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流淌的心声哲思的殿堂
6135800000016

第16章 米哈伊尔·尤利耶维奇·莱蒙托夫抒情诗情感评述(4)

3.5那折磨人的理想则又是一种忧伤

莱蒙托夫被伟大的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称为“民族诗人”不是偶然的,因为伟大的民族理想从未离开过莱蒙托夫的心灵。他的所有作品中都渗透了俄罗斯的民族忧患意识。他忧国忧民,歌颂自由,为反对****与****而呐喊着。他的诗作中有俄罗斯大自然,有俄罗斯性格,更有俄罗斯灵魂。在《春》(《Весна》)这篇作品中诗人写道:

Когда весной разбитый лед

Рекой взволнованной идет,

Когда среди лугов местами

Чернеет голая земля,

И мгла ложится облаками

На полуюные поля, —

Мечтанье злое грусть лелеет

В душе неопытной моей;

Гляжу, природа молодеет,

Не молодеть лишь только ей;

Ланит спокойных пламень алый

С собою время уведет,

И тот, кто так страдал, бывало,

Любви к ней в сердце не найдет.

1830 г.

当春天到来

碎冰顺着激荡的河水奔涌的时候,

当草地中间裸露的片片土地

变得更加黝黑的时候,

那薄雾云朵一般

笼罩着日益充满生机的四野,

在我那不谙世事的心里

折磨人的理想总是让我满怀忧伤;

我看见大自然在变得年轻起来,

暮气沉沉的只有我的忧伤;

时光将带走我双颊上

激情燃烧的悦目红光,

那如我一般饱受痛苦的人儿,

往往也会对大自然黯然神伤。

1830年

草地浸在融化的雪水中,那雪水中浸泡着的还有诗人的忧愁,“在我那不谙世事的心里”是一种自嘲,嘲笑自己对社会肤浅的认识,嘲笑自己与社会的格格不入,更是抒发自己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失望。“折磨人的理想总是让我满怀忧伤”是壮志未酬的一种失落。时光在飞驰,大自然年复一年,青春永驻——“我看见大自然在变得年轻起来”,而“我”——“时光将带走我双颊上激情燃烧的悦目红光”,可心中的理想还是一个飘渺的幻影,在大自然母亲面前,在俄罗斯母亲面前,只有深深的自责与忧伤。这种忧伤是一种深深的孤独。

莱蒙托夫的诗作中充满了浓郁的画意,即使悲伤也是唯美的。雪水浸湿了草地,雪水冰凉,犹如诗人的心境,凉意透骨。诗人将心境用画面表达了出来,感情是可以入画的,这在莱蒙托夫的诗作中是随处可见、轻而易举的事情,他不愧是一位天才的画家诗人。

3.6山崖上的孤松荒漠中的棕榈

莱蒙托夫是一棵寒松屹立在冰冻的山崖,但从未停止对温暖的渴望,从未停止对阳光的追求。虽然那没有自由的人生犹如深沉的苦海,但诗人不想束手待毙,不屈的灵魂,执着的追求形成了莱蒙托夫反叛的性格。实现自我人生价值一直是莱蒙托夫一生不懈的追求。孤独高傲的性格是因为心中装满了伟大的理想,这种孤独与反叛也是俄罗斯民族的性格之一。《在那荒凉的北方……》(《На севере диком...》)中,诗人描绘了这样两幅画面:

На севере диком стоит одиноко

На голой вершине сосна

И дремлет качаясь, и снегом сыпучим

Одета, как ризой, она.

И снится ей всё, что в пустыне далёкой—

В том крае, где солнца восход,

Одна и грустна на утёсе горючем

Прекрасная пальма растёт.

在那荒凉的北方,

一棵松树孤独地伫立在裸露的山巅,

它在风中摇摆沉沉欲睡,

纷至的雪花给它穿上了御袍。

它梦见了远方荒漠里的一切——

在那太阳升起的地方,

一棵美丽的棕榈

在朝霞浸染的悬崖上孤独而忧郁。

第二次流放期间莱蒙托夫参加了高加索战争,战斗中他表现得非常英勇,军队上层欲嘉奖作战出色的军官,但是沙皇却拒绝奖励莱蒙托夫,这给莱蒙托夫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创伤,不愿再继续自己的军旅生涯。1941年初莱蒙托夫在三个月的休假期间创作出了一系列的优秀短诗,这首《在那荒凉的北方……》就是其中的一首。在这首诗里,作者表达了自己那种忧郁孤独的情感,同时也在追忆着那些逝去了的往事。

本诗中,莱蒙托夫采用了自己惯用的对比手法给读者描绘出了两幅画面:一幅是冬雪皑皑的北国,山崖上一棵松树孤独寂寞地伫立着,厚厚的白雪将它紧紧包裹,它在寒风中轻轻地摇摆着,昏昏欲睡;另一幅画面是在那遥远的东方,在太阳升起的地方,身披霞光的一棵棕榈忧郁地伫立在山崖之上。一冷一热两幅截然不同的色彩画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是两幅画面中涌动着的却都是相同的情感,那就是孤独、寂寞与忧郁。是的,无论是在北方的莫斯科、圣彼得堡的贵族生活,还是在南方的军旅流放生活,诗人都是寂寞的,与周围攀附权势、尔虞我诈、争权夺利、心无祖国的那些人思想的格格不入导致了作者的孤独与寂寞;无论是儿时成长过程中家庭的不幸,还是青年时代理想追求过程中的坎坷,都导致了诗人的寂寞与孤独。孤独与忧郁是莱蒙托夫诗歌的主要情感色彩。诗歌是在用语言进行绘画,而绘画是在用景物和色彩抒情达意,因此诗歌与绘画在情感上是互通的,莱蒙托夫的诗歌总是会让读者联想起另一位俄罗斯绘画艺术家列维坦。莱蒙托夫是在用诗句表达着自己的忧郁与孤独,而列维坦是在用画笔传达着自己同样的情感。读着莱蒙托夫的诗歌,我们的眼前总会出现列维坦那些描写秋天的画作,如果要给莱蒙托夫的诗歌配画的话,那么列维坦的那些秋景图就是最好的选择。共同的孤独与忧郁都是由于生活的磨难与怀揣理想却无法实现而造成的,是沙皇时代进步青年共同的情感色彩。

