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朱鹤亭道家自我养生法
6120900000023

第23章 孕育 (2)

注:男阳女阴,阴阳合协,就利于男女。胞气是女性子宫之气。女性脉有冲任脉,脉不顺,则影响月经。

②茯神5钱,桂圆肉4钱,莲子3钱,夜交藤2钱。水煎服。

注:将几味药入砂锅,加水7茶杯,大火烧开,微火煎50分钟。每日早、晚服2次,每次服1杯。

性事,乃人伦之常。阳精阴血相合而结胎,胎之孕育而传宗接代,可谓性事之本。

性事和谐,适度,可娱悦情志,和睦感情,养益心身;性事粗犷、失节,会颓废情志,妨害感情,损伤心身。故,健康之性事,崇尚情操,益于养生;轻薄之性事,放任情感,损于健康。

性事不节,无益于心身,性事过频,伤及精血,性事不羁,酿成性症。养生之要,固精养血,壮阳滋阴,和谐情志,益气安神。

注:性症,即男女生殖系统产生的病症。

早泄之防:

阴阳交合,男起阳迅速,多急于求成。因而精迫意盛,易于激动。

阴阳交合,意念为先,意驭情,情驭性,意不坚,情不守,性则失守,故阴阳交合,易于早泄。

注:男女交合,情意首要,情意驾驭。

功法:

行房之时,闭目,舌舔上颚,意念守存于命门穴(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收魄门,缩小腹,以鼻徐徐吸气,左手中指腹按抚于精室与会阴穴中间之正中点,顺时针方向旋揉24次,以口缓缓呼气,放松魄门与小腹,反复5次为宜。(插入命门穴位图)

功用:固肾阳,补。肾阴,敛元气缩精室。

方药:煅龙骨5钱(研末),莲子5钱(研末),莲须3钱(焙干研末)。

注:煅龙骨末、莲子粉、莲须末共拌匀,黄酒空心冲服。每日2次,每次3~5克。

早泄之治:

功法:

正坐位,闭目,舌舔上颚,意念守存于气海穴(脐下1.5寸,腹部正中线上),收魄门,缩小腹,以鼻徐徐吸气,用左手中指腹按于会阴穴(前后二阴之正中点),右手中指腹按于曲骨穴(耻骨联合上缘,腹部正中线上),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揉32~50次,以口缓缓呼气,一吸一呼为1次,反复8次为宜。(插入气海穴、会阴穴、曲骨穴位图)

方药:

①金樱子3钱,覆盆子3钱,五味子3钱,桑螵蛸3钱。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每次服100~150毫升。

②肉苁蓉3钱,牛膝3钱,蛇床子3钱,远志4钱,菟丝子4钱,杜仲3钱,巴戟天3钱,五味子3钱。共研末,制成蜜丸(花生米大)。每日早、晚各服5粒。

忌:冰冻食物。

③仙茅3钱,枸杞子3钱,熟地3钱,茯神4钱,柏子仁3钱,淫羊霍3钱,山萸肉3钱,莲子芯3钱,五味子3钱,淮山药4钱,,水煎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服150毫升。

按:中医论治,须先辨证。当先察“四诊”,再明“八纲”。故,因人,因病、因症、因地制宜,乃医病疗疾之要。早泄致病,因素颇多,辨证施治,更为相宜。

注:服中药,一般温开水送服。也可适当加蜂蜜,以见效为宜。

人,承父精母血育形,秉精、气、神、以养生。道家“性命双修”,则为修性而养育精、气、神,修命而养育身、体、形。

道家养生之道,在于“重生”(乃重人生之道),讲求“重德”(乃重人生之德)。故男女阴阳交媾,阳精阴血相合成胎,此系人伦之理,传宗接代之道。孕育成人,教养其修性、修身,有益于社稷、人群,此乃人伦之常,传宗接代之德。

男女求强身而益寿,乃人生伦理之道;男女求孕育以“后嗣”,乃传宗接代之理。故女子怀胎生育,孕育新的生命,乃人类社会延续、发展之道。

求嗣:

夫男女之求嗣,乃阴阳自然之规律。《黄帝内经》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男者,无不为之父;女者,无不为之母。男女求嗣而接代,则当善其道而为之。”

道家重养生之术,亦重“后嗣”之养。故道家重养生,则善养精、气、神;重“后嗣”,则爱于养精气。因而,男女交合之道,欢于益孕,亦求于寿。道书《悟真篇》云:“聚散氤氲成变化,敢将玄妙等闲论。”男女交合,合于阴阳相生,则可孕成胎结。故“后嗣”之求,须知于“胞脉”,安于“胞宫”。

道祖妙诀:

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行修益寿丹。

所言,今道家“性命双修”之奥义。领悟其理,贯通于求嗣之法,可谓男女交合,须求心神交泰,阴阳相合,当求气血交融。欲求“后嗣”而接代,欲善“人伦”之正道,男女交合之意,当寓于养生之中,男女求嗣之望,应合于人世之理,此乃求嗣之正道。求嗣宜、忌:

情志:

男女交合,宜行房有节,忌纵情淫乐。

男女交合,宜性和心静,忌意乱躁动。

男女交合,宜气顺神定,忌抑郁惆怅。

体魄:

男女交合,宜体壮身安,忌屈曲斜偏。

男女交合,宜筋骨松展,忌拘紧僵挛。

男女交合,宜康健无恙,忌虚弱劳伤。

饮食:

