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期刊杂志在春天里
6188000000016

第16章 快乐是心灵深处飘逸的芬芳 (2)

即便是自私的人,尽管自己不愿为别人拿出善和爱来,却也希望在交往中,得到别人善的呵护与抚慰。

即便是一颗坚硬如铁的心,坚船利炮攻不破,打不败,有时候,一丝善良,就可以把它温柔地感化。

⊙夜晚的天幕上,缀满无数的星星。

这些星斗与我们相隔千万里,很遥远,我们永远无法触及。然而,每个晚上,一转身,一仰首,我们总能看到它们那熠熠的光辉。

善良的人的内心就像这星斗,他们远离喧嚣,蛰伏在寂静的远方。然而,这并不妨碍他们关注尘世。天上每一颗闪耀的星辉,都是善良的人投向尘世的不灭的悲悯目光。

⊙善行的大小,并不取决于你拿出了多少金钱,干出了多么轰轰烈烈的事情,而是取决于对所施救的人境遇的改变以及对这个生命的最终影响。

从这个意义上讲,尽管你拿出的只是一元钱,只是一个关爱的眼神,所行的,依然是人间大善。

⊙最高境界的行善,是不在意结果的。

也就是说,你施救于一个人,没必要苛求对方感恩;你帮助一个人,没必要等着对方报答。毕竟,行善不是往银行里存钱,所以不要想着连本带利的回报。

当然了,善良也有被欺骗、被利用的时候。譬如,捐钱给一个落难的人,对方却是一个以行乞为生的骗子;救助一个倒在路上的老人,却被家属无辜赖上。这都是人性的恶在为非作歹,这不是善良的过错。

行善,永远不会错。

你拿出爱心来,无论给了什么人,无论最后是个什么结果,本质上,你都是一个天使。

爱要有些傻

/仲利民/

她是一位作家,写字为生,她聪明、勤奋,她洞透世事,明白人生,就像她笔下的人物,想要干什么,会去干什么,都一任她的思路去发展,她太了解人性了,所以笔下人物性格丰满,故事曲折。

她会不时地下笔批判男人,有那么可爱的女人了,还不满足,四处花心,吸引年轻女人,真是十足的恶行。

这么懦弱,一点风浪都抗不住。还是男人呢?女人嫁你干什么?就是想找一双肩膀靠一靠啊!你自己那么软弱,还让女人怎么过生活?

年轻时这么享受,将来长成男人了,能有几分承受挫折的能力?享受对于男人来说,没有一点好处。

这么不懂风雅?真是没趣。男人跟木头似的,哪个女人愿意跟着你讨生活?

她总是把男人的缺点看得格外透彻。或者特意放大男人的那些缺点,毫不留情地进行批判,恨不得把男人调教成既温顺体贴,又能呼风唤雨的斗士。世间有这样的男人吗?就像尘世间没有完全的纯金一样,又怎么会有一个毫无瑕疵的男人?一个优秀的男人,就是他的优点总是闪光的,他的能力大于他的缺点,或者他少有缺点。倘若想要一个尽善尽美的男人,去哪里寻找?况且,这样的男人又要什么样的女人才可以与之匹配?

她都30岁了,还是孤家寡人,家人都急了,她自己貌似无动于衷,其实内心比谁都焦躁。这帮臭男人,怎么就没有一个可以爱的呢?恨嫁的心藏着掖着也痛苦万分。以前,她是要一个满意的男人,跪着来求她,像剧本里一样浪漫,像小说里一样动人。再有一个十全十美的白马王子,她挑剔,不顺眼的男人见过一面就永不再见。

后来,男人们视她为一支长刺的玫瑰,再也不愿与她交往。她开始听从家人的安排去相亲,那是什么样折磨啊?媒人嘴里英俊潇洒的人,却是一个矮小粗胖的男人,她连话都不愿说就掉头走了。那个才华横溢的男子,也不过是多看了几本小杂志,挑些流行词语,从嘴里蹦完了就无话可谈,连大脑都没有,还才华呢?那个号称家财万贯的男人,居然见面就问她的年龄,粗鄙的话语让她难以抑制地恶心。

她号称要独身主义了。

母亲说:“你那样骄傲,人家连讲话的机会都没有,怎么建立感情?”

她说:“还打算生活一辈子,见一面都痛苦,要是那样的

男人也可以,干脆死掉算了。”吓得母亲不敢多语。妹妹劝她:“看着可以的,先谈谈看,以后觉得合适再

继续。”她说:“我也想啊!可是,叫我怎么跟他谈,他讲的我没兴趣,我说的他不懂。南辕北辙。”妹妹说:“你那么文艺的话,谁能配得上啊!世俗一点吧,

就聊聊家长里短。”她想:“才开始就乏味,怎么去挨以后漫长的一生?”她就这样挑剔着,她想要一个男人牵手,可是到哪里去

找呢?看到一个个女友小鸟依人般偎在男人身边,她又会觉得心痛,然而,那是别人的幸福,不属于她。

有一天,小妹带着孩子,搀着夫婿的手,有说有笑地来娘家,她本想迎着说上几句话的,不知为什么?竟然向妹夫恶语相向。妹夫尴尬不已,却又不知所以。

她不明白,为什么那些世俗的人都可以幸福地生活,而她却找不到自己的温暖?

