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流淌的心声哲思的殿堂
6135800000038

第38章 俄罗斯19—20世纪初浪漫主义抒情诗特点综合分析(1)

10.1俄罗斯三大古典诗人诗歌特点分析

西方俄罗斯文学研究者将普希金、丘特切夫和莱蒙托夫称为俄罗斯三大古典诗人,他们的诗作统领了俄罗斯诗歌的黄金时代。这种观点具有无可厚非的理论根据,因为,正是这三位伟大诗人的作品对俄苏诗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是不争的事实。

我国的一些俄罗斯文学研究者认为,俄罗斯文学的典型特征是深沉而厚重、严肃而高雅,它关注的是人的精神存在状态,注重的是精神生活,鄙视物质生活,具有强大的灵魂象征意义,这是欧美文学中所欠缺的内容。俄罗斯文学具有天、地、人、神的四维空间性,但归根结底它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学,它表现出了一种深刻的悲剧意识、苦难意识,万物之中的精灵——人,在精神的苦难中不屈地绽放着生命的活力。从广义上来说,俄罗斯文学实质上是一部俄罗斯民族的精神史诗。它所关注的是自我精神、民族精神和世界精神,它的精神内涵深邃而广阔,它具有无限崇高的理想精神,这种精神追求使得19世纪俄罗斯文学在世界文学宝库中享有了至高无上的荣耀与地位。不仅如此,闪耀在俄罗斯文学中的追求希望与光明的梦想永远激励着解读它与欣赏它的后人,从俄罗斯文学作品中读者看到的是精神苦难下的希望之光,它使人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

作为俄罗斯文学重要部分的19—20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诗歌同样鲜明地反映了上述俄罗斯文学的特点,这些诗歌对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形成起到了无比重要的作用,它们是一部厚重的教科书,成为俄罗斯人民的精神食粮。

下面对俄罗斯黄金时代的重要代表人物普希金、丘特切夫和莱蒙托夫的作品特点作一简单剖析。

1.三大古典诗人作品的共性特征

三位古典诗人的诗歌作品特点既有很多相同之处,同时又各有千秋。作品中表现出了俄罗斯19—20世纪初的贵族知识分子对自由民主思想的追求,深刻地反映了他们的精神创伤,他们追求的不是物质生活的享受,而是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思考,为了真理不惜付出生命。中世纪之后,俄罗斯文学进入了一个冰封时代,是这些诗人的呐喊掀开了俄罗斯文学发展史上新的篇章,谱写了俄罗斯文学光辉灿烂的一页。

三大古典诗人诗歌作品的共同特点可归结如下。

1)三大诗人的作品中都饱含着对自然界深刻的哲学思考,和谐、希望与爱情是诗人热情讴歌的对象。他们深知文学家对社会担负的责任,他们既是诗人也是哲学家,既是俄罗斯沙皇****制度下民主自由思想的启蒙者,也是社会进步的先行者,他们既是语言家也是艺术家。他们共同具有思想家的品格,艺术家的风采。这些诗人的哲学观念、社会思想及语言都对俄罗斯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追求本真的哲学思想是这些诗人诗作的又一大共性特征,诗人追求的是意识的本真与思想的本真,追求的是对生命本真的理解与感悟。他们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到了其内在本质,自然中的万物都是变化与发展的,都是自然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人类应该尊重事物的本质,寻求最人性化的发展规则。

3)语言的唯美性是三大诗人作品的共性特征。诗歌是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艺术,读者通过诗人的语言来了解其内心世界的思想与情感。语言与情感之间的准确对应要求诗人具有深厚的语言功底,而自由、唯美地使用语言却是一种高难度的语言使用艺术。普希金是诗人,更是一位语言大师,他是俄罗斯现代标准语的开创者,时至今日,他诗歌中的一些语言使用方法仍是现代俄语使用的标准规范。这些著名诗人的诗歌作品中广泛运用了各种修辞方法,如比拟、借代、反复等,擅长运用通感,即将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不同感官途径获得的感觉进行彼此沟通与借用。通感的巧妙运用使得语言具有了活跃性与生动性,富于情感性。人的各种感觉是相通的,这种生理上的相通也影响到心理上的相通,各种感觉归总到大脑中形成一种印象与认知。在文学创作中,如果语言的使用具有高超的艺术性,就会将这种心理上的通感准确地传达给读者,在读者的情感世界中形成一种强烈的感知力与感染力。

4)情感深厚丰富是诗人作品中又一共同的特征。自普希金起,诗人的作品中就对大自然灌输进了一种母性的情感,几乎所有的俄罗斯抒情诗人都是大自然深情的歌手,大地、天空、阳光、云雾、雨雪、水、橡树、白桦、松树、花草、夜莺、飞鹤等这些大自然因素都是诗人笔下与诗人心中咏唱的对象。人是大地之子,对大自然母亲的崇拜激发了诗人的创作情感,他们无一例外地对大自然都无比亲近,全身心地热爱着大自然。在人类社会中遭遇的困惑与蹉跎都可以在大自然母亲的怀抱与爱抚中得以释怀。大自然无限广阔,它是永恒的,是诗人思想向真、善、美回归的终极。

