十八师团代替。
如果远征军能够集中力量,在平蛮纳予第十八师团以猛力一击,战局无疑也将为之一新。
这个时候,如何还能再抽人?
可史迪威不管这个,抽,将第五军等远征军主力全部抽出来,平蛮纳会战也不搞了,到西线去好好干一下。
他看不到的,别人却能看到,那些久经沙场的中方战将大多看到了。
罗卓英不敢声响,老实人杜聿明打心眼里看不惯这个自作聪明的美国上司。他当时已发现随着东瓜的失陷,日军可以沿公路直取远征军的总后方腊戍,因此竭力主张,主力移动是需要的,但不是移到西线,而是应移到东线。
那里是大家的退路,假如不保,连家都回不去了。
史迪威轻蔑地否定了杜聿明的提议,以远征军绝对主宰的身份。
有谁会比我更聪明?
事实上,那个最笨的人恰恰是他自己。
派到西线的第五军无事可做,因为那里根本就没什么日军,只有大批英军在新三十八师的掩护下狼狈溃逃,宝贵的部署时间就这么被全部浪费掉了。
致命缺陷
在缅甸战场上,几乎所有的人都比史迪威聪明,英国人、中国人,当然还包括日本人。
日本第十五军司令官饭田祥二郎以前不过管管宪兵,在一班日军将佐中既无名气,能力也算不上很强,与冈村宁次等所谓“名将”更是无法相比,可连他都看出了史迪威布局上的漏洞,这真是太悲剧了。
饭田在明白自己的对手是什么角色后,顿时按捺不住兴奋,立刻以第五十六师团主力组成机动快速纵队,并以一天推进一百二十公里的速度往腊戍猛插。
杜聿明的担心不幸变成了现实。
4月20日,日军急攻东枝,后者是腊戍的门户。
史迪威这才稍微醒了醒,下达命令,让第五军再从西线赶到东线救急。
西线到东线,这得多么远的路啊,幸亏是王牌部队,三天之内,走五百公里行程,愣是赶到东枝,并于4月24日晚,一举收复东枝城。
没有第五军,差点就要掉深沟里去了,可是史迪威似乎并没有意识到局势已有多么不利,竟然还在想着要立大功。
4月24日,他向所有驻守东枝的中国部队发出命令:除第二〇〇师外,其余全部转向曼德勒,以组织“曼德勒大会战”。
在东枝保卫战前,摆在史迪威面前的,曾经有上、中、下三策,分别为“巩固东线”“决战中线”和“取胜西线”。在英军直顾跑犊子的情况下,“取胜西线”实乃下策,史迪威偏偏选的是下策。
到东枝保卫战打响,“决战中线”也成了下策,“巩固东线”是唯一可以救命的上策,可他视而不见。
4月25日,在防守的中国军队移往曼德勒后,第五十六师团连东枝城都不用碰,直接绕过城池奔腊戍去了,东枝城里的第二〇〇师被远远抛在身后,已回天无力。
在缅甸山路中疾行穿插的日军战车部队
4月28日,腊戍失陷,中国远征军回国的主要通道被切断,他们无可避免地走上了失败的命运。
4月下旬,中国远征军在曼德勒被日军团团围住,而这时“曼德勒大会战”的策划者史迪威却丢下大军,独自逃往印度,使得远征军更加无所适从,只能自行分数路进行突围。
这是一幅幅让人目不忍睹的画面:先是“海鸥将军”戴安澜半路遭伏击殉职,临死仍在地图上为官兵标示回国的路径;再是主力翻越野人山,谁也没有想到那是个吃人的魔坑,无数人倒在原始森林里再也没能站起来。
十万精锐,仅余四万,其损失之惨重,可谓空前绝后。
蒋介石得知消息,震惊莫名。
中国国内的兵力本身就捉襟见肘,能够抽出这十万精锐,讲穿了就是在拆东墙补西墙,如果把那损失的六万放到国内战场,拼光它几个日军师团总还是可能的吧。
这次输不是输在别的地方,恰恰是输在战略指挥上,所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最让蒋介石感到寒心的,还是失败时史迪威的表现,他怎么能一个人丢下部属擅自跑路呢?
假如史迪威是蒋介石手下的一名黄埔将官,也许现在等待他的就是死刑命令。过去,由于这个原因而被枪毙的不止一个两个。
蒋介石就此完全推翻了对史迪威的原有印象,从军事指挥到个人品质,同时被否定掉的还有对这位美国老外的信任。
那是一道看不见的伤口,而且几乎再也没有可以愈合的希望。
与中国人的评价相反,美国人却觉得史迪威很是勇敢,因为老头没有上飞机,而是徒步去了印度,在印度又说了一句故作轻松的拉风语言:“我们刚刚挨了一顿好打。”
史迪威其时已年届六十,能够生龙活虎地走二十多天到印度,并且还能再俏皮一下,的确很了不起,可问题是他并不是驴友或单纯的士兵,而是一个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自身责任的前线指挥官!
事实是他如果坐飞机的话,三个小时可到印度,六个小时能到昆明,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通过无线电指挥远征军发起反击,哪怕是指定撤退路线。
二十多天,那么多失去依靠的中国士兵在挣扎,然后绝望地死去。
做个假设,要是中国远征军里面有美国大兵,史迪威能这么轻松自若地自顾自离开军队吗?
别说他,如果得不到上级命令,恐怕麦克阿瑟都不敢有如此做法。
对于史氏的“勇敢”,有人一语道破关节:他必须演出徒步走出缅甸的旅行,否则就只有回国等着下课的份。
史迪威与陈纳德,都是美国人,怎么差距如此之大呢?
陈纳德曾经说出对这位同胞的个人印象:“史迪威瞧不起中国人,他以为自己是救世主。”
要说差别,大概这就是最大的差别。
陈纳德当初以落魄之身来到中国,从幕后顾问干起,既有辉煌的胜利,也曾备尝失败的苦涩,中国朝野给予了他超出原先想象的待遇、尊重和荣耀,而他也做出了巨大回报,双方一点点积累感情,直至牢不可破。
陈纳德多次说过,他在情感上完全是一个中国人。
史迪威却是直接空降,来了以后便个人膨胀,乃至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很了不得,绝对有资格领导这个“次等民族”,却不知道在战场之上,一个普通中国将军的实战经验都要比他多得多。
假如他能谦虚一点,认真听听罗卓英、杜聿明等人的建议,未必不能把中国远征军捏合成一支地面上的飞虎队,亦未必会在缅甸败得如此之惨。
这个世上,没有谁能真正毁你,能毁你的,往往正是你自己,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把自己当名人给宠着——所谓“名人”,其实倒过来念,也不过就是一个“人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