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期刊杂志在春天里
6188000000018

第18章 思维的智慧 (2)

是的,我们都回不去了,再也回不去了,因为世上没有那么一条路能让我们重回往昔,滔滔不尽的似水流年阻隔着,纷繁无序的流变充斥着,那是上苍划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天河。我们回不到童年,回不到初恋,回不到当年的欢歌,回不到那时的纯真……回不到所有美好的人生景致里,甚至也无法重回过去的痛苦与无奈。

西哲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里。”是的,过去了,就永远过去了。每一次分别都是永别,每一次相聚都是全新的。回不去了,不如怀着明朗的心情,走向明天。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此刻的我们重新出发,顺着一条全新的路,去未来寻幽探密。不能回头,就朝前走。

要现在,还是未来

/仲利民/

在人潮如涌的超市,他一眼就认出她来。虽然8年过去,她在他的眼中依然是那么熟悉。她望着他,也认出他了,嘴角露了一丝惨淡的笑意。他看到她穿着旧的外套,衣领已有些残破,发丝凌乱。

他向身边的妻介绍说:“这是琳,以前的朋友。今天巧了,在这里遇着了。”其实他省略了一些内容,她不仅是以前的朋友,更是以前曾经倾心相爱的恋人。直至今日,他还经常在梦里遇到她。

年轻的她是骄傲的公主,生在干部家庭,衣食无忧,大学毕业后,父亲人脉资源丰富,进了一家银行,工作轻闲,薪水丰厚。

那时的他,是从农村刚进城的小伙儿,除了一腔热忱外,一无所有。一次机缘巧合,他们相识了,她欣赏他的才华,还有他的机智,他当然也对她的美貌与气质动心。他们偷偷地相爱了,那时,他们的爱情很单纯,以为两个人相爱就可以了。等到她的父亲洞察时,她已沉入爱河不能自拔,她觉得他是那么可爱,才华横溢,仪表非凡。而她的父亲一口回绝:“这些都是没用的东西,他有什么可以爱你?他有房子吗?他有职位吗?他有钱财吗?”

面对父亲一连串的问话,她答不上来。

他真的没有,什么也没有。

他的工作普通,他的收入微薄,他在这个城市更没有什么亲友可以提供帮助。孤零零的一个人,要想成功,比登天还难。

父亲教训她,那么,你爱上他就是爱上了难题,你将来的房子,生活,包括未来的一切,都要在困难中度过,争执是必然的,难题是无法解决的,那样的生活还有什么爱情?不知为什么,本来还有满腔的爱意,被父亲这一盆冷水浇过,一下子凉掉。

她一直生活在父亲的照顾下,她不敢想象以后的生活,如果事事都必须她亲力亲为,如果困难重重,那将是怎么样的生活啊?当她想明白这些之后,忽然没有了当初盲目的爱情。

这“盲目”是她于瞬间发现的,她真的幼稚啊!她听从了父亲的建议,重新爱上了父亲一个朋友的儿子,他们家不仅富足,而且有权力。

从此,她与他不再见面。

一晃8年过去。

一切并不是她父亲设想的那样。

她的生活并没有如意,当她结婚后不久,父亲忽然离世,紧接着,她的公公因贪污锒铛入狱。

在父亲光环下生活的丈夫从此萎靡不振,生活逐渐艰难起来。

他却不一样,经过进城最初的艰难之后,他用自己的才华与勤奋,一步步打拼,事业有成,生活逐渐好转。就像演戏一样,仅仅8年时间,他与她就进行了置换。

她当初也曾爱上他的才华,还有他的真诚,可是她不敢要他虚无的未来。在父亲的指点下,她对他的未来没有了信任,自然不可能执著地许诺爱情。

爱情与幸福,是每个人都渴求的,但是更多的人只需要当时的一切,不敢投入更多的耐心与信心期待一个未来,即使是面对一个潜力巨大的绩优股。低价时买进,长期持有,才会得到利润可观的收获,倘若只愿意寻找看得见的优势,那么搞不好连当时的优势也不复存在。

现在与未来,你想要哪一个?

