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生活的矛盾性
现实生活与理想永远是一对矛盾的对立体,心中的理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遥不可及的幻影。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越大,带来的痛苦也就越大。19—20世纪初期是俄罗斯浪漫主义抒情诗的辉煌时期,它的出现是具有一定历史根源的。
首先,从社会政治背景来看,当时正处于封建沙皇制从繁荣走向没落的历史时期,沙皇制的腐朽严重地阻碍了历史前进的车轮,为了维护****体制,沙皇政府疯狂地采取各种极端的手段禁锢人们的思想,对知识分子自由民主的渴求采取高压政策,限制人民的言论自由。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失败使得社会政治形势更加严峻。沙皇政府虽然从表面上镇压了这次起义,但是埋藏在社会的进步力量,尤其是当时一些上层社会知识分子心中的火种是无法熄灭的,社会的重压越大,他们对自由的追求就越强烈。
在这种自由思想无法通过报刊媒体向社会广泛传播的情况下,人们就将这种思想通过其他的一些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如小说、诗歌、绘画、音乐、戏剧等,而诗歌就是一种最好的抒怀形式,诗人借景抒情,将自己的思想通过抒发情怀表达出来。因此,可以说,19—20世纪初期的俄罗斯抒情诗人,大多数都是胸怀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的进步思想同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严重的碰撞,诗歌成了诗人寄托情感的最佳载体,这是俄罗斯该历史时期浪漫主义诗歌兴盛的主要原因。俄罗斯的这段历史与中国五四运动时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都是深受民主进步思想影响的结果,民主进步思想之所以一踏进国门就形成燎原之势的原因,就是因为它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规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其次,从诗人个人的生活背景来分析,可以看出,这些有着先进思想的诗人,从少年时代起就已经开始接受西方的一些先进民主思想的影响,他们的家庭教师,很多都是英法知识分子,追求自由的思想从少年时代就已根植于诗人的心中,是诗人成长和观察世界的一种原动力。中国的五四运动时期,一些进步人士的先进民主思想虽然不是外国家庭教师思想影响的结果,但却是从国外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直接在英法等先进国家受到的教育使然。总之,都是先进与落后的反差带给知识分子思想的冲击与反思,这些是引发社会变化的基石。
由此可见,出现诗歌繁荣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变革的需要与先进思想的传播,综观历史的发展进程,社会巨变时期也是人们思潮涌动、思想出现波澜的时期,由此不难推论,抒情诗歌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历史的一种需求与必然,它的繁荣兴盛深受历史发展的影响,带着深刻的历史烙印。
抒情诗歌的这种历史社会特征也决定了它的抒情内容与所抒发情感的特征。苦闷、彷徨、痛苦、失落、空虚等都是这种抒情诗中的情感内容,而憧憬、希望、向往、乐观也与之构成了另一个矛盾的对立方。因此,在抒情诗歌的情感内容上就形成了一种鲜明的矛盾性,一方面,对现实的不满生发了诗人内心深处忧郁悲观的情感,而对未来的希望又生成了诗人愉悦的乐观情怀,这两种情感构成了诗人情感世界里暗色与亮色的底调,这两种色调在不停地斗争中处于不断调和的状态,形成了诗人情感世界鲜明的矛盾性。
这种矛盾性特征在普希金的抒情诗歌中表现得非常突出,诗人一方面抨击着现实社会的黑暗,一方面抒发着对理想与未来的乐观情怀,两种情感色调往往同时出现在同一首诗中,使得整首诗歌具有了强烈的情感反差。
俄罗斯19—20世纪初期的浪漫主义诗歌中这种情感的强烈反差性是诗人内心深处思想矛盾性的表现,它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当时贵族知识分子及其他一些社会进步人士不断追求理想与信念的思想奋斗历程。
10.3黄金时代诗人的人格与诗歌魅力
