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生存博弈术:获得绝对生存优势
6185900000061

第61章 看到吃亏背后的大利

泰山不让土壤,方能成其大;江海不拒细流,方能成其深。

在生活中,一些人目光只会停留在眼前利益上,无论做什么都不舍一分一厘,只求自己独吞利益。所以常常因一时赚得小利,而失去了长远之大利,可谓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富豪李嘉诚就深谙博弈论舍弃小利而赢得大利的道理。

李嘉诚是十余家公司的董事长或董事,但他把所有的袍金都归入长实公司账上,自己全年只拿5000港元。以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的生活水平,像长实系这样赢利状况甚佳的大公司主席的袍金,一家公司就该有数百万港元,而5000港元还不及公司一名清洁工的年薪。进入90年代,袍金便递增到1000万港元上下,而李嘉诚20多年依旧维持不变。

李嘉诚每年放弃了上千万港元袍金,所以获得公司众股东的一致好感。爱屋及乌,他们自然也信任长实系股票,甚至当李嘉诚购入其他公司股票时,投资者莫不紧随其后。李嘉诚是大股东,长实系股票被抬高,长实系股值大增,得大利的当然是李嘉诚。就这样,李嘉诚每欲办大事,总是很容易得到股东大会的通过。

1994年4月至1995年4月,李嘉诚所持长实、生啤、新工股份所得年息共计124亿港元——尚未计算他的非经常性收入以及海外股票的价值。

人生中,怎样在比较直接的小利益之后把眼光放长远,发现更隐蔽的大利益,这是需要博弈智慧的。李嘉诚其实是小利不取,大利不放,他是以小利为诱饵来钓大鱼。而促使他这样做的原因,其背后所蕴涵的哲理是他与股东之间建立的一种重复博弈关系。

在一次博弈中,博弈论通常都是把双方假设成为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惜动用一切手段来与对方进行较量,也就是所谓的理性人博弈。然而,现实中的一次性博弈也确实如此,在没有强烈的道德与情感的因素约束下,参与人都会为自己当前的最大收益奋斗。他们之所以不太关心自己未来的利益,是因为他们确信今后自己不再和对方进行博弈,所以他们可以尽可能地施展所有手段,而不用担心未来的后果。而在商场上,这种一次博弈的思想往往会给自己的发展带来障碍。如果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也就是那些小惠小利,那么会使自己的路越走越窄,到头来没有信任自己的合作者,从而也就让自己走到了尽头。

要建立良好的重复博弈关系,就要兼顾到双方的利益。像李嘉诚一样,以放弃那些眼前利益来换取更和谐、更广泛的合作关系,从而无形中建立了一种诚信体制,这为自己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事实上,商场上的很多博弈都是多次博弈。多次博弈的情况遏制了人们的绝对功利性,每一个参与人的行动都是小心翼翼的,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是一次博弈,所以他们需要为将来考虑。如果有谁在第一次博弈中就耍尽卑鄙手段,或者背叛,或者不诚实合作,那么他将面临被孤立乃至失败的危险,甚至在随后的博弈中,对手会毫不留情地予以报复。这样,虽然他在第一次博弈中占了便宜,但是在未来的博弈中,他将付出代价,显然这样对他来说是不划算的。因而,多次博弈能够逼迫博弈参与者诚实守信,始终保持合作。

有人问李泽楷:“你父亲教了你哪些赚钱的秘诀?”

李泽楷说,赚钱的方法什么也没有教,只教了他一些为人的道理。李嘉诚曾经这样跟李泽楷说:“你和别人合作,假如你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么拿六分就可以了。”

所以,做小生意讲究的是做事,而做大生意讲究的是做人。李嘉诚长远的眼光为他稳定了事业,争取了更多的资源。虽然一时的吃亏可能使收益变少,但正因为这种吃亏,才让更多人愿意与他合作。

良好的合作关系是以双赢为目的和基础的,如果要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那么保持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均衡就非常重要。建立良好的声誉和诚信的形象,对于长远利益的回报有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