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浮生三侃
6176500000005

第5章 门外谈艺(4)

应写黄庭换白鹅

古今许多艺术家都有所好,在他们名垂青史的同时,艺术的江湖上也有他们许多美丽的传说。

许多艺术家都有所好,王羲之酷爱鹅。他喜爱白鹅昂首的姿势,性格高洁,鹅的脖子细长,并有弹性,当鹅的脖子摆动时,自然形成一幅曼妙的舞姿。据说王羲之认为执笔时食指要像鹅头那样昂扬微曲,运笔时则要像鹅掌拨水,方能使精神贯注于笔端。王羲之模仿它的形态,挥毫转腕,所写的字雄厚飘逸,刚中带柔,既像飞龙又像卧虎。清代有位书法家包世臣,对此种情状作诗曰:“全身精力到毫端,定台先将两足安;悟入鹅群行水势,方知五指力齐难。”

王羲之某日乘船出门访友,忽见前面清清的池水上,一群白鹅在戏水,互相嬉逐,它们是那样的矫健俊美。王羲之目不转睛地观赏着白鹅的种种姿态和戏水的情景,一时被这景象迷住了,久久不愿离去。于是他便向艄公打听,养鹅的主人是谁。艄公说:“这群白鹅的主人是一位道士。你要是喜欢白鹅的话,何不将它买下?”王羲之听了艄公的话,随后找到那位道士的家中。道士知道王羲之是著名的书法家,探明了王羲之的来意后,心中暗暗高兴,却不露声色地说,我这鹅是不卖的,倘若右军大人一定想要,请抄写一份《道德经》来换吧。王羲之欣然同意。后来唐人李白还写了一首诗来叙述这件趣事呢:“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黄庭》即指《道德经》)因此,《黄庭经》又俗称《换鹅帖》。

徐渭晚年乡居,厌恶富贵者与礼法之士,所交游的大都是过去的朋友和追随他的门生。据说有人来访,徐渭不愿见,便手推柴门大呼:“徐渭不在!”他一生不治产业,钱财随手散尽,此时只得靠卖字画度日。但手头稍为宽裕,便不肯再作。倒是一班门生和晚辈的朋友,或骗或抢,常常得到他的杰作。徐渭特别嗜蟹,许多题画诗记载了朋友们用活蟹来换他画蟹的经过。

齐白石创作之余,还乐于厨事,经常去买菜。一天早晨上市,他看到一个乡下小伙子的白菜又大又鲜,上前问价。小伙子认出了齐白石,就笑了笑说:“您老买菜啊,不卖!您要吃菜,就得用画换。”齐白石说:“怎么个换法?”小伙子回答:“您画一颗白菜,我就把一车白菜给您。”齐白石不由笑出了声:“小伙子,你可吃大亏了!”“不亏,不亏,您画我就换。”“行!”于是小伙子找来笔墨,齐白石给他画好了白菜。望望满车的白菜,齐白石说:“小伙子,这么多菜让我怎么拿呀?”小伙子想了想说:“哎,这样吧,您在这画上再添一只蚱蜢,我连车都给您!”齐白石拿起笔又在白菜上画了一只大蚱蜢。小伙子望着画连声说好,边收画边说:“老先生稍候,我这就给您把菜送家去。”他从车上拿了一颗白菜放在篮子里,对他说:“小伙子,白菜还是一颗换一颗,剩下的你还是留着自己卖吧!”小伙子一听就急了:“这不行,咱们讲好了的,菜和车都是您的。”齐白石说:“我怎能吃得了这么多的菜啊?”“您慢慢吃。”“不行……”两人正在争执,忽然,小伙子放下车,从车上抱起几颗白菜便向别人的菜篮子放,边放边喊:“帮忙,帮忙,齐老先生今天请大家吃新鲜的大白菜了!”不一会儿,一车白菜就剩下了不多几颗,小伙子笑着对齐白石说:“现在该不多了吧?我给您送去吧!”齐白石望着小伙子忠厚善良的面容,无可奈何地笑了笑,带他向家里走去。此后,每隔几日,小伙子总要给齐白石送一些新鲜的蔬菜,齐白石也赠他一些画。渐渐地,两人竟成为忘年交了。

其实,用作品换鹅、换蟹也好,换白菜也罢,无论时人对艺术家的作品的巧取或豪夺,恰恰是时人对艺术家作品价值的最好认可。凡·高在世时一幅画换不了一碗米饭或空心粉,待他死后经年,他的画一次次被拍出天价。这是对当世人们有眼无珠的最有力讽刺。