一个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个是有较大风险的需要长久的期待。

更多的人选择现在,不要未来,那么未来的丰厚回报只能给敢于投入的人去捕获。爱情、前程、经济,一切一切,都是如此。

老去不浪漫

/丁立梅/

年轻的女孩,在她的博客上很抒情地写下,老去是一件浪漫的事。我看着微笑,她多像曾经的我啊,看到夕阳下独坐的老人,白发苍苍,脸上波平浪静,觉得禅意极了。羡慕这样的老去,以为人生至此,百念全消,复归自然。像一棵树,一株草,沉默于山林。

其实不是。年轻的时候,哪里懂得,生活不是油画。在油画背后,隐藏着被世界遗忘的痛楚和巨大的孤寂。

我的祖父91岁了,亲朋好友都说,活到老爷子这份儿上,是福分,寿大福大。大家说这话时,老爷子一个人枯坐在小屋前,眼望着前方,前方长一棵梨树,一棵枣树,是老爷子亲自栽的。当年,老爷子还能爬上枣树去摘枣的,现在老爷子眼也花了,耳也聋了。也无人愿意低俯到他的身边去,听他说话。大家热闹着来,明着是来看老爷子,实际上是找由头相聚,倒把老爷子撇一边。吃吃闹闹散场去,遥遥冲老爷子挥一挥手,说声,爷爷,走啦!也不管他看见看不见,各自回各自的家去了。

一日,我去看老爷子。从小,我跟他的感情最为深厚。他知道是我去了,紧紧拉着我的手不放,喃喃说,我现在,除了吃,没什么用处啦,是个废人啦。

这是无奈。想他曾是多么刚性的一个人哪,说话如雷吼,一声下去,小辈中没一个不听的。一辆自行车,骑得生风。老街在30多里外,他一个早上,能骑个来回。把家里需要的镰刀给买回来,在房檐下刨木柄,一把斧头使得威武得很。我们人小,站一边看,觉得这样的祖父好了不得,永远不会老。

关照父亲,平时多陪老爷子说说话啊。父亲一摊手,苦笑说,跟他说了他也听不见啊,再说,家里也挺忙的。

还能怎样?我转头看枯坐着的老爷子,淡的日光,落在他的白眉毛上。他看上去像一口枯井,废弃在岁月尽头。所有的疼痛,只他一个人收着。

也曾开过玩笑,化妆成文学老太太上网。遇某一ID,上来就破口大骂,老不死的,这么老了还上网,还文学!骂得我一愣,我尽量跟他掰理儿,我说你也会老啊,谁不会老呢,能平安过到老,是多大的造化啊,没见过有人半途夭折的吗?那边未及我把话说完,丢下一句,你这老不死的,还真能说哈——一溜烟跑了。

心当时凉去半截。若是将来我真的老了,我得准备多少勇气,来面对这等无缘无故的谩骂?朋友也笑说一事:一日上街,遇见一老人在路上蹒跚,后面突然窜上来几个小青年,嫌老人挡路了,骂道,老不死的,这么老了还上街干吗呀!伸手粗鲁地把他推到一边去。我问,后来老人咋办的?朋友说,还能咋办,站路边哭呗。

脑子里便一直盘旋着那个不认识的老人,暮暮之年,孤单行程,谁与共度?这是最最凄凉的,哪里还有什么浪漫可言?

即便如此,我们还是义无反顾地,朝着老的方向奔去。因为人生的每一步,都是一种体验。好的,坏的,我们都将担待着,从而成就人生的完整。

观棋与观人

/王清铭/

观棋能不语?棋盘上烽烟正起,一种看不见却能感受到的战火正在蔓延,棋场如战场,置身于刀光剑影之中,你能无动于衷?“本方”城池沦陷,主帅四面楚歌,能不千里驰援,解救其于倒悬?山穷水尽之时忽然柳暗花明,绝处逢生,你能不以心为鼓,敲响乘胜追击的命令?

也有鸣金收军的,但你绝不会偃旗息鼓,任鏖战正酣,你也不会丢盔弃甲,因为你只是观弈者。

我有多次观棋的经历,像张岱《西湖七月半》中所写的“月亦看,看月的人亦看”。我发现平时文质彬彬的人到痴迷处会不自觉撕下“真君子”的呆板面具。言语文雅博渊的,到情急时竟会出口成“脏”。举止得体的,到激烈时也会心情激动得意忘形。观棋者鲜少有守口如瓶、泰山崩于眼前自岿然不动的。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大概是在无所事事的时候吧,观棋者一颗心维系在棋盘的风云变幻上,哪有闲心看什么云舒云卷?

