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流淌的心声哲思的殿堂
6135800000024

第24章 阿法纳西·阿法纳西耶维奇·费特抒情诗情感评述(4)

5.7你看风滚草正跳跃着穿过原野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任何一次巨大的社会变革都是由知识分子来担当呐喊先锋的,因为他们具有洞悉历史的敏锐观察力,那些沉睡的平民心灵需要由他们来唤醒,虽然他们的呐喊与奋斗最后往往流于失败,但他们充当着历史新的一页的揭幕人,他们是社会进步的先锋。19世纪50年代俄罗斯处于社会动荡时期,平民知识分子开始在社会中担任变革主力军,他们要求民主,呼吁社会改良,曾一度占据文学主流的纯艺术派逐渐被社会力量所排挤。费特虽从未终止过对文学艺术的追求,但他的作品因缺少政治性因素,随着纯艺术流派的被冷落而同样********,遭受冷遇,这给追求纯美艺术的费特带来了很大的打击。费特心中的苦闷从作于1854年的这首《燕子已不见踪影》(《Ласточки пропали》)中可见一斑。

Ласточки пропали,

А вчера зарей

Все грачи летали,

Да как сеть мелькали

Вон над той горой.

С вечера все спится,

На дворе темно.

Лист сухой валится,

Ночью ветер злится

Да стучит в окно.

Лучше б снег да вьюгу

Встретить грудью рад!

Словно как с испугу

Раскричавшись, к югу

Журавли летят.

Выйдешь—поневоле

Тяжело—хоть плачь!

Смотришь—через поле

Перекати—поле

Прыгает как мяч.

1854 г.

燕子已不见踪影,

而昨日所有白嘴鸥

都如霞一般飞起,

就在那座山上

似网一般时隐时现。

入夜一切安眠,

天色已暗。

枯叶飘零,

夜风在怒吼

敲打着窗棂。

好想勇敢地去迎接

那即将到来的暴风骤雪!

鹤似乎已被吓得

喧嚣着,

飞向南方。

走出来,身不由己

艰难,哪怕是哭泣!

你看,风滚草

正如球一般跳跃着

穿过原野。

1854年

燕子不见了,寒冬即将来临,费特的文学艺术创作也正处于寒冬时期,而理想就像远处那时隐时现的白嘴鸥群,有时如霞一般飞起,有时又如网一般散落在山头。入夜一切安眠,风卷落叶,叩打着窗棂,而诗人却难以入睡,折磨人的理想在胸中徜徉,希望也总在心中激荡,“好想去迎接那即将到来的暴风骤雪”,但鹤已被吓得喧嚣着飞向南方,那些经不起严冬考验的人已经退缩,去寻求那温暖的梦之乡了。但“我”要走出来,是身不由己,也注定艰难,哪怕是哭泣,诗人感慨自己的命运,如同是正在滚过原野的风滚草,被风吹逐着,没有力量与飓风的力量抗衡,只能听任命运的摆布,即使努力也是一种无力的抗争。作者心中的苦闷与无奈跃然纸上。

本诗中,费特使用了一个极其鲜明的比喻,自己的文学创作命运如同风滚草一般被风吹向远方。一个人的创作命运在历史的潮流面前是多么轻微!对此,费特心中有无限感慨。但真正的艺术,即使跨越了百年、千年,仍然是人们的最爱。一个多世纪过去了,费特并没有想到,他的作品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并成为诗歌美学中人们研究的经典之作,如果费特知晓这一切,他必定会感慨风滚草虽任由风雨吹打,却始终没有离开过这片青青草原——诗歌艺术的殿堂。

5.8云杉用衣袖将我的小径遮掩落叶在脚边缠绵

纵观费特的一生,生活之路与创作之路都充满了坎坷,费特的精神世界如同一片莽莽的森林,森林中有夜留下的暗影,有失途带来的迷茫,也有创作带来的欢欣。晚年费特的作品中多了一些对青年时代不幸的回忆与追思,多了几分厚重与沧桑,增加了许多有关人生的哲学思考,但是对美的执着与追求却一如从前,从未改变。忧郁彷徨中听到希望之声时的振奋,诗人的追寻与求索激励着读者,一颗跳跃着的乐观的心灵感动着读者。

Ель рукавом мне тропинку завесила.

Ветер. В лесу одному

Шумно, и жутко, и грустно, и весело,

Я ничего не пойму.

Ветер. Кругом все гудет и колышется,

Листья кружатся у ног.

