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韩愈·柳宗元诗选
6127000000010

第10章 韩愈诗选(9)

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

李十一抬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

孤臣昔放逐,血泣追愆尤〔1〕。

汗漫不省识,倪如乘桴浮〔2〕。

或自疑上疏,上疏岂其由〔3〕?

是年京师旱,田亩少所收。

上怜民无食,征赋半已休〔4〕。

有司恤经费,未免烦征求〔5〕。

富者既云急,贫者固已流〔6〕。

传闻闾里间,赤子弃渠沟〔7〕。

持男易斗粟,掉臂莫肯酬〔8〕。

我时出衢路,饿者何其稠〔9〕!

亲逢道边死,伫立久咿嚘〔10〕。

归舍不能食,有如鱼中钩。

适会除御史,诚当得言秋〔11〕。

拜疏移閤门,为忠宁自谋〔12〕?

上陈人疾苦,无令绝其喉;

下言畿甸内,根本理宜优〔13〕。

积雪验丰熟,幸宽待蚕麰〔14〕。

天子恻然感,司空叹绸缪〔15〕。

谓言即施设,乃反迁炎州〔16〕。

同官尽才俊,偏善柳与刘〔17〕。

或虑语言泄,传之落冤仇〔18〕。

二子不宜尔,将疑断还不〔19〕。

中使临门遣,顷刻不得留〔20〕。

病妹卧床褥,分知隔明幽〔21〕;

悲啼泣就别,百请不颔头〔22〕。

弱妻抱稚子,出拜望惭羞。

俺倪不回顾,行行诣连州〔23〕。

朝为青云士,暮作自首囚〔24〕。

商山季冬月,冰冻绝行〔25〕。

春风洞庭浪,出没惊孤舟。

逾岭到所任,低颜奉君侯〔26〕。

酸寒何足道,随事生疮疣〔27〕。

远地触异途,吏民似猿猴。

生狞多忿很,辞舌纷嘲啁〔28〕。

白日屋檐下,双鸣斗鸺鹠〔29〕。

有蛇类两首,有益群飞游〔30〕。

穷冬或摇扇,盛夏或重裘。

飓起最可畏,訇哮簸陵丘〔31〕。

雷霆助光怪,气象难比侔〔32〕。

疠疫忽潜遘,十家无一瘳〔33〕。

猜嫌动置毒,对案辄怀愁〔34〕。

前日遇恩赦,私心喜还忧。

果然又羁絷,不得归锄耰〔35〕。

此府雄且大,腾凌尽戈矛〔36〕。

栖栖法曹掾,何处事卑陬〔37〕?

生平企仁义,所学皆孔周〔38〕。

早知大理官,不列三后俦〔39〕。

何况亲犴狱,敲榜发奸偷〔40〕。

悬知失事势,恐自罹置罘〔41〕。

湘水清且急,凉风日修修〔42〕。

胡为首归路,旅泊尚夷犹〔43〕?

昨者京使至,嗣皇传冕旒〔44〕。

赫然下明诏,首罪诛共唆〔45〕。

复闻颠夭辈,峨冠进鸿畴〔46〕。

班行再肃穆,理佩鸣琅璆〔47〕。

伫继贞观烈,边封脱兜鍪〔48〕。

三贤推侍从,卓荦倾枚邹〔49〕。

高议参造化,清文焕皇猷〔50〕。

协心辅齐圣,致理如毛车酋〔51〕。

小雅咏鸣鹿,食苹贵呦呦〔52〕。

遗风邈不嗣,岂忆尝同裯〔53〕。

失志早衰换,前期拟蜉蝣〔54〕。

自从齿牙缺,始慕舌为柔〔55〕。

因疾鼻又塞,渐能等薰莸〔56〕。

深思罢官去,毕命依松楸〔57〕。

空怀焉能果?但见岁已遒〔58〕。

殷汤闵禽兽,解网祝蛛蝥〔59〕。

雷焕掘宝剑,冤氛销斗牛〔60〕。

兹道诚可尚,谁能借前筹〔61〕?

殷勤谢吾友,明月非暗投〔62〕。

题解

此诗作于永贞元年(805)秋,时韩愈由衡州赴江陵途中。王二十补阙:王涯,字广津,时任翰林学士、右拾遗、左补阙。李十一拾遗:李建,字杓直,时任翰林学士、右拾遗。李二十六员外:李程,字表臣,时已罢学士,任员外郎。二十、十一、二十六,是各人的排行。诗中自叙身世遭遇,并希望通过朝中朋友的帮助,得到新的调遣。