俄罗斯民族是一个从森林中走出来的民族,带着浓郁的森林气息,郁郁葱葱的森林所具有的神秘与忧郁,同样可以在俄罗斯民族性格中得到印证,忧郁虽是现实社会影响所致,同时也是民族性格的一部分。俄罗斯人热爱森林,森林强大的生命力与勃勃生机、森林的博大、厚重、包容与茂密给俄罗斯人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力量。森林情结是俄罗斯民族性格中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在三位古典诗人的诗作中都不乏忧郁的共同特征。这些诗人作品中的忧郁情感特征是民族性格中“森林情结”与现实中的不得志而共同作用的结果。

2.诗人作品的不同代表性特征

俄罗斯文学特征的形成正是始于普希金时代,是普希金确立了具有独立的俄罗斯民族特征的俄罗斯文学。他的诗体长篇现实主义小说《叶甫根尼·奥涅金》被称为是俄罗斯19世纪的大百科全书,描绘了当时俄罗斯社会的生动画面,同时在这部作品中诗人对自己的感情、观点与理想也进行了完整的写实,在这部作品中诗人刻画了“多余人”及许多各有苦难的、忧郁的“活生生的灵魂”。在这篇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诗体小说中,既有现实社会的生活画面,又描写了俄罗斯的各种习俗和俄罗斯美丽广阔的大自然。

莱蒙托夫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是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另一部 经典之作,它与普希金的《叶甫根尼·奥涅金》相呼应,与普希金作品一脉相承。在语言运用上追求用词的精确、简洁与生动,完全摒弃了古旧词语。俄罗斯19世纪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这样评论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这是一部具有对现实社会深厚感触的作品……人物性格的刻画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内容丰富,其中包含了很多令人神往的对大自然的美丽描写,充满诗意的语言,对人们心灵和当代社会的深刻认识,气势磅礴而又勇敢的笔锋……华丽的想像……独特而新颖,——这就是这部作品的特征,这部作品乃是艺术中一个崭新的世界。”因此可以说,在创作思想上,莱蒙托夫是与普希金最为相近的一位诗人,莱蒙托夫作品是普希金时代的具体内容之一。

丘特切夫虽然没有普希金与莱蒙托夫那样的长诗代表作,但深刻的哲学思考是丘特切夫诗歌最大的个性特征。三位诗人之间只有丘特切夫对社会政治较为淡漠,丘特切夫将自己视为“业余诗人”,他认为诗歌是心灵的产物、是思考的产物、是感情的产物,作诗实为慰藉心灵。他所关注的是自然世界的各种现象与人类情感世界的丰富感受,在自己生命的旅程中以自身的真实体验不断探索着人与自然的奥秘。

丘特切夫坚持将大自然作为生命看待,在思考自然奥秘的过程中,丘特切夫体验到了人的思维和语言的局限性,在世界的美好与神秘面前语言常常表现得苍白无力,丘特切夫认为世界是充满诗意的世界,人类还远没有发现其真正美好的价值与意义。与普希金与莱蒙托夫相比,丘特切夫的作品更富有哲理,他是一位具有哲学家独特精神世界与诗人丰富情感世界的天才,他有着敏感的艺术直觉,他的大多数作品都是这种艺术直觉的产物,因此,其诗歌作品具有纯粹的真情实感,具有直通读者心灵的非凡感染力。跨越时空的想像力是丘特切夫诗歌的另一特征,作者的思维不受时空的限制,诗人也总是任其奔腾驰骋。可以说,丘特切夫的哲学思考是综合了自古希腊以来至19世纪欧洲哲学各流派的一种综合性思考,带有明显的黑格尔哲学与谢林哲学的痕迹。

丘特切夫在以自己独特的抒情诗方式记录着自己思考的所得,回答着自己提出的哲学问题。因受多种哲学思想的影响,所以在欣赏丘特切夫诗歌作品时应从哲学的角度来对其思想内容进行解读。从矛盾对立到和谐统一,世界在不停地沿着这样的轨迹运动着,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对立的矛盾双方在冲突斗争中不断达到一次又一次的和谐,这种斗争与和谐永无止境。

丘特切夫对情感的描述及对自然的思考带有明显的矛盾观察角度,如对黑夜与白昼的阐述,对冬春、夏秋、秋冬等季节更替时节的明显冲突与变化的观察,对爱情的甜蜜与痛苦、沉迷与挣扎的抒情等,都带有浓厚的矛盾对立与冲突,斗争与磨合的强烈色彩。深刻的哲学思考使得丘特切夫的诗歌具有了超前性与现代性,也因此具有了无穷的生命魅力,现代人在欣赏丘特切夫的诗歌时,觉察不出这已是近二百年前的作品,其文学创作具有跨越时空魅力的原因,就在于其中所孕育的哲学思想是历代哲学家与思想家一直探寻与研究的问题,其简洁与唯美的语言也是其作品具有永不衰竭生命力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