Чу, там вдали неожиданно слышится

Тонко взывающий рог.

Сладостен зов мне глашатая медного!

Мертвые что мне листы!

Кажется, издали странника бедного

Нежно приветствуешь ты.

4 ноября 1891

云杉用衣袖将我的小径遮掩。

风。在一座森林中

喧闹,有可怕,有忧郁,有快乐,

我什么都不懂。

风。四周的一切都在低鸣和摇摆,

树叶在脚边缠绵。

听,远方突然响起

尖细的号角。

这倡导者的洪亮呼唤令我愉悦!

枯叶也令我欢欣!

似乎是你正在从远方向那贫穷的漂泊者

发出温柔的问候。

1891年11月4日

这首诗是费特的晚年之作,写于去世前的几个月内。这是一首感悟人生的诗篇,诗中首先表达了内心深处的迷茫,“云杉用衣袖将我的小径遮掩”——找不到路途,“风。在一片森林中喧闹,有可怕,有忧郁,有快乐,我什么都不懂”——犹如生命,人降临到这个世界上,如同来到一片森林,生命之路须要寻找,路可能就在脚下,但却隐蔽在树丛中,生命的旅途中有忧郁,也有快乐,一生都在寻找着生命的意义。对此,诗人发出了沉重的感慨——我什么都不懂。这是一句发自于内心的自省与感悟,读者可从这行诗句中感受到诗人在文学创作之路上那种孜孜不倦的追求,他一生都在追求着艺术的真谛。

“风。四周的一切都在低鸣和摇摆,树叶在脚边缠绵”表达的是一种风吹草动的不平静——徘徊、彷徨、选择。诗中几度提到“风”,“风”在这里具有双层含义,一是外部力量的代表,同时也表明了费特的内心世界是极其不平静的。“树叶在脚边缠绵”是停滞不前,是举步维艰,或是犹疑不定,是什么束缚了诗人的脚步?是落叶的悲鸣让诗人心生怜悯,是风卷落叶让诗人心生感触,一生的感悟与情感萦绕在诗人心头。是低潮,是低谷,但总有峰回路转之时,“听,远方突然响起尖细的号角”,是希望在远方唱起了歌谣,一切陡生光辉,这呼唤令诗人欢愉,落叶也不再令诗人感到忧郁,是你在远方向如“我”一般的贫穷者发出了温柔的问候,一切又开始充满希望,一切又都变得如此温暖。这首小诗是诗人一生心路历程的写照,是诗人一生奋斗的缩影,从迷茫到忧郁彷徨,再到充满希望,进而变得欢欣起来。一首短诗,饱含了深刻而丰富的内容,概括了一生的情感经历,可谓是情感诗歌中的上乘之作。

费特的创作非常丰富,留给后人九百余首诗歌,其诗歌作品中大自然创作题材占有很大比重,以树木花草等植物命名的创作有《柳》(《Ива》)、《第一朵铃兰》(《Первый ландыш》)、《松树》(《Сосны》)、《一棵忧郁的白桦》(《Печальная береза》)、《孤独的橡树》(《Одинокий дуб》)、《花儿》(《Цветы》)、《秋天的玫瑰》(《Осенняяроза》)、《白杨》(《Тополь》)等;以虫鸟等动物命名的作品有《蜜蜂》(《Пчелы》)、《蝴蝶》(《Бабочка》)、《布谷鸟》(《Кукушка》)、《燕子》(《Ласточки》)、《自由的鹰》(《Вольный сокол》)等;与春夏秋冬、风霜雨雪等自然现象相关的作品有《多雨的夏天》(《Дождливоелето》)、《春雨》(《Весенний дождь》)、《暴风雨》(《Буря》)、《秋天》(《Осень》)等。当然,在这些诗作中费特表达的是各种情感,爱情诗与田园风景诗是费特钟爱的两个题材,此外还有一些生活感悟与生命思考等题材的诗歌。费特的诗歌题材创作具有时段性,尤其是1850年之后,诗歌题材的时段性尤为明显,例如,动植物题材的作品多集中于1854年、1859年、1884年、1886年、1887年等。探究其中的奥秘会发现这与费特所处环境和所从事的工作紧密相关。19世纪80年代是费特的晚年创作高峰,这段时期的著名作品达五十四首之多,收录在四卷本诗集《黄昏之火》(《Вечерние огни》)中,给后人留下了一笔价值不菲的文学艺术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