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朱鹤亭道家自我养生法
6120900000010

第10章 孕育和行气 (1)

医师:妇女不孕症,算非健康吗?

笔者:男女结婚,夫妇生育,乃是人伦之常。男求之做人父,女求之做人母,乃是世界常理。而,妇女婚后不孕,多会令夫妇生活感到美中不足(夫妇间不想生男育女者例外)。因,传宗接代,乃祖祖辈辈延续之道。而,祖先传袭,乃子子孙孙继承之本。故,妇女孕成怀胎,乃妇女之天职。而,妇女不孕不生,乃妇女之憾事。

妇女不孕,病因不一。月经不调、下元虚冷、久病体弱、气血双虚、脉络失和、宫寒虚冷、肾亏肾虚、气滞血郁、性欲低下、冲任失和、宫位不正、经期受惊、抑郁寡欢等,皆可酿成不孕。

不孕方:

1.肉苁蓉5钱,羊肉5两,全当归5钱。

按:肉苁蓉,性温,味甘咸酸。归肾、脾、肝、命门经脉。治女子绝经不产。羊肉,性温,味甘。归肾、脾、心、胃经。利产妇。当归,性温,味甘。归脾、肝、心经。主妇下漏血,绝子。三味相合,煲汤,先下肉苁蓉,再下当归,后下羊肉,微火煲50分钟左右,宜早、晚饮之。

2.乌骨鸡1只(去毛,洗净,去肠、爪),艾叶2钱,黄精5钱,人参3钱,远志2钱。

按:乌鸡,性温,味酸。归脾、胃、肝、肺经。治腹痛、乳痛、安胎;艾叶,性温,味苦辛。归脾、肝、肾、肺、心经。妇人漏血,使人有子;黄精,性平,味甘。归脾、肺、肾、胃经。主补中益气、安五脏;人参,性温,味甘苦。归肺、脾、胃经,补气生血 ;远志,性温,味微苦。归心、肾、肝、脾经,利九窍。

饮汤食鸡肉(酌情食之)。宜五日食一只鸡。

忌口:冰冻食品。

注:乌鸡腹切口,诸药置腹内,加水,丝线缝合,放砂锅内,鸡腹切口向上,砂锅加水,勿浸过鸡腹切口。武火煮开,文火炖50分钟,取汤饮。再加水炖50分钟。

医师:妇女怀孕后产生的征候,与非健康有无关系?

笔者:男女交媾,阴阳相合,受精结胎,女性则怀孕而成妊娠(妊娠,又名怀孕、重身、妊子、胎甲等),妇女从妊娠到临盆的期间,身体各部都发生一定的生理变化,因而,妊娠期内,母体保健,养护孕身,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妊娠中,常见的妊娠征候:应介于正常或非健康之间。

如:子烦(午后潮湿,手心灼热,舌质赤红;胃脘烦闷,恶心呕吐;两肋胀痛等)。

子嗽(干咳,烦热等)、子瘖(咽喉干燥,颧红,耳鸣,掌心灼热等)、子淋(小便频数,淋漓灼痛等)。

此外,恶阻:亦称“晨吐”、“子病”、“阻病”、“妊娠呕吐”等,乃是妇女怀胎1~3个月内,晨起之时,出现恶心、呕吐之现象。此征候,若期限短暂且症状轻微者,多系孕期正常之生理反应;如症状持续时间久长并见重者,则系肾阴虚亏,冲脉逆气,脾胃不和,三焦失调所致。

食方:橙皮1个,乌梅3个,红枣14枚,葡萄21个。水煎服。每日早、午、晚各服5汤匙。

忌:油腻、冰冻食品。

子悬:为妇女怀胎4~5个月内,感心胸胀满,胎动不安。此征候,多因肝气郁结,痰气壅遏所致。

食方:莲藕5片,北杏仁5钱,生姜2钱。水煎服。每日早、午、晚各服3汤匙。

忌:油腻,寒凉食物。

子痫:亦称“子冒”,乃妇女怀胎6~7个月后,出现全身性痉挛,手足抽搐,牙关紧闭,口吐涎沫,双目直视,神志昏迷等征候。其发作时间,可持续数分钟或较长的时间。此征候,多系妇女血虚气亏,风邪入内,肝阳上亢,痰热上扰所致。

食方:莲子心5钱,荸荠7枚,龙眼肉4钱,地龙2钱。水煎服。每日早、午、晚各服7汤匙。

忌:油腻、冰冻食品。

子肿:乃妇女怀胎7~8个月后,出现下肢轻度浮肿,为孕妇后期的生理现象。若浮肿逐渐加重,延至股部、腹部、外阴部,以及上肢部、面部等,即称为“子肿”(亦称妊娠水肿)。此征候,多因脾虚困湿,肾亏气滞所致。

食方:鲈鱼1条(洗净,去内脏),冬瓜1斤。煲汤饮。每日早、午、晚各服7汤匙。

附:可加赤小豆35粒,薏苡仁1两(净肿度较轻者,无须加此2味)

忌:油腻食物,冰冻食品。

医师:预防非健康,婴儿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笔者:婴儿衣,莫过暖,强筋骨,抗严寒。

婴儿背,宜温暖,防邪风,避风寒。

婴儿康,勤洗澡,婴儿静,哼歌调。

婴儿啼,莫急躁,尿布湿,闹着抱。

婴儿安,卧抱摇,有耐性,兴致高。

婴儿肚,须保暖,护肠胃,莫受寒。

口干渴,肚未胞,寻缘由,安抚好。

油腻食,煎炸烤,婴儿忌,厚味燥。

婴儿食,莫贪饱,三分饥,七分饱。

积乳食,胃难消,缓揉肚,肠胃好。

燥生火,火生燥,乳母奶,温性好。

乳母怒,乳性燥,护婴儿,须灵巧。

医师:您出国讲学,遇到非健康问题,是如何对答?