金奖就是三等奖——冷观某些书画大赛评奖

近年来,许多打着全国旗号的书画摄影大赛层出不穷,不管参赛者水平如何,是否具备全国规模,但单看奖项设置就有许多猫腻。比如说某全国大赛在启事中这样说:评出特等金奖5名,一等金奖20名,金奖50名,银奖200名,铜奖、优秀奖、佳作奖若干名。所有获奖作品均结集出版。颁发获奖证书,入编收藏证书,赠寄入编作品彩色激光校样稿。并授予入编作者“当代杰出书画艺术家”荣誉称号,以示权威性等等。

一般来说,等级奖不外一、二、三等,等外奖不过就是优秀奖,相当于鼓励奖。如果设金银铜奖,等外奖也不过就是一项。至于称谓,优秀奖也好,佳作奖也好,就那么回事。

但是,细心的你一定发现,人家光金奖就设了三个等次,特别金奖,一等金奖,金奖。其实,这三项就是等次奖。至于银奖,那应该是鼓励奖,铜奖则更是等而下之,优秀奖、佳作奖更不值一提。那么,为什么要这样设呢?无非是满足沽名钓誉者的虚荣心么。在这样的比赛中,得金奖者一般人肯定认为是头等奖,他对别人绝不称我这是三等奖。其实,说白了,不是国家权威机构组织的比赛,即使是三等奖,其含金量也是要大打折扣的。况且还有那么多听起来很美的奖项。而且可以断定,这些奖项都是要花钱买的。即使最初征稿时不收参赛费,但是,等评出奖项后,主办方就会一步步设套让你上钩。有的人水平不高,不要说在全国获奖,就是全县的比赛也得不了奖,这下可好,在全国的比赛中能获金、银、铜奖,这还了得,花点钱买“含金量”如此高的证书当然是值得的,因为这东东可作他日后炫耀的资本。除此之外,主办方还出作品集,并授予入编作者“当代杰出书画艺术家”荣誉称号。这些统统需要你的银子。而且可以肯定,只要你肯出银子,主办方会一一满足你的需要。试问:何谓杰出?古人说千人为俊,万人为杰。也就是说千里挑一,那是俊,万里挑一那是杰。几千人的比赛,也许不上千人,要说杰出,那前五名勉强。那么,那些五百名、甚至一千名以后的都是杰出书画艺术家。这样的注水荣誉多了,“大师”自然比驴多。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荣誉泛滥,而且贬值。有钱,什么荣誉都能买到,所以,不要轻信证书。尤其是名头越大的你越有理由怀疑。比如说,中国书画,当然是中国的水平最高,在这方面,中国的就是世界的。但是,有人却热衷于得世界金奖,当世界书画艺术名人。一般来说,这统统是骗人的勾当。我们往往能看到这样的水货艺术家,他不是全国书协、美协会员,甚至不是地方书协、美协会员,但他有世界某某书画院院长、理事或顾问的头衔。好家伙,听起来要把人胆吓破。一般来说,这样的东西只能蒙蒙土老帽,但是,我们的书画圈这样的土鳖随处可见,而且张牙舞爪,四处横行。

宁夏书画界要打假,我们先把老砖头往这些人头上砸,你放心地砸,一砖砸死十个没一个是冤死的。当然,有些人是属于淡泊名利者,他们不参加任何组织者,不理会任何名头,不参加任何比赛,但他的作品能说明一切,这需要你识货。比如说,现在有人收藏晚清甚至更早的无名士的书画作品,他们毫无名气,但是,作品很见功力。前段时间,有人拿了一幅黄苗子的书法,声称是从某贵人手中搞来的,我一看是赝品。正文是篆书,落款是行书。从用墨上看,他不得法,根本没有黄苗子那种浓淡相宜的况味。但是,他的落款行书写得非常好,学苏东坡,颇得笔意。我告诉收藏者,如果这人署自己的名,写自己的拿手字,水平未必差,但他仿黄苗子,以假乱真。我决不买账,白送我也不要。

盛世收藏。如今人们有钱了,就难免要风雅风雅,但是,当今的书画市场,污水横流,泥沙俱下,你必须睁大自己的眼睛。否则,附庸风雅的你只能收藏一堆垃圾。

我还要重复我那句话:“在没有大师的时代,艺术的舞台常常出租给小丑。”

