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1)
6178300000096

第96章 以少胜多采石战(8)

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在长期流传的三国故事的基础上创作的。但是,他的“空城计”不是简单地将原有的三国故事连缀成篇,而是以自己的思想为指导,构建出全新的三国世界。

罗贯中从民间故事中汲取养分,注重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在这部小说中,他成功地处理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借助艺术表现,赋予历史人物以血肉,因此前人称这部小说是“七分实事,三分虚构”,应当是很恰当的。

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罗贯中以其宏大的手笔、惊人的艺术表现力,为我们描绘了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以及形象鲜明的各色人物。《三国志通俗演义》的问世,标志着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新的里程,把我国的长篇小说艺术推向了成熟。

罗贯中在明初生活了十多年后于75岁时逝世。在中国文学史上,他是一位占有显著地位的文学家,他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与《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经久不衰,有着永恒的艺术魅力。

多才多艺的吴承恩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明朝著名文学家。他的作品除了家喻户晓的《西游记》外,还有一本《射阳先生存稿》。

吴承恩出生于一个小商人家庭,祖上曾做过小官,到他父亲吴锐时,家道已中落,只能靠做些小本生意维持生活。

少年吴承恩天资聪颖、机智善辩,据说他读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还写得一手好文章。

吴锐很注意对儿子的培养和教育。首先,他很注意言传身教,虽然他是个小商人,但他酷爱读书,常用古代优秀人物的事迹鞭策自己,这给少年吴承恩以很大影响。其次,吴锐做生意时力求买卖公平,童叟无欺,这种正直厚道的品德给了吴承恩最直接的人生教育。

少年吴承恩除了勤奋好学之外,还有一个不同于其他孩子的特点,就是他特别喜欢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一类的故事。他经常瞒着父母看一些《玄怪录》之类的野史小说。这些经历对他创作《西游记》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步入青年时代的吴承恩,变得狂放不羁、轻世傲物,他因此而受到了社会上的一些非议。

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大都要过科举这一关,少年时代被誉为神童的吴承恩在嘉靖十年和嘉靖十三年的连续两次乡试都以失败而告终。这位誉满乡里的才子,因此经受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和社会压力。一再的科场失意,吴承恩对科举制度产生了明显的不满情绪。

这时的吴承恩开始深刻地考虑社会人生的问题,并且用自己的诗文向不合理的社会抗争。他用自己的作品发表对现实社会的看法,或褒或贬,无不显出作者鲜明的爱憎。

嘉靖二十九年,吴承恩被淮安府呈为贡生,但进京选官又空手而归。这样的情况下,吴承恩只得以贡生的资格进入太学读书,当上了一个年纪不轻的太学生。

倭寇对中国东南沿海的侵扰从元末明初时就已开始了。嘉靖三十八年,倭寇逼近吴承恩的家乡淮安,淮安人民奋起抵抗。吴承恩投笔从戎,协助沈坤组织了一次富有战斗力的民兵乡勇,吴承恩是这支队伍的参谋。他积极进行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出谋划策,设计布防,为抗倭斗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吴承恩曾作过两年的小官,后罢官回到淮安。

吴承恩晚年主要靠给人写寿启、墓志铭等应酬文字换取报酬来生活。这个时候他虽已是暮年,但锐气不减当年,他早就有把满腹神怪故事写成一本书的欲望,这时终于有时间来实现了。

经过深思熟虑,吴承恩选择了当时广泛流行的唐僧取经的故事作为主题来创作《西游记》。吴承恩以此为主线,参照我国古代其他神话故事和他在现实中搜集到的“神怪”故事,运用天才的想象力,将它们创造性地组合,终于完成了我国神话巨著——《西游记》。

《西游记》在我国文学史上取得了很高的地位,它创造了一个神怪世界。明清两代,以它为蓝本的神话小说层出不穷,舞台上改编的西游故事也不可胜数。《西游记》还早早地流传到国外,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

《西游记》完成不久,吴承恩就离开了人世。作为一个杰出的文学家,他给人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除了《西游记》外,他还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散文。

明太祖兴文字狱

朱元璋统一全国以后,十分重视朝中的大臣,依赖他们治理天下。这就引起了许多武将的不满,他们乘机挑拨太祖和文臣之间的关系。

有一天,武将们对朱元璋说:“陛下,您千万不可过分信任这些文人。您别看这些文人平时都非常循规蹈矩,他们可会讥讽人啦!”

朱元璋不解其意,问到:“何以见得文人就善于讽刺人呢?”