有时,她又实在太傻。她看到了别人的温情,可曾看到婚姻里的琐碎和争执?哪对夫妻不曾吵架拌嘴,烦恼丛生?可他们依然向往两个人的温暖,即使有缺点,有烦恼,那也是爱情的烦恼,它比一个人的清净要幸福。而爱情,不仅有喜欢,也会有隐忍,面对自己不喜欢的,能忍下就可

以了,倘若连忍也不行的,大概不能成为一个屋檐下同享温暖的人。太聪明的人,没有好的爱情。倒是那些傻傻的,不去太多挑剔的人,能享受到尘世里爱情的些许温暖。

不计较的人生

/清山/

人的一生是否成功,往往不在于财产的多寡、地位的高低,而在于外界对他(她)的评价,和其内心的幸福感,只有好口碑而没有知足感的人,就像外表光艳、内心酸涩的果子,而拥有个人的幸福感,言行普遍遭人诟病者,这样的人多数是极端利己者。只有当声望和心灵深处的愉悦感合二为一,这样的人生才称得上是平衡的、完美的人生。

要达到这种人生的境界,在生活的态度上就要端正平和、宠辱不惊,不计较得失,不计较成败。在这一点上,运动场上的体操名将涅莫夫就为我们作出了表率。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在男子体操单杠比赛中,涅莫夫的表现近乎完美,但是裁判却给了他较低的分数!全场观众愤怒了,他们全都站立起来,报以持久而响亮的嘘声。比赛不得不被打断。十分钟后,裁判们经过紧急商议把涅莫夫的分数提高了一点儿,观众们的嘘声仍没有停止。由于观众一直不依不饶,随后出

场的选手无法比赛。就在裁判与观众“僵持”不下时,涅莫夫尽显大将风度,再次上台,并做出了令人动容的举动:他用食指竖放在嘴上,向观众示意不要再嘘裁判,随后又作出了两手下压的动作,告诉观众们要冷静。观众们果然“听话”,随即便回到各自座位上继续观赏比赛,这个百年难得一见令人感动的镜头永远铭刻在观众的记忆中。与涅莫失的不计较相对应,运动场上,裁判出现了错判现象,一些斤斤计较的运动员在心理失衡的情况下,往往会作出不理智的行为,并为此获得追加处罚,甚至直接导致个人和团队的失败。

前几年,我参加了一次人民警察录用考试,通过了笔试、面试,获得了最后体检的机会。和我竞争同一职位的一个考生在综合成绩低于我的情况下,对我的身高问题进行人身攻击,由于我的身高离警察标准身高(值得商榷的规定)有一点差距,最终我与这个岗位失之交臂。那个考生在众目睽睽之下疯狂攻击我的言辞,极大地伤害了我的心灵,加上这位明显道德缺失的考生后来又得到递补的机会(他眼睛高度近视,不符合警察录用标准),这样的结果令我难以接受,第一次对社会公正产生了深深的怀疑。由于太计较这次失败,我一度足不出户、心灰意冷,个人生活完全被打乱了。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疗伤后,回忆起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感叹自己糊涂透顶、蹉跎人生。

我的母亲是一位教师,我家就住在学校里。自我记事起,但凡学校进行的先进评比,全校老师都要参加,进行公开唱票。喇叭声中,听到的几乎都是母亲的名字。其实母亲的德高望重,不仅仅是因为她敬业爱岗,其中更为重要的因素是她与人为善的品行。学校里只要有利益之争,她永远做“让利与人”的吃亏者。她不是只做给别人看,她是内心真得不想“争”,要那么多荣誉干吗?房子大小都一样住!有饭吃,有衣穿,就足够了!显然,与他人和谐相处,是她更看重的结果。

置身于社会中,不可避免地要遭遇各种屈辱和不公。品行端正清高者,往往不如奴颜婢膝、溜须拍马、颠倒黑白、损公肥私者活得舒服,如果常感怀才不遇、世风日下,发出“污浊之水,王八比鱼活得自在;腥臭之所,苍蝇比蜜蜂过得滋润”之类的感慨,必然会被视为异类,等同于自讨苦吃。智者的选择,是保持自身高尚的操守,在心灵上远离污秽和是是非非。接受它、面对它、解决它,解决不了,干脆就忘掉它。否则怨天、怨地、怨人,气出病来,只能证明自己心胸狭隘。

北方农村的民众喜欢在厕所旁栽种木香花,用花香巧妙地掩盖厕所的异味。每年春天,一簇簇洁白馥郁的木香花覆盖在厕所的顶部,十多天后,花势仍旺,早开的花瓣开始陆续簌簌落下,一副“抬头一片云,低头一层雪”的美景,洁白无瑕的木香花并没有在意厕所的肮脏,兀自散发着迷人的芬芳,宛如蓝天不计较乌云,荷花不计较淤泥。

如果还是为烦扰所困,并耿耿于怀,不妨到广袤的田野中去,在天高云淡、空旷怡人的世界,你会感觉人的渺小、心灵的博大,而所有的烦恼类如晨露,飞鸟会落到你的肩膀上,把所有的不快和忧虑全部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