在现代诗歌研究体系中,一些研究者总是将研究视角定位于其诗歌的一些社会性与政治性研究方面,常常忽视了诗人内心最本真的自然哲学观点与个人情感因素的研究,忘记了诗歌的本质是感悟与抒怀,甚至完全淡化了这些优秀诗人最纯真的人性特点,忽略了诗人作为一名文学艺术家的艺术特质与作为。对诗人在抒情诗中的“心灵直觉”缺乏系统性的研究与应有的重视。
19—20世纪初期的俄罗斯诗歌黄金时代,是俄罗斯诗歌史上最辉煌灿烂的时代,它的光芒一直照耀着俄罗斯乃至世界诗坛,影响着后来俄罗斯诗歌的“白银时代”。研究这个时代的诗歌作品,最重要的是要剖析诗人的哲学思想与情感,而诗人的内心世界则完全反映了诗人的独特人格魅力。从作品的情感分析中可以鲜明地窥探到诗人的精神世界,这个时代的诗人都具有自己丰富的精神与情感世界,每个诗人都有着与众不同的品格与风采。
1.普希金的人格魅力
普希金作为俄罗斯诗坛上最伟大的诗人,与其说是其诗歌吸引着后人,不如说是其伟大的人格魅力与才华感染着世人。
普希金浪漫的心灵世界来自于俄罗斯民间文学所给予的丰富想象,成长岁月与寂寞岁月中保姆所讲述的民间故事,所唱的民歌使普希金爱上了那些散发着森林气息的优美传说,他深深地爱上了俄罗斯民间文学,这种爱持续了一生,以至于在南方的那些艰苦岁月里,普希金以收集民间诗歌与故事为最大的爱好与乐趣,普希金将收集到的民间故事与民间诗歌记录下来,积攒了大量的手稿,为俄罗斯的民间文学作品整理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对民间文学的酷爱,培养了普希金的浪漫之心,在他的文学作品中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颗心灵的脉动,这颗充满幻想的浪漫之心是普希金乐观主义的源泉,此后,无论历经多少艰难,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情怀,保持着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之心。
普希金有着一颗嫉恶如仇的公正之心,在自己的诗歌中,他勇敢地抨击时政,作为时代勇士的形象站在时代的最前沿,向社会发出了民主进步的呼声,从《自由颂》、《囚徒》、《先知》等几乎普希金所有的诗作中读者都可以倾听到诗人所发出的时代最强音。
浪漫乐观的情怀、嫉恶如仇的公正之心、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对理想与自由锲而不舍的追求,所有这些汇聚在一起形成了普希金巨大的人格魅力,吸引与影响着后来者。
2.丘特切夫的人格与诗歌魅力
丘特切夫外表清瘦,一双睿智的眼睛似乎是永远都处于思索之中。诗人自童年时起就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与遐想,经常一个人在大自然中沉思冥想。他喜爱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开启了丘特切夫哲学思考的大门,对世界的追问,使他喜爱上了哲学。丘特切夫思维敏锐、自然而又严谨。他的哲学思想是在部分地吸收了古希腊和欧洲19世纪哲学思想的基础上融进了自己对世界的思考与体验而形成的,他的哲学思想纯朴、自然而又深邃。可以说,丘特切夫的诗歌是伴随着其哲学思想的逐步形成而日臻成熟的,丘特切夫的哲学思想是丘特切夫诗歌的灵魂。
丘特切夫知识渊博,具有卓尔不凡的语言天赋,精通法语、德语、英语、意大利语等,在欧洲生活的二十多年间潜心研究了法国、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的文学,关注俄国语言文学的发展。丘特切夫对诗歌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爱好,他欣赏并研究了当时欧洲著名诗人雨果、歌德、席勒、海涅、拜伦等诗人的诗歌作品,深谙其作品的精髓。除此之外,丘特切夫也非常喜爱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的诗作,可以说,从某种角度来看,普希金的诗歌也是激发丘特切夫创作情感的一个因素。当时,普希金的抒情诗创作已经达到了俄国诗歌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丘特切夫十分欣赏普希金的抒情诗,但并不希望自己的诗歌创作完全受普诗风格的影响。丘特切夫认为诗歌犹如心声,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世界,那么每位诗人就应该具有自己与众不同的风格。作为与普希金同时代的诗人,普希金的光环并没有遮挡住丘特切夫诗歌的魅力,丘特切夫走出了自己独特的诗歌创作之路。他那耐人寻味的哲理抒情诗,无论是从哲学的角度,艺术的角度还是语言的角度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歌风格。从诗歌的整体评述上来看,丘特切夫的诗歌不是纯俄国风格的作品,因为在其诗歌作品中融进了很多18—19世纪时的欧洲元素,如思想内容、哲学思想与语言风格等,读者从其作品中可以很容易体会到雨果、歌德、海涅、拜伦等诗人所共有的一些特征。因此,丘特切夫诗歌具有俄国诗歌思想风格与欧洲诗歌思想风格融合的特征。