3.7从《天使》到《天使》的人生轮回

莱蒙托夫的一生是对人生之路不断探索的一生,在人生之路上莱蒙托夫感受到了孤独与寂寞,诗人的冰清玉骨,不向恶势力妥协的高傲之心,受到了很多惧怕诗人自由思想的人的排挤与迫害。恶劣的社会生存环境,趋炎附势的人生百态令诗人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失望,时代的沉重感使莱蒙托夫感到窒息,诗人的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深深的孤独感,社会的黑暗让诗人身心俱疲。在《我独自上路》(《Выхожу один я на дорогу》)一诗中莱蒙托夫这样写道:

Выхожу один я на дорогу;

Сквозь туман кремнистый путь блестит;

Ночь тиха. Пустыня внемлет богу,

И звезда с звездою говорит.

В небесах торжественно и чудно!

Спит земля в сиянье голубом…

Что же мне так больно и так трудно?

Жду ль чего? жалею ли о чем?

Уж не жду от жизни ничего я,

И не жаль мне прошлого ничуть;

Я ищу свободы и покоя!

Я б хотел забыться и заснуть!

Но не тем холодным сном могилы…

Я б желал навеки так заснуть,

Чтоб в груди дремали жизни силы,

Чтоб, дыша, вздымалась тихо грудь;

Чтоб всю ночь, весь день мой слух лелея,

Про любовь мне сладкий голос пел,

Надо мной чтоб, вечно зеленея,

Темный дуб склонялся и шумел.

1841 г.

我独自上路,

石子路在雾中闪亮,

夜好静啊。荒原在膜拜长空,

而星与星也正谈得欢畅。

天空庄严而神奇!

大地在蓝色的夜幕中沉睡……

我为何如此神伤?

在期待着什么?懊悔着什么?

我已不再对生活有丝毫期盼,

对往昔的一切也没有任何懊悔;

我在寻找自由与安宁!

想忘记一切安然入睡!

但我需要的不是坟墓中那冰冷的梦……

我需要的是这样的永恒长眠,

胸膛里保持着生命的活力,

心脏伴着呼吸而搏动;

让我日夜可以欢悦地听到,

那为我而唱的甜蜜爱情之歌,

头上是葱郁长青的橡树,

随风低语,送来俯首的问候。

1841年

忧郁孤独是莱蒙托夫诗歌永恒的主题。在莱蒙托夫生命的最后几年里,诗人的情感与信仰逐步接近平民知识分子,逐渐趋于平和与深沉。这篇诗歌里除了孤独忧郁之外还隐含着一种对生命的探索和对死亡逼近的预感。这种对人生悲剧性的思虑是莱蒙托夫后期作品的抒情主色调。究其原因,是由于生活中的不得志与理想追求的坎坷导致的悲观思想所决定的。

在这首诗中,作者先着笔描述夜晚的大自然,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平静而又安然,石子路、薄雾、荒原、星辰、天空在夜色中仍然像以往一样可爱无比。这里,我们听见了大自然的梦语,大自然永远都是那么美好,而诗人的心却难以融入这美好的自然界,他带着惆怅和淡淡的忧伤,带着难以割舍的情怀,一个人上路,作者的寂寞跃然纸上。透过诗句,我们看见一个孤独的身影行走在黑夜的路上,他疲倦了,黯然神伤。虽然失望,但回忆以往他并不为自己的追求后悔,他想获得最后的安宁。

后面的诗句进一步点出,诗人需要的安宁是如其在《天使》之中所描写的天堂里那种美好怡人的静谧,让自己的心感受的完全是大自然的美好,让心永远与美丽的自然为伴。是的,即使是身心俱疲之时,诗人向往的也永远是美好与自由,这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永远的浪漫!在诗的结束段已不见了莱蒙托夫所特有的忧郁,犹如一位经历了长时间辛苦跋涉的旅人,在历经艰难到达终点之后,装在心中的只有喜悦与平静,只有欣赏终点风景的快乐与怡然。诗人的心路历程从《天使》中的降生,宛若又回到了《天使》中的乐园,是一个完整的轮回!从《天使》到《天使》,诗人的心灵又重归于创造了万物的大自然,这个历程诗人走得无比艰难与辛苦。一路上,诗人思索着、追求着。

无论是俄罗斯人民,还是其他国家的广大民众都喜爱着莱蒙托夫的诗歌,因为在其诗歌中有一种追求理想的正义精神,它永远吸引着那些普通、正义而又善良的心灵。那些热爱自由、赞美大自然的诗句也将在人们的内心深处被永远地传诵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