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菜根谭的提醒
6170800000036

第36章 净拭冷眼,毋动刚肠

原文: 君子宜净拭冷眼,慎勿倾动刚肠。

译文: 一个有才学品德的君子,不论对于任何事物,都要保持冷静态度去细心观察,绝对不可以随便表现自己刚直的性格。

正派人一般遇事正直,胸怀坦荡。但为人处事要讲究方法,因一时的情感而轻举妄动,或许还会铸成大错。有时出发点是好的,但很可能由于性格刚直而难以成事。做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把事情办好,决不是只为了表示一下自己直率的观点。

明代嘉庆[A93]年间,给事官李乐清正廉洁。有一次他发现科考舞弊,立即写奏章给皇帝。皇帝对此事不予理睬,他又面奏。结果把皇帝惹火了,以故意揭短罪,传旨把李乐的嘴巴上贴上封条,并规定谁也不准去揭。[A94]

封了嘴巴,不能进食,就等于给他定了死罪。这时,旁边站出一个官员走到李乐面前,不分青红皂白,大声责骂:“君前多言,罪有应得!”一边大骂,一边叭叭地打了李乐两记耳光,当即把封条打破了。由于他是帮助皇帝责骂李乐,皇帝当然不好怪罪。

其实此人是李乐的学生,在这关键时刻,他“曲”意逢迎,巧妙地救下了自己的老师。如果他不顾情势,犯颜“直”谏,非但救不了老师,自己怕也难脱连累。

这个方法真是巧妙至极。李乐不懂得人与有之间“润滑当先”的道理,离自己的学生还差了一大截。面对上司的不适当言行,如果你针锋相对地进行争执和批驳,对方很难从内心真正接受,还可能使自己“惹火上身”。在表达方式上委婉一些,效果就好多了。

做人顶不得真,太刚直了容易折断。也不可太圆滑,外圆内方即可。社会复杂,人性各异,在交往之中,由于种种原因,人有时不得不违心地处世待人,在此种情势下,就需要采取方中有圆的策略。

俗话说:圆的不稳,方的不滚。圆为灵活性,为随机应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处理。方为原则性,为坚守一定之规,以不变应万变。外圆内方包括修身处世之要义。方是原则,是目标,也是本质;圆是策略,是途径,也是手段。

历史上的周处,年轻时成天四处游荡,也不去读书学习,只是喜欢和人打架斗殴。后来他痛改前非,拜了师傅认真读书当了御史中丞。他常向皇帝告发梁王司马肜所干的坏事。司马肜便发誓找机会报复周处。

在与羌少数民族的对战中,司马肜借此报复,他对周处说:“你是朝廷的忠臣,又很勇猛。你打先锋,先去和叛军作战,我在后面接应你。”周处明知自己多半不能活着回来,可一咬牙,硬着头皮上了战场。司马肜带领周处等人上战,却只调给周处五千骑兵,眼睁睁地看着周处战死沙场却见死不救。

如此一个忠心报国的忠臣,却被小人的奸计所害。周处是好强的,是有自尊心的,他从一个游手好闲的小流氓到为民除害的大英雄,认真读书,当上了御史中丞。他如此大的转变,实在令人敬佩。但他耿直的性格却误了他。别人都不敢冒犯的诸侯王,他却敢如实报告皇帝,没有丝毫的顾虑、袒护,也没有想到梁王日后必会加害他,也许,这正是周处的刚直之处吧!

做人方正也要处世圆融。圆是用智,方是行事,用智周圆是为了行事方正。只知方,不知变,通常碰壁,一事难成;只知圆,多机巧,却是没有主见的墙头草;方圆之理才是智慧与通达的成功之道。[A95]

做人需内方外圆,太强必折,太张必缺。过于坚硬必被折断,过于扩张,必会裂开。与人相处也是这样,不能过于倔强耿直,否则就是榆木疙瘩,死板一块。

为人处世要既有原则又不失灵活性。时势变迁,事物的发展也随之变化,因而对策也要随之改变,须内里端方正直,对外灵活圆通。笔直的树木不能形成阴凉,过于直率的人容易得罪别人,别人就会远离你。处理事情要精细之中有果断;认识道理要正确之中有通达灵活,不至于古板不化。

方圆方圆,既方又圆,看似矛盾,实则统一。既坚持自己要办的事不能动摇,是为方刚,又圆柔推进,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既达到了目的,又使别人说不出什么不满。这种方略,代价最小,值得我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