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朱鹤亭道家自我养生法
6120900000005

第5章 发育和保养

转筋,俗称抽筋。症状表现为肢体肌肉牵制拘挛。常见于小腿腓肠肌急猛性扭转,剧烈疼痛,病症常发于夜间,病因多系疲劳受寒、潮湿、气血不和等酿成。症重者,可牵连腹部肌肉疼痛。

病症预防:

夜眠,宜保护腿部免受寒凉。睡眠前,宜用热水泡足,热敷小腿部肌肉。腿部活动后,宜用双手掌心轻柔地按摩小腿腓肠肌部位。

症状治疗:

1、腓肠肌产生痉挛时,急用双手掌心按摩小腿部腓肠肌肉。

2、用拇指腹,急按承山穴(小腿腓肠肌人字形部位肌肉)。

3、用手掌屈伸足拇趾。

4、用活络油、红花油、白花油等,涂患部揉动。按摩腓肠肌肉。

5、热水毛巾,热敷腓肠肌部位。(插入承山穴图)

食疗方:

猪髈骨5斤,黄芪30克,白术25克,大枣15克,络石藤25克。煨汤饮。

唾液(含淀粉酶)伴牙齿嚼碎食物,进行初步消化。人的唾液分泌,减少或消失时,会出现口干舌焦,吞咽困难,会妨害消化吸收和身体健康,困倦乏力,津液运化不畅。

食方:荸荠(又名马蹄)5枚,银耳1朵,百合21瓣。荸荠、银耳,共入砂锅煮开,微火煮40分钟后,加入百合再煮10分钟。

每日早、中、晚,饮汤食肉。

功用:有生津液,滋肺阴之效益。

人的眼睛倦态失神,目光昏暗无彩,展示着身体的虚乏。肝属目,肝气弱,目光则暗淡失神。

食方:鲍鱼贝壳1个,猪肝3两,菊花8朵。鲍鱼贝壳先入砂锅煮30分钟后再加入猪肝、菊花煮20分钟,煲汤。早、晚酌量饮汤。

功用:明目去障,退遮睛,医翳膜,明目解毒。

食方:金针菜2两,羊肝4两(用竹片切碎),煲汤,早、晚饮之。

功用:补肾亏,清热,明目之效。

人,焦躁不宁,胸膈烦闷,情志抑郁,易性急发怒。养生之道,修心养性,清心寡欲,静心求安。

食方:百合1两,柏子仁5钱,羊心1个,菊花5朵,武火煮沸,文火煲之,早、晚饮汤。

功用:养心血,和脉络,宁心志。

儿童发育、生长中,骨骼欠坚实,筋肉见弱,表现气血之不盛。

食方:牛筋5两,栗子半斤,共入砂锅煲50分钟。早、晚食之。

(牛筋,补益筋骨,栗子,补肾健肢,滋肝强筋)

功用:有滋肾、养肝,补气益血,强筋坚骨之功能。

中华养生学认为:发怒生气,抑郁忧虑可酿成内伤而贻患肺脏。

食养方:甲鱼1只,用冷水、温水,各净洗1遍,用开水烫、浸、剖腹,去脏器,硬壳捣碎,洗净。白菜1两,洗净,置入砂锅内。百合1两,大蒜1两,共置入砂锅内。武火煮开,加黄酒1两(绍兴酒),文火炖之。