笔者:1989年春,应邀赴日本名古屋医院讲授中医学、针灸学。教学实践中,理论教学,联系实践,要求效验。

医案:铃木秀一,患失语症,医院未确诊。经服药无效,遂要求针灸治疗。经同医院院长及医师会诊后,提出针灸方案。

取穴:百会、哑门、廉泉、合谷、颊车、地仓、支沟诸穴。

手法:补五泻三,提二插一。经施治五次后,可发音讲单音词及双音词。

日本医生,具有不耻下问、精益求精、求甚解的精神,因而,医病求效验,是医治的核心。

医师:人,常出现口干舌焦,吞咽食物感到干涩,这是否算是非健康现象?

笔者:人,吃东西,靠牙齿嚼碎、唾液(含淀粉酶)化生、舌头搅拌而吞咽。若,人的唾液分泌减少或消失,相应地会妨害消化吸收,亦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健康,进而会形成非健康。

食养方:荸荠(马蹄)生食(去皮),每日早、中、晚嚼食2~3枚。

功用:滋养,养阴,生津液。

医师:人,双目,常显示出倦怠失神,目光昏暗无彩,这可否认为是非健康现象?

笔者:常言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目光炯炯显示着体魄的康健。若,目光暗淡无光,神色恍惚,显然是精神不足,体力欠佳,这不能说是健康的表现。

注:可通过加强睡眠,按摩睛明、阳白、四白、瞳子髎、鱼腰、丝竹空等诸穴来缓解。(插入睛明、阳白、四白、瞳子髎、鱼腰、丝竹空穴位图)

医师:人,常产生闪腰岔气,这同非健康有无区别?

笔者:闪腰,系腰部急剧性扭伤;岔气系腰部活动猛烈扭转时,产生呼吸时腰肋部痛痈。这与腰部软组织欠强健、柔韧性不够,有一定关系,也系腰肌缺乏锻炼,躯体部分组织的康健性不够坚实所致。

预防法:清晨,面向东方,双手掌按抚京门穴(侧腰部,1、2肋骨游离端下方),徐徐吸气,做左右摇摆,前俯后仰,左右旋转活动,缓缓呼气。一吸一呼为1次,做8次为宜。(插入京门穴位图)

功用:强健腰肌,协调气机。

食养方:丝瓜3段(寸许),山药5段(寸许),猪蹄筋5条,栗子8粒。煨汤饮、食。

功用:强健腰肌,疏通脉络。

注:加水浸过食物高出5横指,微火煨50分钟左右,每天早晨饮1小杯。

医师:人,常产生落枕现象,这与非健康有无关系?

笔者:落枕,也称失枕、失颈。多系睡眠醒后,颈部产生转动、仰、俯困难,急剧痉痈的现象,这属于颈部软组织扭伤。亦系颈椎、颈项肌肉群缺乏康健性锻炼有关,也属身体整体性的健康状况欠佳有关。

预防法:夜卧时,枕头勿太硬,高低要适宜、要摆正,头部、颈项要舒展、放松。

注:若能用茶叶,如过期的龙井茶、菊花、玫瑰花等更有益。高低度以保持颈肩平衡为宜。

推拿法:风池穴(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凹陷处)、天柱穴(颈部,大筋外缘后凹陷处)、大抒穴(第一胸椎棘突下)、列缺穴(前臂桡侧缘,桡骨颈突上方,腕横纹上2横指处)。每穴各推拿8次。(插入风池穴、天柱穴、大杼穴、列缺穴图)

注:以拇指腹或小鱼际推为好,上午9~10点,晚上21~22点为佳,每次10~15分钟。

功用:舒筋活络,疏散疼痛。

医师:人,熟睡时,口鼻发出粗长的鼾声,这算非健康吗?

笔者:人,熟睡时,打呼噜,也称打鼾,这属于一种生理现象。

但,人,日间过于劳累、睡眠姿态不舒坦、手臂压迫胸部、头颈部的枕位不舒展等,亦可引起呼吸的粗声或轻微鼾声。

但,患有严重疾病有昏迷状态时,也会出现鼾声,这属于病理性的鼾声。不过睡眠打呼噜,会影响同床或同房间睡眠者的休息。所以,打呼噜难以说成是健康的睡眠。

注:改善打呼噜之方法,手勿压在胸部;睡前做深呼吸运动;晚饭勿吃得太饱;睡前做胸、腹部按摩。

医师:人,产生口酸、口甘、口苦、口辣、口咸等是否健康出现了问题?

注:五脏主五味,心属苦;肝属酸;脾属甘;肺属辛;肾属咸。

笔者:自感口中有酸味,多表现出消化不良,从养生上,求之改善,可推拿足背侧第1、2跖骨间隙后凹陷处,肝经的太冲穴。(插入太冲穴位图)

注:吞酸是饮食消化不良,胃酸过多。宜服苏打片、食母生为益。太冲是肝经原穴,木克土,调木可改善脾土。

自觉口中有甜味,常是足太阴脾经的运化不良,可推拿足第一跖骨基底前下方,脾经的公孙穴。(插入公孙穴位图)

自觉口中有苦味,这与肝胆经脉产生实热有关,可推拿第11肋游离端下方,肝经的章门穴和第7肋间隙正中线旁4横指处,胆经的日月穴。(插入日月穴位图)

注:肝为木,木生火,心火属苦,所以口苦。

自感口中有辣味,这是手太阴肺经有热的表现,可推拿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的尺泽穴。(插入尺泽穴位图)

自觉口中有咸味,表现出肾经失和,可推拿脐中旁1横指处肓俞穴。每穴推15次。(插入膏俞穴位图)