“陛下,”武将们回答道,“您还记得当初与您作对的张士诚吗?他这个名字就是他手下的那些文臣给他起的。”

朱元璋更加迷惑了,“这名字不是很好听吗?”他不解地问道。

武将们更加得意了,故作惊讶地说道:“陛下,张士诚被他所宠信的文人愚弄了!《孟子》书中有这么一句话:‘士,诚小人也。’这句话也可破读为‘士诚,小人也。’这是在骂张士诚是个小人呢!”

朱元璋一想,说得有道理。他想,自己本来就没有多少知识,说不定文人们也会借机讽刺自己。从此,他对大臣的言谈和奏章非常留意,反复揣摩,如果觉得某些地方是在讽刺咒骂他,他就会毫不留情地大加杀戮,造成了许多稀奇古怪的文字狱。

古时候的人们很注重自己的出身。朱元璋虽然当上了皇帝,但他的出身并不好。他小时候给人放过牛,当过和尚,后来又参加过农民起义。他很忌讳人们提起这些事情,认为这是一种耻辱,和自己的皇帝身份不相配。因为他当过和尚,而和尚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光头,所以“光”、“秃”这一类的字对他是犯忌讳的。和尚又称僧,所以僧这个字也觉得刺眼,甚至连与“僧”同音的“生”字也犯忌讳。红巾军被地主阶级骂为“贼”、“寇”,而朱元璋又以红巾军起家,他最恨别人骂他当过“贼”,推而广之,连与“贼”字音相近的“则”字也很讨厌。很多官员由于不知道朱元璋的这些忌讳而糊里糊涂地丢掉了脑袋。

明朝初年有个规矩,每当逢年过节,皇帝过生日、册封皇后和嗣立太子的时候,朝廷内外的官员都要进献《贺表》,表示祝贺。有一天,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替杭州知府写《贺表》,里面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这世作则”的词句。这本来都是颂扬皇帝的好话,不料,朱元璋读后却勃然大怒,大骂到:“这个穷酸的儒生竟敢这样侮辱我!”朱元璋把《贺表》摔给大臣们看,大臣们看后面面相觑,谁也看不出究竟是什么地方出了毛病。朱元璋对他们解释说:“‘光’,就是‘秃’,这是在骂我是个秃和尚;‘生’就是‘僧’,这也是在讥讽我当过和尚;‘则’和‘贼’的读音相近,这是在骂我参加过农民起义,当过贼。你们说,这样的小人该不该杀?”

大臣们听后个个目瞪口呆,惊得说不出话来。朱元璋传出一道命令,将徐一夔斩首示众。

这样的文字狱实在是防不胜防,不少大臣都是因为几个字而相继送命。一个叫许元的人写了一个《万寿贺表》,因为其中有“体乾法坤,藻饰太平”两句话而遭到了杀头之祸。因为朱元璋认为“法坤”音同“发髡”,意思是骂他曾经剃发当过和尚;“藻饰”音同“早失”,“早失太平”,这不是在诅咒大明政权吗?可怜那许元,本来想说两句奉承的话,却不料丢了脑袋。还有一个怀庆(今河南省沁阳县)府学训导(教师),因为写了“遥瞻帝扉”四个字而被杀。“扉”和“非”字同音,也被怀疑是在讥刺皇帝。

这一来官员们全都害怕了。字义相同的要杀头,字音相近的也要杀头!后来,掌管礼仪的大臣向朱元璋建议说:“陛下,臣子们都很愚昧无知,不知道什么字应该避讳,您能否制定一个固定的格式,让臣子们都来遵守?”朱元璋采纳了他的意见。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朱元璋命人撰写了贺表的格式,颁布天下。官吏们如遇到庆贺谢恩的事,照贺表的格式抄写一份就行了。

但文字狱并没有从此而停止,不少官员因为写错了字而遭杀害。明朝初年,山东兖州有个名叫卢熊的知州,他给朱元璋上了一道奏书。不知是卢熊大意,还是书吏抄写时粗心,竟把“兖”字误写成“衮”字。朱元璋看后大发雷霆,恶狠狠地骂道:“这奸贼太无法无天了,竟然叫我滚蛋哩!”就这样,一个州官的脑袋又搬了家。

徐达既是朱元璋的老朋友,也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他的妻子谢氏和马皇后非常要好,马皇后经常邀请她到宫中欢宴。这一天,谢氏又被邀请到了宫中,她在和马皇后闲谈的时候说到:“你们家的房子又高又大,真漂亮啊!”马皇后听了非常高兴,后来她就把这些话告诉了朱元璋。不料,朱元璋听了不但不高兴,脸色反而沉了下来。他暗地里派人闯入徐达家里,一阵乱棍,把谢氏活活打死了。然后,他派人把徐达叫到面前,对他说:“我给你除了一害,你应该高兴才是啊!”在封建社会里,谁能惹得起皇帝啊?徐达只好忍气吞声地叩头谢恩。马皇后得知这个消息心里非常难过,她怒气冲冲地找到朱元璋,质问他为何下此毒手。朱元璋向她解释说:“谢氏羡慕咱们家的房子,说不定还想取代咱们呢!你可别小看这些妇人的话,很多灾难都是由她们引起的,这谢氏老在徐达耳边煽风,时间一长,难免徐达会动心。到那时候,我们的江山可就保不住了!”朱元璋单凭这一句平常的话就断定别人要造反,将谢氏活活打死了。