食法:每日早、晚食之。

功用:滋肺,补气,生津,利咽,解毒。

忌食:冰冷、辣椒(饮汤4小时内忌之)。

肾虚亏,常会酿成尿频,甚者,会引发肾病,头晕、乏力等。

夜尿多,宜取:五味子4钱、沙苑子4钱、槠实子5钱、猪腰子1只(去臊腺,以竹片切成腰花形),共入砂锅,加水6饭碗,武火煮开,文火煨50分钟。早、晚各服1小碗。

功用:固精、强肾。

咳,有寒咳、痰咳、虚咳、肺咳、喉咳等。病症须因症治宜,辨症论治,方可。

夜咳,多系阴虚受寒。宜用:白前6钱(捣碎,研末)、鸡蛋6个,用麻油煎鸡蛋,将白前末1钱放于鸡蛋黄上搅动混合,再将蛋白折成半月形,煎之。每日晚9~11时,食之。

人,头昏、目眩、易怒,且无显著病症,应是非健康。

宜取:芹菜(适量),鲜茎捣汁(芹菜分水芹、旱芹。药用,以旱芹为佳),莲子芯(男8粒,女7粒)、菊花5朵,三味相合,加水5小饭碗,煎成2碗。

每日早、晚各服1小杯。

功用:清心热,解烦躁,泻肝火之效。

女性爱美,外在美,多表现在颜面、身材、衣着等方面。面部患有雀斑、风刺、黑斑、痤痱、黑痣、黑点、粉滓、褐斑等,皆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美感、美容、美态,以及爱美心。

胎痣,系胎儿出生后,身体的某一部位,印有褐、黑等色的印记。胎痣,多出现在腰、臀、胸、背、臂、腿部。亦见出现在面部者。但面部胎痣,总会妨碍美容,影响美观,特别是在女性心理上和生活观、恋爱观上,都会产生一定的思想障碍。

消痣方:

乌雌鸡粪、芜菁子、土瓜根、紫背浮萍、丁香、松脂。共焙干,研末,敷患部。每日2~3次,每次5~10分钟。

功用:祛胎痣。

夏季,衣着单薄,凡患有狐臭者,往往会影响自己的心态和引起近身者的厌恶。故,注意个人生活卫生,强化自身健康,减除狐臭,也是注重健康的表现。

狐臭方:

枯樊5克、蛤粉3克、冰片1克、麝香0.1克。共研细末,取面粉30克、糯米粉20克,拌匀,和水,制作药丸,加热达至30~35℃时,放置腋窝5~10分钟,每日1~2次。

功用:解狐臭。

女性,月经期面部起疙瘩,颜面油脂分泌甚多,这与内分泌失调有关。

宜取:黄连5钱,连翘4钱。加水3小饭碗,煎成1小饭碗。每日晚涂擦患部。1小时后,温水轻轻洗涂患处。

功用:消疙瘩,除油脂。

儿童时期,生机旺盛,但脏腑娇嫩,故,盛而未壮。因而,养育肌体,令其体质康健;护理肌体,令其体魄健康,此乃父母之重任。

儿童心灵纯正,无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六欲(色、馨、香、味、触、法)之急剧波动或过甚变化,所以,儿童身体不适,常见于饮食之伤(消化不良,饮食不佳),感受风寒(伤风、感冒),营养不良(缺乏某种营养素),内热壅盛(高热遗患)等而酿成。

儿童不适,通常畏惧注射针剂,亦不喜欢服食药物。小儿推拿,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医史和丰富的理论知识。推拿方法,简单易学,应用顺手;推拿疗效,显而易见,施术安全。故,儿童(8岁之前为宜)病症,施用小儿推拿方法,颇有效益。

1986年9月,应邀赴保加利亚讲授“运动医学”。期间,保加利亚国防部一位将军的儿子,患“无名热”症,经医院治疗,未见疗效。

儿童体温:37.8℃。患儿自述:“感觉乏力,头昏,不想吃饭。”

小儿推拿:运五经、掐四纹、清小肠。每日推拿1次,每次推拿16分钟。经推拿5次,体温降至36.7℃。连续推拿及测量体温1周,体温保持在36.5~36.9℃。

小儿发热,乃是常见症。热证因素多,病之诱因繁杂,若究其症源,大致可分为外感、内伤两类。外感发热,多属实症。内伤发热,多属虚症,宜疏散风寒,调理肺机,降六腑之热,驱“六淫”之邪。内伤发热之虚症,宜清除内邪,驱脏腑之邪。

方宜:莲子心(每岁1钱)煎水饮。每日服2~3次,每次服5汤匙。

方宜:黄、白菊花(每岁2朵)煎水饮。每日服2~3次,每次3~5汤匙。

按:黄菊入阴分,白菊入阳分,二菊煎水合饮,可解热、降火、除燥、祛风、醒脑、滋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