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影响青少年的100个修身敬业故事
61282500000009

第9章 暖不忘寒

公元前654年前后,晋国发生了内乱。有小人诬告晋献公的儿子重耳。晋献公听信了谗言,误认为重耳有篡权之意,于是下令将重耳捉拿杀掉。重耳为了活命,连夜带着亲信家臣逃出晋国,开始了他漫长的十九年的流亡生活。

重耳在外流亡期间吃尽了苦头。这一年,他们逃亡到了翟国。一天,从晋国跑来了两个告信人。这两个人神色慌乱,他们一见重耳的家臣狐偃,便急如星火地告诉他:晋国国君已派人奔向翟国,他们打算秘密杀掉重耳。重耳得到此信后,急忙启程投奔齐国。可当大家慌慌乱乱赶到半路时,才发现管财物的家臣头领,趁着大家慌乱时,带着钱财逃走了。重耳一行中,再也没有一个人身上有半文钱财。没办法,大家只有忍着饥饿,翻山越岭,向齐国奔去。

后来,大家饿得实在走不动了,重耳饿得也眼前发黑,他挺着身子硬走了几步后,终于一头晕倒在路旁一棵大树下。这时老臣赵衰见重耳饿得实在难以支撑了,就拎着一只竹筒,一瘸一拐走上前来,劝重耳把竹筒中讨来的一点剩稀饭喝掉。重耳睁开眼睛望了一眼稀饭,他真想把眼前这“救命的宝贝”一口吞掉,可当他的目光落在周围所有人那焦干的嘴唇上的时候,便打消了自己独食的念头。他让赵衰到河边取点水来,把稀粥再调稀些,然后大家一同分享。过了一会儿,老臣狐偃率人挖了些野菜,重耳又和大家一起把野菜吃掉了。就这样,重耳和大家一路上半饥半饱,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齐国。

后来,重耳又流亡到了秦国,做了秦穆公的女婿。公元前636年,秦穆公决定出兵护送重耳回国做晋君。这天,天气格外晴朗。秦国的大军浩浩荡荡来到黄河渡口。渡口的船只早已准备停当。秦穆公把军队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随公子重耳过河;另一部分自己带领,驻扎在河西以便接应。重耳望着眼前护送自己过河的秦军,想起自己在外流亡十九年,今天终于要回国执政了,内心无比激动。他跳上船后,与秦穆公道了别,便急切地命令手下人迅速渡河。

可他的命令下达了好长时间,船队依旧纹丝不动地靠在岸边,他有些生气,恼怒地喊着:“为什么还不开始渡河!”

“公子,壶叔那儿还得第一会儿!”一位家臣答道。壶叔是重耳手下专管行李的家臣,这些年来,他随公子逃难到过许多地方,受过不少磨难,也挨过不少饿,受过不少冻。正因为这样,壶叔很懂得过日子要节俭。此时他正把重耳逃难时穿的旧袍子、旧衣服、旧鞋帽等等,一件件都洗干净,并包成大包小包,准备全都带回晋国去。甚至重耳早上刚刚吃剩的冷饭,壶叔也亲自晾干,装好,让人把它拿到船上,带回晋国。

重耳见壶叔那儿这么长时间还没安排利索,心里很着急,于是他便下船向壶叔所在的行李船走去,想亲自看看壶叔那儿到底在磨蹭什么。

他刚一走近行李船,就见船上摆满了一些破破烂烂的大包小包,心里忍不住发笑,他对还在往船上装破包袱的壶叔说:“壶叔,你也太小气了!咱们这回不再是去逃难了,咱们这次是回家。我要当国君了。您想想看,我做了国君,要什么就会有什么,你还装这些破破烂烂的东西做什么?”说完,他不等壶叔说什么,一挥手,命令手下人不要再往船上装了,并且叫人把已经装上船的破破烂烂,赶快拿下来,扔到河里去。

“公子,您说什么?”壶叔见公子这样不爱惜东西,十分恼火,他毫不客气地冲到重耳面前,指着公子的鼻子大声责备道:“公子,这些东西并不是废物。它们陪伴了您将近十九年啊!您难道忘了,您在流亡中几次差点饿死、冻死,正是这些今天看来是破破烂烂的东西,一次次和您一起渡过了难关。现在这些东西还能用,您怎么可以吃饱了就忘了饥饿,穿暖了就忘了寒苦呢?公子,您不能命令随便将这些东西扔掉!”

壶叔的话说得句句在理,但此时重耳回国心切,根本听不进壶叔的话。依旧挥挥手说:“罗嗦什么,壶叔!我说不要这些破烂,就不要这些破烂。”说着,依旧让人往下扔。

重耳与壶叔的这段对话,全被站在一旁的老臣狐偃听到了。他见重耳今天如此大手大脚,还不听规劝,心里很伤心。他想:公子的建国大业才刚刚开始,就摆出如此浪费的阔家子派头,这哪里有一点干大事业的样子。想到这,他便捧着一块秦穆公送给他的白玉,来到重耳面前,痛心地说:“公子今天就要渡河为君了。现在河对岸就是我们晋国,在国内您可以有不少愿意为您帮忙的新大臣。我看,我狐偃也像您要抛掉的破烂一样,随从您的日子也该结束了。现在奉上这块白玉,就算我们分手时留下纪念吧!”

重耳听了狐偃的话,先是很吃惊,继而认真思索起来。狐偃话中有话,他这是告诫自己:人的地位变好后,不能忘记过去的苦难及同甘共苦的朋友。想到这,他流着泪对狐偃和壶叔说:“你们责备得对。我重耳不该做暖而忘寒的事。今后也一定与大家有福同享。”说完,他忙命令兵士把丢到岸上的破烂全都捡回来,并对河发誓,一再表达悔改之意。

重耳回国后,做了晋国之君——晋文公。他一直没有忘记在黄河岸边的誓言,没有忘记壶叔和狐偃的教诲。他节俭自励,兢兢业业,很快把晋国变成了一个强国,使它成为春秋五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