朱元璋大兴文字狱,官员们一旦被牵连进去,就很难保全性命。在这种文字狱中,只有一个人侥幸地保住了一条活命。他就是翰林院的编修官,名叫张学正。

张学正为人耿直,敢说敢干,朱元璋非常讨厌他。有一天,朱元璋终于找了个借口,把他从翰林院贬到了山西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南),在那里做了一个学官。这一年,春节到了,又该向皇帝进献贺表了。在他的贺表中有这么两句话“天下有道”和“万寿无疆”。朱元璋看后大怒,骂道:“这老东西还在诽谤我。”

他派人把张学正押到京城,当面问罪。朱元璋问他说:“张学正,你骂我是强盗,我要用极刑来处罚你,你还有什么话可说?”张学正面无惧色,说道:“陛下,我有一句话,如果您能让我说出来,我死而无怨。”朱元璋怒气未消,狠狠地说了一个字:“讲!”张学正答道:“依照陛下的规定,表文不许瞎编,一定要出自经典。臣写‘天下有道’,这是先圣孔子的话;‘万寿无疆’是《诗经》上臣子祝福国君的话。这怎么说我在诽谤您呢?”朱元璋被问得哑口无言,只好把张学正释放了。

朱元璋的文字狱给明朝政治带来了很坏的影响,这也正是明太祖的最大过失之一。

靖难之役

朱元璋共有26个儿子,长子朱标被立为太子。但在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太子朱标就得病死去了。太子死了,将来由谁来继承皇位呢?按照封建社会的嫡长继承制,太子死后,应该立太子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作为将来皇位的继承人。但朱元璋却迟迟拿不定主意,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朱允炆和他的父亲一样,都是生性软弱,很不受朱元璋赏识。而他的四子朱棣天生聪明伶俐,有胆有识,深得朱元璋的喜爱。朱元璋早就有意立朱棣为太子,但怎奈朱棣不是长子,他恐怕这样做会导致儿子们之间自相残杀,所以他非常犹豫。

有一天,朱元璋把他的几个皇子和长孙朱允炆召集在一起,想要考一考他们。朱元璋吟了一句上联“风吹马尾干条线”,要他们答出下联。朱允蚊想了一想答道:“雨打羊毛一片毡。”朱元璋一听,这个下联既没文采,也没有一点儿开阔宏伟的气势,反而让人感到有些凄惨,朱元璋心里很不高兴。这时,站在一旁的朱棣看透了父亲的心思,他急忙上前答道:“日照龙鳞万点金。”“龙”是皇帝的象征,朱棣借此来取悦于朱元璋。朱元璋一听非常高兴,大声称赞说:“答得好!答得好!”

朱棣不但才思敏捷,而且还十分勇敢善战。有一次,朱元璋派朱棣和他的哥哥朱掆去攻打元军。朱掆看到元军吓得直发抖,还没有打仗就要往回跑,朱棣可不像他这样胆小,他指挥着大军向元军杀了过去。元军被这突然的袭击搞得晕头转向,一下子就乱了阵脚。元军四散逃命,朱棣紧迫不舍。战斗结束时,朱棣俘获了元军的最高将领和大批军兵,收缴了无数的战利品。从此,朱棣威名大震,朱元璋也更加喜爱朱棣了。

朱元璋迟迟不立皇位继承人,各种各样的猜疑渐渐流传开来。大臣们纷纷上书一致要求按照封建宗法制度,册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见此情景,只好按大臣们的要求行事,封朱允炆为皇太孙。

朱元璋虽然立了皇太孙,但他心中的焦虑却与日俱增。他担心朱允坟将来统治不了他的这些叔叔们,前思后想,终于想出了一个新办法。

朱元璋把自己的儿子都封为亲王,等他们长大成人后,就把他们派到各自的封国去。没有皇帝的圣旨,这些亲王都不能私自回京。朱元璋认为,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皇子们同室操戈,同时,各地的政权都由朱家的人来控制,可以确保朱家的天下。但是,这些亲王在自己的封地里权力极大,而且还拥有军事指挥权,终于形成了建文年间“尾大不掉”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