注释

〔1〕孤臣:孤立无援的臣子。这里指自己被疏远外放。昔放逐:指被贬阳山事。追:追思,回顾。愆尤:过失。愆,罪过。〔2〕汗漫:漫无边际。这里是一片茫然的意思。倪:精神恍忽。乘桴浮:《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桴,木筏。〔3〕上疏:指上《论天旱人饥状》。由:原因。〔4〕上:指荒地。休:止,指停止征收。〔5〕有司:官吏。古代设官分职,事各有专司,故称有司。恤:忧虑。烦:多,繁剧。〔6〕急:危急,困难。流:流亡。〔7〕闾里:里巷,此指民间。赤子:婴儿。〔8〕“持男”二句:意谓用男孩去换一斗粮食,都摇臂不顾。掉臂,摇臂而不顾的样子。《史记·孟尝君列传》:“日暮之后过朝市者,掉臂而不顾。”酬,即“酬直”,偿还所值。〔9〕衢路:大路。《尔雅·释宫》:“四达谓之衢。”稠:多。〔10〕伫立:久立。咿嚘(yōu):叹息声。〔11〕适会:适逢,恰当。除:拜官,任命。御史:指监察御史。韩愈于贞元十九年(803)由四门博士拜监察御史。得言秋:谓得以向朝廷进言之时。秋,时节。〔12〕拜疏:拜而上疏。移:至。閤门:殿的旁门。宁:难道,岂能。自谋:为自己打算。〔13〕绝其喉:谓断其食粮。畿甸:指京城地区。优:优待。〔4〕“积雪”二句:意谓从冬季的积雪可预知明年的丰收,希望现在宽待百姓,待明年蚕成麦熟再征赋税。幸,希望。麰(móu),大麦。〔15〕“天子”二句:是说自己的上疏感动了皇帝和宰相。恻然:凄怆,伤痛。司空:指杜佑。时杜佑任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绸缪:犹缠绵,谓情意深厚。〔16〕施设:即施行的意思。迁炎州:迁往炎热的地区,指被贬至阳山。〔17〕柳:指柳宗元。刘:指刘禹锡。二人与韩愈同官监察御史。〔18〕“或虑”二句:因柳、刘二人平时与韩愈友善,故韩愈怀疑二人泄露了他的语言。〔19〕二子:指柳宗元与刘禹锡。不宜尔:谓不会那样做。不:通“否”。〔20〕中使:皇王宫廷中派出的使者,多由宦官充任。遣:驱遣。留:指留在京城。〔21〕分知隔明幽:意谓料知是生死离别。人间为阳,故称阳;地下为阴,故称幽。〔22〕颔头:点头允诺。〔23〕俺倪(mǐnmiǎn):勉力,勉强。诣:至,到。〔24〕青云士:指地位清要的朝官。囚:此指罪犯。〔25〕商山:地名,在今陕西商县。绝行辀:断绝车辆通行。辀,泛指车。〔26〕逾岭:越过南岭。低颜:谓恭敬而低声下气。君侯:此指连州刺史。〔27〕生疮疣:此喻生麻烦。〔28〕生狞:谓凶狠。忿很:谓争强好斗。很,通“狠”。辞舌:谓言语。嘲啁:鸟鸣声,此指方言难懂。〔29〕鸺鹞:即猫头鹰。〔30〕蛊:相传为一种人工培养的毒虫。《文选》卷二十八鲍照《苦热行》:“含沙射流影,吹蛊痛行晖。”李善注:“吹蛊,即飞蛊也。顾野王《舆地志》日:江南数郡有畜蛊者,主人行之以杀人,行食饮中,人不觉也。其家绝灭者,则飞游妄走,中之则毙。”〔31〕飓:大风。訇(hōng):形容大声。簸陵丘:振动山冈。〔32〕光怪:指奇异的闪电。气象:犹言景象。比侔:比况。侔,相等。〔33〕疠疫:瘟疫。潜遘:谓不知不觉间遭遇。瘳(chōu):病愈。〔34〕“猜嫌”二句:意谓人们动辄在食物中放毒,故不敢进食。猜嫌,猜忌,怀疑。〔35〕羁絷:束缚。归锄耰:指归田务农。耰,古代的一种农具名,用以碎土整田。〔36〕此府:指江陵府。腾凌:形容气势凌人的样子。〔37〕栖栖:栖遑不安貌。法曹掾:指法曹参军之职。掾,僚属。卑陬:惭愧貌。〔38〕企:向往。孔周:指周公、孔子之道。〔39〕“早知”二句:意谓早已知道即使做到大理之官,也不能与三公并列。大理官,古代朝廷的最高法官。三后:此指三公,即朝廷中的最高行政长官。俦,同辈。〔40〕犴(àn)狱:牢狱。榜(pòng):笞击,指施刑。发:揭露。〔41〕悬知:预先知道。失事势:谓犯有过失的情势。罹:遭。置罘(jū):本指捕兽的网,这里比喻法网、监牢。〔42〕修修:象声词,形容风声。〔43〕胡:何。首:始。归路:指通向江陵的道路。夷犹:犹豫。〔44〕嗣皇:新即位的皇帝。此指唐宪宗李纯。传冕旒:指传达皇帝即位的消息。冕旒,指天子的礼冠。〔45〕赫然:鲜明貌。共吺:本指虞舜时代被流放的共工和驩兜,这里比喻参与永贞革新的王侄和王叔文。唆,古“兜”字。〔46〕颠天辈:本指周文王时的贤臣太颠、闳天等人,这里指时相杜黄裳、郑馀庆等人。峨冠:高冠,代指大臣。进鸿畴:谓进献治理天下的良策。鸿,通“洪”。《尚书》中的《洪范》即“大法”的意思。《洪范》有“九畴”,言治理天下的各种措施。〔47〕班行:犹言“朝列”,指群臣朝见的班次行列。理佩:玉佩。半璧为璜。琅、璎:均为美玉。〔48〕伫:这里是立待的意思。继:继承。贞观烈:谓象“贞观之治”那样的功绩。贞观,唐太宗年号(626—649)。烈,功绩,功业。边封:边疆。封,疆界。脱兜鍪(móu):谓解除武备。兜鍪,军盔。〔49〕三贤:指王涯、李建、李程。推侍从:被推选为侍从之官。翰林学士为文学侍从之臣。卓荦:超绝,杰出。倾:这里是超出、胜过的意思。枚邹:指西汉梁孝王的词臣枚乘、邹阳。〔50〕参造化:参与天地之造化万物,谓创造新的世界。造化,指自然天地。清文:指王涯等人的文章。焕:发扬光大。皇猷:帝王的谋划。〔51〕辅齐圣:谓辅佐如同圣人一样的帝王。《尚书·同命》:“昔在文、武,聪明齐圣。”此指唐宪宗。致理:谓达到大治。如毛輶:谓轻而易举。辅,轻。《诗经·大雅·烝民》:“德车酋如毛。”郑玄笺:“车酋,轻也。”〔52〕“小雅”二句:本《诗经·小雅·鹿呜》:“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人之好我,示我周行。”韩愈在这里表示希望王涯等人能够援引自己。〔53〕遗风邈不嗣:是说古代的遗风早已不存在了。邈,远。嗣,继承,接续。同裯:喻关系密切的朋友。稠,单被,一说为床帐。《文选》卷二十四曹植《赠白马王彪》:“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李善注:“《毛诗》日:抱衾与裯。毛苌日:衾,被也。郑玄日:裯,床帐也。帱与稠古字同。”〔54〕衰换:谓因衰老而容颜改变。前期:犹言前途、来日。蜉蝣:一种寿命很短的昆虫。〔5〕舌为柔:刘向《说苑·敬慎》:“老子日: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56〕等薰莸:谓不辨香臭。薰,香草。莸,臭草。〔57〕毕命:结束生命。松楸:松树和楸树多植于墓地,故用以代指坟墓。〔58〕岁已道:年岁已晚。遒,尽。〔59〕“殷汤”二句:语本《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日:‘自天下四方皆人我网。’汤日:‘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日:‘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我网。’诸侯闻之日:‘汤德至矣,及禽兽。…蛛蝥:蜘蛛的别名。韩愈此二句表示,希望朝廷对自己能网开一面,脱去羁束。〔60〕“雷焕”二句:用“丰城剑气”之典。《晋书·张华传》:吴灭晋之际,斗牛问常有紫气。晋尚书张华以此请教雷焕,雷焕说: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在豫章丰城。华即补焕为丰城令。“焕到县,掘狱屋基,人地四丈馀,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日龙泉,一日太阿。其夕,斗牛间气不复见焉。”韩愈这里是暗喻自己如同宝剑被埋没,冤气未销,希望能有象雷焕那样的人能发现自己。〔61〕借前筹:这里是献策的意思。《史记·留侯世家》:“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筹,谋划。〔62〕殷勤:恳切。“明月”句:希望王涯等人援引之意。明月,指夜明珠。《汉书·邹阳传》:“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入于道,众莫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