只要身陷棋战炽热的氛围,很少有热血不沸腾,悠然作壁上观的。以前棋盘角常刻几个小字——眼观手不动,有些棋盘还写着戏谑性的联语:“河边无青草,不用多嘴驴”。但看棋者丝毫不受清规戒律的束缚,不愿在旁边干着急,攘袖揎拳替棋手走子。下棋者因着数不同,又拿回来,这样要来回好几次,弄得棋手恼了,回头抢白几句,看棋者大肚能容,一点也不羞赧,依旧坦荡荡地为他运筹帷幄,出谋献策。如果看棋的人多了,棋盘上经常会“演义”成两边看棋者棋艺上的决战,甚至双方会像看拔河一样,进行声势上的较量。当然,不是谁叱咤风云,就能势如破竹。看棋的因思路不同,双方争议甚至争吵的事屡见不鲜,有时候某人急了,直嚷叫“敌对方”的顽敌好看,猛张飞勇马超般,欲大战三百回合。这边的那位也豪气满怀,接下战表,暗地调动人马,但他们谁也不先拍马厮杀。棋盘上的硝烟正浓,谁也不愿撤身当“逃兵”。

我爱下棋,但更爱观棋,其原因说出来可能贻笑大方。虽然我能记住很多诸如“省跆欣然,败亦可喜,如何结果,浪淘尽千古英雄”之类的古人箴言,但留给我最深印象的还是“世事如棋,一着争来千古业”的话。我下棋,总是斤斤计较输赢,尽管我经常提醒自己,下棋只是一种闲情逸致,但秉性难移。一招半式都要审时度势,唯恐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我下棋时经常与对方争得脸红耳赤,而高度地不服输念头又弄得我内心非常紧张。处于优势,要聚敛余勇以追穷寇,还要防备对方孤注一掷,反咬一口。处于劣势,又患得患失,冷眼偷觑对方破绽,咬定青山不放松。古人云弈之境界有三:最下品是杀。

只以屠戮为快,棋风狰狞,根本不识弈道为何物也;中品是将。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岂不知这种快乐只是浅尝辄止,乐极则生悲,泰极而否来,仍不足取;为棋之道的最高境界便是求和。和棋,须得宽严相济,埂踟兼备,把玩局势于股掌之中,此为弈道之上品。可惜我一位“粗人”,根本就没有细嚼慢咽的耐心,猛虎下山,速战速决。梁实秋先生说:有一种人我最不喜欢和他下棋,那便是太有涵养的人。杀死他一大块,或是抽了他一个车,他神色自若,不动火,不生气,好像是无关痛痒,使你觉得索然寡味。君子无所争,下棋却是要争的。读梁先生的《下棋》真想与先生讨教一二,但先生已逝,徒慕其风。

观棋就大不相同了。我完全可以超脱弈棋时那份被佛家称为“执著”的功利心,说到底,山河破碎是别人的事,我还心存什么芥蒂?有容乃大,无欲则刚,观弈时我的心态特别松弛。而且,不瞒读者说,我一般都站在势焰赫赫的一方作“帮凶”恃强凌弱。有时棋局风云突变,我不慎站错立场,当另一方吹响反埂跄号角,我就毫不犹临阵倒戈。反正下棋的人有输有赢,而观棋的我总是稳操胜券。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我支持的那一方。

当然,有时我也被观棋的同道讽刺为“背信弃义”,我也不当一回事。读者若是从观棋角度来评判我的为人,我的确是一个趋炎附势的“小人”。只要能够在观棋时使自己的身心得以舒展,释放平时生活的压抑,缓解一天的疲惫,使心态变得轻松而充满活力,多当几回“小人”,我也“厚颜无耻”地认了。好在我还能从古人中找到同道,清代的李渔就在《闲情偶寄》中写下“下弈不如观弈”的话。观棋也是一种闲情偶寄。

我极不欣赏两位棋手关门“如琢如摹醅如切如磋”的做法。被观棋者围拥着下棋,当然会嘈杂些,但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况且将仅属两人的乐趣延伸为众多看棋人的娱乐,这欢乐不是也可以倍增吗?

下弈,观棋,观人,都是赏心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