一首动人的诗篇能够打动读者的因素通常有思想、情感、语言,这三大要素缺一不可。丘特切夫的诗歌把这三种要素进行了完美的结合,自然的哲学思想、浓浓的人文情感、优美而讲究的语言。更为可贵的是,作者并不是为了作诗而追求这些内容,他没有想将自己刻意打造成一位著名诗人,也从不追求这些名利上的东西,他所有的诗歌作品几乎都是自己内心世界情感与思考的自然流露与表达,是至纯至美的心声!其诗歌作品一如其为人,没有掺杂功名利禄之心,他的诗歌是非常纯洁的艺术作品,不为政治所用,很少掺入政治因素。因此,这也是被大众所喜爱的原因之一,不具有时代性与政治性,使得其诗歌具有了永远年轻的魅力。其超常的洞察力与优美的语言使最普通平常的事物也具有了迷人的光辉,这种诗歌创作能力是很多诗人所无法企及的。最淳朴的自然哲学思想使得丘特切夫的诗歌脱离了具体的社会环境,而站到了一个自然与宇宙的广阔环境中,他的思考也是人类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的思考,这赋予了丘特切夫诗歌永远年轻的生命。
3.莱蒙托夫的忧郁魅力
忧郁是莱蒙托夫诗作的独特风格,是其作品独有的魅力。莱蒙托夫式忧郁产生于诗人的童年,体弱多病、亲情缺失都是这种忧郁形成的基质。随着岁月的增长,这种忧郁逐渐加入了很多思想元素,融入了社会责任感与忧患意识,这使其内容不断得以丰富,并日臻成熟,形成了一个独特而又完整的情感体系。
童年时代亲人情感的缺失使得莱蒙托夫自童年时代起就具有一种忧郁的气质,天生的聪慧,外祖母对其艺术方面的培养给这种气质增加了营养的基质,语言天赋、文学阅读、绘画、朗诵等为莱蒙托夫成为一位诗人做好了语言与美学方面的准备,忧郁的气质为其提供了成为诗人的情感基础。诗人的忧郁是内心世界的一种思考方式,是其情感的一种独特表达方式,它具有坚韧与刚强的特性,从来不曾向困境妥协。别林斯基是莱蒙托夫的朋友,与诗人有过倾心的长谈,他对莱蒙托夫曾经有过这样的评价:他是一个坚强不屈的人,一个有着深刻思想的人,他对艺术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具有很强的艺术鉴赏力。因此,可以看出,莱蒙托夫无论是在思想上、语言上,还是艺术与情感上很早就已具有了成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条件与基础。
莱蒙托夫式的忧郁是一种复杂情感的综合体,它包括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个性气质,包括其对自然世界的悲剧意识、社会理想的挫折意识和社会的悲观情绪等。因此,莱蒙托夫的忧郁有着深刻的内容和丰富的含义。它形成于诗人的生命成长过程与思想成长过程之中。莱蒙托夫的创作影响了一大批后来的文学家、作曲家、画家。
一大批优秀的作曲家根据莱蒙托夫的作品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如俄罗斯的音乐之父格林卡、瓦尔拉莫夫、巴拉基列夫鲁宾什金、格拉祖诺夫等,他们为莱蒙托夫的作品谱曲,创作出很多优秀的浪漫曲或歌剧作品。俄罗斯苏联时期的音乐家华西连科、谢巴林等根据莱蒙托夫诗歌作品所创作的浪漫曲一直被现代人所喜爱。俄罗斯一些著名的画家也深受莱蒙托夫的影响,如苏里科夫、列宾、波列诺夫等,他们也都是从莱蒙托夫的作品中得到启发,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画作。
俄罗斯人民喜爱莱蒙托夫,是因为其作品中承载了俄罗斯民族深厚的思想内容,反映了当时俄罗斯社会的情绪。他宣传真理与自由、宣传善良与爱,但是这些不被当时社会所接受,反而使诗人陷入了精神上孤独与失落的境地,可以说,莱蒙托夫的许多作品都是用“鲜血”书就而成的,这使得其作品与思想在深受劳动人民欢迎的同时,也获得了人民的广泛同情,唤起了人民对社会的理性思考,唤起了后来的文学家对俄罗斯民族性格的深沉思索。莱蒙托夫的作品深刻地影响着俄罗斯文学,百年之后,人们仍然可以从现代俄罗斯文学家作品中感受到莱蒙托夫文学作品中的形象魅力。一个具有忧患意识的民族,其性格特点的形成与其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具有极为密切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