男女交合,宜热食温饮,忌冷食冰饮。

男女交合,宜化食消汤,忌暴饮饱嗝。

男女交合,宜肠胃舒适,忌口干腹饥。

天时:

男女交合,宜风和日暖,忌雷鸣电闪。

男女交合,宜日月清明,忌骤雨寒风。

男女交合,宜夜阑幽静,忌晨午交合。

地利:

男女交合,宜房舍安宁,忌吵嚷乱哄。

男女交合,宜环境雅洁,忌潮湿污浊。

男女交合,宜卧处平坦,忌摇曳动旋。

求嗣者,宜忌之事,当明察、智行。

因,男女交合,淫邪、狂暴、过度行房,则易伤肾阴与冲、任血脉;饥饿、饱胀行房、则易伤脾、胃;受风寒、遇雷电行房,则易气血郁滞;卷身、弓体行房,则易脉髓、筋骨失和;拂晓、晌午行房,则易伤气血、损精力;龌龊、沆瀣之中行房,则易壅阻经络;酒醉乱志行房,则伤脏腑。

明代名医张景岳云:“欲不可纵,纵则精竭,精不可竭,精竭则真散。”故,行房勿妄泄其精,精耗竭,精则不坚,而难成孕。孕成,子嗣必弱、昏愚、多病。男女交合,则宜环境恬静而怡人,款款而入房,使神宁而脏腑和,形舒而气顺,受孕子嗣则必优。

胎儿孕育于母体,受母胎精、血、气、神之养,而发育成婴儿降世,乃为先天之养。

婴儿受乳母哺乳之养,以安新生。饮食五味,善养五脏而益气血,五脏和顺,气血旺盛,五脏则强健而益生命,气血则输布而育神智。婴儿之健康发育生长,则赖饮食之养,此乃后天之本也。

善“治未病”乃医之良工。食治之益,可养生,可“治未病”,婴儿之疾,食治最善。乳母育养之道,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鱼馁肉败、色恶、臭恶者,皆不可食”。此乃滋养乳汁以益哺乳之要。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食之,“以补精益气”。调饮食之性,合饮食之味,滋养于婴幼儿,必益于发育、生长。

脾胃之养:

饮食乃养生之本,五脏六腑之生成生命,气血津液之滋润生机,莫不由于饮食而生血脉,血脉而养肌肤筋骨,得以健强生命。

脾胃为五脏之宗,脾胃化生精微以养精、气、神。精足以强命,气壮以强身,神盈以强生。脾胃之要乃见。

食养方:

龙眼肉:《本草纲目》云:“食品以荔枝为贵,而滋益则龙眼为良。”善食龙眼并饮其汁者,有养血脉而安心神之力,有补心气而益脾气之功,故,龙眼有“果中神品,老弱宜之”之美誉。

食法:龙眼肉砂锅内煎汤。男幼儿,宜晚饮;女幼儿,宜昼饮。

注:加水5~7杯,煎20分钟。晚宜21~23时饮;昼宜9~11时饮。男夜女昼乃利用阴阳相生之道。

山药:《随息居饮食谱》云:“薯蓣,煮食补脾胃,调二便,强筋骨、丰肌体。”山药乃补脾益气之食,为补脾肺,益。肾强阴之食药。故婴幼儿食饮之,益于发育、生长。山药亦系消烦热,益消化,驱湿邪之品,善食之必受其益。

蜂乳:《本草纲目》云:“蜂蜜之功有五: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润燥也,止痛也。”蜂乳补养之效,远胜于蜂蜜。

注:蜂蜜之滋补功效,相传悠久,我国周朝武王纳贡于蜂蜜,医圣扁鹊使蜂蜜行医。《随息居饮食谱》是清代著名的营养学专著。薯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山药,此处最好选用怀山药。

婴幼儿,生机旺盛,发育迅速,生长日增,因而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既要丰富,又要良好。蜂乳乃助长婴幼儿生长、发育,益体、强身之滋补佳品。

食法:蜂乳可掺入乳品或米粥内食之。男幼儿,宜清晨食用,女幼儿,宜晚间食用。

食治方:

脾疳:幼儿乳食不节,伤及脾胃,出现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身困神倦、腹胀痞满、大便恶臭、异食泥土等,乃脾疳之疾。

疳疾常见于幼弱儿。多因乳儿断奶过早、饮食失节、虫疾、食积、病后失养等所致。脾疳乃五疳(心疳、肝疳、脾疳、肺疳、肾疳)之一,亦乃疳症中最基本之征候。

食方:用鲜山药1段(五寸长),莲子24枚,橘皮2钱。

食法:水煎服。

注:加水浸过食物,高出5~7横指,微火煎25分钟即可食用。

方义:山药,有健脾利胃之功;莲子,有利脾养心之效;橘皮,有醒脾理气之用。三味相合,可成益脾平疳之剂。

伤食:乃婴幼儿常见疾患。婴幼儿乳食失宜,滞积胃肠;寒、热之邪入侵脾胃;脾胃失养,运化不利,乳食隔夜不消等,多可酿成“伤食”。伤食之疾,多见嗳腐吞酸,食欲不振,脘腹胀闷,舌苔厚腻等。

食方:麦芽3钱,谷芽3钱,山楂2钱。

食法:水煎服。

注:水浸过食物,高出5横指,每日服2次,每次1小杯(小儿减半,或服5汤匙)。

方义:麦芽、谷芽,有消食养胃之利,山楂有破滞化食之益。三味相合,服用食宜,“伤食”之患,解之可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