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宁夏书画之怪现状乱弹

书法和绘画是中国的传统艺术,不同历史时期,都有名家辈出,他们为我们提供了精美的艺术作品和丰富的精神食粮。当代书画界涌现了一批书画名家,大多数的名家都是历经多年的磨炼才有今日成就,可谓实至名归,但也有一小部分人,不吃三天素,就想上西天。动不动花钱买个奖状、证书,自我感觉良好,到处招摇撞骗。有的说自己是某某书画院的客座教授,自己的作品在美国举办的国际书法大赛上获奖,自己是世界书画艺术名人等等。宁夏的书画艺术的江湖有多险,宁夏书画圈这个池子有多深?我们不得而知。也许有人说,宁夏的地方小人才相对少,池水也许不深,但是,实际情况是,我们书画圈挺邪的,这里始终涌动着一股股带着恶臭的暗流。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在这个池子里,你冷不丁就能捞一只怪鳖。

宁夏书画界不乏出色的书画名家,但是,更不乏不知天高地厚的跳梁小丑。那些自命不凡的所谓书画家,有点名气的相互攻讦诽谤,一个不理一个。不是你说我不行,就是他说你不行。宁夏书画市场不算繁荣,但鱼龙混杂,许多人不勤学苦练,投机取巧,沽名钓誉,实为当代之“南郭先生”。艺术家不仅要艺术造诣要高,人品更重要,否则,你的作品也行之不远。拿臭脚当香芋,捧起来香得不得了。在这里我略作检讨,因不可言说的原因,我也捧过臭脚。总有一天,对那些败坏书画艺术的恶行,我会发出真正的声音。让所谓书法家、收藏家无地自容。

宁夏的书画批评不发达,有的人就自吹自擂,或者求这人求那人,给自己贴金。贴得像狗皮膏药。这情形像丑婆姨化妆,只顾往脸搽粉,如果妆化得过了,没了人样,还有言必称自己的书艺如何精进,自己是某某名家的关门弟子,依我看,是被关在门外的弟子。创新固然是好,但创新也是脱胎于扎实的基本功,这样才是真正的创新,才有艺术生命力!也才符合大众的眼光!但现在有些“书法家”故作高深,好像别人都是低能儿,不经临摹直接创作,把字写的七歪八扭,弄得大多数人看不懂,还美其名曰:“创新”,倘若有人置疑,他就自谓“曲高和寡”,说别人欣赏水平低,认为自己的作品是阳春白雪。但如果大多数人,甚至有相当专业水准的人都还看不懂,试问:这就叫书法家吗?毛主席说:“艺术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这些只会写所谓的“书法”而不会写字的“书法家”,请回去好好练练笔画吧,等基本功扎实了再写作品。

书法经历过不同的时期,真正的书家总是董道不豫,走正道,但有的人则投机取巧,找捷径,专攻生门冷门,追求所谓狂怪的另类的东西,当然,整出点名堂也罢,往往一知半解,就不得了了。就像《聊斋》中的王七,跟崂山道士学穿墙之术。没学几天就迫不及待地下山,回家给老婆表演,结果一头撞在了南墙上。宁夏书画界也不乏处处碰壁的王七,造假的,行骗的,拉大旗作虎皮的,面目可憎,跳梁小丑。吹牛逼不怕牛踢的主儿多的是。自吹是伊伊伊第一笔、第一人。自大狂。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走?这些人往往只能成为他人的笑柄。

宁夏的书画市场不健康,我们也该承认,受众的鉴别力较差也是其中的原因,真正懂艺术的人不是太多,江湖字时行,除了众所周知的几位知名度很高且作品走势很好的书画家外,紧随其后的还有一大批颇有实力的书画家,他们对书画艺术孜孜以求,而且成绩不俗,但是,他们的作品在本地几乎没有市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对他们的付出而言,这似乎不公平。功利也许不是真正艺术的最终归宿,但许多人没有艺术辨别力,笃信名气,其实,这正说明我们的受众的幼稚。我不管名家不名家,只要他作品我喜欢。比如说,对我而言,我的喜好他人无法左右。宁夏有许多实力派书家,然而,他们的作品许多收藏者和受众却不买账。在一个浮躁的时代,谁人能独守那份淡泊呢?

老年之时,戒之在得。书法是一门养老的艺术,越老越吃香,但是,在名与利面前我们往往做不到坦然。近两年许多“成绩卓越”的书法家不是从老年书画大学出来的,就是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书法可以速成吗?按农村人的话说,这活计可是狗下儿子,那是练(链)出来的。花拳绣腿是靠不住的。你不见在狮子楼,花拳绣腿的西门庆最终还是死在了武二郎的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