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菜根谭的提醒
6170800000067

第67章 以我转物,逍遥自在

原文: 以我转物者,得固不喜,失亦不忧,大地尽属逍遥;以物役我者,逆固生憎,顺亦生爱,一毫便生缠缚。

译文: 如果由我来主宰事物,得到不会欢喜,失去也不会忧虑,大地到处都倘徉自适;如果由事物来役使我,不顺遂时就会恼恨,顺利时又会贪恋,而只要一点微小的事就能使人感到困扰束缚。

人们常常崇尚“以我转物,大地逍遥”的境界,却常有很多“以物役我,分毫束缚”的无奈。

若以我为天地万物的主宰,就可以把万物自由的改变使用。这样得着富贵功名,实在不必太高兴;倘一旦失掉了荣华功利,也不必沮丧忧伤。无论得失穷通,都应心不动,立于天地之间,便是逍遥自在。这样的人生,是以天地为广大的游戏场所。[A145]

相反的,为万物而劳累我身,就是身为物转,人变成了富贵功名的奴隶。处于逆境,心里憎恨恐惧;处于顺境,就因爱恋而忘却忧虑。微细如一根毛的事,都可以把身心缠缚而成为苦痛的根源,可见迷与悟、苦与乐都在于役物和役于物的一念之间。

六祖惠能禅师说:“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实是至理名言。记得《六祖坛经》里有这样一段故事。六祖惠能昔日在广州法性寺,当时印宗法师正在讲经,突然一阵风吹来,风幡飘动。一位僧人说是风动,另一位僧人却说明明是幡动,两人争执不下。惠能见了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人心自动。”大家听了都很惊讶。

外物只有通过我们的内心才起作用。不论是风动还是幡动,如果你的内心不动,它就不会对你有影响。我们通常较多地只是强调外部社会环境、主体智慧、工作成就、社会地位、生活条件等的改善,却忽视了对于主体安祥心境、安详人际环境的关注和建设。到头来,许多人非但未能从提高了的社会地位和增加了的荣誉、财富中品尝到幸福的滋味,反倒视生活为不堪忍受的累赘。

燃灯法师说:“如果我们破除一切执著尘劳,丢掉身外乱性的贪婪和物欲,找回自己,这样就能获得身心的自然安宁,惬意、舒适、安逸、幸福的生活也随之而来。”一生只知道追逐名利而不知道享受的人,心最苦累。可惜世上仍有大多数人为了各种欲望拼命占去所有清醒时刻,只余下少许时间来追寻生命的意义。

许多人在社会一致认同“赚钱很重要”的情况下,开始了一生忙忙碌碌、早出晚归拼命赚钱的生活。最后变成了金钱的奴隶,金钱对于他们来说已完全失去意义,只是一堆货币符号。更有不少人,居然还会因金钱而深受其害,陷入甚至淹没于金钱的泥沼之中。

古时有一个富翁,家有万金,广厦千间,妻妾成群。忽然有一天,富翁得了怪病,寻医问药,屡治不愈。眼见生命危在旦夕,只好请来禅师来作祈祷。禅师刚进屋却转身便走。家人在后面紧追不舍,禅师说:“你家主人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你不必再追我了。”[A146]

家人不解地问:“我家老爷才病几天,怎么就病入膏肓了呢?”禅师说:“你家主人已病多年,只是他自己不知而已。”家人问:“怎么会得这种病?”禅师说:“常年露宿,感受风寒。”家人一边往回走,一边纳闷:“我家老爷金屋银山,屋宇无数,怎么会因露宿而感受风寒呢?看来这不过是疯子的疯言疯语罢了。”

家人把禅师的话一五一十地说给富翁听。富翁听完忽有感悟,大叹一声说:“他并没有说疯话,他是在说我纵有广厦千间,但因心灵空虚,一生浑浑噩噩,没有一个好归宿,结局如同街头露宿者。”

一个人纵然有亿万家财,如果不懂安心之道,他就不是真正的富有。拥有一颗清净心,是幸福之源泉。我们整天为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所左右,为身外之物所烦扰,为名位所刺激,我们的心怎么净得下来呢?烦恼自然时刻也不会远离我们。

梦窗国师诗云:“青山几度变黄山,世事纷飞总不干;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胸怀磊落坦荡,宛若长空旭日驱除晨雾,烦恼无处藏身。那我们何不也做一个这样的快乐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