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

十月阴气盛,北风无时休。

苍茫洞庭岸,与子维双舟〔1〕。

雾雨晦争泄,波涛怒相投。

犬鸡断四听,粮绝谁与谋〔2〕?

相去不容步,险如碍山丘〔3〕。

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4〕。

男女喧左右,饥啼但啾啾〔5〕。

非怀北归兴,何用胜羁愁〔6〕?

云外有白日,寒光自悠悠。

能令暂开霁,过是吾无求〔7〕。

题解

此诗为永贞元年(805)赴江陵途中作。诗中借表现阻风于洞庭的羁愁,而暗寓对己身遭遇的不满情绪。张十一署:即张署,见前《答张十一》诗题解。

注释

〔1〕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此指张署。维舟:谓系船于岸。维,系。〔2〕犬鸡断四听:意谓连四周的鸡犬声也听不到了。谋:营求。〔3〕“相去”二句:言因风急浪高,两船虽然相距甚近也难以往来。〔4〕清谈:清雅的言谈、议论。无由:无因,即没有办法。〔5〕男女:此指儿女。啾啾:象声词,此处形容悲啼之声。〔6〕“非怀”二句:意谓若不是怀有北归的兴致,那该用什么来克服羁旅之愁呢?〔7〕开霁:云开雨止。是: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